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輪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輪作也稱輪耕,是指在同一塊土地輪流種植不同的作物,例如蕪菁苜蓿,有助減少土壤侵蝕、保持土地肥力及增加產量。

不同作物通常對特定養分需求不同,輪流種植不同作物甚至可補充特定養分;例如豆科植物具有根瘤菌,可以將大氣的氮固定到土壤,從而提高土壤的肥力,使其他類型作物提高產量。此外由於害蟲通常只會侵襲特定植物,輪流種植不同作物可中止害蟲的生長週期,減少蟲患。輪作可避免連作(連續多季種植同一作物)的諸多缺點。

歷史

農學家早已認識到合適的輪作——如在春季種植用作飼料的作物,而非種植供人食用的穀物——能恢復或保持土地的肥力。早在公元前6000年,古代近東的農民已會交替種植豆科植物和穀物。[1][2]

歐洲的輪作制度

二圃制

二圃制將土地分為兩半,一半休耕,一半耕作,逐年調換。歐洲約在公元9世紀逐漸以三圃製取代二圃制。

三圃制

從中世紀晚期到20世紀,歐洲農民均使用三圃制,將土地分為三塊。一片在秋季種植裸麥小麥,在春季則種植燕麥大麥。另一片則種植豌豆小扁豆豆科植物。最後一片則休耕。三片土地輪換,使得一片土地每隔三年就得以休耕恢復肥力。在二圃制下,只有二分之一的土地會種植作物,而在三圃制下則有三分之二的土地能種植作物,讓可用於種植的土地增加六分之一。額外的作物除了增加糧食產量,亦能在春季收穫時補充北歐居民的營養。

中國的輪作制度

與歐洲的輪作制度不同,中國在戰國時期及以後實行精耕細作,廢棄休耕而使用輪作復種、雙季連作、間作套種等辦法保持土地肥力。

輪作復種制

秦漢至隋唐時期,北方廣泛推行了輪作復種制。 輪作復種制是中國古代耕作制度的主要組成部份。輪作是在一定的年限內,於一塊田地上,按預定的次序輪流種植不同的農作物,而復種是指在同一塊土地上,一年內種植農作物一次以上。中國古代各種復種次數的多少,主要根據各地的自然條件和生產條件的不同而異,一般是北方少而南方多。這一時期,中國北方發展了兩年三熟的輪作復種制,南方則發展了一年兩熟的輪作復種制。首先人們進行豆類作物和穀類作物的合理輪作,充分利用豆科作物在生物固氮方面的養地作用,同時採取綠肥作物與糧食作物輪作復種,充分發揮綠肥的養地作用,提高土壤肥沃性。

間作套種制

宋元至明清時期,間作套種制被大力推廣。套種是指於前季作物生長的後期,將後季作物播種或栽種在前季作物的株、行間或畦間的種植法,以解決茬口的矛盾。間作套種制有助提高復種指數、增加面積單位產量。如麥行間套種棉花或稻行間套種綠肥。在加強生物因素養地方面,除廣泛應用豆穀輪作和肥糧作物輪作復種外,還發展了許多不同的新方法。到了清朝,不但豐富和發展了間作套種制,而且將間套復種綜合運用,全面發展,逐步形成了三位一體的農作制度。

另見

參考來源

  1. ^ jan 1, 6000 BC - Crop Rotation (Timeline). time.graphics. [2019-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3). 
  2. ^ What Is Crop Rotation?. WorldAtlas. [2019-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4) (英語). 
  • 陳桂權、曾雄生(2016)。〈我國農業輪作休耕制度的建立——來自農業發展歷史的經驗和啟示〉。地方財政研究2016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