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點 (卡巴拉)
猶太神祕主義系列 |
卡巴拉 |
---|
猶太卡巴拉質點 | ||
---|---|---|
| ||
分類:質點 |
質點(英文:Sephirot 或 Sephiroth;希伯來文:סְפִירוֹת),中文又譯作「源質」(單數)或「源體」(複數),本意「計數」,是卡巴拉思想中的十種屬性/流溢。透過這些質點,無限(Ein Sof,即自我顯現前的上帝)彰顯自身,又接連不斷地創造物質領域以及一連串更高的形上學領域。(這一演化順序又稱為Seder hishtalshelus,鏈狀進程。)英文質點中亦可譯為Sefirot/Sefiroth,單數形式Sephirah/Sefirah等。
在卡巴拉的歷史發展中,不同學派對質點提出了不同的構成結構,表達了不同的靈性層面。計數到十的傳統始於《創世之書》,「虛無的十位質點,既非九,也非十一」。[1] 雖然不同學派總共列出了十一個質點,但其中的兩個質點(Keter與Da'at)被看作是同一本質的潛意識表現與意識的表現,所以這十一個質點歸為十個類別。卡巴拉思想描述了質點的功能結構,這種結構既引導了神的創造生命的力量,又向被創造之物彰顯未知的神的本質。
位於智慧之上的第一位質點描述了神的意志。第二位質點描述了意識中的神的智慧,第三位質點描述了主次意識中的神的感情。Binah與Malchut這兩位質點都是陰性的,它們作為卡巴拉中的陰性法則被描繪為一個接受外部陽性之光的容器,繼而在內部培育誕生下一級質點。卡巴拉將人的靈魂視為神的反映(創世紀1:27提及,「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2],更廣泛地說,所有的創造之物都可視為質點中其生命源的反映。因此質點也描繪了人的心靈活動,並構成了卡巴拉中理解萬物的概念範式。卡巴拉中存在兩個核心隱喻來描述神性以及伴隨其存在的光(Ohr),其中光的隱喻就來源於上述的人的靈魂與神的關係。然而雖然卡巴拉反覆地強調需要避免所有有形的解釋,但質點還是與人的身體結構產生了聯繫,並被重組演化為角色。在質點結構中,每個質點下都潛藏著一種推動力,通過與人的心靈體驗中相應的心理狀態做對比,就能更好地理解這種推動力。
哈西德猶太教派哲學一直力圖將猶太教神秘主義的體驗內化到每天的靈感(Devekut)中,以探索質點的內在活動——質點在人事奉神時所起的作用。
十個質點
質點,字面意義為「計數」,但早期的卡巴拉學者從同樣的希伯來文詞根中提出若干其它的詞源的可能性 :sefer(文獻),sippur (講故事),sappir(天藍色的,光輝,大師),separ(邊界)以及safra(作家)。所以質點這個術語在卡巴拉中含有複雜的含義。[3]
質點被認為與造物主的意志相關,這些質點不應被視為十個不同的「上帝」,而應視為同一上帝通過流溢來彰顯意志的十種不同方式。在Cordoveran Kabbalah中,Keter(神聖意志;王冠)被列入第一個質點中,它居於意識之上,是介於上帝與其他意識質點之間的媒介物。質點由神聖意志發散流出,卡巴拉認為Keter內的不同層級反映了上帝內在與外在的意志。Keter最深處的隱藏層級,在一些文獻中也被稱為「未知的太初」,[4] 。Keter最深處及其以上的質點,則與無限(即Ein So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神聖本質)相統一。Keter並不是能夠帶來改變的上帝,而是一種感知上帝要帶來的改變的能力。卡巴拉強調了這種「發光體」(「Ma'Oh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即本質)與它散發流出的 「光」(「Oh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之間的不同,就是為了避免神性中的許多異教主張。在12世紀早期的宣傳中,卡巴拉受到了來自拉比(Rabbis)猶太教的徹底批判,拉比服從於「Hakirah」(一種中世紀的猶太哲學),其中所謂的多元性入門簡介實為猶太一神論,並認為彰顯出的流溢的多元性,源於造物,而非源於無限(Ein So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的神聖本質。[5]
列表
十個質點是一個逐步彰顯神性計劃的過程,這就如同在造物中展現自身。在中世紀的卡巴拉的文獻中,例如在卡巴拉的核心著作《光輝之書》中,十個質點已被全部發現。卡巴拉中質點名稱的的希伯來語詞源,被認為涉及到每個質點的詞彙意義的細微差別方面。精神的與物質的創造之間的直接關聯,以及它們的希伯來文名稱,都反映了卡巴拉宗教體系中,造物是由上帝隱喻性的言辭構成的,而這正如創世紀第一章所述。卡巴拉詳細說明了質點。在第一個完整的卡巴拉系統中,通過16世紀Moshe Cordovero(即Cordoveran Kabbalah)的理性綜合,質點由高至低被列述如下:[6]
類別 | 質點 | |||
---|---|---|---|---|
編號 | 名稱 | 希伯來文 | 意義 | |
高於意識 | 1 | Keter | כתר | 王冠(Crown) |
意識的智慧 | 2 | Chokhmah | תתמה | 智慧(Wisdom) |
3 | Binah | בינה | 理解(Understanding) | |
意識的情感 | ||||
首要的情感 | ||||
4 | Chesed | חסד | 慈悲(Kindness) | |
5 | Geburah | גברה | 嚴厲(Severity) | |
6 | Tifereth | תפארת | 美麗(Beauty) | |
次要的情感 | ||||
7 | Netzach | נצח | 勝利(Eternity) | |
8 | Hod | הוד | 宏偉(Splendor) | |
9 | Yesod | סוד' | 基礎(Foundation) | |
驅動活動的容器 | ||||
10 | Malkuth | מלכות | 王國(Kingship) |
16世紀,Isaac Luria的卓越的卡巴拉方案——魯利安體系的卡巴拉(Lurianic Kabbala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列表中質點有些許的不同——取出了Keter並加入了Da'at,所以Da'at被視為非意識的Keter的意識表現。這種觀點的不同反映了中世紀早期的爭論——Keter能否被認為與無限光(Ohr Ein Sof)自身等同,或者說Keter能否作為第一個被顯現的質點。僅當涉及到質點的內在之光時,Isaac Luria才將Keter添加進質點列表。而在那些只作為形成屬性(容器)的普通的質點列表中 ,Isaac Luria認為Keter過於崇高,並不會其加入列表:[7]
類別 | 質點 | |||
---|---|---|---|---|
編號 | 名稱 | 希伯來文 | 意義 | |
意識的智慧 | 1 | Chokhmah | תתמה | 智慧(Wisdom) |
2 | Binah | בינה | 理解(Understanding) | |
3 | Da'at | דעת | 知識(Knowledge) | |
意識的情感 | ||||
首要的情感 | ||||
4 | Chesed | חסד | 慈悲(Kindness) | |
5 | Geburah | גברה | 嚴厲(Severity) | |
6 | Tifereth | תפארת | 美麗(Beauty) | |
次要的情感 | ||||
7 | Netzach | נצח | 勝利(Eternity) | |
8 | Hod | הוד | 宏偉(Splendor) | |
9 | Yesod | סוד' | 基礎(Foundation) | |
將光帶入行動之界的容器 | ||||
10 | Malkuth | מלכות | 王國(Kingship) |
描述
- Keter-"Crown"-王冠:創世的神聖意志/造物者的無限光/上帝的希伯來文名「Ehyeh Asher Ehyeh - 我自有而永有」
- Chokhmah-"Wisdom"-智慧:在直覺性洞察力被限制為某種意識前,最初的無限閃光/陽性之光/最初的啟示/從無中創造
- Binah-"Understanding"-理解:將智慧的無限閃光帶入理解的容器中,給智慧以廣度和深度上的理解/誕生感情的陰性容器/原因/為自身的原罪悔改從而回歸上帝
- Da'at-"Knowledge"-知識: 十質點統一體的中心,也稱為生命之樹
- Chesed-"Kindness"-慈悲:無私給予的慈愛恩典/上帝的慈愛/鼓舞人心的觀點
- Gevurah-"Severity"-嚴厲:力量/審判/目的/克制/敬畏神
- Tiferet-"Beauty"-美麗:對稱/憐憫心中慈悲與嚴厲的平衡
- Netzach-"Eternity"-勝利
- Hod-"Splendor"-宏偉:威嚴/光輝/讚頌
- Yesod-"Foundation"-基礎:與Malchut的接觸、連接及交流/完全記住/連貫的知識
- Malchut-"Kingship"-王國:陰性容器,它培育了感情質點的陽性之光,並使之進入行動之界/在創世中,成為後繼世界裡Keter意志的起源/神聖計劃的實現
質點的內涵
數算俄梅珥的天數: | 分化的子質點: |
---|---|
逾越節的第一天 逃離埃及 |
|
1 | Chesed 的 Chesed |
2 | Chesed 的 Gevurah |
3 | Chesed 的 Tiferet |
…… | |
47 | Malchut 的 Hod |
48 | Malchut of Yesod |
49 | Malchut of Malchut |
七七節 在西奈山接受摩西五經 |
質點的兩種結構:Iggulim型圓 與 Yosher型柱
存在兩種形式用來描繪質點的性靈排列,這兩種形式被比喻為「圓」和「柱」。兩者出自中世紀的卡巴拉與《光輝之書》。其後16世紀的魯利安體系的卡巴拉(Lurianic kabbala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在初始的宇宙造物的演變期間,兩者被系統化為質點演變中的兩個連續的階段。在Isaac Luria的學說中,這種演化是形上學的修復世界(tikku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的過程的核心。
Iggulim型圓
圖示將質點比喻為相繼減小的同心圓,且質點從周圍無所不在的神性向內輻射。鏈狀進程(Seder hishtalshelu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此卡巴拉術語指上帝從自身到創造世間萬物的進程)中的四世界,或者再加上更高的第五個世界——亞當·卡蒙(Adam Kadm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可以以此圖示表示:始自最高處,一直向圓心行進,直至最低處——人類所屬的物質世界。每個世界中,十個質點的輻射就像一條分為連續十級的下降鏈條,一步步地向下一個較低的領域流動。這個表述說明了十個質點中每一個的連續的性質,就如同一個下降鏈,一個比一個遠離無所不在的神性。
圖示中周圍的空間是無限(Ein So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在魯利安體系的卡巴拉(Lurianic kabbala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學說中,最外側的圓是由限制(Tzimtzu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所製成的「空間」,而在外側圓內,萬物開始被創造。世界一個接一個地遠離神的啟示,這可以比喻為收縮成為更小的圓。每個世界中的流溢都會形成十個質點,在一個世界形成後,它的最後一個質點(Malchut - 神性計劃的實現)會被共享到下一個較低的領域,成為那裡的第一個質點(Keter - 神的意志)。圖中延伸到圓心的豎直線,Lurianic kabbalah的學說中,代表流溢從第一束光下降和收縮的路徑。
Yosher型柱
描畫質點的最為重要且廣為知曉的圖表,將之繪為樹狀且分為三列。右列代表擴張的靈性力量。左列代表它的對立面,限制。中間一列是這兩個對立趨勢的的平衡與綜合。圖表中的連接線顯示了質點之間靈性流動的獨特連接,「22條連接路徑」,這與希伯來字母表的22個字母的靈性通道相一致。卡巴拉將希伯來字母視為靈性生命力的通道。《創世紀》對此解釋為,創世是通過上帝的10個希伯來語所言進行的(「Let there be..」)。在卡巴拉理論中,這些字母依然保持了內在靈力,來不斷地再造萬物。在圖中依所在列的不同,這些路徑分為三類,而這與字母的三種樣式一致。
角色(Partzufim) - 重新配置的質點
質點: 演化前的原始質點 |
角色: 已演化的完全「角色」形態 |
---|---|
意識王冠之上: Keter |
內在的王冠: Atik Yomin 「亙古的神」("Ancient of Days") 外在的王冠: Arich Anpin 「偉容」("Long Face/Visage") (巨面者)(Macroprosopus) |
智力上的智慧: Chochma |
Abba 「父」 |
智力上的理解: Binah |
Imma "母" |
6個感情質點: Chesed Gevurah Tiferet Netzach Hod Yesod |
Zeir Anpin 「細貌」("Small Face/Visage") (小臉者)(Microprosopus) 陽性 兒子 |
最後的感情質點: Malchut |
Nukvah "陰性" Zeir Anpin的對應體 隱性 女兒 |
質點與四世界
十質點象徵著卡巴拉(《光輝之書》)的四個不同的「世界」,或者不同的存在層面,其中的主要部分源自下降的「鏈狀進程」觀點(即Seder hishtalshelu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指上帝由自身到創造世間萬物的過程),而這種觀點則將神聖無限(Ein So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與人類有限的物質領域聯繫起來。在所有世界中,十質點都放著光。這些質點形成神聖的渠道,每個世界都通過這渠道相繼地從無中被創造出來。透過十個特質,未知而無限的神聖本質顯現於造物過程中,由此十個神聖特質也就發散到了每個世界。但四世界結構的出現,則是由於在每個世界中都存在某個質點,它在對應世界中占據了主導位置。四世界的每一個都是靈性的,但四世界中的最後一個世界(即「行動之界」)的下一層級——物化的行動之界( "Asiyah Gashmi",即物理世界 )——並非靈性。每個世界都相繼遠離神性意識,直至我們的世界,上帝可能已被否認。四世界依下降順序排列如下:
- 聖光之界(Atzilut-World of "Emanation",希伯來文:אֲצִילוּת):無限光照耀著這個世界,且與起源相連。神聖質點Chokhmah——超越理解層面的無限的智慧之光——在聖光之界占主導地位。
- 創造之界(Beriah-World of "Creation",希伯來文:בְּרִיאָה 或[8] בְּרִיָּה):此世界是從無中創造(creation ex nihil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的開端。在此世界,靈魂和天使擁有自身的意識,但無具體形態。神聖質點Binah——智力上的理解——在創造之界占主導地位。
- 形成之界(Yetzirah-World of "Formation",希伯來文:יְצִירָה): 在此世界,造物涉及到了形態層面。神聖質點從Chesed到Yesod在形成之界站主導地位。
- 行動之界(Asiyah-World of "Action",希伯來文:עֲשִׂיָּה):在此世界,造物向下涉及到物質層面、物質領域。神聖質點Malchut在行動之界占主導地位。
光輝之書提及了以上四世界或四個存在層面。而在Lurianic Kabbala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則計算了五個世界。其中除了以上四世界,還包含了更高的第五個世界——亞當·卡蒙(Adam Kadm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這個世界彰顯了神性的一個層面,它居於無限(Ein So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與其下的四世界之間,居間調和。
由於四世界將無限與人類領域關聯,這能得使靈魂能夠向著神性所在,上升到虔誠而神秘的狀態。每個世界都可理解為對人的本性——「渴望獲取」——這種意圖性的空間劃分,也可理解為使靈魂向上回歸造物主,或與之統一的方法。
圖片庫
-
西班牙科爾多瓦猶太教堂東牆處的十質點
注釋
- ^ "Ten sephirot of nothingness, ten and not nine, ten and not eleven"
- ^ o-bible.com. 創世紀 1:27: "God created man in His own image, in the image of God He created him, male and female He created them". [2011-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 ^ Scholem, Kabbalah, p. 100, cited on Kabbalah page, note 14.
- ^ See the discourse "On the Essence of Chassidus", Kehot Publication Society, described on the Hasidic philosophy page. The acronym "RADLA" for this level is identified as the origin of the Torah of Hasidus.
- ^ See for example the classic passage from the Zohar beginning "Elijah opened his discourse.." that is read every Friday afternoon to prepare for the Sabbath, in the Habad Siddur "Tehillat HaShem".
- ^ Mystical Concepts in Chassidism by Jacob Immanuel Schochet. Kehot Publications. Chapter on the Sephirot. Available separately, or printed at back of Bilinguel Hebrew-English edition Tanya
- ^ Mystical Concepts in Chassidism by Jacob Immanuel Schochet. Kehot Publications. Chapter on Sephirot. Available separately or printed at back of bilingual Hebrew-English Tanya
- ^ 存档副本 (PDF). [2014-03-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07-29).
參考資料
早期文獻:
- The Sefer Yetzirah the book of crea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ranslated and explained by Aryeh Kaplan (1997). Samuel Weiser, Inc. (ISBN 0-87728-855-0)
- The Bahir, translated by Aryeh Kaplan (1995). Aronson. (ISBN 1-56821-383-2)
現代指導:
- The Mystical Qabalah, Dion Fortune (Originally published: London, Williams & Norgate 1935; Revised edition published in 2000 by Red Wheel/Weiser, LLC) (ISBN 1-57863-150-5)
- Qabalistic Concepts: Living the Tree, William G Gray (1997). Samuel Weiser, Inc. (ISBN 1-57863-000-2)
- The Secret Teaching of All Ages by Manly P. Hall (October 27, 2003). Tarcher. (ISBN 1-58542-250-9)
- The Decad of Creation by Aaron Leitch (Journal of the Western Mystery Tradition, http://www.jwmt.org/v2n13/doc.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學術研究:
- Mystical Concepts in Chassidism: An Introduction to Kabbalistic Concepts and Doctrines, Jacob Immanuel Schochet (3rd edition 1998). Kehot. (ISBN 0826604129)
- On The Kabbalah and its Symbolism, Gershom Scholem (1996). Schocken. (ISBN 0-8052-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