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高語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高語罕(1887年—1948年),原名高超,男,安徽壽縣人,中華民國教育家、政治活動家[1][2]中國共產黨初期黨員。

生平

早年生涯

高語罕是安徽省壽縣正陽關鹽店巷人。早年在鳳陽經世學堂學習。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考入安慶陸軍測繪學堂。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參加熊成基領導的馬炮營起義,不久幫助韓衍創辦《通俗報》。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安慶獨立之後,高語罕任安徽青年軍秘書長,結識陳獨秀。民國元年(1912年)4月,韓衍遇刺之後,高語罕赴青島任教,並改名「高語罕」。[2]

民國3年(1914年)底,高語罕赴上海,參與陳獨秀等人發起的新文化運動,此後接連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青年與國家之前途》、《青年之敵》、《青島茹痛記》等文章。民國5年(1916年)秋,高語罕赴蕪湖,擔任安徽省立第五中學學監,並且兼授英文。民國6年(1917年)至民國7年(1918年),他和劉希平等人創辦學生自治會、工讀學校、平民夜校、商業夜校,宣傳新文化。其間,他還發起成立無政府主義團體「安社」,主要成員包括蔣光慈阿英李克安等,還編輯出版《自由之花》。[2]

大革命時期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高語罕發動安徽省立第五中學的學生赴各校聯絡,並且在校內外公開發表演講,號召罷市、罷工、罷課,以聲援北京學生。民國8年(1919年)7月,在皖南鎮守使馬聯甲逼迫之下,高語罕遭到安徽省立第五中學解聘。同年秋,他來到安徽省立第二甲種農業學校任教務主任,因和校長衝突而赴上海。民國9年(1920年)8月,高語罕赴北京,經李大釗張申府介紹,參加北京共產主義小組以及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同年10月下旬,高語罕接受安徽省立第五中學新任校長劉希平的邀請回該校任教,並且陸續介紹董亦湘沈澤民等人赴該校任教,使該中學成為五四運動時期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陣地。[2][1]

民國10年(1921年)1月,高語罕所著的《白話書信》出版,後來多次修改再版,共計發行10萬多冊,風靡一時。該書原來是高語罕為蕪湖商業夜校學生授課用的講義,內容涉及社會、政治、倫理、哲學、戀愛、婚姻、教育、文化、社交、經商等方面。同年5月,經高語罕等人推動,《蕪湖學生會旬刊》創刊,他還組織了「蕪湖學社」,創辦《蕪湖》半月刊。[2]

1921年安慶「六·二」學潮爆發後,高語罕領導蕪湖師生聲援,並且和文教界名人共同發起成立「安慶六·二慘案後援會」。1921年8月至10月,高語罕率蕪湖學生赴安慶,參加推翻第三屆安徽省議會和驅逐安徽省省長李兆珍的鬥爭。鬥爭最終取得勝利。10 月下旬,高語罕赴上海,向周佛海推薦了安慶學生宋諱年唐道海出席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2][1]

民國11年(1922年)8月,高語罕與鄭太朴章伯鈞等人赴德國留學,高語罕入哥廷根大學學習哲學。同年,高語罕參加中共旅歐總支部德國支部。民國13年(1924年)6月,高語罕為蔣光慈的新詩集《新夢》作序。民國14年(1925年)春,高語罕歸國。不久,高語罕、薛卓漢介紹朱蘊山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8月,高語罕回安徽,代表中央指導中國國民黨安徽省黨部的工作及青年團建黨工作。[2]到蕪湖以後,高語罕發展了王坦甫(後來成為蕪湖第一任團地委書記)等人入黨。[1]

民國14年(1925年)12月,高語罕離開安徽赴廣州,出任黃埔軍校政治教官,教授政治學概論,被譽為「最受學生歡迎的政治教官」之一。 民國15年(1926年)1月16日,高語罕出席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擔任出席大會的中共黨團書記,當選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同年3月20日,發生中山艦事件蔣中正指責高語罕、惲代英鄧演達張治中為「黃埔四凶」,下令逮捕,後來又撤回命令。高語罕乃轉赴上海。同年秋,高語罕介紹阿英加入中國共產黨。[2][1]

北伐戰爭開始後,高語罕任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的秘書長。不久,高語罕隨陳獨秀赴武漢,擔任《民國日報》社社長,並且擔任在武漢成立的安徽黨務幹部學校校長。民國16年(1927年)4月初,高語罕出席了在武漢舉行的中國國民黨安徽省第一次代表大會,並當選為執行委員。會後,經高語罕指導,刊行《三· 二三事變宣傳提綱》。[2]

1927年以後

民國16年(1927年)八七會議之後,高語罕赴上海,參加了阿英蔣光慈李克農等人組成的「春野支部」,並曾經代表中央指導「太陽社」的文藝工作,思想逐漸傾向托洛茨基主義。民國18年(1929年)11月,高語罕被中國共產黨開除黨籍。同年12月15日,高語罕和陳獨秀等81人發表《我們的政治意見書》。[2]

民國21年(1932年)10月15日,陳獨秀在上海遭到逮捕,高語罕逃往香港。民國26年(1937年)八一三事變後,陳獨秀獲釋出獄,高語罕自香港赴南京,與陳獨秀取得聯繫,此後一直作為陳獨秀的代言人,其間曾同蔣介石會晤。同年9月,隨陳獨秀赴武漢。民國27年(1938年)5月,隨陳獨秀入四川隱居。[2]

民國27年(1938年)至民國31年(1942年),高語罕閒居四川省江津縣,常在重慶大公報》、《新民報》上發表詩文。民國31年(1942年)3月底,陳獨秀因受他人挑唆而與高語罕絕交。同年5月27日,陳獨秀病逝,高語罕為其料理後事。5月29 日,高語罕撰寫《參與陳獨秀先生葬儀感言》一文,此後接連撰文對陳獨秀加以評價。[2]

民國32年(1943年)至民國34年(1945年),高語罕由江津遷居重慶,寄居在《新民報》社長兼主編陳銘德家。《新民報》曾經辟出「語罕近詩」專欄,刊登高語罕的舊體詩,其中既有懷舊作品,也有反映抗日的作品。民國35年(1946年)春,高語罕隨《新民報》遷往南京,當時他貧病交加,許多原來安徽省立第五中學、安徽省立第二甲種農業學校的學生加以接濟。[2]

民國37年(1948年),高語罕在南京病逝。高語罕墓位於南京市南門外花神廟旁邊。[2]

著作

高語罕著作和譯作很多,主要有:

  • 《白話書信》
  • 《國文作法》
  • 《廣州紀游》
  • 《理論與實踐》
  • 《現代的公民》
  • 《現代情書》
  • 《百花亭畔》
  • 紅樓夢寶藏六講》
  • 辯證法經典》
  • 康德的辯證法》[2]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高语罕. 中共蕪湖黨史網. 2012-08-08 [2013-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1).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高语罕. 新華網. [2009-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