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貝特哈尼納社區

座標31°49′50″N 35°12′58″E / 31.83056°N 35.21611°E / 31.83056; 35.2161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貝特哈尼納社區
阿拉伯語轉寫
 • 阿拉伯語بيت حنينا
希伯來語轉寫
 • 希伯來語בית חנינא
{{{official_name}}}的天際線
貝特哈尼納社區在巴勒斯坦國的位置
貝特哈尼納社區
貝特哈尼納社區在巴勒斯坦國的位置
坐標:31°49′50″N 35°12′58″E / 31.83056°N 35.21611°E / 31.83056; 35.21611
巴勒斯坦網格169/137
耶路撒冷市耶路撒冷
政府
 • 類型村務委員會英語Village council (State of Palestine)
面積
 • 總計16.3 平方公里(6.3 平方英里)
人口(2007)
 • 總計1,107(阿爾巴拉德人)[1]
26,762(新城人)
 • 密度67.9人/平方公里(176人/平方英里)
名稱含義哈尼納的家[2]
以色列在耶路撒冷北部建立的屏障,將貝特哈尼納社區分為兩個各自屬於不同飛地的村莊

貝特哈尼納社區 (阿拉伯語:بيت حنينا‎,希伯來語בית חנינא‎,英語:Beit Hanina)是一個位於東耶路撒冷阿拉伯裔巴勒斯坦人社區,坐落於通往拉姆安拉的公路上,位於耶路撒冷市中心北部並相距約8公里,海拔高度780米[3]

貝特哈尼納社區被以色列約旦河西岸隔離牆分成兩部分,分別名為阿爾賈吉德(意為「新城」)和阿爾巴拉德(意為「舊城」),其中新城位於以色列耶路撒冷市內部,舊城位於其外部,大部分建築區域都在新城[4]。社區總面積16.3平方公里(6.3平方英里),即16,284杜納畝,其中有2,775杜納畝為建築區域[5]

根據2007年的統計數據,貝特哈尼納社區的總人數已超過27,000人,其中26,762人為居住在新城的耶路撒冷人[6],1,107人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管轄[7]

名稱

貝特哈尼納社區的阿拉伯文名字原意為「哈尼納的家」,「哈尼納」有可能是一個女性的名字。一些學者認為「哈尼納(Hanina)」來源於亞述語中的「Han-nina」,意為「值得同情的人」,或有可能源於「hana'」,意為「居住於營房的」[2][8]

考古發現

2013年6月,以色列文物局在貝特哈尼納社區發掘出一條約1800年前的羅馬道路。據耶路撒冷郵報報道,文物局稱該道路寬8米,可追溯至羅馬帝國時代,用於連接雅法及耶路撒冷兩地,路面由平石及路邊石鋪成,非常適合行走,一些石料有嚴重磨損跡象,表明這條道路曾被大量行人使用[9]

歷史

根據19世紀法國旅行家維克托·介朗英語Victor Guérin的說法,貝特哈尼納社區就是便雅憫支派建立的阿納尼亞英語Ananiah[註 1]。這一說法受到聖經學者愛德華·羅賓遜的贊同,但另一位聖經學者威廉·奧爾布賴特英語William F. Albright認為阿納尼亞應是伯大尼的一個村莊[10]。介朗還認為該社區的名稱存在另一種寫法[11][12]

636年,拜占庭帝國在雅爾穆克戰役敗給穆斯林,貝特哈尼納社區被歐麥爾·本·赫塔卜領導下的哈里發國吞併。在伊斯蘭統治巴勒斯坦地區的頭幾個世紀中,一些葉門人和蓋斯部落英語Qays人移民到了貝特哈尼納。這一時期的貝特哈尼納的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油橄欖榕樹大麥布格麥[13]

1099年,耶路撒冷被十字軍占領,貝特哈尼納亦包括在內。這次戰役造成大量穆斯林人士死亡以及大部分社區人士逃離,但不久後逃離的居民又再次返回以繼續培養果園和農田。1187年,耶路撒冷被薩拉丁領導的阿尤布王朝奪回。為保證穆斯林人占多數和防止十字軍再次入侵,薩拉丁從內蓋夫沙漠和漢志北部聚集了強大的貝都因人部落,並讓他們居住在貝特哈尼納[13]

貝特哈尼納社區有一座清真寺英語苏丹易卜拉欣·本·阿达姆清真寺,歷史上為易卜拉欣·本·阿達姆英語Ibrahim Ibn Adham所專用[11],清真寺大門上方有一些文字,為巴勒斯坦人陶菲克·迦南英語Tawfiq Canaan於1927年所題寫,紀念了清真寺在公元637年及1239-1240年的建造過程[14]

奧斯曼時期

1517年,貝特哈尼納社區所在村莊被併入鄂圖曼帝國,這一時期的居民全部來自巴勒斯坦地區,1596年貝特哈尼納社區首次出現在鄂圖曼帝國的稅務登記冊中,登記冊顯示當時該社區共有28戶穆斯林人,每戶需要把農產品收入及其他偶然收入的33.3%用於繳納固定稅,大約繳納10,300阿克切,而這些稅收將全部用於穆斯林宗教捐贈[15]

1838年,貝特哈尼納被登記為穆斯林村莊,位於耶路撒冷周邊不遠處[16][17]

維克托·介朗在1863年到達貝特哈尼納時估計該地的居民數量在300人左右[11]。後來東方學家阿爾伯特·索欽英語Albert Socin發現一份鄂圖曼帝國在1870年左右發布的一份村莊名單,顯示貝特哈尼納共有65戶人家及240名居民,惟這裡的居民數隻計算男性[18],另一名東方學家馬丁·哈特曼英語Martin Hartmann後來又發現一個名為「Bet Hanina」的村莊擁有79家住戶[19]

1883年,巴勒斯坦勘探基金會英語Palestine Exploration Fund在其發布的西巴勒斯坦調查英語PEF Survey of Palestine結果中將貝特哈尼納描述為「一個中等大小、有石制房屋、坐落於兩個山谷之間」的村莊,並稱該村莊被油橄欖環繞,有一小股流向西方的泉水,附近還有一些葡萄園[20]

根據估計,「Bet Hanina」在1896年的居民數量約為792人.[21]

英國託管時期

1922年,英國託管政府在巴勒斯坦進行了一次人口普查英語1922 census of Palestine,結果顯示貝特哈尼納共有996名居民,均為穆斯林人士[22],其後1931年的普查數據英語1922 census of Palestine顯示該地居民數量已增至1,226人,共317戶住戶,仍然全部是穆斯林人士[23]

1945年,託管政府發布的村莊統計英語Village Statistics, 1945數據及一項土地調查結果顯示貝特哈尼納共有1,590名居民,均為穆斯林人士[24],占地面積14,948杜納畝[25],其中有3,072杜納畝土地為可灌溉土地,4,304杜納畝用於種植穀物[26],另有219杜納畝為建築區域[27]

約旦管轄時期

1948年阿拉伯-以色列戰爭結束後,阿拉伯與以色列雙方於1949年簽署停戰協議,貝特哈尼納被劃給約旦。1950年,該地正式被約旦吞併。這一時期的貝特哈尼納出現了大量公路和學校,移居來的人亦開始投入大量資金以圖將當地建設成一座現代城鎮[13]

1961年,貝特哈尼納的居民數量達到3,067人[28],其中有332人為基督徒,其餘均為穆斯林人士[29]

1967年後

根據1967年以色列政府進行的人口普查,貝特哈尼納社區共有1,177人,其中36人的祖籍是以色列[30]。其後以色列擴張了耶路撒冷市的邊境線,貝特哈尼納社區東部被併入以色列,後來便成為了如今的新城。1980年,以色列在耶路撒冷法中正式宣布擁有該部分主權[13]

根據學者易卜拉欣·馬塔爾的說法,以色列重新劃定邊境的首要目的是使其國土面積實現最大化及儘可能降低大東耶路撒冷地區巴勒斯坦人的比例。他提出通過觀察地圖可以發現一些巴勒斯坦村莊被排除在大東耶路撒冷地區邊界之外,但這些村莊的土地則包括在邊界以內,其中一個例子就是貝特哈尼納[31]

耶路撒冷應用研究院英語Applied Research Institute–Jerusalem在一份調查報告中稱,以色列目前已從新城拿取了2, 927杜納畝的土地(占社區總面積的33.1%)[32][32],以及從舊城拿取了187杜納畝土地[33][33],其中新城的土地多被用來建立以色列定居點。同時貝特哈尼納社區還有39%的土地被以色列約旦河西岸隔離牆隔開[33]

阿塔洛特英語Atarot看到的貝特哈尼納社區景象

阿克薩群眾起義爆發後,以色列開始在約旦河西岸建立隔離牆,貝特哈尼納社區的部分區域被隔開。由於隔開的部分具有城市屬性,其附近的道路有10%設有混凝土牆。該區域曾爆發過數次巴勒斯坦民兵與以色列安全部隊之間的衝突。 1977年,以色列土地基金會買下了一處建築,作為猶太人社區建設計劃的一部分[註 2],2012年4月18日,一戶在該區域擁有兩所房屋的巴勒斯坦人家受到以色列政府驅逐[34],該戶人隨即提起上訴,稱他們所居住的房屋的房產證存在偽造,他們自1940年代以來一直擁有這些房產的所有權,但最終上訴被以色列法院以證據不足為由駁回[35]歐盟後來對以色列此舉提出批評,並質疑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傳統社區建立猶太人社區的做法是否合理[34][36]。2012年4月27日,大約150名來自巴勒斯坦、以色列及其他國家的社運人士針對此事發起抗議,引發警民衝突[37],惟最終這兩所房屋仍然由猶太人居住[38][39]

1995年,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在埃及塔巴簽署協議英語Oslo II Accord,規定將貝特哈尼納社區的12.2%劃分為B區,歸巴勒斯坦所有,餘下87.8% 劃分為C區,歸以色列所有[40]

2012年,貝特哈尼納社區的一處街道被命名為烏姆·庫勒蘇姆街道,以紀念埃及歌手烏姆·庫勒蘇姆,當時還舉辦了一場慶典,以色列歌手納斯林·卡德里在慶典上翻唱了庫勒蘇姆的一首歌曲[41]

2014年2月27日,以色列新聞網Ynet英語Ynet援引巴勒斯坦耶路撒冷報(Al-Quds)的報道稱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在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馬哈茂德·阿巴斯的討論中提出將貝特哈尼納社區作為巴勒斯坦國未來的首都。耶路撒冷報還稱克里要求阿巴斯代表官方指定以色列為猶太人國家,並明確巴勒斯坦未來的首都是貝特哈尼納社區而非整個東耶路撒冷地區[42]

教育

貝特哈尼納社區內的一個幼兒園

貝特哈尼納社區內坐落著1978年建立的一所宗教大學[43]聖城大學的一間分校[43] ,另外還有四個清真寺及三個教會學校[44]

天主教會在貝特哈尼納社區設有一個社區中心及一間聖雅各教堂。2012年,日本政府出資在貝特哈尼納社區創辦了一所女子學校,收錄5-12年級學生[45]

交通

貝特哈尼納路是貝特哈尼納社區內的一條公路,同時是連接以色列和巴基斯坦的60號公路英語Highway 60 (Israel–Palestine)的一部分。1990年代,社區以東建成了一條雙車道,每個方向具有三條分車道,使當地的交通堵塞問題得到改善。此外,貝特哈尼納社區還擁有耶路撒冷輕軌的一個站點[46]

2011年,以色列開始修建一條連接東耶路撒冷西耶路撒冷中心的道路。據以色列國土報報道,一名來自非政府組織Peace Now的代表認為這條道路的路線不合法,因為以色列作為占領國,在將被占領地區用於基礎建設的情況下,沒有顧及當地巴勒斯坦人民的需求[47]

相關人物

阿拉伯銀行英語Arab Bank的創立者阿卜杜勒·哈米德·舒曼是一名土生土長的貝特哈尼納人,其行長的職位由他的兒子阿卜杜勒-馬吉德·舒曼於1974年接受。紐約時報報道稱,阿卜杜勒-馬吉德·舒曼已於2005年去世[48]。衛報記者勞倫斯·喬菲表示,舒曼曾數次使約旦地區免於財務危機,例如在2000年出資支持自國王海珊去世後遭到大幅貶值的貨幣第納爾[49]

加拿大漫畫家蓋·德利斯勒英語Guy Delisle在其作品《耶路撒冷英語Jerusalem: Chronicles from the Holy City》中描述了自己於2008年至2009年在貝特哈尼納社區的經歷[50]

2010年,政治評論員阿基瓦·埃爾達英語Akiva Eldar在國土報上報道,時任巴勒斯坦總理薩拉姆·法耶茲正在貝特哈尼納社區居住,陪同者為他的妻子和小兒子,而他的兒子在該社區念高中[51]

環境問題

貝特哈尼納社區所面臨的環境問題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其他地區大致相同。英國薩里大學教授喬納森·切諾維斯在一份巴勒斯坦及以色列水利行業的預測報告中表示,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當前的可利用水資源儲量已然嚴重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直接影響到大量巴勒斯坦人的日常生活與經濟活動,隨著人口的增長,未來該地區可能面臨嚴重的水資源短缺[52]

圖集

注釋

  1. ^ 聖經中的一種城鎮
  2. ^ 該計劃擬為猶太人建立50所公寓

參考資料

  1. ^ Preliminary Results of the Population, Housing and Establishments Census, 2017 (PDF). Palestinian Central Bureau of Statistics (PCBS) (報告). State of Palestine: 64–82. 2018-02 [2023-10-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7-04). 
  2. ^ 2.0 2.1 Palmer, 1881, p. 286
  3. ^ Jerusalem neighborhoods. [2013-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2). 
  4. ^ High Court approves Bir Nabalah enclav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Tselem, 2006-11-26
  5. ^ Lands of Beit Hanina (Al-Balad) village threatened by the Israeli Segregation Wall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2-24.. Applied Research Institute (ARIJ), 2006-08-08
  6. ^ Table III/16 - Population of Jerusalem, by Age, Quarter, Sub-Quarter and Statistical Area, 2007 (PDF), Jerusalem Statistical Yearbook, Jerusalem Institute for Israel Studies, 2008 [2009-06-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4-07) 
  7. ^ Table 26: Localities in the West Bank by Selected Indicators, 2007 (PDF), 2007 Census, Palestinian Central Bureau of Statistics: 11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12-10) 
  8. ^ Dabbag, M.M., "Our Nativeland Palestine"
  9. ^ Eisenbud, Daniel. Roman-era roadway discovered in Beit Hanina. The Jerusalem Post. [2014-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4). 
  10. ^ About Beit Hanina Official Website Beit Hanina Community Center; Mohamed Shaker Sifadden
  11. ^ 11.0 11.1 11.2 Guérin, 1868, p. 394
  12. ^ Sharon, 1999, pp.  94-97
  13. ^ 13.0 13.1 13.2 13.3 Beit Hanina Community Center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2-23.
  14. ^ Canaan, 1927, p. 14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7-11-07., cited in Sharon, 1999, pp.  94-97
  15. ^ Hütteroth and Abdulfattah, 1977, p.  120
  16. ^ Robinson and Smith, 1841, vol 3, Appendix 2, p.  121
  17. ^ Robinson and Smith, 1841, vol 3, pp. 67-68
  18. ^ Socin, 1879, p. 146
  19. ^ Hartmann, 1883, p. 127
  20. ^ Conder and Kitchener, 1883, SWP III, p. 8
  21. ^ Schick, 1896, p.  121
  22. ^ Barron, 1923, Table VII, Sub-district of Jerusalem, p. 14
  23. ^ Mills, 1932, p. 38
  24. ^ Government of Palestin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1945, p. 2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5. ^ Government of Palestin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Village Statistics, April, 1945. Quoted in Hadawi, 1970, p. 56 美國國會圖書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8-05
  26. ^ Government of Palestin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Village Statistics, April, 1945. Quoted in Hadawi, 1970, p. 10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7. ^ Government of Palestin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Village Statistics, April, 1945. Quoted in Hadawi, 1970, p. 15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8. ^ Government of Jordan,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1964, p. 1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9. ^ Government of Jordan,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1964, pp. 115-11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0. ^ Perlmann, Joel. The 1967 Census of the West Bank and Gaza Strip: A Digitized Version (PDF). Levy Economics Institute. 2011-11 – 2012-02 [2018-01-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8-01). 
  31. ^ Mattar, Ibrahim. From Palestinian to Israeli: Jerusalem 1948-1982. Journal of Palestine Studies. 1983, 12 (4): 57–63. JSTOR 2536245. doi:10.1525/jps.1983.12.4.00p04842. 
  32. ^ 32.0 32.1 Beit Hanina Town Profi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p. 13-14
  33. ^ 33.0 33.1 33.2 Beit Hanina al Balad Village Profi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RIJ, 2012, pp. 16-17
  34. ^ 34.0 34.1 Lidman, Melanie Arab family evicted in Jerusalem, Jews move i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Jerusalem Post. 2012-04-18.
  35. ^ Hasson, Nir. First Palestinian family evicted from Beit Hanin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Haaretz. 2012-04-19.
  36. ^ EU condemns eviction of Palestinian family in East Jerusalem. Ma'an News Agency. 2012-04-21.
  37. ^ Clashes in Jerusalem over occupied Palestinian hom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rance 24. 2012-04-27.
  38. ^ Arab family evicted in Jerusalem, Jews move in. [2024-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2). 
  39. ^ Jews move into E. Jerusalem homes after Palestinians evicte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12
  40. ^ Beit Hanina Town Profi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RIJ, 2013, p. 16
  41. ^ Barkat dedicates 'Um Kulthum' street in e. J'le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Jerusalem Post
  42. ^ Levy, Elior. Report: Kerry offered Beit Hanina as Palestinian capital. Ynetnews (ynetnews.com). 2014-02-27 [2014-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6). 
  43. ^ 43.0 43.1 :: Al-Quds University :: The Arab University in Jerusalem :: General Information ::. [2008-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8). 
  44. ^ Brother Schools in Palestine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09-02.
  45. ^ Handover Ceremony for the Rehabilitation Work at Beit Hanina Girls’ School Funded by Government of Japan. [2024-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5). 
  46. ^ The Jerusalem Light Rail Map. Citypass. [2009-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3). 
  47. ^ Eldar, Akiva. Israel paving road to link East Jerusalem neighborhoods to city center. Haaretz. [2014-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4). 
  48. ^ Abdul-Majid Shoman, Banker in Jordan, Dies. The New York Times. 
  49. ^ Joffe, Lawrence. Abdul-Majid Shoman Chairman of the Arab Bank and key player in the PLO. The Guardian. [2014-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4). 
  50. ^ Mackay, Brad. An innocent abroad in Jerusalem. The Globe and Mail. [2015-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2). 
  51. ^ Eldar, Akiva. A day in the life of the Palestinian Ben-Gurion. Haaretz. [2014-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5). 
  52. ^ Chenoweth, Jonathan. Scenario Development for 2050 for the Israeli/Palestinian Water Sector (PDF).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2006-06-23, 27 (3): 245–261 [2024-03-22]. S2CID 154863732. doi:10.1007/s11111-006-002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18).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