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鈣閃石
鈉鈣閃石 (亞鐵鈉閃石) | |
---|---|
基本資料 | |
類別 | 鏈矽酸鹽礦物 角閃石族 |
化學式 | [Na][Na 2][Fe2+ 4Fe3+]Si 8O 22(OH) 2 |
IMA記號 | Arf[1] |
施特龍茨分類 | 9.DE.25 (10 ed) VIII/F.08-100 (8 ed) |
戴納礦物分類 | 66.1.3c.9 |
晶體分類 | 稜柱形(2/m) (H-M記號相同) |
晶體空間群 | C2/m |
性質 | |
分子量 | 958.87 g·mol−1 |
顏色 | 黑色,邊緣帶有深綠色 |
晶體慣態 | 纖維狀、放射稜柱狀聚集體 |
晶系 | 單斜晶系 |
雙晶 | 簡單雙晶或聚片雙晶 |
解理 | [110]完全 |
斷口 | 參差斷口 |
韌性/脆性 | 脆性 |
莫氏硬度 | 5–6 |
光澤 | 玻璃光澤 |
條痕 | 深藍灰色、灰綠色 |
透明性 | 半透明到不透明 |
比重 | 3.3–3.5 |
光學性質 | 雙軸(-) |
折射率 | nα = 1.652–1.699 nβ = 1.660–1.705 nγ = 1.666–1.708 |
雙折射 | δ = 0.014 |
多色性 | 強:藍色-綠色、黃色-褐色、灰色-堇紫色 |
色散率 | r > v 強 |
參考文獻 | [2][3][4][5] |
鈉鈣閃石(英語:Arfvedsonite)又稱亞鐵鈉閃石,是一種含鈉角閃石礦物,成分為:[Na][Na
2][Fe2+
4Fe3+]Si
8O
22(OH)
2。 屬單斜晶系,通常呈綠黑色到藍灰色,形狀為纖維狀到輻射狀或星狀稜柱晶體。
它是一種相當稀有的礦物,產於華盛頓州奧卡諾根縣的Golden Horn 岩磐的霞石正長岩侵入體和過鹼性偉晶岩和花崗岩中(也是矽鋯鈉鋰石的標準產地)。 其他產地包括:加拿大魁北克省聖伊萊爾山,格陵蘭島南部的 Ilímaussaq 雜岩,以及俄羅斯科拉半島的偉晶岩。 它的礦物組合包括霞石、鈉長石、霓輝石、鐵鈉閃石、鎂紅閃石(katophorite)和石英。[2]
鈉鈣閃石於 1823 年被發現,並以瑞典化學家約翰·奧古斯特·阿韋德松(1792-1841)的名字命名。[4]
參見
參考文獻
- ^ Warr, L.N. IMA–CNMNC approved mineral symbols. Mineralogical Magazine. 2021, 85 (3): 291–320. Bibcode:2021MinM...85..291W. S2CID 235729616. doi:10.1180/mgm.2021.43 .
- ^ 2.0 2.1 Arfvedsoni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Handbook of Mineralogy
- ^ Arfvedsoni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indat.org
- ^ 4.0 4.1 Arfvedsoni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ebmineral
- ^ IMA Master List. [2014-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