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殼攀鱸
龜殼攀鱸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
目: | 攀鱸目 Anabantiformes |
科: | 攀鱸科 Anabantidae |
屬: | 攀鱸屬 Anabas |
種: | 龜殼攀鱸 A. testudineus
|
二名法 | |
Anabas testudineus |
龜殼攀鱸(學名:Anabas testudineus,俗名過山鯽、攀鱸[3]、巴摩魚、辟邪魚、老虎魚等)為條鰭魚綱鱸形目攀鱸科攀鱸屬的魚類。1792年,德國博物學家馬庫斯·埃利澤·布洛赫曾以Anthias testudineus[4](龜殼花鮨)之學名首次記載。
分布
本魚屬中國原生魚類,為亞洲特有,僅分布於東南亞及南亞,包括中國南方、越南、柬埔寨、緬甸、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尼、新幾內亞、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等地。[2]
特徵
本魚體色會受生活水域的水質所影響,有銀灰色或綠褐色,側腹顏色較淺,腹部為白色。側腹有隨意分布的黑色斑點,後半部更明顯。鰓蓋後有一塊深色斑點,尾柄上各有一塊斑紋。頭部又寬又平,嘴裂開。背鰭硬棘16-20枚;背鰭軟條7-10枚;臀鰭硬棘9-11枚;臀鰭軟條8-11枚,體長可達25公分以上。
生態
本魚常生活於熱帶、亞熱帶的河溝、池塘的底層以及喜棲息於平靜、淤泥多的水體中。屬雜食性,以大型植物,蝦與魚苗為食。在乾季時,水位低時,能以特化的器官直接吸取空氣,並能用胸鰭在地面上攀爬,生命頑強。
經濟利用
以頑強的生命力和能在陸地上爬行而聞名於世,1870年首次引入倫敦動物園附近的水族館,在海外是受歡迎的著名觀賞魚類。攀鱸是越南傳統中非常受歡迎的食物,佐以魚露併用陶鍋乾燒至魚露入味,在南北越均屬名菜。
註釋
- ^ Ahmad, A.B.; Hadiaty, R.K.; de Alwis Goonatilake, S.; Fernado, M. & Kotagama, O. Anabas testudine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9, 2019: e.T166543A60590563 [11 December 2019].
- ^ 2.0 2.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攀鲈.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資料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台灣魚類資料庫. [2012-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FishBase[失效連結]
參考文獻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1). Anabas testudineus. FishBase. Version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