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臼
髖臼(英語:acetabulum),也稱關節窩(英語:cotyloid cavity),是骨盆的一個凹面。 股骨頭在髖臼處與骨盆相遇,形成髖關節[1][2]。
結構
髖骨由恥骨、坐骨,及髂骨三塊骨骼癒合而成。其中坐骨佔該結構的五分之二以上,它為髖臼提供了較低的邊界和側面的邊界。髂骨形成上邊界,提供的髖臼結構不到五分之二。 其餘部分由恥骨在中線附近形成。
髖骨由突出的不規則邊緣包圍,該邊緣在上方較厚且結實,用於髖臼唇(acetabular labrum)的附著,從而減少其開口並加深用於形成髖關節的表面。 在髖臼的下部是髖臼槽(acetabular notch),其底部有連續圓形凹陷,即髖臼窩(acetabular fossa)。 髖臼的其餘部分由彎曲的,月牙形的表面形成,在此處與股骨頭相連。在胸帶中的對應部分是關節窩(glenoid fossa)[3]。
在爬行動物和鳥類中,髖臼是很深的槽窩。恐龍總目的物種是由有孔的開放式髖臼定義的。這種髖臼是骨盆兩側形成的杯形開口,在這裡,髂骨、坐骨和恥骨交會,而股骨頭插入其中[4][5]。髖臼的方向和位置是導致恐龍以直立姿勢行走、其腿直接位於身體下方的形態特徵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相對少數的恐龍中存在無孔的髖臼,如部分甲龍科恐龍,它不是一個開口,而是類似在骨盆帶兩側的較淺凹陷。
圖集
-
右髖骨的外表面
-
硬化的髖骨
-
冠狀切面上的恥骨聯合(symphysis pubis)
-
髖臼
-
髖臼
參考資料
- ^ Field RE, Rajakulendran K. The labro-acetabular complex. J Bone Joint Surg Am. 2011, 94 (Suppl 2): 22–27. PMID 21543684. doi:10.2106/JBJS.J.01710.
- ^ Griffiths EJ, Khanduja V. Hip arthroscopy: evolution, current practice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Int Orthop. 2012, 36 (6): 1115–1121. PMC 3353094 . PMID 22371112. doi:10.1007/s00264-011-1459-4.
- ^ Petersilge C. Imaging of the acetabular labrum. Magn Reson Imaging Clin N Am. 2005, 13 (4): 641–52. PMID 16275573. doi:10.1016/j.mric.2005.08.015.
- ^ Martin, A.J. (2006).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Dinosaurs. Second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pg. 299-300. ISBN 1-4051-3413-5.
- ^ Smith, Dave. Dinosauria: Morphology. UC Berkeley. [2013-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2).
這是一篇與解剖學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