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順反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順反子(cistron)又稱作用子,它於1955年由美國分子生物學家本茲爾(Benzer)提出的,他稱基因內部的功能互補群為順反子。順反子通過順反試驗確定,如兩個位點可以互補,則兩個位點不屬於一個順反子;如兩個位點不可以互補,則兩個位點屬於一個順反子。

在早期細菌遺傳學中,順反子表示結構基因,即編碼多肽鏈的基因。[1]

它是遺傳物質的最小單位。一個完整的順反子是傳遞遺傳信息的前提,即多肽鏈的胺基酸順序的正確編排。

順反子和基因關係與基因的定義有關。

有一種對基因的定義認為,基因與順反子為同一物,是一個最小的遺傳功能單位。

但是另一種定義則認為,順反子是比基因更小的功能單位,一個基因包含幾個遺傳的功能單位,即順反子。

多順反子和單順反子

多/單順反子示意圖

多順反子見於原核生物(但原核生物也有單順反子作用單位),意指一個mRNA分子編碼多個多肽鏈。這些多肽鏈對應的DNA片段則位於同一轉錄單位內,享有同一對起點和終點。

而單順反子則見於真核生物,一個轉錄完畢的mRNA內含有外顯子對應的轉錄產物,該mRNA只編碼一條多肽鏈。

外部連結

  1. ^ Guttman, B. Cistron. Maloy, Stanley (編). Brenner's Encyclopedia of Genetics (Second Edition).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2013-01-01: 16 [2024-01-08]. ISBN 978-0-08-096156-9. doi:10.1016/b978-0-12-374984-0.00259-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