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眉柳鶯
黃眉柳鶯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鳥綱 Aves |
目: |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
科: | 柳鶯科 Phylloscopidae |
屬: | 柳鶯屬 Phylloscopus |
種: | 黃眉柳鶯 P. inornatus
|
二名法 | |
Phylloscopus inornatus (Blyth)[2]
| |
Range of P. inornatus 繁殖區 過境 非繁殖區
| |
異名 | |
Regulus inornatus Blyth, 1842 |
黃眉柳鶯(學名:Phylloscopus inornatus)為柳鶯科柳鶯屬的鳥類。繁殖於東古北界。這種柳鶯有著強烈的遷徙性,主要在熱帶南亞和東南亞過冬,但也有少量出現在西歐洲。如同其他柳鶯科成員,這種柳鶯曾被歸入舊世界鶯科(Sylvidae)的集合。[3]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2]
過去曾被認為包含三個亞種,但P. i. humei和P. i. mandellii現已被分為一個獨立物種,即淡眉柳鶯(P. humei),使得P. inornatus成為單型物種。這兩個姊妹種在形態學、生物聲學和分子特徵上略有不同但一致。[4][5]
分類
黃眉柳鶯最早由英國動物學家愛德華·布萊思於1842年描述,並賦予其二名法名稱Regulus inornatus。[6][7] 現在的屬名Phylloscopus源自古希臘語phullon,意為「葉」,以及skopos,意為「尋覓者」(來自skopeo,意為「觀察」)。種名inornatus來自拉丁語,意為「樸素」。[8]
描述
這是舊世界鶯科中較小的一種,體長9.5至11厘米,體重4至9克,比嘰喳柳鶯明顯小,但比黃腰柳鶯稍大。與許多其他柳鶯一樣,整體呈現綠色的上半身和白色的下半身。其雙翼上有明顯的翼帶,由翅膀覆羽呈黃白色的羽尖形成(大覆羽上的長翼帶與中覆羽上的短翼帶),三級飛羽羽緣呈黃色,並有長長的黃色眉線。有些個體有模糊的淺綠色頭冠中央條紋,但許多個體並不具此特徵。[3][5][9]
它不怕人,但由於樹棲生活方式使其難以觀察。它幾乎不停地移動。其鳴唱是一種高亢的哨聲組合,叫聲則是尖銳的、通常為雙音節的「tseeweest」,聲音相對其體型來說非常響亮。唯一可能會混淆的物種是類似的淡眉柳鶯(P. humei),在它們的部分重疊區域內,淡眉柳鶯的顏色較暗淡,第二道翼帶較模糊,且腿和下喙為深色。牠們的鳴聲和叫聲有明顯區別,淡眉柳鶯的叫聲更像是「chwee」的聲音。它也很容易與黃腰柳鶯區分開來,後者有明顯的黃色頭冠中央條紋和腰斑,而黃眉柳鶯則沒有這些特徵。[3][5]
生態與分佈
如同大多數柳鶯,它是食蟲性的。巢築於密集植被中,通常在樹基或老樹樁旁;每窩產卵2至4顆(偶爾更多),孵化期為11至14天,雛鳥12至13天後離巢。[3]
這是一種棲息於低地和山地森林及林地的常見鳥類;尤其在冬季,也可能出現在較為開闊的樹林。其繁殖範圍從烏拉爾山脈以西向東延伸至東西伯利亞、蒙古和中國東北。它的越冬棲地是低地的闊葉林或針葉林,範圍從印度東北部的西孟加拉邦和阿薩姆,經南中國至台灣,並經孟加拉南下至馬來半島。夏季它分佈於海拔高達2440米的地區,而冬季則出現在最高1525米的地方。[3]
近幾十年來,烏拉爾山脈以西的歐洲繁殖族群向西擴展;1950年被描述為「相當稀有」,但在1990年已「局部繁盛」,擁有4.5萬至4.6萬對繁殖個體。[9]
少量個體(可能來自繁殖範圍的西端)在西歐過冬,這些鳥類於每年9月下旬和10月抵達英國,它們從烏拉爾遷徙了3000至3500公里,比飛往正常的東南亞冬季棲地要少飛5500至6000公里。該族群的確切數量尚不清楚,但每年秋季在英國發現的數百隻個體可能只是總數的一部分。過去它們被廣泛認為是迷鳥,但現在則被認為是進行正常的定期遷徙,能夠利用歐洲西部溫和的海洋性氣候過冬。[10]
黃眉柳鶯在其廣泛的分佈範圍內是一種常見物種,根據IUCN,它不被視為受威脅物種。[11]
淡眉柳鶯與黃眉柳鶯的繁殖範圍在西薩彥嶺重疊,但這兩個物種似乎並未雜交。牠們的血統約在250萬年前分歧。[12]
參考文獻
- ^ Phylloscopus inornat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3. [26 November 2013].
- ^ 2.0 2.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黄眉柳莺.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資料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3.0 3.1 3.2 3.3 3.4 Hoyo, J. del; et al (編).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vol. 11. Barcelona: Lynx Edicions. 2006: 660. ISBN 84-96553-06-X.
- ^ Alström & Olsson (1988), Shirihai & Madge (1993), Irwin et al. (2001), Sangster et al. (2002)
- ^ 5.0 5.1 5.2 Svensson, L., Mullarney, K., & Zetterström, D. (2010). Collins Bird Guide, 2nd ed. HarperCollins ISBN 978-0-00-726814-6.
- ^ Mayr, Ernst; Cottrell, G. William (編). Check-list of Birds of the World. Volume 11.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useum of Comparative Zoology. 1986: 240 [2024-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3).
- ^ Blyth, Edward. Notes on various Indian and Malaysian birds. Journal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Bengal. 1842, 11 (1): 191 [2024-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2-07).
- ^ Jobling, James A. The Helm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rd Names. London: Christopher Helm. 2010: 205, 305. ISBN 978-1-4081-2501-4.
- ^ 9.0 9.1 Snow, D. W.; Perrins, C. M. The Birds of the Western Palearctic Concis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ISBN 0-19-854099-X.
- ^ Gilroy, J. J.; Lees, A. C. Vagrancy theories: are autumn vagrants really reverse migrants?. British Birds. 2003, 96: 427–438.
- ^ BLI (2008)
- ^ Ernst (1996), Irwin et al.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