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市
阿克蘇市 ئاقسۇ شەھىرى | |
---|---|
縣級市 | |
流經市區的多浪河 | |
阿克蘇市的地理位置 | |
坐標:41°09′59″N 80°15′00″E / 41.16639°N 80.25°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隸屬行政區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 |
政府駐地 | 南大街 |
下級行政區 | |
面積 | |
• 總計 | 14,415.16 平方公里(5,565.72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年)[1] | |
• 常住 | 715,319人 |
• 密度 | 49.6人/平方公里(129人/平方英里) |
• 城鎮 | 470,601人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新疆時間(UTC+6) | |
郵政編碼 | 843000 |
電話區號 | 997 |
車輛號牌 | 新N |
行政區劃代碼 | 652901 |
網站 | 阿克蘇市政府網 |
阿克蘇市(維吾爾文:ئاقسۇ,拉丁維文:Aqsu)位於新疆西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邊緣。城市以阿克蘇河得名。「阿克蘇」直譯為「白水」。
阿克蘇市位於東經79°43′26″~82°00′38″,北緯39°28′57″~41°30′10″,地處阿克蘇地區中西部,為其行署駐地。
歷史
從西元前二世紀的西漢到七世紀的初唐,阿克蘇以姑墨一名為世人所知[2][3],姑墨是沙漠中的綠洲城邦,當時的姑墨古城位於今日的阿克蘇南城(今新疆阿克蘇市東的喀拉玉爾袞)。同時的庫車則為龜茲國國都。西元前一世紀的姑墨國有3,500戶,24,500人口,其中有4,500人軍力。姑墨國出產銅、鐵與雌黃[4],國土包含今日的阿克蘇市與拜城[5]。
三世紀後(南北朝時期),姑墨從屬於龜茲,逐漸成為佛教城邦。隋代,設西域校尉負責事務。629年,玄奘造訪該城,在《大唐西域記》中稱呼此地為「跋祿迦國」(Bharuka[6]、Bohuan或Baluka[7][8])。從七世紀到九世紀,阿克蘇由唐帝國(桃花石)、吐蕃帝國與回鶻汗國輪番統治,城邦幾經易手。當時的阿克蘇是絲路在塔里木盆地北側的樞紐,走夏特古道(冰隘)穿過天山進伊犁谷地的險路也由此經過[9]。
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置龜茲都護府,並置姑墨州、溫肅州。次年唐遷安西都護府於龜茲,同時將焉耆、龜茲、于闐、疏勒四鎮隸屬於安西都護府,史稱「安西四鎮」,658年置姑墨州,隸屬安西都護府。北宋屬高昌國。姑墨後為西遼所轄。元滅西遼,為蒙古宗王察合台封地察合台汗國。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軍平定準噶爾,將地名定為阿克蘇。
-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設阿克蘇辦事大臣。
- 光緒八年以東四城(焉耆、庫車、阿克蘇、烏什)置阿克蘇分巡兵備道,以阿克蘇置溫宿直隸州。
- 光緒九年(1883年)完成建州工作並修建阿克蘇新城,亦稱漢城,為阿克蘇道和溫宿直隸州治所。
- 1887年,英國軍人探險家榮赫鵬(Francis Younghusband)從北京到印度的大縱走中經過阿克蘇。他記錄阿克蘇有20,000人口,此外還有2,000名駐軍。「這裡有很大的巴扎與若干酒館──一些是旅人用的,其他的酒館提供給想待更久賣東西的貿易商。」[10]。
-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升溫宿直隸州為府,市境為溫宿府直轄。
- 1913年(民國二年)4月,溫宿府本府改置阿克蘇縣,屬阿克蘇道。
- 1928年(民國十七年),國民政府改阿克蘇道為阿克蘇行政區。
-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更名為第四行政區並設立行政長官公署。
-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第四行政區改為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 1949年,設阿克蘇專區,專員公署駐阿克蘇縣。
- 1962年恢復溫宿縣建制。
- 1978年11月,改為阿克蘇地區行政公署。
- 1983年8月19日,撤銷阿克蘇縣,設立縣級阿克蘇市[11]。
- 2013年1月,將阿克蘇市802.733平方公里、阿瓦提縣474.208平方公里、柯坪縣61.798平方公里區域(共1338.739平方公里)劃歸阿拉爾市管轄。
人口
2020年末,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統計數字顯示:全市常住人口為715319人。[12]
地理
阿克蘇市地處亞歐大陸腹地,塔里木盆地西北邊緣,多鹽鹼荒漠、沙地,形成土地面積大,總體質量差的特點。全市土地總面積144.15萬公頃,其中未利用土地103.58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1.85%(裸地、沙漠等不可利用土地92.47萬公頃,占轄區面積的47.2%;厚鹽殼鹽土地3.87萬公頃)。土地資源受所處的地理位置的制約,全境乾旱少雨,積溫多,溫差大,地形相對平緩,具有典型綠洲地貌和灌溉農業的特徵。市境耕地總面積10.28萬公頃,占轄區面積的7.13%。阿克蘇市光熱資源豐富,耕地全部為水澆地,農林牧各業生產基礎較好,在未利用土地中有大片可墾荒地,水資源相對較豐富。
阿克蘇市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的直轄縣級市——阿拉爾市分割為兩個互不相連的部分。北部為核心區,有阿克蘇河及其支流灌溉,河邊綠洲內人煙稠密,有「塞外江南」之稱。南部是塔克拉瑪干沙漠的無人區。全市地勢平坦,年平均氣溫10℃,降水量52毫米。
市區位於阿克蘇市境最北部的沖積三角洲內,是天山南北的交通要衝,有南疆鐵路穿越。天山第一高峰托木爾峰位於附近的溫宿縣境內,海拔7435米,天氣晴朗時從阿克蘇市區可以看到托木爾峰的遠景。
阿克蘇市氣象數據(平均數據自1981年統計至2010年,極端數據自1971年統計至2010年)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8.8 (47.8) |
14.4 (57.9) |
27.9 (82.2) |
34.5 (94.1) |
36.0 (96.8) |
37.4 (99.3) |
39.6 (103.3) |
38.6 (101.5) |
34.6 (94.3) |
29.4 (84.9) |
22.4 (72.3) |
9.8 (49.6) |
39.6 (103.3) |
平均高溫 °C(°F) | −0.6 (30.9) |
5.3 (41.5) |
13.6 (56.5) |
22.1 (71.8) |
26.9 (80.4) |
30.2 (86.4) |
31.5 (88.7) |
30.6 (87.1) |
26.2 (79.2) |
19.2 (66.6) |
9.5 (49.1) |
0.8 (33.4) |
17.9 (64.3) |
日均氣溫 °C(°F) | −7.2 (19.0) |
−1.3 (29.7) |
7.1 (44.8) |
15.0 (59.0) |
19.7 (67.5) |
22.8 (73.0) |
24.1 (75.4) |
23.1 (73.6) |
18.3 (64.9) |
10.9 (51.6) |
2.5 (36.5) |
−5.1 (22.8) |
10.8 (51.5) |
平均低溫 °C(°F) | −12.3 (9.9) |
−6.7 (19.9) |
1.1 (34.0) |
8.1 (46.6) |
12.7 (54.9) |
15.6 (60.1) |
17.2 (63.0) |
16.3 (61.3) |
11.6 (52.9) |
4.4 (39.9) |
−2.3 (27.9) |
−9.3 (15.3) |
4.7 (40.5) |
歷史最低溫 °C(°F) | −25.2 (−13.4) |
−24.4 (−11.9) |
−10.9 (12.4) |
−3.1 (26.4) |
2.7 (36.9) |
6.0 (42.8) |
8.7 (47.7) |
8.3 (46.9) |
1.4 (34.5) |
−4.5 (23.9) |
−12.9 (8.8) |
−23.4 (−10.1) |
−25.2 (−13.4)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1.8 (0.07) |
2.7 (0.11) |
4.3 (0.17) |
3.8 (0.15) |
9.9 (0.39) |
12.6 (0.50) |
16.2 (0.64) |
12.1 (0.48) |
8.7 (0.34) |
4.7 (0.19) |
1.0 (0.04) |
2.8 (0.11) |
80.6 (3.19) |
平均降水天數(≥ 0.1 mm) | 2.3 | 2.2 | 1.6 | 1.5 | 3.1 | 5.3 | 6.6 | 6.3 | 3.3 | 1.1 | 0.7 | 1.9 | 35.9 |
平均相對濕度(%) | 69 | 59 | 49 | 41 | 45 | 48 | 53 | 56 | 61 | 63 | 68 | 74 | 57 |
資料來源:中國氣象局[13],中國天氣網[14] |
經濟
阿克蘇經濟以農業為主,農業中又以棉花尤其是長絨棉為核心。此外還產糧食、水果、油料、甜菜等,其中阿克蘇的蘋果尤為有名氣。工業則有紡織、水泥、化工等門類。
行政區劃
蘭干街道、英巴扎街道、紅橋街道、新城街道、南城街道、柯柯牙街道、多浪街道、喀勒塔勒鎮、阿依庫勒鎮、依干其鄉、拜什吐格曼鄉、托普魯克鄉、庫木巴希鄉和實驗林場。
交通
314國道過境。 580國道0公里起點。東北距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直線距離666千米,公路里程1010千米。地處烏魯木齊與喀什之間,扼南、北疆交通要道,為南疆重鎮。
境內有南疆鐵路阿克蘇站,阿克蘇機場,以及發往全疆及內地的客運班車。
旅遊
阿克蘇曾是龜茲故地,又稱姑墨,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沿絲綢之路的名勝古蹟眾多。有被譽為天山第一峰的托木爾峰、神秘大峽谷、天山神木園、鹽水溝雅丹地貌、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國最大的內陸河塔里木河原始胡楊林,還有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克孜爾千佛洞。2006年被命名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
參見
參考文獻
-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 ^ Hill (2009), p. 408, n. 20.13. "In Buddhist Sanskrit, it was known as Bharuka."
- ^ Bailey, H. W. (1985): Indo-Scythian Studies being Khotanese Texts Volume VI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 ^ Hulsewé, A. F. P. and Loewe, M. A. N. 1979. China in Central Asia: The Early Stage 125 BC – AD 23: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chapters 61 and 96 of 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p. 162. E. J. Brill, Leiden.
- ^ Archived copy. [31 August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3 March 2016).
- ^ Bernard Samuel Myers. Encyclopedia of World Art. McGraw-Hill. 1959: 445.
The city bearing the Turkish name of Aksu was perhaps earlier called Bharuka and may overlie the ancient site, of which nothing has yet been found.
- ^ John E. Hill. Section 20 – The Kingdom of Suoche 莎車 (Yarkand).. Notes to The Western Regions according to the Hou Hanshu 2nd. Washington University. July 2003 [3 Februar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3).
Neolithic artefacts from 5000 BC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Aksu area. By the first century BC news had reached the Chinese imperial court of the Kingdom of Baluka, one of the 36 kingdoms of the Western Regions.
- ^ Xuanzang. 跋禄迦國. Great Tang Records on the Western Regions, 1 (中文).
- ^ Wright, George Frederick, Asiatic Russia, Volume 1, BiblioBazaar, LLC: 47–48, 2009 [2021-09-27], ISBN 978-1-110-269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5) (Reprint of a 19th-century edition)
- ^ Younghusband, Francis E. The Heart of a Continent. London: John Murray. 1896: 154.
- ^ 夏征農; 陳至立, eds. (September 2009). 辭海:第六版彩圖本 [Cihai (Sixth Edition in Color)] (in Chinese). 上海. Shanghai: Shanghai Lexicographical Publishing House. Shanghai Lexicographical Publishing House. p. 8. ISBN 9787532628599.
- ^ 中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12-25].
- ^ 中国气象数据网 – WeatherBk Data. 中國氣象局.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5).
- ^ 阿克苏 - 气象数据. 中國天氣網.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2021-12-01].
- ^ 2023年阿克苏市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