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衡陽礦冶學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衡陽礦冶學院
創辦時間1959年10月15日
停辦時間1969年11月12日
學校類型公立學院
校長張克儉
校址 中華人民共和國
湖南省衡陽市
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機械工業部

衡陽礦冶學院[1][2][3],又稱衡陽礦冶工程學院[4][5],一度稱衡陽工學院[4],一所位於中國湖南省衡陽市的礦業為主本科院校。1959年成立,並在文化大革命爆發後的1969年停辦[3][1]

創建

195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成立第三機械工業部,開始著手建設中國核工業。1958年,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機械工業部。同年第二機械工業部與冶金工業部協商,計劃在湖南省創辦一所鈾礦學院,培養原子能事業人才。1959年2月17日,二機部請冶金部將中南礦冶學院在1958年為二機部招收的200名新生和礦冶工程系二、三、四年級鈾礦冶各專業的238名學生以及該系現有的師資、幹部,原則上全部轉至在衡陽興辦的學院。同年3月,二機部決定以中南礦冶學院的礦冶工程係為基礎,組建衡陽礦冶學院,由礦冶工程系主任魏忠信負責建院籌辦。二機部先後又調陳健、蘇鴻伯彭靜山王中明、王治民、管明三計亮年[6]等參加籌建。1959年3月12日,二機部十二局負責領導衡陽礦院的基建工作,基建投資150萬元[7]。最初二機部定學校名字為「衡陽工學院」;3月底,學院籌備處就學院名稱問題向二機部反映:衡陽市青草橋黃家灣已有一所「衡陽工學院」,請求更名。同年4月,武漢中南設計院負責學校設計總體規劃任務[7],擬設冶金、採礦、選礦、化學分析、地質、礦山機電等6個專業,定於9月1日開學。5月,二機部派張克儉到學院統一領導,魏忠信參加籌建領導。學校最初計劃在長沙選址;但中南礦業公司及二機部系統很多廠礦設在衡陽附近,為便於教學生產,決定在衡陽建校,因此改名為衡陽礦冶工程學院,又稱衡陽礦冶學院[8]

教學與管理

1959年10月7日,二機部黨組決定由張克儉、魏忠信、蘇鴻伯、陳健、王中明組成學院臨時黨委,張克儉任書記。10月15日,學院舉行開學典禮,10月16日正式上課。當年按6個專業招收新生330人,其中地質專業30人,採礦專業60人,電子專業30人,選礦專業60人,冶金專業60人,分析化學90人,加上中南礦冶學院礦冶工程系轉來的二、三、四年級學生488人,共有學生818人[9]

1960年5月28日,二機部黨組決定任命魏忠信為副院長。1960年11月21日,二機部黨組任命徐其昌為副院長,並提議兼任黨委副書記,呈報中共湖南省委決定。1961年5月29日,二機部黨組決定任命嚴誠為副院長。1962年11月25日,中共湖南省委任命徐其昌為黨委副書記,免去其副院長職務。1963年7月,副院長魏忠信調二機部太原第七研究所工作,與此同時,徐霽遠調任學院黨委書記,張克儉由黨委書記改任院長[10]。1959年至1969年,學院共有學生2078人,其中1959年中南礦冶學院礦冶工程系轉來學生488人,學院招收學生1590人(1959年招收330人,1960年招收420人,1961年招收210人,1962年未招生,1963年招收210人。1964年招收210人,1965年招收210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後未再招生)[4]

停辦

文化大革命期間,衡陽礦冶學院學生積極參加各類政治運動。1966年8月23日,衡陽礦冶學院紅衛兵上街遊行,衝擊地、市委機關,這也是衡陽市群眾組織把鬥爭矛頭首次指向地、市領導幹部。中共湖南省委書記張平化於9月24日發表講話,斥責發生在全省各地的造反行動。隨後,湖南造反派在首都三司的支持下,成立了湘江風雷,在北京散發大量傳單。10月底,衡陽礦冶學院學生李瑞林率領20人成立「湖南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考察團」抵達長沙,經鄭開誠介紹認識葉衛東,加入湘江風雷,並提出到各地發展串聯,並成功在1966年11月7日,將中共湖南省委副書記萬達揪到衡陽批鬥[11]。11月23日,在衡陽礦冶學院體育場批鬥張平化。1967年1月29日,學校紅衛兵衝擊衡陽市公安局。1966年12月16日,學院紅衛兵查封《衡陽日報》[11]。由於湘江風雷在湖南進行一連串活動,中央文革小組在1967年2月4日作出批示,宣布湘江風雷為反革命組織。於此同時11月8日,革命造反有理軍衡陽總指揮部成立,礦冶學院學生楊尚興為司令,礦冶學院文革籌委會主任李至有負責籌備。1967年1月26日,礦院文革委員會、湘江革命造反兵團在衡陽再開奪權大會,並衝擊衡陽地市機關;造反派各自之間也存在爭奪與對抗[11]

1967年,湖南省軍區部隊參加三支兩軍,並在同年3月,全面軍事管理衡陽礦冶學院、衡陽市第八中學等學校[12]。1969年底,二機部決定停辦衡陽礦冶學院[1]。11月12日,二機部軍管會派幹部部部長耿宏等八人工作組到院,在全院職工大會上,宣布撤銷學院的二軍字597號文件。按文件規定六九屆、七零屆學生不作畢業分配,全部去廠礦勞動[8]。幹部和教職工全部下放二機部湖北五七幹校,工人根據工作需要調往有關單位。11月22日,二機部工作組組長、幹部部部長耿宏宣布由徐其昌、徐澤輝、魯彬、陳德錄、蔣長益組成領導小組,黨委副書記徐其昌任組長,率領全院幹部、教職工去二機部湖北五七幹校,編為五大隊。馬子厚等人組成學院留守處,處理學校撤銷後的遺留問題。同時,二機部決定將核工業第四勘察設計院遷入學院內[13]。1970年,四院人員陸續從江西等地遷入衡陽[8]

恢復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79年5月28日,第二機械工業部來函湖南省人民政府:「為培養鈾礦冶和其他科學技術人才,經徵得你省同意,我部已報請國務院恢復衡陽礦冶學院」[14]。1980年1月1日,成立「衡陽礦冶學院籌備處」,待遇為地師級[14]。1980年4月26日,二機部副部長蘇華來院視察,並與礦院籌備處和六所領導協商院內房地產的劃分問題。1981年12月29日,二機部決定調整籌建方向,改為以培養通用專業人才為主,命名改為衡陽工學院[15]。1984年4月,在北京召開衡陽工學院教學計劃審定會,並在同年9月正式招生,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工業部(後為中國核工業總公司[16]。1993年,更名為中南工學院,時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副秘書長張愛萍兩度題寫校名。學院實行部省共建、部管為主的管理體制。2000年,和原衡陽醫學院合併組建南華大學

校友

該校校友有:

參考

  1. ^ 1.0 1.1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編. 中国高等学校大全 (2005年版) (上册). 北京:新華出版社. 2005.08: 799. ISBN 7-5011-7214-5. 
  2. ^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編. 2004年中国高等学校大全. 北京:新華出版社. 2004.09: 764. ISBN 7-5011-6811-3. 
  3. ^ 3.0 3.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編. 中国高等学校 2001年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 2001.12: 451. ISBN 7-900076-97-2. 
  4. ^ 4.0 4.1 4.2 趙亮宏等主編. 中国高校. 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3.05: 500. 
  5. ^ 南华大学历史沿革. 南華大學. 2013-10-30 [2018-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6). 
  6. ^ 毛宗萬. 庆祝计亮年院士80华诞专刊. 中國科學:化學 Scientia Sinica(Chimica). 2014, 44 (4): 407-409. 
  7. ^ 7.0 7.1 中共湖南省組織史資料編纂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共产党湖南省主要事业单位组织史资料 1949.10-1995.12. 中共湖南省委組織部. 2005.04: 196–197. 
  8. ^ 8.0 8.1 8.2 熊哲琰,張新華主編. 南华大学史.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2008.10: 8–15. ISBN 978-7-5022-4257-2. 
  9. ^ 凌均衛,李憶華,李立生著. 大学理念:认知与践行. 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9.06: 321. 
  10. ^ 中國大學校長名典委員會. 中国大学校长名典 下. 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 1995.10: 454. ISBN 7-80076-587-3. 
  11. ^ 11.0 11.1 11.2 應山紅主編. 雁阵惊寒 湖南衡阳“文革”史事. 2002.02: 40–45. 
  12. ^ 城南區志編纂委員會編. 城南区志 1942-2001. 北京:團結出版社. 2012.09: 368. ISBN 978-7-5126-1313-3. 
  13. ^ 《湖南年鑑》編輯部. 湖南年鉴 1986. 《湖南年鑑》編輯部. 1987.02: 528–529. 
  14. ^ 14.0 14.1 張學軍主編;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湖南教育大事记 远古-2000年. 長沙:嶽麓書社. 2002.08: 450. ISBN 7-80665-182-9. 
  15. ^ 鄭玉輝,中國核工業經濟研究所. 与核教育结缘. 中國核工業 China Nuclear Industry. 2009年, (01期): 57-58. 
  16. ^ 國家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編. 中央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大全.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1992.04: 1216. ISBN 7-5058-0460-X. 
  17. ^ 陳虹主編. 中国少数民族专家学者辞典. 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 1994.09: 130. ISBN 7-80527-428-2. 
  18. ^ 主編潘琦. 邓小平大辞典. 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1998.08: 280. ISBN 7-219-03487-3. 
  19. ^ 莊毅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專家司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名录 1992年卷 第3分册. 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96.08: 625. ISBN 7-5078-1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