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處分效果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Disposition Effect」的各地常用譯名
中國大陸處置效應
臺灣處分效果
港澳處置效應
日本気質効果
韓國처분효과 (處分效果)

處分效果(英語:Disposition Effect,中國大陸、香港稱作處置效應),又稱錯置效果,為行為財務學中發現的一種投資偏誤,投資人傾向於出售增值的資產,同時持有價值下跌的資產[1]

Hersh Shefrin 及 Meir Statman 在他們 1985 年的論文中發現並命名了這種效果,該論文發現人們對損失的厭惡遠勝於他們對收益的喜愛。處分效果被描述為個人投資者最為明顯的現象之一,因為投資者將持有價值下跌的股票,同時賣出增值的股票。[2]

1979 年,丹尼爾·卡尼曼阿摩司·特沃斯基將處分效果的原因追溯到所謂的「展望理論」。 [3]該理論指出,當一個人面臨兩個對稱的選擇時,一個可能有收益,另一個可能有損失,即使兩者會產生相同的經濟結果,人們也更傾向選擇前者。

參見

參考文獻

  1. ^ Weber, Martin; Camerer, Colin. The disposition effect in securities trading: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January 1995, 33 (2): 167–184 [30 October 2020]. doi:10.1016/S0167-2681(97)00089-9. hdl:10419/161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2. ^ Shefrin, Hersh; Statman, Meir. The Disposition to Sell Winners Too Early and Ride Losers Too Long: Theory and Evidence. The Journal of Finance. July 1985, 40 (3): 777–790. doi:10.1111/j.1540-6261.1985.tb05002.x. 
  3. ^ Kahneman, Daniel; Tversky, Amos.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1979, 47 (2): 263–291. ISSN 0012-9682. JSTOR 1914185. doi:10.2307/191418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