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場所
非場所(英語:non-place,又譯非地方、非地點)是法國人類學家馬克·歐傑(Marc Augé)提出的一個新詞,指人類在其中短暫停留、保持匿名,且沒有足夠的重要意義而不被視為「場所」的人類學空間。非場所的例子有高速公路、酒店房間、機場和購物中心。該詞是馬克·歐傑在其著作《非地方:超現代性人類學導論》中提出的。[1]
但是,對何為非場所的感知是十分主觀的:任何人都可將任一地點視為非場所或人際關係的交匯點。例如,對於每天在購物中心上班的人而言,購物中心並不是非場所。根據歐傑的觀點,非場所的概念與「人類學場所」的概念相對立。場所為人們提供了賦予其身份的空間,其中人們可以結識他人,與他們共用相同的社會性參照。相反,非場所不是人們相遇的空間,也不構成一個人群的參照。非場所不是人類長住的地方,個人在其中是匿名且獨行的。 歐傑避免對非場所進行價值判斷,而是從發現新研究領域的民族學家的視角來看待它們。
關於將購物中心歸為非場所,貝加莫大學(University of Bergamo)的義大利研究人員Marco Lazzari(馬可·拉扎里)對大量青少年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表明,青少年在購物中心聚會並非是偶然會面,也不以購物為唯一目的,而是為了社交、結識朋友和娛樂。儘管購物中心(至少在義大利)被成年人視為非場所,但它們似乎與「數位原住民」的身份密切相關。[2]
參見
參考文獻
- ^ Marc Augé, Non-places: introduction to an anthropology of supermodernity, Le Seuil, 1992, Verso, p. 122.
- ^ Marco Lazzari. The role of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to shape the double virtual citizenship of young immigrants in Italy, Proceedings of the IADI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CT, Society and Human Beings 2012, Lisbon, Portugal. July 21–23,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