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陸瑜 (南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陸瑜(541年—584年),幹玉吳郡吳縣[1][2][3]南北朝南陳官員和文學家。

生平

陸瑜的祖父陸完南梁琅邪、彭城兩郡郡丞,父親陸令公是南梁中軍將軍宣城王蕭大器的記室參軍,兄長司農卿陸琰;吏部尚書陸瓊則是他的堂兄弟[1][2][3]。他自小好學,寫作辭藻優美,州內推舉秀才,他因而解褐驃騎將軍安成王陳頊的行參軍,轉任軍師晉安王陳伯恭外兵參軍、東宮學士;兄長陸琰當時任職管記,都以才學陪伴侍候娛樂主子,當時的人將他們比擬為應瑒應璩兄弟。太建二年(570年),太子陳叔寶太學舉行釋奠禮,宮中大臣一同賦詩,命令陸瑜寫序,文詞富麗。轉任尚書祠部郎中,因母親逝世辭官,服喪後,任職桂陽王明威將軍陳伯謀的功曹史,兼任東宮管記,之後累遷永陽王陳伯智文學太子洗馬中舍人[2][3]

他年幼經常讀書,晝夜都不間斷,聰明而記憶力強,看一次就不會忘記。陸瑜跟隨汝南周弘正學習莊子老子的思想,又向僧滔法師學習《成實論》,明白大要。其時皇太子陳叔寶好學,打算博覽群書,以子集書本繁多,下令陸瑜抄寫,但未完成就去世,虛歲四十四。太子為他哭泣,發布手令為他舉哀,朝廷主辦喪事,又親自寫下祭文,遣派使者弔祭。……其見重如此。至德二年(584年)追贈光祿卿,有文集十卷[4][5]

引用

  1. ^ 1.0 1.1 陳書·卷三十·列傳第二十四》:陸瓊字伯玉,吳郡吳人也。祖完,梁琅邪、彭城二郡丞。父雲公,梁給事黃門侍郎,掌著作。
  2. ^ 2.0 2.1 2.2 《陳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八》:陸琰字溫玉,吏部尚書瓊之從父弟也。父令公,梁中軍宣城王記室參軍。……有弟瑜。瑜字幹玉。少篤學,美詞藻。州舉秀才。解褐驃騎安成王行參軍,轉軍師晉安王外兵參軍、東宮學士。兄琰時為管記,並以才學娛侍左右,時人比之二應。太建二年,太子釋奠於太學,宮臣並賦詩,命瑜為序,文甚贍麗。遷尚書祠部郎中,丁母憂去職。服闋,為桂陽王明威將軍功曹史,兼東宮管記。累遷永陽王文學、太子洗馬、中舍人。
  3. ^ 3.0 3.1 3.2 南史·卷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八》:琰字溫玉,瓊之從父弟也。父令公,梁中軍宣城王記室參軍。……弟瑜字幹玉,少篤學,美詞藻,州舉秀才。再遷軍師晉安王外兵參軍,東宮學士。兄琰時為管記,並以才學娛侍左右,時人比之二應。太建中,累遷太子洗馬,中舍人。
  4. ^ 《陳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八》:瑜幼長讀書,晝夜不廢,聰敏彊記,一覽無復遺失。嘗受莊、老於汝南周弘正,學成實論於僧滔法師,並通大旨。時皇太子好學,欲博覽群書,以子集繁多,命瑜鈔撰,未就而卒,時年四十四。太子為之流涕,手令舉哀,官給喪事,並親製祭文,遣使者弔祭。……其見重如此。至德二年,追贈光祿卿。有集十卷。
  5. ^ 《南史·卷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八》:瑜聰敏強記,常受莊、老於汝南周弘正,學成實論於僧滔法師,並通大旨。時皇太子好學,欲博覽群書,以子集繁多,命瑜抄撰,未就而卒。太子為之流涕,親制祭文,仍與詹事江總論述其美,詞甚傷切。至德二年,追贈光祿卿。有集十卷。

參考文獻

  • 陳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八
  • 南史》·卷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