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載興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載興村
舊稱:磚仔地、大武洛
地圖
坐標:22°47′16″N 120°32′16″E / 22.787696°N 120.53776°E / 22.787696; 120.53776
國家 中華民國
縣市屏東縣
鄉鎮市區里港鄉
政府
 • 村長陳冠榮
面積
 • 總計7.8845平方公里
人口(2023年10月)
 • 總計2,583人
 • 密度327.60人/平方公里
 • 戶數791
時區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村里代碼10013090010
毗鄰里港鄉土庫村、茄苳村、鹽埔鄉永隆村、仕絨村、高樹鄉鹽樹村、新南村

載興村,俗稱磚仔地,古稱大武洛頂武洛上武洛,位於臺灣屏東縣里港鄉東南方。最早是馬卡道族鳳山八社武洛社社地[1]:43,後漢人大量入墾形成村莊,因長期水患、河道整治等而逐漸形成今日之聚落。載興村為農業重地,原是里港鄉第一大村,近年來因社會變遷而人口流失嚴重。

歷史

武洛此地名來自平埔族聚落武洛社康熙中葉,客家人入墾武洛地方,形成下武洛村落,與平埔族居處頂武洛,或稱上武洛地區相對。因清廷相關政策的實施,社番逐漸遷出或漢化,加上閩籍漢人大量墾居此地,頂武洛逐漸成為純漢人聚落。首先遷居頂武洛的三支陳姓家族,原籍為福建省漳州府南靖、平和、龍溪三地,先卜居於今日高雄市燕巢區角宿村,後來奉請角宿大媽來頂武洛建廟「龍角寺」開莊[2],逐漸形成一個大聚落,有下武洛之二至三倍[3]:272

道光十年(西元1830年),因武洛溪水患,頂武洛村民四散,部分遷至彭厝(今鹽埔鄉彭厝村、仕絨村)。而陳、林、鄒、洪與胡等數家人則往稍北之處定居,並稱新村落為「庄仔地」,後則寫做「磚仔地」或「磚仔袋」[3]:272,腹地約八甲,並以刺竹為籬,且建亂葬崗堵住村尾以守禦村莊[2]。因陳姓村民勢力龐大,有「陳半莊」之稱[2]。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左右,萬丹丁家、原籍萬丹之鹽埔鄭家遷移自此並興建糖廍,吸引了許多農民遷入[2]。同時,埔姜崙溪以北、荖濃溪之溪埔地也建立頭崙、中崙及麻六甲三莊,磚仔地人多以「溪底」稱呼該三座部落。隨著生活穩定,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5),居民合力興建公厝供奉原龍角寺媽祖,為今日村內信仰中心慈天宮之前身[4]:771

日治時期磚仔地屬里港武洛庄第九保[4]:201。昭和年間之下淡水溪整治計畫(1927-1936)完工後,溪底三莊遭河水淹沒,部分居民遷往三張廍,而麻六甲曾、歐兩姓,中崙陳、蔡、王、鄭、高、莊、林及徐八姓,頭崙鄒姓皆有人家遷入磚仔地以北至堤防處,形成昭興莊仔與口莊仔兩村莊[2],兩莊逐漸併入磚仔地。另一方面,治水計畫使武洛溪遭襲奪,新生之溪埔地建立了常盤日出兩日本移民村,其中常盤移民村中富部落即在原頂武洛之處,因吸引二十戶日人家庭移墾種植菸草、甘蔗、稻米等作物,故該地有「二十戶」之稱[3]:272

二戰後改名為載興,有「再興武洛」之意[5]。民國43年(西元1954年)成立載興國小,並有檸檬產銷中心的設置,居民一度超過3200人[3]:243。今日村民以陳、林、丁等姓為主[2]

信仰中心

  • 慈天宮:主祀天上聖母。
  • 福德祠

教育

聚落

  • 磚仔地
  • 新民(又稱中富、二十戶、二十座)

參考

  1. ^ 方敏禎。「十八世紀南台灣阿里港的區域發展與族群移動」。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16。https://hdl.handle.net/11296/e78qy4。
  2. ^ 2.0 2.1 2.2 2.3 2.4 2.5 黃森松編篡, 屏東縣里港鄉載興村磚仔地社區發展協會, 《磚仔地發展志》
  3. ^ 3.0 3.1 3.2 3.3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臺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系統。2001。
  4. ^ 4.0 4.1 里港鄉公所。"里港鄉志"。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系統。2003。。
  5. ^ 里港鄉公所-載興村介紹 https://www.pthg.gov.tw/townlto/cp.aspx?n=CA2A0720B432FCA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