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韋仁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韋仁壽(?—?),雍州萬年縣(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出自京兆韋氏西眷[1][2],隋朝、唐朝官員。

生平

韋仁壽在隋朝大業末年擔任蜀郡司法書佐,他審判案件公平正義,那些被判有罪的人都說:「韋君所審判的案子,死而無恨。」被判處死刑的囚犯到了鬧市行刑的時候,還要面向西方替韋仁壽禮佛以後才肯受死[3]唐高祖李淵進入關中後,派遣使者安撫巴蜀地區,使者奉詔命冊拜韋仁壽擔任巂州都督府長史。當時南寧州歸順唐朝,朝廷每次派遣使者去安撫,大多收受賄賂,邊境百姓很憂慮,時有反叛。唐高祖因為韋仁壽向有能幹的名聲,任命他檢校南寧州都督,在越巂暫設置官府處理政務,每年一次到南寧州慰問安撫。韋仁壽性情寬和仁厚,有見識和度量。他接受任命以後帶領五百名士兵到西洱河,走遍轄區內的數千里地,酋長豪強都來歸順覲見。韋仁壽秉承皇帝旨意設置七州十五縣,任命地方豪強擔任州縣長官。韋仁壽法令清正嚴明,人們都心懷歡悅。等到韋仁壽將要返回時,酋長大聲哭泣說:「天子派您鎮守安撫南寧州,怎麼這就要離去?」韋仁壽以沒有修建城池作為託辭,眾酋長就一起修築城池,建立官署房舍,十天就都造好。韋仁壽又說:「我奉詔命只是負責巡察安撫,不敢擅自住留。」等到韋仁壽將要返回,少數民族的父老都揮淚相送。南寧州還派遣子弟隨韋仁壽入朝,進貢土特產。武德七年閏七月壬戌(624年9月12日),韋仁壽回到朝廷,唐高祖非常高興。韋仁壽又請求把治所遷移到南寧州,派兵鎮守。唐高祖詔令允許韋仁壽見機行事,命令益州派遣士兵為韋仁壽送行[4]。益州刺史竇軌嫉妒韋仁壽的功勞,藉口蜀中山獠反叛,來不及派出兵力,沒有按時派遣士兵護送韋仁壽。過了一年多,韋仁壽病逝[5][6]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舊唐書·卷185上》,出自劉昫舊唐書

參考資料

  1. ^ 《元和姓纂·卷二·221》:唐南寧州都督韋仁肅稱西眷照平齊公同承策。
  2. ^ 《元和姓纂四校記·卷二·221·A》:[岑校]唐南寧州都督韋仁肅稱西眷照平齊公同承策壽堂兄 校云:「案此下文有脫文。」余按舊書一八五上韋仁壽傳:「高祖以仁壽素有能名,令檢校南寧州都督。」亦見元龜卷七八,則「韋仁肅」乃「韋仁壽」之訛。亦即「堂兄」下所誤錯,曰策、曰頤,均其先代之名,惜史無可考矣。
  3. ^ 《太平御覽·卷六百四十二·刑法部八》:《唐書》曰:韋仁壽,隋大業末為蜀郡法司書佐,獄無冤囚。其有得罪者,臨將就戮,猶西向為仁壽禮佛而死。
  4. ^ 《資治通鑑·卷一九一》:初,隋末京兆韋仁壽為蜀郡司法書佐,所論囚至市,猶西向為仁壽禮佛然後死。唐興,爨弘達帥西南夷內附,朝廷遣使撫之,類皆貪縱,遠民患之,有叛者。仁壽時為巂州都督長史,上聞其名,命檢校南寧州都督,寄治越巂,使之歲一至其地慰撫之。仁壽性寬厚,有識度,既受命,將兵五百人至西洱河,周曆數千里,蠻、夷豪帥皆望風歸附,來見仁壽。仁壽承制置七州、十五縣,各以其豪帥為刺史、縣令,法令清肅,蠻、夷悅服。將還,豪帥皆曰:「天子遣公都督南寧,何為遽去?」仁壽以城池未立為辭。蠻、夷即相帥為仁壽築城,立廨舍,旬日而就。仁壽乃曰:「吾受詔但令巡撫,不敢擅留。」蠻、夷號泣送之,因各遣子弟入貢。壬戌,仁壽還朝,上大悅,命仁壽徙鎮南寧,以兵戍之。
  5. ^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五上·列傳第一百三十五》:韋仁壽,雍州萬年人也。大業末,為蜀郡司法書佐,斷獄平恕,其得罪者皆曰:「韋君所斷,死而無恨。」高祖入關,遣使定巴蜀,使者承制拜仁壽巂州都督府長史。時南寧州內附,朝廷每遣使安撫,類皆受賄,邊人患之,或有叛者。高祖以仁壽素有能名,令檢校南寧州都督,寄聽政于越巂,使每歲一至其地以慰撫之。仁壽將兵五百人至西洱河,承制置八州十七縣,授其豪帥為牧宰,法令清肅,人懷歡悅。及將還,酋長號泣曰:「天子遣公鎮撫南寧,何得便去?」仁壽以城池未立為辭,諸酋長乃相與築城,立廨舍,旬日而就。仁壽又曰:「吾奉詔但令巡撫,不敢擅住。」及將歸,蠻夷父老各揮涕相送。因遣子弟隨之入朝,貢方物,高祖大悅。仁壽復請徙居南寧,以兵鎮守。有詔特聽以便宜從事,令益州給兵送之。刺史竇軌害其功,托以蜀中山獠反叛,未遑遠略,不時發遣。經歲余,仁壽病卒。
  6. ^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七·列傳第一百二十二》:韋仁壽,京兆萬年人。隋大業末,為蜀郡司法書佐,斷獄平,得罪者皆自以韋君所論,死無恨。高祖入關,遣使者徇定蜀,承制擢仁壽巂州都督府長史。南寧州納款,朝廷歲遣使撫接,至率貪沓,邊人苦之,多畔去。帝素聞仁壽治理,詔檢校南寧州都督,寄治越巂,詔歲一按行尉勞。仁壽將兵五百人循西洱河,開地數千里,稱詔置七州十五縣,酋豪皆來賔見,即授以牧宰,威令簡嚴,人人安悅。將還,酋長泣曰:「天子藉公鎮撫,奈何欲去我?」仁壽以池壁未立為解,諸酋即相率築城起廨,甫旬略具。仁壽乃告以實曰:「吾奉詔弟撫循,庸敢擅留?」夷夏父老乃悲啼祖行,遣子弟隨貢方物,天子大悅。仁壽請徙治南寧州,假兵遂撫定,詔可,敕益州給兵護送。刺史竇軌疾其功,訹言山獠方叛,未可以遠略,不時遣。歲余,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