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非加速通貨膨脹失業率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非加速通貨膨脹失業率(英語:Non-accelerating inflation rate of unemployment,簡寫為NAIRU[1]是在理論上通貨膨脹不會上升的最低失業率,一旦失業率降到其以下通貨膨脹就會開始增速。[2]它的前身理論是法蘭科·莫迪利安尼盧卡斯·帕帕季莫斯在1975年提出的NIRU(non-inflationary rate of unemployment,非通貨膨脹失業率),一個用於完善先前米爾頓·傅利曼提出的自然失業這一概念的理論。[3][4][5][6]

以NAIRU理論作為依據的貨幣政策一般來講會將經濟體中的失業率降到物價上漲剛好不會導致超過政府制定的通貨膨脹目標的水準,使得價格可以緩慢且穩定的成長並把失業率保持在一個可以接受的水準。

起源

NAIRU的早期概念來自阿巴·勒那的著作,他將其稱之為通過擴張總需求達成的「低完全就業」(有別於通過控制價格和工資促進需求而達成的「高完全就業」)。弗里德里希·海耶克則認為政府對達成完全就業的嘗試會加速通貨膨脹、引起勞動力的分布和需求的分布的錯位並導致新的失業。[7]

菲利普曲線的流行普及之後,NAIRU的概念開始得到了重視。菲利普曲線通過觀察統計許多工業化的混合經濟經濟體後,發現了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的負相關關係。這一相關性使一些分析者相信政府不可能同時追求低失業率和價格穩定這兩個目標,也就是說政府在通膨與就業之間必須做出權衡。

由於1970年代的美國發生了通膨和失業率同時上升的現象(停滯性通膨),並且經濟學界普遍認為菲利普曲線的理論依據極其有限,菲利普曲線逐漸失去了追捧。該理論的批評者(如米爾頓·傅利曼埃德蒙·費爾普斯)認為菲利普曲線展現的關係不應被視作為一般均衡的一個基本屬性,因其展現的不過是一個實際指標(失業率)和一個名目指標(通膨水準)的關聯。他們的論點則是在先前政府使用總體經濟政策(主要指貨幣政策)的時候,人們對通膨上升產生了預期,使得最終政策的結果是物價的上漲而非失業率的下降。由此,他們的結論便是政府經濟政策(至少在貨幣政策上)不應將目標放在將失業水準降至特定的某個水準之下——而這個水準就是所謂的「自然失業」,或稱NAIRU。[8]

自然率假設

佛列民的自然率假設即為在任何勞動力市場中必定總是存在一定的結構性失業、個人的摩擦性失業和可能由最低工資法或工會導致的真實工資過高引發的古典失業。預料之外的通膨可能會使得失業降到自然率之下(因為其導致了真實工資的下降),但是一旦人們的通膨預期調整,該效果便會消失。換言之,只有在不斷加速的通膨下才能維持低於自然率的失業。

NAIRU

自然失業率這一概念現今大範圍上已被NAIRU所取代。儘管如此,這並沒有帶來新的理論解釋,也不代表這一失業率可以被穩定的預測,亦不代表政府有任何實施特殊的新政策的可能。法蘭科·莫迪利安尼盧卡斯·帕帕季莫斯將非通膨就業率 (NIRU) 定義為通膨預期會下降的就業率,並試圖根據收集的數據對其進行估計。[3] 詹姆士·托賓提出選擇不同術語的原因是避免「自然」利率概念的主觀性。[9] 他還認為,「自然」失業率的概念應該被視為佛列民所描述的,即處於一般均衡的市場(即當經濟的所有其他市場出清時)中的失業率。而NAIRU這一概念則是與其他不處於均衡狀態的經濟狀況相兼容的。[9]不過在實際使用中,兩詞幾乎同義。[10]

性質

如果NAIRU的值為為實際的失業率,那麼:

如果幾年來,通膨預期便會上升,通膨水準便會上升;
如果幾年來,通膨預期便會下降,通膨便會減速(出現反通貨膨脹);
如果,那麼除非有外部衝擊,通膨率不會改變。

參見

參考資料

  1. ^ Coe, David T, Nominal Wages. The NAIRU and Wage Flexibility. (PDF),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2-06-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2-26) 
  2. ^ The NAIRU, explained: why economists don't want unemployment to drop too low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Vox, Matthew Yglesias, Nov 14, 2014. " . . it's broadly agreed that the NAIRU can change over time. . "
  3. ^ 3.0 3.1 Modigliani, Franco; Papademos, Lucas. Targets for Monetary Policy in the Coming Year (PDF).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75, 1975 (1): 141–165 [2022-06-09]. JSTOR 2534063. doi:10.2307/253406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5-26). 
  4. ^ Robert M. Solow, Modigliani and Monetarism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12-28., p. 6.
  5. ^ Snowdon, Brian; Vane, Howard R. Modern Macroeconomics: Its Origins,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tate. Cheltenham: E. Elgar. 2005: 187. ISBN 1-84376-394-X. 
  6. ^ Friedman, Milton. 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8, 58 (1): 1–17. JSTOR 1831652. 
  7. ^ FA Hayek, 『Full Employment, Planning and Inflation』 (1950) 4(6) Institute of Public Affairs Review 174. E McGaughey, 'Will Robots Automate Your Job Away? Full Employment, Basic Income, and Economic Democracy' (2018) SSRN, part 2(1), 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8. ^ Hoover, Kevin D, Phillips Curve, The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 The Library of Economics and Liberty, [16 July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3) 
  9. ^ 9.0 9.1 Tobin, James. SUPPLY CONSTRAINTS ON EMPLOYMENT AND OUTPUT: NAIRU VERSUS NATURAL RATE (PDF). Cowles Foundation Discussion Paper. April 1997 [8 June 20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6-09). 
  10. ^ Ball, Laurence; Mankiw, N. Gregory. The NAIRU in Theory and Practice (PDF).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2, 16 (4): 115–136 [8 June 2018]. doi:10.1257/08953300232095100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0-08).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