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贊吉王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贊吉王朝
زنكيون
1127年—1250年
贊吉國旗
國旗
贊吉王朝的極盛時期
贊吉王朝的極盛時期
首都阿勒頗
常用語言阿拉伯語
土耳其語
波斯語 [1]
宗教
伊斯蘭教遜尼派
政府酋長國
Emir 
• 1127–1146
伊馬德丁·贊吉
• 1241–1250
Mahmud Al-Malik Al-Zahir (last reported)
歷史 
• 建立
1127年
• 終結
1250年
貨幣第納爾
前身
繼承
塞爾柱帝國
伊兒汗國

贊吉王朝(英語:Zengid dynasty,1127年~1262年),亦稱努爾王朝、曾吉王朝,是一個烏古斯人穆斯林王朝,於12世紀至13世紀占領敘利亞伊拉克北部地區。贊吉王朝由伊馬德丁·贊吉於1127年建立,其子努爾丁(1146~1174在位)繼其父捍衛伊斯蘭教的事業,在抗擊十字軍的鬥爭中取得重大勝利。1151~1164年,努爾丁同其兄組成聯軍,奪取十字軍建立的埃德薩伯國大馬士革安條克公國的一部分,俘虜埃德薩伯國統治者喬治林二世的黎波里伯國的統治者雷蒙三世安條克公國的統治者博希蒙德三世,從而遏制十字軍的大規模進攻。

歷史

創立

伊馬德丁·贊吉是阿勒頗前總督的兒子,由於他的父親因為叛國罪被斬首,贊吉很小就被摩蘇爾總督卡布卡接納撫養。由於贊吉幫助其蘇丹馬哈茂德二世抵抗阿拔斯王朝第二十九代哈里發穆斯塔爾希德,在1127和1128年,贊吉分別成為阿勒頗和摩蘇爾的阿德貝格。在整併他麾下的兩個城市後,贊吉建立以他自己為名的王朝-贊吉王朝。

1130年,為延伸自己的控制區域,贊吉假借聯合抵抗十字軍的藉口與布里迪王朝結盟。贊吉依靠這個便利綁架布里迪王朝統治者布里的兒子,更率軍占據哈馬。為將自己的兒子贖回,布里不得不向贊吉支付五萬第納爾。1144年,贊吉率軍攻佔十字軍占領的埃德薩城,標誌穆斯林反擊十字軍時期的開始。1146年,贊吉去世時,王朝領有敘利亞大部和美索不達米亞,成為強大的穆斯林王朝。他死後其子平分王朝的領地。長子賽福丁·加齊襲用阿德貝格稱號,以摩蘇爾為首府,領有美索不達米亞,次子努爾丁·馬哈茂德以阿勒頗為首府,領有敘利亞地區。

壯大

1164年,努爾丁應埃及法蒂瑪王朝哈里發之請援,遣派將領謝爾庫赫及其侄薩拉丁率軍到埃及迎戰十字軍,多次取得勝利,後叔侄二人先後任法蒂瑪王朝大臣。1171年,薩拉丁推翻法蒂瑪王朝,在埃及建立阿尤布王朝,但名義上仍然臣屬努爾丁。努爾丁在鞏固邊防、重點抗擊法蘭克人的同時,重視國內建設。他廣建城牆、碉堡、城門、官邸、客店、醫院以及清真寺、宗教學校和蘇菲道堂等宗教建築。在大馬士革興建一所努爾丁聖訓學校,聘請著名的聖訓學家伊本·阿薩基爾等專門講授聖訓學。在阿勒頗、霍姆斯、哈馬和巴勒貝克等城市興建清真寺附屬的高等學校,採用巴格達尼采米亞大學的規章制度,為學生免費提供食宿,傳授遜尼派教義和沙斐儀派教法學說,抵消什葉派在敘利亞地區的影響。在大馬士革還創建有努爾丁醫院,為兵士和貧寒者免費治療,後發展成一所高等醫學院,西亞各地的學生負笈來此學習。努爾丁所採取的內外政策鞏固伊斯蘭世界前哨陣地,1172年努爾丁逝世後,其子伊斯瑪儀·麥利克·薩利赫(1172~1181在位)繼位,因其年幼,由摩蘇爾的伯父賽福丁·加齊保護,遷到大馬士革。後法蘭克人威脅伊斯瑪儀退至阿勒頗。同年薩拉丁率軍占領大馬士革、哈馬和霍姆斯,後逼進阿勒頗,強迫伊斯瑪儀締結和約,限其僅在阿勒頗行使權力,並宣布埃及獨立。1181年,伊斯瑪儀去世前將阿勒頗的權力交給其堂兄弟伊茲丁·麥斯歐德

滅亡

1183和1185年,薩拉丁先後攻占阿勒頗和摩蘇爾,贊吉王朝在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的各地領主臣服於阿尤布王朝。1262年贊吉後裔在各地的封建領主政權,被馬木留克王朝滅亡。

歷任君主

摩蘇爾總督

阿勒頗總督

大馬士革總督

辛賈爾總督

賈茲拉總督

參考資料

  1. ^ The Turkic tribes in general were influenced by Arabic and Persian culture and administration. C. E. Bosworth, "Turkish Expansion towards the west" in UNESCO HISTORY OF HUMANITY, Volume IV, titled "From the Seventh to the Sixteenth Century", UNESCO Publishing / Routledge, p. 391: "While the Arabic language retained its primacy in such spheres as law, theology and science, the culture of the Seljuk court and secular literature within the sultanate became largely Persianized; this is seen in the early adoption of Persian epic names by the Seljuk rulers (Qubād, Kay Khusraw and so on) and in the use of Persian as a literary language (Turkish must have been essentially a vehicle for everyday speech at thi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