1980年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
| ||||||||||||||||||||||||||||
日本眾議院全部512個議席 獲得過半多數需257個席位 | ||||||||||||||||||||||||||||
---|---|---|---|---|---|---|---|---|---|---|---|---|---|---|---|---|---|---|---|---|---|---|---|---|---|---|---|---|
| ||||||||||||||||||||||||||||
|
第36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 | |
---|---|
內閣 | 第二次大平內閣 |
解散日 | 1980年5月19日 |
解散名 | 突發解散 |
投票日 | 1980年6月22日 |
選舉制度 | 中選舉區制 |
第36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1980年)6月22日舉行。當天也同時舉行第12屆參議院議員通常選舉,是日本首次舉行眾參同日選舉。選舉之前,內閣總理大臣大平正芳突然病逝。自由民主黨在當天的兩院選舉中都大獲全勝。
概況
「四十日抗爭」後,自民黨內的隔閡嚴重,以福田派、三木派和中曾根派為首的反主流派成立了「自民黨刷新聯盟」,要求大平為不斷曝光的金權政治丑聞辭職,以及追究瀆職的議員,並且以此打擊以田中派和大平派為首的主流派。
各在野黨打算在形勢有利的情況下協調戰略,為1980年舉行的參議院選舉備戰。1980年5月16日,社會黨在眾議院提出了對大平內閣的不信任動議,起初在野黨並沒有希望動議會通過,但是反主流派在眾議院全體會議審議動議案時幾乎集體缺席。據說當時「刷新連」以為黨執行部會出面進行調停,但是田中和大平不願意,就將計就計讓不信任動議在反主流派缺席下表決通過,以便進行大選。5月19日,大平決定解散眾議院,並且在6月22日進行有史以來第一次眾參同日選舉。
當時民眾普遍厭倦自民黨長年累月的派閥鬥爭,又對大平內閣處理腐敗問題時的縱容不滿;自民黨的民意低下,內閣支持率只有不到20%,選舉形勢嚴峻,所以反主流派和主流派決定暫時停戰,攜手應付選舉。不過5月30日,大平在東京新宿一次演說之後就因狹心病入院,並且在6月12日逝世。選舉的焦點馬上發生轉移,大平是日本戰後首位是任內病逝的首相,激起民眾的敬仰和同情,人民紛紛質疑究竟是甚麼將大平致於死地。
而自民黨很好地抓住了這個機會,不論是主流派還是反主流派,每位候選人都大唱已故首相的贊歌,使這次選舉變成「吊喪選舉」;自民黨還暗示大平逝世後,黨總裁將會在中曾根康弘、宮澤喜一、河本敏夫三人中產生,使民眾對自民黨的革新重新抱有較大的希望。而在野黨都被突如其來的眾參同日選舉以及大平的逝世打亂了陣腳。
結果這次選舉的投票率由上次的68%上升到74.6%,自民黨取得輝煌勝利,在眾議院取得284席,比上次多36席,追加公認後有292席;在參議院的選舉同樣取得不俗的成績。而其它在野黨的議席數普遍大量流失。
選舉數據
- 第二次大平內閣(第69代)
解散日
- 1980年(昭和55年)5月19日
解散名
投票日
- 1980年(昭和55年)6月22日
改選數
- 511
選舉制度
選舉結果
黨派別獲得議席
獲得議席數:286議席
- 宏池會(大平正芳派):54議席
- 七日會(田中角榮派):53議席
- 清和會(福田赳夫派):45議席
- 政策科學研究所(中曾根康弘派):43議席
- 政策懇談會(三木武夫派):31議席
- 自由革新同友會(中川一郎派):13議席
- 無派閥:47議席
獲得議席數:107議席
獲得議席數:33議席
獲得議席數:32議席
- 中央執行委員長:佐佐木良作
- 中央執行副委員長:小平忠、中村正雄、向井長年
- 執行部書記長:塚本三郎
- 政策審議會長:大內啟伍
- 國會對策委員長:永末英一
- 參議院議員會長:向井長年
- 常任顧問:春日一幸、西尾末廣
獲得議席數:26議席
- 中央委員會議長:野坂參三
- 幹部會委員長:宮本顯治
- 幹部會副委員長:市川正一、岡正芳、瀨長龜次郎、西澤富夫
- 書記局長:不破哲三
- 政策委員會責任者:上田耕一郎
- 國會對策委員長:松本善明
- 參議院議員團長:岩間正男
獲得議席數:12議席
獲得議席數:3議席
無黨派
7議席
當選議員
自民黨 社會黨 公明黨 民社黨 共產黨 新自由俱樂部 社會民主聯合 無黨籍
補選
年 | 月日 | 選區 | 新舊 | 當選者 | 所屬黨派 | 從缺 | 所屬黨派 | 從缺理由 |
---|---|---|---|---|---|---|---|---|
1983 | 8.7 | 京都2區 | 新 | 谷垣禎一 | 自由民主黨 | 前尾繁三郎 | 自由民主黨 | 1981.7.23去世 |
新 | 野中廣務 | 自由民主黨 | 谷垣專一 | 自由民主黨 | 1983.6.27去世 | |||
出典:戦後の補欠選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出典:衆議院・參議院編『議會制度百年史 - 院內會派編衆議院の部』大藏省印刷局、1990年。 |
初次當選者
注意:曾經是參議院議員的有「※」標示。
- 自由民主黨
- 日本社會黨
- 日本共產黨
- 新自由俱樂部
- 社會民主連合
- 無黨籍
重返眾議院者
- 自由民主黨
- 日本社會黨
- 公明黨
- 新自由俱樂部
- 無黨派
引退不參選者
- 自由民主黨
- 日本社會黨
落選的原議員
- 自由民主黨
- 日本社會黨
- 公明黨
- 日本共產黨
- 民社黨
- 無黨派
後續
自民黨在日本首次對眾參同日選舉中大獲全勝,反映出民眾希望藉此次選舉實現政治凈化,掃除金權政治。不過自民黨沒有兌現選舉時的承諾。開始的三位候選人都不被派閥平衡接受,反宮澤勢力和田中派聯合擁立大平派的二號人物鈴木善幸,於是田中、福田、鈴木三派在7月15日的自民黨兩院議員總會上,以黨內元老、副總裁田村英一裁定的形式,「舉黨一致」推舉鈴木出任新總裁。對此自民黨沒有進行公開的總裁競選的做法,許多民眾表示了不滿,甚至有人後悔了在選舉中投票給自民黨的議員。而在兩年後,鈴木的總裁任期結束後,中曾根康弘成為首相,三年之後的眾議院選舉中,自民黨的選票確實大量流失,在眾議院差點連半數都不保。
自民黨的勝利改變了國會內「保革伯仲」的局面,而在野黨在這次選舉中的失敗,使它們不得不認真審視多年來的黨路線,以及提出更多的連立政權構想。公明黨在當年年底終於認可了日美安保條約和自衛隊,雖然社會黨對公明黨的右傾路線不滿,但還是繼續社公聯合。
共產黨在此次選舉中的議席銳減,而且自此以後的多次選舉,議席還不斷減少,一直到1990年代末才開始扭轉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