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譚氏龍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譚氏龍屬
化石時期:白堊紀晚期, 72–71 Ma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鳥臀目 Ornithischia
亞目: 鳥腳亞目 Ornithopoda
演化支 禽龍類 Iguanodontia
演化支 橡樹龍形態類 Dryomorpha
演化支 直拇指龍類 Ankylopollexia
演化支 硬棘龍類 Styracosterna
演化支 鴨嘴龍形類 Hadrosauriformes
總科: 鴨嘴龍超科 Hadrosauroidea
演化支 鴨嘴龍形態類 Hadrosauromorpha
屬: 譚氏龍屬 Tanius
Wiman, 1929
模式種
中國譚氏龍
Tanius sinensis

Wiman, 1929

譚氏龍屬屬名Tanius)是種鴨嘴龍超科恐龍,生存於晚白堊紀中國模式種中國譚氏龍T. sinensis),是由卡爾·維曼(Carl Wiman)在1929年所敘述、命名。屬名是以中國地質學家譚錫疇為名,種名則意為中國[1]

在1923年4月,譚錫疇在山東省萊陽市東南部發現一些化石,屬於王氏群,地質年代相當於7100萬年前。同年10月,奧地利古生物學奧圖·師丹斯基(Otto Zdansky)。化石剛挖出時可能相當完整,但後來某些部位遭到損毀。正模標本(編號PMU R.240)是一個頭顱骨後段,頭顱骨平坦而延長。之後發現的許多零碎骨頭,被歸類於譚氏龍。

譚氏龍過去曾有許多種,現在已被建立為其他屬,例如巴克龍青島龍。Anatoly Nikolaevich Ryabinin在1939年命名的T. prynadai,被改歸類於巴克龍[2]楊鍾健在1958年命名的金剛口譚氏龍(T. chingkankouensis[3]甄朔南在1976年命名的萊陽譚氏龍(T. laiyangensis[4],目前都是青島龍次客觀同物異名[5]

在2010年,葛瑞格利·保羅(Gregory S. Paul)估計譚氏龍的身長約7公尺,體重約2公噸[6]

根據親緣分支分類法分析,譚氏龍的演化位置位於鴨嘴龍超科的基礎物種,或者是鴨嘴龍科的基礎物種。

參考資料

  1. ^ Wiman, C. (1929). "Die Kreide-Dinosaurier aus Shantung", Palaeontologia Sinica, Series C 6(1): 1-67
  2. ^ Riabinin, A.N., 1939, [in Russian] "The Upper Cretaceous vertebrate fauna of South Kazakhstan, Reptilia; Part 1, the Ornithischia", Transactions of the Central Geological and Prospecting Institute, 118: 1-38
  3. ^ Young, C.C., 1958, "The dinosaurian remains of Laiyang, Shantung", Palaeontologica Sinica, New Series C, 16: 53-138
  4. ^ Zhen, S., 1976, "A new species of hadrosaur from Shandong". Vertebrata PalAsiatica, 14(3): 166-169
  5. ^ Buffetaut, E. and Tong-Buffetaut, H., 1993. "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 YOUNG and Tanius sinensis WIMAN: a preliminary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hadrosaurs (Dinosauria)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China", C.R. Academy of Science Paris, series 2, 317: 1255-1261
  6. ^ Paul, G.S., 2010,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p. 296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