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拜占庭戰爭
阿拉伯—拜占庭戰爭 | |||||||||
---|---|---|---|---|---|---|---|---|---|
穆斯林征服的一部分 | |||||||||
阿拉伯—拜占庭戰爭中,拜占庭海軍首次使用希臘火 | |||||||||
| |||||||||
參戰方 | |||||||||
拜占庭帝國[1] 加薩尼王國[2] 亞美尼亞 保加利亞帝國 義大利王國 耶路撒冷王國 |
四大哈里發 奧米亞王朝 阿拔斯王朝 法蒂瑪王朝 哈姆丹王朝 阿格拉比德家族 西西里酋長國 巴里酋長國 克里特埃米爾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希拉克略 狄奧多·特里蒂里烏斯 † 貴族格里高利 † 君士坦斯二世 君士坦丁四世 查士丁尼二世 列昂提 希拉克略 君士坦丁五世 利奧五世 米海爾·拉哈諾德拉孔 塔特扎提斯 尼基弗魯斯一世 狄奧菲洛 亞美尼亞人曼紐埃爾 尼基塔斯·奧里法斯 西米里奧斯 約翰·庫爾庫阿斯 大巴爾達斯·福卡斯 尼基弗魯斯二世 小利奧·福卡斯 約翰一世 米海爾·布爾特齊斯 巴西爾二世 尼基弗魯斯·歐拉諾斯 喬治·馬尼亞基斯 安德羅尼科斯·康托斯特法諾斯 |
賈法爾·本·阿比·塔利卜 † 哈立德·本·瓦利德 阿布·伯克爾 歐麥爾·本·赫塔卜 阿布·歐拜德·本·賈拉 阿姆魯·本·阿斯 耶齊德·本·阿比·蘇富揚 祖拜爾 阿卜杜拉·本·薩阿德 穆阿威葉一世 耶齊德一世 穆罕默德·本·馬爾萬 馬斯拉馬·本·阿卜杜勒-馬利克 穆阿威葉二世 哈倫·拉希德 阿卜杜勒-馬利克·薩利赫 馬蒙 穆阿台綏姆 的黎波里的利奧 † 奧馬爾·阿克塔 † 賽義夫·道萊 卡伊姆 穆伊茲 阿齊茲 哈基姆 曼朱塔肯 |
阿拉伯—拜占庭戰爭是公元7世紀到11世紀發生在阿拉伯帝國與拜占庭帝國之間的一系列戰爭。戰爭從穆斯林阿拉伯人的擴張開始,經過四大哈里發、奧米亞王朝等時期,到11世紀中期結束。
公元7世紀三十年代阿拉伯人從阿拉伯半島(今沙烏地阿拉伯)開始的急速擴張使得拜占庭帝國很快損失了南部的一些省份(埃及、敘利亞)。在之後的五十年裡,奧米亞哈里發多次襲擊小亞細亞,兩次威脅到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並占領了阿非利加地區(今突尼斯一帶)。公元718年,在第二次君士坦丁堡之圍中戰敗後,阿拉伯人的攻勢沒能延續下去。阿拔斯王朝時期多次交換停火協議的情況下,雙方關係趨於緩和,但衝突仍然存在。在阿拔斯和地方統治者的支持下,幾乎每年都有軍事襲擊。這種僵持的狀況持續到公元10世紀。
戰爭的最初幾個世紀裡,拜占庭帝國總是處於被動防守的狀態。為避免與穆斯林在空曠的地帶發生正面衝突,拜占庭帝國更願意撤退到防守堅固的要塞當中去。在約740年後,拜占庭帝國才開始打反擊,但阿拔斯王朝能利用對小亞細亞巨大而有毀滅性的入侵來實施報復。隨著公元861年後阿拔斯王朝的衰落,拜占庭帝國馬其頓王朝時的國力有所強大,戰勢逐漸逆轉。在公元920年到976年這大約五十年間,拜占庭帝國終於打破了穆斯林的防守,重新奪回了北敘利亞與大亞美尼亞地區。戰爭的最後一個世紀主要是拜占庭帝國與法蒂瑪王朝在敘利亞邊境上的戰事,但邊境線卻一直沒有太大變化,直到1060年後塞爾柱突厥人的到來。
穆斯林在這場戰爭中開始使用海軍。從公元650年開始,地中海便成為戰場。地中海里的島嶼和海岸邊的港口等聚落時常有軍事衝突發生。穆斯林在9世紀末10世紀初占領了克里特島、馬爾他島和西西里島之後,取得了地中海的制高點,使得他們的艦船可以輕易地到達法國、達爾馬提亞等地的海岸,甚至能到達君士坦丁堡周圍。
背景
公元6世紀到7世紀拜占庭帝國與薩珊王朝之間冗長又逐漸加劇的戰爭使得雙方都非常疲憊,在突然崛起的阿拉伯人面前顯得十分脆弱。兩國之間的戰爭最後以629年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收回所有失地告終。[3]然而他們都已經沒有機會調整恢復了,就在幾年之內,雙方都遭到了阿拉伯人的猛攻,霍華德-約翰(Howard-John)將之比喻為"人海嘯"。[4][5]喬治·利斯卡(George Liska)認為正是雙方這無休止又毫無必要的戰爭衝突給伊斯蘭的迅速擴張給了良好的機會。[6]
公元七世紀二十年代末,先知穆罕默德已經征服並用伊斯蘭教義將阿拉伯人團結在了一起。在他的領導下發生了穆斯林與拜占庭帝國的第一次衝突。就在希拉克略與薩珊王朝達成波斯的撤軍協議之後幾個月,拜占庭帝國軍隊就面對了穆斯林大軍。[7]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去世,之後阿布·伯克爾通過征戰無可爭議地控制了整個阿拉伯半島,成為第一任哈里發,鞏固了整個半島的穆斯林勢力。[8]
634年—718年穆斯林的進攻
穆斯林關於穆罕默德的傳記中寫道:先知獲得的一份情報表明拜占庭帝國軍隊正關注阿拉伯北部地區並斷言有意欲入侵阿拉伯的意圖。穆罕默德帶領一支軍隊北上打算先發制人。不過這個故事被證明是假的。如果這一事件確實發生過,那麼這標誌著對拜占庭帝國的第一次進攻。[9]然而同時代拜占庭帝國記錄中並沒有阿拉伯的這一支遠征軍,很多細節都只來自穆斯林後期的資料有人認為一份629年的拜占庭帝國資料可能證明這一事件,但不能確定。[10]阿拉伯人先與拜占庭帝國和薩珊王朝的附屬國加薩尼、拉赫姆王國交戰。總之,公元634年後,穆斯林開始了對這兩個國家的全面入侵,占領了黎凡特、埃及和波斯等地。這期間最有名的將領有哈立德·本·瓦利德和阿姆魯·本·阿斯。
634年—638年阿拉伯人征服敘利亞地區
正統哈里發的軍隊在黎凡特地區與拜占庭帝國皇家部隊和當地僱傭軍組成的軍隊交戰。[1]根據伊斯蘭歷史學家的說法,敘利亞不滿拜占庭帝國統治的一神論者、猶太人歡迎來自阿拉伯半島的侵略軍。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因身體不適無法再親自率兵反抗公元634年阿拉伯人對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等省份的征服。634年夏季一場戰役里,正統哈里發的軍隊取得完勝。[11]在哈立德·本·瓦利德的指揮下,穆斯林們於634年占領了大馬士革。[12]拜占庭帝國趕忙徵調了所有可以調用的軍隊給一些大將,以期趕走穆斯林。[12]
636年的雅爾穆克戰役中,穆斯林把拜占庭帝國軍隊引誘至人形戰場,導致拜占庭帝國的一場毀滅性失敗,而以前這種地形以往拜占庭帝國一般都能避免。[13]皇帝希拉克略在離開安條克回君士坦丁堡的餞別會[14]上表達了自己的失望。他感嘆道:「哦,敘利亞,願和平降臨於你!對敵人來說,這是多麼好的一片土地!」[註 1]12世紀時的拜占庭帝國神學家、史官約翰·佐納拉斯這樣描述敘利亞的丟失對拜占庭帝國的影響:「(...)以實馬利的後裔在這(敘利亞的丟失)之後沒有停止過對整個拜占庭帝國的入侵與掠奪。」[17]
公元637年4月,時任耶路撒冷牧首投降,阿拉伯人終於在長時間的圍城後拿下了耶路撒冷。[註 2]637年夏天,穆斯林占領了加沙。同時,埃及與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官員購買了一份昂貴的停火協議,換來了埃及三年、美索不達米亞一年的相對和平。公元637年末,安條克城被攻破。至此,穆斯林占領了幾乎整個北敘利亞地區(美索不達米亞因為一年停火協議除外)。公元638—639年,停火協議有效期滿,阿拉伯人蹂躪了美索不達米亞和亞美尼亞地區,在占領了亞實基倫等城後,結束了對巴勒斯坦的征服。639年12月,穆斯林離開巴勒斯坦入侵埃及。[10]
639年—698年阿拉伯人征服北非
征服埃及與昔蘭尼加
到公元641年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逝世之時,拜占庭帝國已經失去了大量埃及領土。公元637—638年,整個敘利亞都落入穆斯林手中。在639年末640年初,阿姆魯·本·阿斯率領3500到4000士兵從巴勒斯坦進入埃及。祖拜爾(Al-Zubayr)為之持續不斷地提供了大約12000人的援軍。阿姆魯一上來包圍並攻下了埃及的巴比倫城,之後進攻亞歷山卓城。拜占庭帝國對潰敗得如此之快感到震驚。由此又引發內部分裂,最終於642年9月放棄了亞歷山大。[19]亞歷山大城的陷落結束了拜占庭帝國在埃及的統治,也擴大了穆斯林在北非的攻勢。公元643—644年間,阿姆魯征服了昔蘭尼加地區。[20]歐麥爾死後,奧斯曼接替其哈里發的位置。[21]
在奧斯曼統治期間,拜占庭海軍曾在645年短暫地贏回過亞歷山大,但在646年再次丟失。[22]公元652年穆斯林突襲了西西里島。賽普勒斯和克里特島在653年被占領。阿拉伯史學家說,當地科普特人(埃及基督徒)像當年耶路撒冷的一神論者一樣歡迎阿拉伯人的到來。[23]這些豐饒的行省的陷落使得拜占庭帝國失去了寶貴的小麥供給,導致接下來幾十年拜占庭帝國食物的短缺與軍隊的疲軟。[24][25]
征服阿非利加地區
公元647年,阿卜杜拉·伊本·賽耳德率領阿拉伯軍隊入侵阿非利加,很快便征服了的黎波里塔尼亞。史貝特拉城(Sufetula)被攻下後,阿拉伯人距離迦太基只剩240千米了。時任阿非利加總督格雷戈里(Gregory)叛亂,獨自稱帝。但稱帝後很快就遭到阿拉伯人的入侵,自己也在史貝特拉被殺。公元648年,格雷戈里的繼任者在承諾每年進貢大量金錢後休戰,阿卜杜拉滿載戰利品回到埃及。[26]
阿拉伯帝國內戰後,穆阿威葉一世開創了奧米亞王朝。奧米亞王朝時期,穆斯林已完全占領拜占庭帝國剩餘的北非領土,還占領了大量馬格里布地區。穆斯林發展了海上力量後[註 3],在柏柏爾將軍塔里克·伊本·齊亞德的帶領下,跨過直布羅陀海峽入侵已被西哥德人占據的伊比利半島。[23]穆斯林在公元695—698年間占領並摧毀了迦太基要塞。[28]阿非利加的失去意味著拜占庭帝國在西地中海的控制權遭到了急速擴張的阿拉伯海軍的挑戰。[29]
穆阿威葉開始鞏固他擁有的從鹹海到埃及廣大領土的阿拉伯帝國。設置了埃及總督後,他於公元663年開始襲擊安納托利亞。為防止埃及遭到「拜占庭帝國軍隊來自昔蘭尼加的側翼進攻」,一支有四萬人阿拉伯軍隊在北非發動戰役,在擊敗三萬人的拜占庭帝國部隊後拿下了巴爾卡。[30]
歐格白(Uqba ibn Nafi)從大馬士革帶來了一支一萬人的衝鋒隊。公元670年,為方便阿拉伯人之後的軍事進攻,現突尼斯境內的凱魯萬城建立。這座城日後將成為中世紀時期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的一個重要文化中心。[31]此後歐格白率軍「刺入這國家的心臟地帶,橫跨荒野到他的繼任者將會建立偉大的非斯與摩洛哥的地方,抵達大西洋岸與大沙漠的邊緣。」[32]在征服馬格里布的過程中,他占領了貝賈亞和丹吉爾這兩個海濱城市,拜占庭帝國的古老行省廷吉斯茅利塔尼亞到此結束。[33]某史學家解釋道:
“ | 在對拜占庭帝國和柏柏爾人的戰爭中,阿拉伯的酋長們極大地擴大了在非洲的領地。早在682年歐格白就抵達了大西洋海岸,但他沒能占領丹吉爾,因為一個叫尤利安伯爵的傳奇人物使他被迫轉向了阿特拉斯山脈。[34] | ” |
對安納托利亞的進攻,包圍君士坦丁堡
穆斯林對近東的第一波攻勢退潮後,奇里乞亞附近出現了一個很寬的邊界,與托魯斯山脈一道,把穆斯林手中的敘利亞與拜占庭帝國手裡的安納托利亞平原分隔開。希拉克略和歐麥爾都在這一區域採取毀滅性政策,想把這裡變成雙方有效地屏障。[35]
然而,奧米亞王朝仍把徹底征服拜占庭帝國作為它的終極目標。伊斯蘭教義使得他們認為拜占庭帝國公民都是異教徒,應該被扔進「戰爭之屋」。正如伊斯蘭學者休·甘迺迪所說:「穆斯林更願意進攻,而不喜歡總會被衝突打斷的和平。但事實上是,軍事衝突總是被臨時的停火打斷。(對穆斯林來說)真正的和平只可能是敵人接受伊斯蘭教,或者成為他們的附屬國。」[36]穆斯林的海上力量也極大地挑戰了拜占庭海軍,他們襲擊了拜占庭帝國的多個島嶼和海岸港口與城市。公元655年,拜占庭海軍在呂基亞的菲尼凱附近海域大敗給人數占劣勢的穆斯林。自此,「羅馬湖」便開始逐步淪入阿拉伯人手中。[37][38]在這期間,地中海東部的貿易也因此中斷。使得東西方的交流被阻隔:「在古代以及中世紀中期,從義大利乘船到亞歷山卓是件司空見慣的事。然而在伊斯蘭教擴張初期,這兩個地方是多麼遙遠,以至於連對方最基本的信息都不了解。」(甘迺迪)[39]從641年開始,穆阿威葉也逐步展開了對安納托利亞的大規模侵襲。這些部隊意在掠奪、削弱拜占庭帝國的實力,也是對拜占庭帝國侵襲的報復,最終為接下來三個世紀的戰爭打下了基礎。[40][41]
公元656年開始的阿拉伯帝國內戰給了拜占庭帝國一次寶貴的喘息機會。時任拜占庭皇帝君士坦斯二世利用這段時間加強防禦,鞏固擴張了在亞美尼亞的權威。最重要的是,他開始了一項影響深遠的軍隊、行政改革,把安納托利亞分成了若干不同的行政區。這一改革成為了接下來幾個世紀裡拜占庭帝國防禦系統的支柱。[42]
贏得了阿拉伯帝國內戰後,穆阿威葉在阿非利加、西西里等地發起了針對拜占庭帝國的進攻。[43]到了670年,穆斯林艦隊已經闖入了馬爾馬拉海,並且在基齊庫斯過冬。四年後,大量穆斯林艦船重新出現在了馬爾馬拉海,並於基齊庫斯重建了一個基地。在那兒他們隨心所欲地襲擊拜占庭帝國的海岸。676年穆阿威葉從陸地派了支部隊入侵君士坦丁堡,開始了阿拉伯人對君士坦丁堡的第一次圍城。君士坦丁四世使用了一種由一位來自敘利亞的基督徒難民發明的,叫「希臘火」的毀滅性武器,於678年在馬爾馬拉海擊退了穆阿威葉的進攻,解除了包圍。撤退的穆斯林艦隊因為風暴損失了很多,又在海上遭到突襲,失去不少士兵。[44]
穆罕默德的最後一位朋友艾郁普(Eyup)在這次圍城中陣亡。如今對於穆斯林來說,他的墓是伊斯坦堡最神聖的景點之一。[45]拜占庭帝國的這場勝利使得阿拉伯人近三十年都沒有入侵歐洲。
緊接著阿拉伯人在君士坦丁堡失利的是整個龐大的帝國不佳的運氣。愛德華·吉本寫道:「感嘆著新世界的穆斯林們,無法保證他們最近的戰利品。希臘人與非洲人的背叛,使得他們不得不放棄了大西洋海岸。」第二任阿非利加總督忙於平叛,最終在一場被叛軍包圍的戰役中被殺。他的繼任者被君士坦丁堡派來的一支強大的軍隊推翻。君士坦斯四世派遣的這支部隊目的是收復迦太基。[33]在公元680年穆阿威葉的去世與685年阿卜杜勒-馬利克的上任之間,發生在阿拉伯半島與敘利亞的第二次阿拉伯帝國內戰牽扯到四位哈里發。這次內戰持續到公元692年叛軍頭目的陣亡。[46]
希拉克略王朝最後一任皇帝查士丁尼二世時期的狀況「反應了那個時代普遍的混亂」。[47]查士丁尼二世與阿拉伯人達成了一項停火協議,共同擁有亞美尼亞、東伊比利與賽普勒斯。然而在692年賽巴斯托城戰役慘敗後,穆斯林占領了整個亞美尼亞。[48]查士丁尼二世在公元695年被廢黜,但於705年重新登上皇位。公元698年,迦太基再次淪陷。[47]查士丁尼二世第二次在位期間,小亞細亞頻繁動亂,對阿拉伯人也節節敗退。[48]
查士丁尼的兩次被廢之後,帝國內部都出現了連續的混亂與叛亂,期間出現了一些既缺乏支持又缺乏合法性的皇帝。這時奧米亞王朝乘機鞏固了其在亞美尼亞和奇里乞亞的統治,並開始籌劃針對君士坦丁堡的再一次進攻。拜占庭帝國將軍利奧在公元717年3月奪取了皇位。此時大量穆斯林軍隊在負有聲望的奧米亞王子和將軍馬斯拉馬·本·阿卜杜勒-馬利克帶領下向拜占庭帝國首都前進。[49]據稱,這一軍隊有12萬人和1800艘船隻。無論數字具體是多少,這是一支龐大的軍隊,遠多於拜占庭帝國。不過由於君士坦丁堡的防禦剛被整修加固過。此外,保加利亞可汗同意從後部騷擾阿拉伯軍隊。[50]
君士坦丁堡被穆斯林從公元717年7月開始從陸上與海上包圍直到718年8月。穆斯林們在城周圍建造了大量的圍牆對壘,意圖孤立君士坦丁堡。但在他們打算從海上封鎖時,卻被希臘火擊退。由於阿拉伯艦船距離城牆較遠,君士坦丁堡的補給線還算較為順暢。由於不得不將包圍延續到冬季,圍城的阿拉伯軍隊因為寒冷和缺乏供給而遭受了令人震驚的傷亡。[51]第二年春,新任阿里發歐麥爾二世派來援軍。援軍有從海路來自阿非利加和埃及的,有從陸路來自小亞細亞的。但阿拉伯的新艦船上的海員大多是基督徒,他們便開始大規模叛亂。走陸路的軍隊也在比提尼亞遭到了埋伏。飢餓與疾病在阿拉伯軍營中肆虐,使得他們不得不在公元718年8月15日放棄圍城。阿拉伯人在撤退途中又遇到了風暴與聖托里尼的火山噴發。[52]
718年-863年邊境線上的僵持
隨著718年包圍君士坦丁堡的失敗,穆斯林對基督教世界的第一波征服結束了。雙方沿著東安納托利亞眾多山脈的邊境線也趨於穩定。軍事衝突仍在繼續,卻日漸儀式化,阿拉伯人完全占領拜占庭帝國的意圖的前景也不明。這期間,兩國外交官的走動變得頻繁與常規化,也有些互惠的外交成果。為應對伊斯蘭教的威脅,在公元8世紀前半期到達頂峰的伊蘇里亞王朝開始了毀壞聖像運動。這一運動在786年一度中止,後於九世紀二十年代恢復,最終在公元843年結束。馬其頓王朝時期,鑑於當時的阿拔斯王朝走向衰弱與分裂,拜占庭帝國逐漸奪回戰爭主動權,在十世紀時奪回大量領土。
奧米亞王朝末期;毀壞聖像運動的興起
奧米亞王朝在占領君士坦丁堡的企圖失敗後,注意轉移到了其它地方,拜占庭帝國因此在亞美尼亞取得了一些勝利。到了720/721年,阿拉伯人又開始進攻安納托利亞。不過這次他們已經不打算征服這裡了,只是掠奪毀壞了一些鄉野,很少進攻要塞與大型聚落。[53]所以,在奧米亞王朝末期與阿拔斯王朝前期,雙方的邊境線在托魯斯與前托魯斯山脈一帶趨於穩定。在阿拉伯一側,占領的奇里乞亞省與它的阿達納、摩普綏提亞以及塔爾索等城在阿拔斯王朝初期得到重建與加固。同樣地,上美索不達米亞的一些城市(如馬拉什)變成軍事中心。這兩個區域成為了敘利亞地區的前哨陣地。[41][54]
奧米亞王朝和之後的阿拔斯王朝都把每年對「傳統的敵人」的進攻看作聖戰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並很快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一到兩支夏季遠征軍,伴有海上力量或冬季遠征軍。夏季遠征軍一般分為兩股:左翼從奇里乞亞出發,以敘利亞人為主,右翼人數較多,從馬拉蒂亞出發,以美索不達米亞人為主。由於拜占庭帝國堅固的防守,阿拉伯人的進攻很大程度上被限制在邊緣地區,最遠只能到達安納托利亞平原中部,很少能夠抵達外圍海岸。[55][56]
不過,在激進的哈里發穆阿威葉二世時期,有一些有才華的將領(比如幾個王子),阿拉伯軍隊也很有戰鬥力。[57]這期間拜占庭帝國仍然在為生存而掙扎。「前線的省份都是些被戰爭摧毀的城市的廢墟和荒蕪的村落。人們寧願去堅固的城堡和難以靠近的山區,因為帝國的軍隊難以給人帶來安全感。」(休·甘迺迪)[36]由於阿拉伯帝國的入侵與包括火山噴發在內的一系列自然災害[58],拜占庭帝國皇帝利奧三世認為帝國失去了神佑。他的注意力轉移到一些主教對偶像崇拜的問題上來了。公元726年,利奧三世頒布了《禁止崇拜偶像法令》,並於730年召開宗教會議。這些決定遭到了人民和教會,尤其是羅馬教宗的強烈反對,這是利奧沒有考慮到的。沃倫·特雷德戈爾德寫道:「他以為無需與教會商量,故對於如此高漲的反對之聲感到震驚。」[59][60]這場偶像崇拜之爭不僅削弱了拜占庭帝國的力量,也是君士坦丁堡教會與羅馬教會大分裂的關鍵因素。[61][62]
奧米亞王朝與可薩人的戰爭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利奧三世與可薩人結盟,並讓自己的兒子君士坦丁五世迎娶了可薩公主。只有730年代末期穆斯林的進攻才有些威脅。但拜占庭帝國在安納托利亞的大捷與阿拉伯帝國內部的混亂使得穆斯林的進攻不得不中止。因此君士坦丁五世採取了激進的姿態,他不僅在741年攻擊了阿拉伯人的軍事基地馬拉基亞,還取得了更多地勝利。這些勝利被利奧三世和他的兒子君士坦丁五世解釋為上帝重新眷顧的跡象,鞏固了拜占庭帝國的破壞聖像主義。[63][64]
阿拔斯王朝
與奧米亞王朝不同,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們沒有採取積極的擴張政策,或者說,他們對領土的現狀表示基本滿意。一些報復性的,先發制人的戰役是想保住前線,給拜占庭帝國留下深刻的印象。[65]在阿拉伯帝國內亂期間失去戰鬥力的遠征軍在大約780年後有重新振作起來。作為穆斯林世界的象徵,阿拔斯哈里發每年前往麥加的朝覲都會被跟蹤宣傳。[66][67]邊境上連年的戰爭使得敘利亞與伊拉克地區的軍事精英們有事可干,更多人加入到聖戰的行列中來。[68][69]
意欲強調自己對伊斯蘭教的虔誠和在穆斯林世界的權威,阿拔斯王朝第五任哈里發哈倫·拉希德是王朝初期最熱衷於對拜占庭帝國作戰的統治者。他在靠近前線的拉卡親自督戰,786年沿著北敘利亞建立了第二道防線,並於806年率大軍入侵安納托利亞。這是阿拔斯王朝歷史上入侵拜占庭帝國最大規模的一支部隊。[70][71]然而阿拔斯王朝時期在戰爭中的主動權已明顯開始不如奧米亞王朝。除了哈倫·拉希德的進攻,「大使得以存在是阿拔斯王朝承認拜占庭帝國是一支不可忽視、必須平等對待的力量的標誌。」(甘迺迪)[72][73]
拜占庭帝國內部出現了叛亂。在哈里發馬蒙的支持下,托馬斯帶領阿拉伯軍隊攻占了東羅馬帝國第二大城市塞薩洛尼基,不過很快就被拜占庭帝國奪回來了。[74]托馬斯在公元821年包圍君士坦丁堡,但沒能攻入城牆,只得撤退。[74]
阿拉伯人並未放棄小亞細亞,哈里發穆阿台綏木在838年開始了另一場對阿摩利阿姆的入侵,儘管最後841年狄奧斐盧斯戰敗,一系列的大規模戰役之後雙方都損失不小,而穆阿台綏木過世也替戰爭劃下休止符,阿拔斯王朝隨後陷入各種內憂外患而國勢日衰,東羅馬的大規模軍事行動開始轉移至法蒂瑪王朝等新興哈里發政權。
對義大利和西西里、克里特島的進攻
當東方出現了相對穩定的格局時,阿布拉比德家族在九世紀二十年代開始逐漸征服西西里島。以突尼斯作為跳板,阿拉伯人在公元831年征服巴勒莫,842年征服墨西拿,859年征服恩納,最終於878年占領錫拉庫薩。之後,克里特島又被一群安達盧斯的流亡者占據,他們在那裡建立了克里特島埃米爾國,破壞了愛琴海岸的穩定。
863年到11世紀東羅馬帝國的反攻
隨著公元867年拜占庭帝國進入馬其頓王朝統治下的盛世和861年後阿拔斯王朝內部派系的分立,巴西爾一世帶領拜占庭帝國在一系列領土擴張後重新成為了歐洲最強大的國家[75],宗教上也與羅馬教廷保持了良好的關係。巴西爾二世也與神聖羅馬皇帝路易二世結盟共同對抗阿拉伯軍隊。在雙方的互相幫助下,路易二世在871年從阿拉伯人手中拿下巴里。這座城市在876年交給拜占庭帝國。儘管如此,拜占庭帝國在西西里島的狀況惡化。公元878年,錫拉庫薩被西西里酋長國攻占。他們還在900年占據了卡塔尼亞,902年占領陶爾米納。克羅埃西亞人也來圍攻義大利南部,到了926年,已占據了阿普利亞。[76]阿拉伯人占據著西西里島直到1071年諾曼人的到來。
儘管拜占庭帝國失去了西西里島,福卡斯家族的尼基弗魯斯將軍在公元880年成功地拿下了塔蘭托和卡拉布里亞的大部分地區,為日後拜占庭帝國在亞平寧半島的新統治奠定了基礎。最重要的是,拜占庭帝國開始重新取得在地中海,尤其是亞得里亞海的霸權。之後,拜占庭帝國戰勝了在馬拉蒂亞和大數強大的阿拉伯人,並於930年代進軍亞美尼亞。接下來的三十年裡,福卡斯家族一直與哈姆丹王朝的阿勒頗埃米爾作戰。最終,拜占庭皇帝尼基弗魯斯二世不僅徹底摧毀了哈姆丹王朝的軍事力量,收復了奇里乞亞、北敘利亞和克里特,更曾多次重創白益王朝的軍隊並一度攻至巴格達。他的侄子、繼任者約翰一世甚至將勝利推向南方,屢次重創法蒂瑪王朝的軍隊,幾乎打到了耶路撒冷。但是約翰一世在976年的去世終結了帝國向巴勒斯坦的擴張。
平息了內部的爭鬥後,巴西爾二世在公元995年開始了對阿拉伯人的征討。然而拜占庭帝國內戰和過長的對外戰線已經削弱了它在東部的地位。不僅如此,尼基弗魯斯二世和約翰一世兩位皇帝取得的領土瀕臨丟失:法蒂瑪王朝屢次擊敗邊境守軍,阿勒頗被圍,安條克受到威脅。巴西爾二世親自在敘利亞地區贏得了若干場戰役,解除了阿勒頗之圍,並擊敗了意圖奪回大數的法蒂瑪王朝軍隊。他跨過奧龍斯特河,深入南方。儘管他暫時沒有能力再進入巴勒斯坦收回耶路撒冷並徹底逐出法蒂瑪王朝在敘利亞的勢力,但他的勝利使得帝國遏止了法蒂瑪王朝在敘利亞的擴張並重獲敘利亞地區的大部分領土,包括安條克牧首所在的大城市安條克。[77]希拉克略後,拜占庭帝國還沒有一個皇帝能將這片土地保留這麼久。這次東羅馬帝國留住這片領土110年。公元1025年的拜占庭帝國「西到墨西拿海峽與北亞得里亞海,北到多瑙河與克里米亞,東到馬拉蒂亞、埃德薩與幼發拉底河」。[77]
結局
突厥人的到來和蒙古人的入侵中止了雙方的戰爭。從11世紀和12世紀早期開始,拜占庭帝國的主要矛盾衝突轉為與塞爾柱人的戰爭。公元1071年,拜占庭帝國於曼齊刻爾特戰役中慘敗後,在十字軍的幫助下,重建了在中東的勢力。同時,阿拉伯人主要與十字軍作戰,之後則抵抗蒙古人的入侵,尤其是金帳汗國和帖木兒人。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期間,鮑德溫三世在1153年奪取了亞實基倫。由此,耶路撒冷王國得以進軍埃及,並在1160年代短暫地占領過開羅。拜占庭皇帝曼努埃爾一世娶了耶路撒冷王國國王阿馬爾里克一世的侄女安條克的瑪麗亞,同時,阿馬爾里克也娶了曼努埃爾一世的侄孫女瑪麗亞·科穆寧。公元1168年,曼努埃爾與將來的大主教提爾的威廉正式簽訂盟約,並在第二年與阿馬爾里克一同遠征埃及。曼努埃爾帶了超過200艘裝載著圍城器械和希臘火的艦船,威廉也幫助運送了大量科穆寧王朝軍隊的裝備。[78]曼努埃爾的策略是把十字軍作為自己帝國的屏障。因為他相信控制埃及是第二次十字軍東征決定行性的因素,所以他打算介入埃及事務。這將會鞏固十字軍在聖地的統治,也會為帝國收回豐饒的糧食產地。[79]
此外,這也使得十字軍與拜占庭帝國的聯繫更加緊密。阿馬爾里克國王將他的耶路撒冷王國置於拜占庭帝國的保護之下,甚至整個王國都是拜占庭帝國的一部分。但這只是私人協定,只在這一代統治者上生過效。
這次進攻埃及本可以取得當地信仰基督的科普特人的支持,因為他們已在伊斯蘭統治下作為二等公民生活五百多年了。然而,拜占庭帝國與十字軍合作的失敗葬送了這一次大好機會。拜占庭帝國艦隊的糧草只支撐了三個月,等到十字軍準備就緒,供給基本上耗光了。最終,艦隊在一次對杜姆亞特不成功的進攻之後撤退了。兩國在這次失敗後都責怪對方,卻都知道要依賴對方。雙方的盟友關係得以維持。他們還制定了其它計劃,但都沒有實現。[78]
塞爾柱蘇丹基利傑阿爾斯蘭二世利用這段時間掃除了對手,在小亞細亞崛起,東地中海地區的平衡發生了改變。曼努埃爾進攻埃及失敗的影響在他死後仍持續存在。薩拉丁在公元1171年聲稱自己是埃及蘇丹,他團結起埃及和敘利亞,導致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同時,拜占庭帝國與拉丁王國的聯盟隨著1180年曼努埃爾一世的去世而結束。他也是最後一位對十字軍有好感的皇帝。[80]
影響
就跟這場曠日持久的阿拉伯-東羅馬戰爭一樣,它對參戰雙方的影響也十分久遠。拜占庭帝國遭受了大量領土損失,永遠失去了其在中東和非洲的勢力。 同時阿拉伯人雖然在中東站穩了腳跟,然而在隨後和拜占庭帝國的長期戰爭削弱了最終以哈里發為首的阿拉伯人在伊斯蘭教的勢力。為了補充對拜占庭帝國戰爭的長期兵源損失,歷代哈里發被迫逐步提升諸如突厥人、波斯人等非阿拉伯人穆斯林的地位,導致眾多諸如白益王朝、塞爾柱王朝等非阿拉伯勢力的崛起,開始取代阿拉伯人在伊斯蘭的領導地位,此後阿拉伯人在穆斯林世界逐步淪為被統治者,直到19世紀在英國等列強支持下,反對鄂圖曼帝國的阿拉伯獨立運動開始興起。
這期間,拜占庭帝國的重點由查士丁尼時代收復西部故土轉變為反擊伊斯蘭的進犯。由於沒有了拜占庭帝國或阿拉伯帝國等強權的干預侵擾,這一局面極大刺激了西方天主教國家封建制度的成熟和經濟上的自給自足。[81]
此外,一些現代史學家認為這場戰爭一個重要的影響是加劇了羅馬與君士坦丁堡的緊張關係。當拜占庭帝國在為抵抗穆斯林而分神時,它已無法再提供曾經給予教皇夠強的保護和控制。托馬斯·伍茲認為,東羅馬皇帝「不斷地干涉教會,而自己國家的能力有限」。[82]公元8世紀和9世紀的破壞聖像之爭是「羅馬天主教會投入法蘭克人懷抱」的關鍵因素。[62]所以,有人認為查理大帝是穆罕默德的間接產物:「若沒有伊斯蘭教,就不會有法蘭克王國的存在;沒有穆罕默德就沒有查理曼大帝。」[83]
神聖羅馬帝國與拜占庭帝國的關係之後十分緊張。巴西爾寫了封非常憤怒的信給神聖羅馬皇帝,譴責他篡取了羅馬皇帝的稱號[84],信中巴西爾指出,法蘭克人的統治者最多只能是個國王,只有東部帝國的統治者,也就巴西爾他自己,才可以用羅馬皇帝的稱號。
參見
注釋
- ^ 英文原文如下:「Peace unto thee, O Syria, and what an excellent country this is for the enemy!」。這句話由拜拉祖里記錄。敘利亞的米海爾只記錄到「Peace unto thee, O Syria」。[15]喬治·奧斯特洛格爾斯基這樣解釋敘利亞的丟失對希拉克略的影響:「他的帝國在他的眼前坍塌,他對抗波斯人的英勇事跡似乎完全失去了意義,他的勝利只給阿拉伯人的成功做了鋪墊。(...)這一殘酷的轉折在身體和精神上一同打擊了這位年邁的皇帝。」[16]
- ^ 史蒂文·朗西曼如此描述了這一事件:「在公元638年2月的一天,哈里發歐麥爾與一匹他僕人騎著的白色駱駝進了耶路撒冷城。他穿著又舊又髒的長袍,身後的軍隊也是亂七八糟的,卻紀律嚴明。歐麥爾徑直走向所羅門聖殿,那是他的朋友穆罕默德升天的地方。」[18]
- ^ 阿拉伯帝國領導人意識到,要想擴大他們的征服,就需要海軍。公元655年,拜占庭海軍第一次敗給了阿拉伯人,但仍是當時地中海里最強的艦隊。宣信者狄奧法內斯在記載販賣羅得島太陽神銅像碎片時也記載了羅得島的陷落。[27]
參考文獻
引用
- ^ 1.0 1.1 The Empire's levies included Christian Armenians, Arab Ghassanids, Mardaites, Slavic peoples, and Rus'
- ^ "Ghassa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6.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18 October 2006[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Theophanes the Confessor,第317-327頁
* Greatrex 2002,第217-227頁,II; Haldon 1997,第46頁; Baynes 1912,passim; Speck 1984,第178頁 - ^ Foss 1975,第746-47頁.
- ^ Howard-Johnston 2006,xv.
- ^ Liska 1998,第170頁.
- ^ Kaegi 1995,第66頁.
- ^ Nicolle 1994,第14頁.
- ^ Butler 2007,第145頁,"Muhammad", Late Antiquity.
- ^ 10.0 10.1 Kaegi 1995,第67頁
- ^ Nicolle 1994,第47-49頁.
- ^ 12.0 12.1 Kaegi 1995,第112頁
- ^ Nicolle 1994,第45頁.
- ^ 存档副本. [2016-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1).
- ^ Al-Baladhuri, The Battle of the Yarmuk (636) and after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10-11.; Michael the Syrian, Chronicle, II, 424
*Sahas 1972,第19-20頁 - ^ Quoted by Sahas (1972), 20 (note 1)
- ^ Zonaras,CXXXIV, 1288
*Sahas 1972,第20頁 - ^ Runciman 1987,i, 3.
- ^ Kennedy 1998,第62頁.
- ^ Butler 2007,第427-428頁.
- ^ Davies 1996,第245, 252頁
- ^ Butler 2007,第465-483頁.
- ^ 23.0 23.1 Read 2001,第51頁
- ^ Haldon 1999,第167頁.
- ^ Stathakopoulos 2004,第318頁.
- ^ Treadgold 1997,第312頁.
- ^ Theophanes the Confessor,第645-646頁
* Haldon 1990,第55頁 - ^ Fage & Tordoff 2002,第153-154頁.
- ^ Norwich 1990,第334頁.
- ^ Durant 1950.
- ^ The Islamic World to 1600: Umayyad Territorial Expansion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6-11-29..
- ^ Clark 1978,第637頁.
- ^ 33.0 33.1 Gibbon,Chapter 51.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5-07-21.
- ^ Luis Garcia de Valdeavellano, Historia de España. 1968. Madrid: Alianza.
- Quotes translated from the Spanish by Helen R. Lane in Count Julian by Juan Goytisolo. 1974. 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 Inc. ISBN 0-670-24407-4
- ^ Kaegi 1995,第236-244頁.
- ^ 36.0 36.1 Kennedy 2004,第120頁
- ^ Pryor & Jeffreys 2006,第25頁.
- ^ Treadgold 1997,第313-314頁.
- ^ Kennedy 2004,第120, 122頁.
- ^ Kaegi 1995,第246-247頁.
- ^ 41.0 41.1 El-Cheikh 2004,第83-84頁
- ^ Treadgold 1997,第314-318頁.
- ^ Treadgold 1997,第318-324頁.
- ^ Treadgold 1997,第325-327頁.
- ^ The Walls of Constantinople, AD 324–1453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9-27., Osprey Publishing, ISBN 1-84176-759-X.
- ^ Karen Armstrong: Islam: A Short History. New York, NY, USA: The Modern Library, 2002, 2004 ISBN 0-8129-6618-X
- ^ 47.0 47.1 Davies 1996,第245頁
- ^ 48.0 48.1 1911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存档副本. [2008-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01).
- ^ Treadgold 1997,第337-345頁.
- ^ Treadgold 1997,第346-347頁.
- ^ Treadgold 1997,第347頁.
- ^ Treadgold 1997,第347-349頁.
- ^ Treadgold 1997,第349ff頁
- ^ Kennedy 2004,第143, 275頁.
- ^ Blankinship 1994,第117-119頁
- ^ El-Cheikh 2004,第83頁.
- ^ Blankinship 1994,第119-121, 162-163頁.
- ^ Volcanism on Santorini / eruptive history. [2012-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30).
- ^ Treadgold 1997,第350–353頁.
- ^ Whittow 1996,第139-142頁.
- ^ Davis 1996,第273頁
- ^ 62.0 62.1 Davis 1996,第246頁
- ^ Blankinship 1994,第20, 168-169, 200頁.
- ^ Treadgold 1997,第354-355頁.
- ^ El Hibri 2011,第302頁.
- ^ El Hibri 2011,第278-279頁.
- ^ Kennedy 2001,第105-106頁.
- ^ El Hibri 2011,第279頁.
- ^ Kennedy 2001,第106頁.
- ^ El-Cheikh 2004,第89-90頁.
- ^ Kennedy 2004,第143-144頁.
- ^ El-Cheikh 2004,第90ff頁.
- ^ Kennedy 2004,第146頁.
- ^ 74.0 74.1 Norwich 1998
- ^ Davis 1996
- ^ Rački 1861,第15頁.
- ^ 77.0 77.1 Read 2001,第65-66頁
- ^ 78.0 78.1 William of Tyre
- ^ Angold 1997
- ^ Nicolle 2005
- ^ Davis 1996,第257頁
- ^ Woods 2005
- ^ Pirenne 1925; Pirenne 2001.
- ^ Dölger 1924,第59頁,№487.
來源
- Gibbon, Edward. 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 Ahmad ibn Yahya al-Baladhuri. The Battle of Yarmouk and after. Futuh al-Buldan. [2017-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1.
- Michael the Syrian. Chronique de Michel le Syrien Patriarche Jacobite d'Antioche (translated by J.–B. Chabot). Paris. 1899. [volumes I, II, III], in Syriac [Volume IV] (法語).
- Theophanes the Confessor. Chronicle' (PDF). [2012-08-3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5-20).
- Zonaras, Joannes. Annales (PDF). [2012-08-3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05-14).
- Baynes, Norman H. The restoration of the Cross at Jerusalem. 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1912, 27 (106): 287–299. doi:10.1093/ehr/XXVII.CVI.287.
- Blankinship, Khalid Yahya. The End of the Jihâd State: The Reign of Hishām ibn ʻAbd al-Malik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Umayyads. Alban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4. ISBN 978-0-7914-1827-7.
- Brooks, E.W., Chapter V. (A) The Struggle with the Saracens (717–867), The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 Vol. IV: The Eastern Roman Empire (717–145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9–138, 1923
- Butler, Alfred J. The Arab Conquest of Egypt – And the Last Thirty Years of the Roman. Read Books. 2007. ISBN 1-4067-5238-X.
- Davies, Norman. The Birth of Europe. Europ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0-19-820171-0.
- El-Cheikh, Nadia Maria. Byzantium viewed by the Arabs. Harvard Center of Middle Eastern Studies. 2004. ISBN 978-0-932885-30-2.
- El Hibri, Tayeb, The empire in Iraq, 763–861, Robinson, Chase F. (編), The New Cambridge History of Islam, Vol. 1: The Formation of the Islamic World, Sixth to Eleventh Centur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69–304, 2011, ISBN 978-0-521-83823-8
- Foss, Clive. The Persians in Asia Minor and the End of Antiquity. 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1975, 90: 721–47. doi:10.1093/ehr/XC.CCCLVII.721.
- Greatrex, Geoffrey; Lieu, Samuel N. C. The Roman Eastern Frontier and the Persian Wars (Part II, 363–630 AD). Routledge. 2002. ISBN 0-415-14687-9.
- Haldon, John. The East Roman World: the Politics of Survival. Byzantium in the Seventh Century: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Culture. Cambridge. 1997. ISBN 0-521-31917-X.
- Haldon, John F. The Army at Wars: Campaigns. Warfare,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Byzantine World, 565-1204. Routledge. 1999. ISBN 1-85728-494-1.
- Haldon, John F. Byzantium in the Seventh Century: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Cul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021-03-09]. ISBN 978-0-521-3191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8).
- Howard-Johnston, Jamesyear=2006. East Rome, Sasanian Persia And the End of Antiquity: Historiographical And Historical Studies. Ashgate Publishing. ISBN 0-86078-992-6.
- Kaegi, Walter Emil. Byzantium and the early Islamic conques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2012-08-30]. ISBN 0-521-48455-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7).
- Kennedy, Hugh. Syria, Palestine, and Mesopotamia. Edwards, Iorwerth Eiddon Stephen (編).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 ISBN 0-521-32591-9.
- Kennedy, Hugh. Egypt as a Province in the Islamic Caliphate, 641–868. Daly, M.W.; Petry, Calf. F. (編).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gyp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ISBN 0-521-47137-0.
- Kennedy, Hugh, The Armies of the Caliphs: Military and Society in the Early Islamic State, Routledge, 2001, ISBN 978-0-203-45853-2
- Kennedy, Hugh. The Prophet and the Age of the Caliphates: The Islamic Near East from the 6th to the 11th Century (Second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Ltd. 2004. ISBN 0-582-40525-4.
- Kennedy, Hugh. Antioch: from Byzantium to Islam. The Byzantine and Early Islamic Near East. Ashgate Publishing, Ltd. 2006. ISBN 0-7546-5909-7.
- Liska, George. Projection contra Prediction: Alternative Futures and Options. Expanding Realism: The Historical Dimension of World Politics. Rowman & Littlefield. 1998. ISBN 0-8476-8680-9.
- Warren Bowersock, Glen; Brown, Peter; Robert Lamont Brown, Peter; Grabar, Oleg (編). Muhammad. Late Antiquity: A Guide to the Postclassical Worl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0-674-51173-5.
- Nicolle, Davis. Yarmuk AD 636. Osprey Publishing. 1994. ISBN 1-85532-414-8.[失效連結]
- Norwich, John Julius. Byzantium: The Early Centuries. Penguin Books. 1990. ISBN 978-0-14-011447-8.
- Norwich, John Julius. A Short History of Byzantium. Penguin. 1998. ISBN 0-14-025960-0.
- Omrčanin, Ivo. Military history of Croatia. Dorrance. 1984. ISBN 0-8059-2893-6. ISBN 9780805928938.
- Pryor, John H.; Jeffreys, Elizabeth M. The Age of the ΔΡΟΜΩΝ: The Byzantine Navy ca. 500–1204.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06. ISBN 978-90-04-15197-0.
- Rački, Franjo. Odlomci iz državnoga práva hrvatskoga za narodne dynastie. F. Klemma. 1861 (克羅埃西亞語).
- Read, Piers Paul. The Templars. Phoenix Press, Orion Publishing Group. 2001. ISBN 0-7538-1087-5.
- Runciman, Steven. A History of the Crusad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1951]. ISBN 0-521-34770-X.
- Historical Considerations. John of Damascus on Islam. BRILL. 1972. ISBN 90-04-03495-1.
- Speck, Paul. Ikonoklasmus und die Anfänge der Makedonischen Renaissance. Varia 1 (Poikila Byzantina 4). Rudolf Halbelt. 1984: 175–210.
- Stathakopoulos, Dionysios. Famine and Pestilence in the Late Roman and Early Byzantine Empire. Ashgate Publishing. 2004. ISBN 0-7546-3021-8.
- Treadgold, Warren. A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State and Socie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0-8047-2630-2.
- Alexander Vasiliev, Chapter V. (B) The Struggle with the Saracens (867–1057), The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 Vol. IV: The Eastern Roman Empire (717–145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8–150, 1923
- Alexander Vasiliev (historian), Byzance et les Arabes, Tome I: La Dynastie d'Amorium (820–867), French ed.: Henri Grégoire, Marius Canard, Brussels: Éditions de l'Institut de Philologie et d'Histoire Orientales, 1935 (法語)
- Alexander Vasiliev (historian), Byzance et les Arabes, Tome II, 1ére partie: Les relations politiques de Byzance et des Arabes à L'époque de la dynastie macédonienne (867–959), French ed.: Henri Grégoire, Marius Canard, Brussels: Éditions de l'Institut de Philologie et d'Histoire Orientales, 1968 (法語)
- Durant, Will. The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Part IV—The Age of Faith. Simon and Schuster. 1950. ISBN 0-671-01200-2.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2006-10-18.
- John Julius Norwich. A Short History of Byzantium. Penguin. 1998. ISBN 0-14-025960-0.
- Davis, Norman. Europe: A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0-19-820171-0.
- William of Tyre. A History of Deeds Done Beyond the Sea.
- Angold, Michael. The Byzantine Empire. Longman. 1997: 1025-1204. ISBN 0-582-29468-1.
- Nicolle, David. Crusader Castles in the Holy Land 1192–1302. Osprey Publishing. 2005 [2012-08-30]. ISBN 1-84176-827-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
- Woods, Thomas. How the Catholic Church Built Western Civilization. Regenery. 2005. ISBN 0-89526-038-7.
- Pirenne, Henri. Mediaeval Cities: Their Origins and the Rivival of Trade. 1925. ISBN 0-691-00760-8.
- Pirenne, Henri. Mohammed and Charlemagne. Dover Publications. 2001. ISBN 0-486-42011-6.
- Dölger, Franz Joseph. Regesten der Kaiserurkunden des ostromischen Reiches. Berlin. 1924: 59.
- Al-Baladhuri. The Battle of the Yarmuk (636) and after.
- Michael the Syrian. Chronicle. : II, 424.
- Clark, Desmond J.; Roland Anthony Oliver, J. D. Fage, A. D. Robert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1975]. ISBN 0-521-21592-7.
- Fage, J. D.; Tordoff, William. A History of Africa. Routledge. 2002 [2013-02-09]. ISBN 978-0-415-25248-5.
- Whittow, Mark. The Making of Byzantium, 600–102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ISBN 978-0-520-20496-6.
- Sahas, Daniel J. Historical Considerations. John of Damascus on Islam. Brill. 1972. ISBN 90-04-03495-1.
擴展閱讀
- 休·甘迺迪. 《拜占庭和近东早期伊斯兰教》. Ashgate Publishing. 2006. ISBN 0-7546-5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