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隆興寺

座標38°08′38″N 114°34′35″E / 38.14397°N 114.576346°E / 38.14397; 114.57634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38°08′38″N 114°34′35″E / 38.14397°N 114.576346°E / 38.14397; 114.576346

隆興寺

隆興寺摩尼殿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河北省正定縣
分類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時代
編號1-89
認定時間1961年

隆興寺中國現存的年代較早、規模較大且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城東門里街,又稱「正定大佛寺」。中國「十大名寺」之一[1]。1961年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歷史

隆興寺所在地原為後燕昭文帝慕容熙的龍騰苑,隋文帝開皇六年(586年)始在苑內修建寺院,初名龍藏寺,改隆興寺。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奉宋太祖趙匡胤旨,擴建寺院,修建大悲寶閣,並鑄造一尊高七丈三尺高(21.3米)的銅質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此後各代對寺廟均有修葺和增建。康熙乾隆年間,又兩次敕令重修,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賜額「隆興寺」。

建築

目前,隆興寺占地82500平方米,布局與建築保留了宋代風格。

山門內為一長方形院子,鐘樓鼓樓分列左右,中間大覺六師殿已毀,但尚存遺址;北進為摩尼殿,有左右配殿,構成一個縱長形院落;再向北進入第二道門內,就是主要建築大悲閣和前兩側的慈氏閣和轉輪藏閣,和其他次要的樓、閣、殿、亭等所構成的形式瑰偉的空間組合,是整個建築群的高潮;最後還有彌陀殿位於寺後;其中佛香閣和彌陀殿採用三殿並列。

全寺建築依著南北中軸線作縱深布置,自外而內、殿宇重疊、院落互變、高低錯落、主次分明;南面迎門為琉璃照壁,向北還有牌坊、戒壇、康熙乾隆二御碑亭、御書樓、集慶閣等,末端還有1959年從正定城內崇因寺拆遷來的毗盧殿,系明神宗為生母慈聖皇太后祝壽所建。

摩尼殿

摩尼殿建於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殿基近方形,四面正中各出抱廈;殿身厚牆圍繞,僅抱廈正面開有門窗;外觀別致,重檐歇山頂,抱廈為歇山頂,以山面向前,與傳世的宋繪畫類似。

大悲閣

大悲閣現高約33米,三層、歇山頂,上兩層都用重檐,並有平座,重建於1940年前後;閣內供奉的千手觀音,高24米,是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建閣同時所鑄,也是現存中國古代最大的銅像,手部業已殘缺,惟像身比例勻稱,衣紋流暢。

文物

寺內有六處文物最引人注目:

  • 龍藏寺碑
  • 摩尼殿
  • 倒座觀音
  • 轉輪藏
  • 銅鑄大佛
  • 銅鑄毗盧佛

圖片

參考文獻

  1. ^ 正定隆兴寺:千年古寺藏六处全国之最. 鳳凰網. 2013-06-05 [2020-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