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蛇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現存於英國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內的一支蛇號

蛇號(英語:Serpent)是一種古代樂器,屬於低音域樂器。名稱取其外形彎彎曲曲有如一條蠕動中的一樣而命名。是由木管號所演變出來的。由17至19世紀曾流於於軍樂中,但18世紀末期起便快速地被其他樂器所取代,到了19世紀中後期更差不多被完全取代。

起源

從現時的文獻所得,蛇號有可能是由法國人紀萊莫(Canon Edmé Guillaume)於1590年所創製的,然而,最早出現於樂曲中的要等待1743年勒博夫(Jean Lebœuf)的作品 "Mémoires Concernant l'Histoire Ecclésiastique et Civile d'Auxerre" 才出現。[1]另一方面,在十六世紀末期的義大利亦出現過類似的樂器。[2]

法國作曲家巴遼士將蛇號歸類為木管樂器,但標明使用銅管樂器的吹嘴;而依照薩克斯-霍恩博斯特爾分類法,由於蛇號是靠吹咀來發聲的,所以縱然整件樂器都是以木製造,但仍被歸類為銅管樂器,排列在小號的類別。情形就像薩克管一樣-雖然主要是由金屬做製成,但由於以簧片發聲,所以歸入木管樂器

蛇號曾一度成為管絃樂團的一份子,華格納的作品就曾經多次使用蛇號,同時期亦在軍樂團中出現,不過由於其他相近的低音樂器相繼出現,例如低音巴松管大號次中音號等,蛇號旳重要性變得越來越小了。

外形

蛇號如其名,外貌是一支被扭成連續「S」字型的木管,當整支管拉直時,長度大約2公尺,但當被「S」字型化後,前後的距離減至約90公分。直徑方面,近吹嘴位置的直徑約為接近2公分,而最闊的直徑則可為13公分至13.5公分。[3]

指法

蛇號最初設有六個指孔,以三個指孔為一組,位於管的上端和下端,原理就和直笛一樣,但和直笛不同的是:指孔的距離並不相等,而兩組指孔亦相距甚遠。後來加添了外的指孔,並將單簧管的按鍵裝置加插在附加指孔上以方便吹奏,但原來的六個指孔則仍然維持純以手指頭的按合來開閉。

後來的奧菲克萊德號英語ophicleide希臘語ophicleide)亦是由蛇號所演變而成的。(事實上將奧菲克萊德這個字拆開:Ophis (Serpent)、Kleis (Closing),就變成了「加了鍵的蛇號」。)[4]

記譜、音高及音域

蛇號採用低音譜記號,並且以實音記譜法。[5]白遼士在他的著作Treatise on Instrumentation中則指出蛇號是B調移調樂器,因此記譜音比實際音高一個大二度。[6]亦只有他一人在寫譜時把它當成移調樂器。

蛇號的最低音為A1,最高音則可以到B4(即標準A音再加一個小二度),可吹出三個八度再加上一個小二度。

演奏方式

一名古羅馬士兵正吹奏著蛇號。

因蛇號使用如銅管樂器的吹嘴,所以演奏方式和一般銅管樂器相同。樂手吹奏一個音時,除了指孔的不同開合外,亦要靠樂手的嘴形和調校兩唇的鬆緊度來調節音高。吹奏蛇號的樂手,所需要的氣量比現今的低音號還要大。

古代吹奏時蛇號,樂器是垂直持著的,這樣的持法,會令右手需要反手來按鍵,既違反人體自然工學定律,亦不方便。現今蛇號已經改為下斜平面方式持樂器,吹管部份則改良為可轉動調節至樂手的吹奏位置。同時,亦改以左手負責近吹嘴的指孔,右手負責近管尾的指孔。

較著名有使用蛇號的交響作品

  • 海頓:降B大調管樂嬉戲曲,Hob.II:46
  • 孟德爾頌:《風平浪靜及一帆風順》序曲,作品27
  • 孟德爾頌:神劇《聖保羅》序曲,作品36
  • 孟德爾頌:《第5號交響曲》,作品107
  • 華格納:《黎恩濟》序曲

注釋

  1. ^ Carse, A. (2002). Musical Wind Instruments.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pp.268.
  2. ^ Heyde, H. (2007). "Zoomorphic and theatrical musical instruments in the late Italian Renaissance and Baroque Eras", in Marvels of Sound and Beauty: Italian Baroque Musical Instruments, Florence
  3. ^ Carse, A. (2002). pp. 269-270.
  4. ^ 存档副本. [2011-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5).  原作者為台灣大學管樂團前上低音號首席,於該團五十週年特刊上所刊載的專題文章。
  5. ^ Del Mar, N. (1981). Anatomy of the Orchestra, Berkeley: University Press of California, p. 336.
  6. ^ Berlioz, H. (ed. by Strauss, R.) (1985). ''Treatise on Instrumentation. Kalmus, p.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