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非戰公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非戰公約
關於廢棄戰爭作為國家政策工具的普遍公約
General Treaty for Renunciation of War as an Instrument of National Policy
凱洛格–白里安公約及其簽約頁
簽署日1928年8月27日
簽署地點法國巴黎奧賽碼頭
生效日1929年7月24日 (1929-07-24)
談判方
最初簽署者
簽署者
收錄於維基文庫的條約原文
維基文庫非戰公約

非戰公約》,全稱《關於廢棄戰爭作為國家政策工具的普遍公約》,亦稱《巴黎非戰公約》(英語:Pact of Paris)或《凱洛格–白里安公約》(英語:Kellogg–Briand Pact),是1928年8月27日在巴黎簽署一項國際公約,該公約規定放棄以戰爭作為國家政策的手段和只能以和平方法解決國際爭端,雖然在條約簽署後在第二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等大型戰爭中公約並沒有起到遏止效果,但是該項公約是人類第一次放棄戰爭作為國家的外交政策。

該公約由法國外交部部長白里安美國國務卿凱洛格於1927年發起,目的是法美聯手抑制德國的力量。最初的簽字國有15個,分別是法國、美國英國德國義大利比利時波蘭捷克日本印度。1929年7月24日公約正式生效,至1934年5月簽字國共達64個。凱洛格本人因此倡議而獲得1929年度諾貝爾和平獎。1929年12月,中東路事件期間,美國、英國、法國曾譴責蘇聯違反《非戰公約》。

文本

兩條正文文本非常簡短,第三條規定了簽署、交存與生效方式:[1]

第一條

各締約國以各自人民的名義莊嚴宣告,各國譴責為解決國際爭端而訴諸戰爭,並廢棄戰爭作為各國彼此關係中的國家政策工具。

第二條

各締約國同意,各國之間若發生任何性質或起因的爭端或衝突,只能以和平方式加以處理或解決。

簽署國

簽字國
簽署國 備註
 澳洲 最初簽署國
 比利時 最初簽署國
 加拿大 最初簽署國
 捷克斯洛伐克 最初簽署國
 法國 最初簽署國
 德國 最初簽署國
 印度 最初簽署國
 愛爾蘭自由邦 最初簽署國
 義大利 最初簽署國
 日本 最初簽署國
 紐西蘭 最初簽署國
 波蘭第二共和國 最初簽署國
 南非 最初簽署國
 英國 最初簽署國
 美國 最初簽署國
 阿富汗
阿爾巴尼亞共和國
 奧地利
 保加利亞
 中華民國
 古巴
 丹麥
 多明尼加
 埃及王國
 愛沙尼亞
 衣索比亞帝國
 芬蘭
 瓜地馬拉
 匈牙利
 冰島
 拉脫維亞
 賴比瑞亞
 立陶宛
 荷蘭
 尼加拉瓜
 挪威
 巴拿馬
 秘魯
葡萄牙 葡萄牙
 羅馬尼亞王國
 南斯拉夫王國
 蘇聯
泰國 暹羅
西班牙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土耳其

影響

由於欠缺強制執行機制,非戰公約的主要目標後來無法充分實踐,但終究取得部分爭議性的成功[2],類似的條款後來被廣泛納入1945年《聯合國憲章》和其他條約中[3],並為危害和平罪的理念提供法律基礎,成為1946年紐倫堡法庭東京國際軍事法庭審判與定罪戰犯的引用法源[4][5]

此後國際間宣戰案例因之少見[6],但以其他不宣而戰的衝突形式規避約文的狀況亦增多,而使戰時與平時法律之界線愈難區分,如九一八事變、第二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等[7]

非戰公約開啟以國家間戰爭作為國際體系結構動力衰退的特點的歷史新紀元,重塑世界版圖、催化人權運動、使經濟制裁成為執法工具,並引發在日常生活中監管世界各層面的國際組織數量爆炸式增長,影響波及全球[8]

圖片

參見

參考文獻

註腳

  1. ^ Kellogg–Briand Pact 1928, 康乃狄克州紐哈芬市: 耶魯法學院, [2017-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1) –透過Lillian Goldman Law Library (英語) 
  2. ^ Marsh, Norman S. Book Reviews.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英國劍橋: 劍橋大學出版社). 1963, 12 (3): 1049–1050. ISSN 0020-5893. doi:10.1093/iclqaj/12.3.1049 (英語). 
  3. ^ Josephson, Harold. Outlawing War: Internationalism and the Pact of Paris. Diplomatic History (英國牛津: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79, 3 (4): 377–390. doi:10.1111/j.1467-7709.1979.tb00323.x (英語). 
  4. ^ Askin, Kelly Dawn. War Crimes Against Women: Prosecution in International War Crimes Tribunals. 印第安納州: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聖母大學法學院. 1997: 46 [2023-08-28]. ISBN 978-904110486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7) (英語). 
  5. ^ Kampmark, Binoy. Punishing wars of aggression: conceptualising Nazi State criminality and the US policy behind shaping the crime against peace, 1943–1945.. War & Society (澳洲坎培拉: 新南威爾斯大學). 2018, 37#1: 38–56 (英語). 
  6. ^ Bunck, Julie M.; Fowler, Michael R. The Kellogg-Briand Pact: A Reappraisal. Tulan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紐奧良: 杜蘭大學法學院). 2019, 27: 229–276 (英語). 
  7. ^ Quigley, Carroll. Tragedy And Hope需要免費註冊. 美國紐約: 麥米倫出版公司. 1966: 294–295 (英語). 
  8. ^ Hathaway, Oona A.; Shapiro, Scott J. The Internationalists: How a Radical Plan to Outlaw War Remade the World. 美國紐約: 西蒙與舒斯特出版社. 2017: xv. ISBN 978-1-5011-0986-7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