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燈籠辣椒
黃燈籠辣椒 | |
---|---|
哈瓦那辣椒(Habanero) | |
科學分類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菊類植物 Asterids |
目: | 茄目 Solanales |
科: | 茄科 Solanaceae |
屬: | 辣椒屬 Capsicum |
種: | 黃燈籠辣椒 C. chinense
|
二名法 | |
Capsicum chinense Jacq., 1777
|
黃燈籠辣椒(學名:Capsicum chinense),又名中華辣椒、黃帝椒、黃辣椒,是茄科茄亞族辣椒屬的植物。
國際上將中華辣椒確定為辣椒的五大栽培種之一[1],原產於古巴、巴西、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等中南美洲國家。
命名由來
1776年,荷蘭內科醫生兼植物學家尼古拉斯·約瑟夫·馮·雅克恩(Nikolaus von Jacquin)從新大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採集到辣椒種子,由於當時地理認知的錯誤,誤認為此辣椒源自中國,遂命名為「中華辣椒」(Capsicum chinense)。「Chinense」是拉丁語,意為「中華」。錯誤的命名由於長期使用成為約定俗成稱呼而一直沿用至今。實際上所有辣椒的源頭都是美洲。[2]
黃燈籠辣椒由於在中國海南省栽培品種顏色為金黃色而得名。
辣度
黃燈籠椒富含辣椒素類物質,辣度高,可達170000SHU。2007年,中華辣椒品種之一的印度魔鬼辣椒(Bhut Jolokia)獲得吉尼斯世界記錄(Guinness World Records),辣度達到100萬1千3百SHU單位。因此一般不作為鮮食。在海南省主要做成黃燈籠辣椒醬。
多種有記錄或得到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最辣辣椒都是其屬下的栽培種。
外型及習性
在熱帶地區為多年生半灌木,一般栽培品種株高為70cm左右,常年生長的植株株高可超過1米,個別品種可長到近2米,極多分枝,單葉互生,全緣或淺波狀。
花
花多簇生於分枝處,每個節位能抽生3-5朵花,多則達十多朵或以上,高節位時常因節間縮短而生於近葉腋處。花梗下垂。花萼杯狀,具5-7小齒,結果時稍增大宿存,花萼與花梗間收縮。花冠輻射狀,白色至綠白色,花冠上沒有斑點,5中裂,裂片鑷合狀排列。雄蕊5枚,貼生於花冠筒基部,花絲絲狀,花葯並行,藍色或淡黃色,縱縫裂開。子房2室,花柱細長,花柱比花葯長,柱頭2-3裂,胚珠多數。
果
果實俯垂,每節位能坐果1-3個,幼果有多種顏色,生理完熟果多為紅色或黃色,果長3-7厘米,寬3.5-5.0厘米,單果重5-50克。種子扁圓盤形,褐色,胚極彎曲。
種植和分布情況
傳統種植區: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中美洲、加勒比海諸島國;南美委內瑞拉、巴西、智利等國。
其它種植區:美國佛羅里達州;亞洲中國西南部及印度、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非洲。
黃燈籠椒在中國大面積栽培主要是在海南省的文昌、瓊海、萬寧、陵水、三亞等地方,廣西的靖西也有零星栽培。
主要品種
- 中國海南省:主要栽培品種是本地種和「熱辣2號」雜交種,當地品種為「海南黃燈籠辣椒」,也稱黃帝椒,主要分布於海南省東線的文昌、瓊海、萬寧等地。
- Adjuma辣椒(蘇利南)
- Ají limo辣椒(又名Naucho,秘魯)
- Ají dulce辣椒(委內瑞拉Venezuela)
- Datil辣椒(美國佛羅里達州)
- 惡魔的舌頭辣椒(Fatalii,中非南部)
- 哈瓦那辣椒(Habanero是西班牙語,加勒比地區、中美洲、墨西哥,原產古巴)
- 栽培種紅色殺手辣椒(Red Savina)
- Madame Jeanette辣椒(蘇利南)
- 蘇格蘭斯科奇·伯納特辣椒(Scotch bonnet,牙買加)
- Arriba Saia (Brazil),原產巴西
- Umbigo de Tainha (Brazil),原產巴西
- 紅色加勒比 Red Caribbean,原產加勒比海島國格瑞那達(Grenada)
參考文獻
- ^ 其它四種分別為一年生辣椒(C.annuum)、灌木狀辣椒(C.frutesces)、漿果辣椒(C.baccatum)、茸毛辣椒(C.pubescens)。
- ^ Bosland, P.W. 1996. Capsicums: Innovative uses of an ancient crop. p. 479-487. In: J. Janick (ed.), Progress in new crops. ASHS Press, Arlington, VA.. [2010-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