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金銀業貿易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金銀業貿易場
公開喊價買賣
金銀業貿易場內貌
1976年的奠基石

金銀業貿易場(Chinese Gold and Silver Exchange)是香港的一家貴金屬交易所,成立於1910年,實行會員制度。其會員公司稱為「行員」,現有171家行員,主要來自銀行、大型連鎖珠寶商、黃金鑄煉商及金融機構等。

關於金銀業貿易場

金銀業貿易場旨在提供交易場所設施及相關服務予行員進行黃金、白銀等貴金屬買賣活動,是香港唯一進行實物黃金白銀買賣的交易所(根據香港法例第82章第3d條,該場獲得豁免權經營交易所)[1],是現時世界少有仍然保留公開喊價形式交易產品的平臺,以及電子形式交易平臺。

金銀業貿易場成就

由於金銀業貿易場是現貨黃金交易市場,對實物黃金交收的標準都有嚴格規定。配合現時國際化的標準及要求,香港貴金屬驗證中心(Hong Kong Precious Metals Assay Centre)(HKPMAC)於2010年由金銀業貿易場創辦,是一個獨立運作的實驗所,屬貿易場全資擁有。該驗證中心具備「香港實驗所認可計畫」(Hong Kong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Scheme)(HOKLAS)的認可實驗所資格,按照國際認可的 ISO/IEC17025 標準管理, 依照國際公認的方法為客戶提供黃金產品(金條、金飾等)成色測試服務。

金銀業貿易場是自我監管的市場,並定期向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報告。而從業員監管方面,金銀業貿易場於2010年設立「貴金屬從業員註冊制度」,並與香港證券及投資學會(HKSI)合作開辦「金銀市場」證書課程、出版「自學手冊」。

金銀業貿易場使命

金銀業貿易場之存在,是為投資者和黃金商人提供一個具有連續性流動性深度英語market depth的黃金市場,可以讓大家充份利用黃金作為投資投機對沖套戥的對象。

金銀業貿易場歷史

金銀業貿易場成立於1910年,當時稱為「金銀業行」,直至1918年才正式定名「金銀業貿易場」及登記立案[2]。初期由著名的華資銀行恒生銀行、大生銀行等共同組織在一個地方交易,純為順應錢銀業的發展而創立。雖以金銀買賣為主要業務,但戰前還有〔八九〕大金、銀元大洋,戰後還有美鈔、日元、西貢紙、菲律賓披索和墨西哥金仔等買賣,與金條買賣同時在該場雙邊進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金銀業貿易場逐漸提升黃金產品純度和標準,例如九九金。

金銀業貿易場憑著嚴密而有效的規章制度,經歷過戰爭動盪的時期,巍然屹立至今。為1980年1月,蘇聯揮軍入侵阿富汗,數日間高低價相差達$1,200.00,當時全世界主要金市,悉數停板,獨該場制度健全,應變有方,是全球惟一照常開市的金市。

1983年2月初,由於石油降價,美國聯邦儲備局收縮銀根、利息高企等因素關係,金價一度大幅波動,美國、新加坡等金市先後停板,惟該場仍繼續開市,如常買賣。

金銀業貿易場長久以來都有捐款和慈善服務,可追溯至1940年代,如一九四八年向政府申請西環海灘建設游泳場,除供同業職工,及家屬游泳外,並歡迎坊眾及外界參加,迄一九七三年因政府收回填海而停辦。1949年,創辦學校,初命名為「金銀業貿易場行員子弟義學」行員子弟,學費全免,並免費供應書本文具及午膳等。於1967年3月蒙教育司批准、轉隷為政府津貼學校,名為「金銀業貿易場學校」,後來於2006年與保良局屬校合併並改名為「保良局金銀業貿易場張凝文學校」。1952年,成立金銀業貿易場診療所,為行員及其家屬就診外,對外界人士亦竭誠服務,深獲社會人士稱許。診所除內科外科外,並設有婦科夜診牙科X光、各種病理分析化驗心電圖電療機等設備。金銀業貿易場一直與政府和社區夥伴合作,以改善香港人民的生活品質,並為有需要的人們提供救濟。

時至今天,香港政府與金銀業貿易場一直保持相互尊重和合作關係。是香港政府唯一認可的實物黃金、白銀交易所,根據香港法例第82章第3條d,獲得豁免權經營交易所。

參考文獻

  1. ^ 香港交易所與金銀業貿易場簽訂合作備忘錄. 香港交易所. 2017-06-29 [2024-05-05] (中文(香港)). 
  2. ^ 走過百年 歲月流金. 文匯報. 2010-11-17 [2011-12-1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