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槌草科
鼓槌草科 | |
---|---|
蓬草樹(Kingia australis) | |
科學分類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單子葉植物 Monocots |
演化支: | 鴨跖草類植物 Commelinids |
目: | 棕櫚目 Arecales |
科: | 鼓槌草科 Dasypogonaceae Dumort., 1829 |
模式屬 | |
鼓槌草屬 Dasypogon R.Br., 1810
| |
屬 | |
見正文 |
鼓槌草科(學名:Dasypogonaceae),別名多鬚草科、毛瓣花科,是棕櫚目植物的一科。以前的分類學家一般將其分入刺葉樹科(Xanthorrhoeaceae),APG 分類法(1998年)及APG II 分類法(2003年)根據其基因特徵,將其單獨列為一科,列入鴨跖草分支,但沒有能歸入任何一目;而鴨跖草分支則屬於單子葉植物分支。APG IV 分類法(2016年)基於本科為棕櫚科的姐妹群,將本科歸入棕櫚目。[1]
鼓槌草科植物現有4屬16種,是澳大利亞特有的科,當中最著名的植物就是蓬草樹(Kingia australis)。
下級分類
參考資料
- ^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An update of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classification for the orders and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 APG IV (PDF).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16, 181 (1): 1–20 [2016-04-10]. doi:10.1111/boj.1238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16).
外部連結
- 多鬚草科(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 Watson 和 M.J. Dallwitz (1992年)。
- 西澳大利亞的多鬚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