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高克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高克林
中共山西省委書記
任期
1952年7月至12月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907年3月11日
 大清陝西省華縣赤水鎮程高村
逝世2001年6月18日(2001歲—06—18)(94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籍貫陝西華縣赤水鎮程高村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高克林(1907年3月11日—2001年6月18日),原名高文敏,又名高子謙王子和高爾伯高仰之,男,陝西華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

生平

高克林是陝西華縣赤水鎮(今渭南市華州區)程高村人。

民國時期

1920年,進入華縣高小讀書。1922年,父親因肺炎去世[1]。1924年,在陝西西安成德中學讀書,早年受魏野疇影響參加革命。1924年至1927年,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西安支部書記[2]。1926年參加第三混成旅,任軍事政治學校共青團支部書記,國民聯軍第五軍政治部宣傳科科長、西安中山軍事學校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兼中共總支部書記。1927年秋,在陝軍新編第三旅任中共總支部書記,旅軍委書記。1928年5月,參與組織渭華起義,任西北工農革命軍軍委委員、總司令部參謀主任[3]。1929年秋,任中共北平市委軍委書記[4]

1930年,起任中共順直省委軍委秘書、中共天津市委軍委書記。1932年春,到河北邢臺,任中共直南特委軍委書記,後任中共大名中心縣委書記。1935年8月,起任中共陝西省委書記。1936年秋,任在駐隴東華池縣東北軍工委書記。1937年春,任陝甘寧特區黨委組織科科長、秘書長[5]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11月至1938年5月,任中共洛川工委書記。工委機關駐地設在洛川城內西大街屈崇福院。城內紅軍辦事處改稱第十八集團軍駐洛川辦事處,辦事處主任葉運高。洛川城內國共雙方都有駐軍,八路軍炮兵團撤走後,八路軍警備四團來洛川駐防,團長陳先瑞。由於國民黨政府派鐘相毓任駐洛川的陝西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並派中統特務高仲謙任洛川縣黨部書記長,高克林以警備四團政治處副主任身份同國民黨駐軍及地方頭面人物接觸,開展工作。1938年5月,中共陝甘寧邊區黨委決定在洛川工委基礎上成立中共洛川特委,高克林任特委書記,特委管轄區域為洛川縣黃陵縣富縣宜君縣四縣,特委任務是:建立和發展黨的地下組織、開展抗日統一戰線工作、發展地方武裝、保護由國民黨統治區去延安的青年學生。1940年1月,高克林調回延安學習。不久,高克林任中共直屬機關總支書記。後任中共陝甘寧邊區黨委改稱的中央中央西北工作委員會秘書。1941年8月1日中共中央做出《關於調查研究的決定》。毛澤東得知邊區運鹽方面存在畏難局面後,吩咐高崗寫一份關於運鹽的調查報告,並且要求三天完成。高崗把這任務交給高克林。8月13日當晚高克林在富縣城區召集剛從定邊縣鹽池運鹽回來的城區副區長魯忠才和王毓賢、孔照慶了解情況,魯忠才詳細敘述了第一次運鹽的經過,王毓賢、孔照慶做了補充。高克林連夜寫出3000字的調查報告,未及潤色修改,天亮後就發往了延安。毛澤東看過高克林寫的調查報告後給予高度評價,並於1941年8月26日為這個調查報告寫了按語:

「這是一個用簡潔文字反映實際情況的報告,高克林同志寫的,值得大家學習。現在必須把那些『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作風掃掉,把那些『誇誇其談掃掉,把那些主觀主義形式主義掃掉。高克林同志的這篇報告是在一個晚上開了一個三個人的調查會之後寫出的,他的調查會開得很好,他的報告也寫的很好。我們需要的是這類東西,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誇誇其談,而不是那些黨八股。」

毛澤東親自給高克林寫的運鹽報告定名為《魯忠才長征記》,並推薦於1941年9月14日由《解放日報》發表了毛澤東為《魯忠才長征記》寫的評語以及《魯忠才長征記》的前半部分,翌日又發表了後半部分。這個調查報告不僅在貫徹邊區政府運鹽《決定》中發揮了指導作用,而且還在延安整風的整頓黨風和文風中起了作用,成為當時延安整風學習的參考材料之一。

1941年冬,高克林任延安民族學院副院長[6]高崗任院長[7])。1942年10月至1945年2月,任中共塞北工委書記兼晉綏軍區塞北軍分區政治委員。1945年2月,任綏蒙區黨委書記、綏蒙軍區政治委員。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任中共中央晉綏分局委員,雁門區黨委書記兼雁門軍區政治委員,綏蒙區黨委書記兼綏蒙軍區政治委員。1949年初,他代表中共中央,和中華民國華北剿總歸綏指揮所主任董其武商議和平,並最終簽署《綏遠協議[8]

共和國時期

1949年5月至1952年8月,任中共綏遠省委書記,兼任綏遠軍區政治委員、副政治委員;1949年12月至1954年6月,任綏遠省軍政委員會副主席。1951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三兵團政治委員,率部參加韓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三兵團政治委員(董其武任司令員)。1952年7月至12月,任中共山西省委書記兼山西省軍區政治委員。1953年1月至1954年8月,任華北行政委員會委員。1953年9月至1954年9月,任最高人民檢察署副檢察長。1954年11月至1961年3月,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1959年4月,當選第二屆全國人大法案委員會委員。1960年11月至1966年10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書記處書記[5]

文化大革命期間受迫害。1978年3月,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1979年2月起,任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副主任,1979年6月,為第五屆全國人大法案委員會副主任委員[5]。1982年9月,當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4]。2001年6月18日,在北京逝世[9]

參考文獻

  1. ^ 江長錄. 高克林回忆录. 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7年12月: 8. ISBN 7-204-00245-8. 
  2. ^ 何東等. 中国革命史人物词典.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1年6月: 636. ISBN 7-200-00752-8. 
  3. ^ 張鐵慧.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谢子长. 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1年4月: 33. ISBN 978-7-5472-0576-1. 
  4. ^ 4.0 4.1 王健英. 中国红军人物志.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0年1月: 717. ISBN 7-218-03199-4. 
  5. ^ 5.0 5.1 5.2 中共中央組織部;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委员大辞典 1921-2003.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4年11月: 155. ISBN 7-80136-946-7. 
  6.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內蒙古延安大學暨延安民族學院校友會內蒙古延安精神研究會編. 内蒙古文史资料 第54辑 延水情深. 內蒙古政協文史書店. 2001年6月: 11. 
  7. ^ 降邊嘉措. 这里是红军走过的地方. 北京:作家出版社. 2013年1月: 557. ISBN 978-7-5063-6247-4. 
  8. ^ 王波,李迎選. 晋绥风云人物 党政人物卷.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7年12月: 88–89. ISBN 978-7-5073-2448-8. 
  9. ^ 高克林同志逝世. 人民網. 2001-08-21. [永久失效連結]
中國共產黨職務
前任:
解學恭
代理
中國共產黨山西省委員會書記
1952年7月26日-1952年12月
繼任:
陶魯笳
中國人民解放軍職務
前任:
賴若愚
中國人民解放軍山西軍區政治委員
1952年10月-1953年8月
繼任:
陶魯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