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關
蕭關,分有漢蕭關、唐蕭關、宋蕭關,位於關中以北,今中國寧夏固原市東南,與武關、潼關、大散關並稱為「關中四關」[1],也被稱為「秦之四塞」。為關中與塞北之間的交通要衝,主要用來抵抗塞外遊牧民族之侵略。位於清水河谷與涇河河谷的連接部分,自戰國、秦漢、唐宋以來,蕭關一直是關中與北方的軍事、經濟、文化交往的主要通道[2]。設置蕭關確切時間無載,但至少在秦朝,朝那縣境的蕭關(今原州區東南)[3]已經是重要雄關。蕭關在各朝代位置略有偏移,但位置都在寧夏固原三關口以北、古瓦亭關(今寧夏涇源縣大灣境)以南的一段險要峽谷,涇河從旁邊流過。現今寶中鐵路和 344國道均從此關口經過,為交通要道。
蕭關作為西北重要邊關,是古代邊塞詩詞的重要意象。南北朝詩人何遜[4],唐朝詩人杜甫[5]、盧綸[6]、虞世南[7]、王維[8]、賈島[9]、陶瀚[10]等,宋朝詩人陸游[11]、司馬光[12]、梅堯臣[13]所作之詩都提及此地。
歷史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夏秋之際,蒙恬自上郡出發,經榆林進入河套北部,一部軍由義渠、蕭關之道進入河套南部,兩軍所至,攻擊散落的匈奴部落,未遭遇重大抵抗。同年初冬,已將河套地區之匈奴部落全部掃蕩肅清,匈奴殘部向西北方向渡河而逃。蒙恬乃將兩軍推至黃河南岸,度過冬季,以待來年春季的戰鬥。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初春,蒙恬主力軍由九原(今內蒙古五原縣)渡過黃河,攻擊高闕與陶山(今狼山山脈),一部軍西渡黃河進入賀蘭山脈。匈奴震於秦之兵威,向北遠遁,戰國時期的秦國與趙國原被匈奴侵佔之地全部恢復。
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冬,匈奴14萬騎兵攻破蕭關,駐守蕭關的北地都尉孫卬(áng)戰死,匈奴在關中大肆破壞,烽火直達關中,長安震驚,匈奴掠奪了大量漢朝人口、財產和牲畜,成為漢初的一次振聾發聵的事件[14]。[15]漢朝歷代皇帝對蕭關的邊防即十分重視,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十月,漢武帝越隴山(六盤山),登崆峒,出蕭關,首次巡視安定郡(今寧夏固原),檢查邊防[16],史學家司馬遷隨從巡視。武帝於元封4年(前107年)再次前往蕭關巡視西北,下令開闢可通車馬的回中道,是起自西漢首都長安,翻越六盤山,北出蕭關,通往安定郡治高平(今固原原州區),這條道路大大縮短了漢朝軍隊出兵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的時間,並成為絲綢之路的一部分。這條道路自此也被稱為蕭關道。
魏、西晉、唐及北宋時,西北外患嚴重,蕭關扼守咽喉要道的作用因而更為顯著。
唐武則天時,置蕭關大總管,統重兵鎮守蕭關,以備突厥南下。武周時期,太常寺少卿徐彥伯寫下《登長城賦》提到蕭關一帶的險要形勢[17]。安史之亂期間,唐至德元年(756年),吐蕃占據蕭關,長達百年。詩人司空圖,曾作絕句《河湟有感》,感嘆國土淪喪,描寫了漢家兒童紛紛說胡語,面向城頭罵漢人的情景[18]。唐代宗廣德元年,吐蕃由蕭關出兵攻破唐帝國首都長安,劫掠15日,焚燒宮闕和皇帝陵寢。唐朝在建中四年(783年)於吐蕃舉行清水之盟,唐朝擬定以蕭關所扼守的彈箏峽為兩國邊界[19],但最終談判破裂。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蕭關才又被唐朝軍隊收復。
秦朝漢朝唐朝之蕭關都位於今寧夏固原之東南方約40里的峽谷內。北宋時,為防禦西夏,又在原蕭關原址以北200里,重築蕭關,稱為北蕭關,不久即廢棄。西夏和北宋圍繞蕭關一帶進行了一百多年的爭奪。
明朝為防禦瓦剌、韃靼,加強了蕭關道的防衛。
評價
- 唐·司空圖:一自蕭關起戰塵,河湟隔斷異鄉春。
- 宋《武經總要》:「瓦亭寨,控隴山一帶,即漢朝那縣地,古蕭關也。」
- 唐·李德裕:自隴山、天寧關北至蕭關、原州、安樂州、烏蘭橋等,皆是賊之險路,入寇要津,各要知兵馬多少,何人主領。
- 《嘉靖固原州志》:「居高平第一,扼兩山要口,控三水之交,當四鎮之沖,歌五原之野,擁六盤山之險,掌七關之固,綰八營之道口,掀九塞之中肋」
- 清·顧祖禹:「自秦漢以來,為華戎之大限;襟帶西涼,咽喉靈武」
原州七關
原州七關,是唐宋時期蕭關附近的關隘,都在今寧夏固原市境內的六盤山山口處,唐朝為防禦吐蕃所設置的七座關口,組成一座嚴密的防禦體系[20]。
- 石門關
- 木峽關
- 六盤關
- 制勝關
- 驛藏關
- 石峽關
- 木崝關
參考文獻
- ^ 《史記·年表》入都關中索隱註:「東函谷,南嶢武,西散關,北蕭關」
- ^ 《環縣志》:「其疆域西北與寧夏固原勢若唇齒,東北一帶花馬池、定邊出入之要津。自靈州而南至郡城,由固原迤東至延綏,相距各四百餘里,其中唯此一縣襟帶四方。實銀夏之門戶,彬寧之鎖鑰也。」
- ^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58 59
- ^ 何遜〈見征人分別詩〉:「候騎出蕭關,追兵赴馬邑。且當橫行去,誰論裹屍入。」
- ^ 杜甫〈喜聞盜賊總退口號五首〉:「蕭關隴水入官軍,青海黃河卷塞雲。北極轉愁龍虎氣,西戎休縱犬羊群。」
- ^ 盧綸〈送韓都護還邊〉:「好勇知名早,爭雄上將間。戰多春入塞,獵慣夜登山。陣合龍蛇動,軍移草木閒。今來部曲盡,白首過蕭關。」
- ^ 虞世南〈從軍行〉:「爟火發金微,連營出武威。孤城寒雲起,絕陣虜塵飛。俠客吸龍劍,惡少縵胡衣。朝摩骨都壘,夜解谷蠡圍。蕭關遠無極,蒲海廣難依。沙鐙離旌斷,晴川候馬歸。交河梁己畢,燕山旆欲飛。方知萬里相,侯服有光輝。」
- ^ 王維〈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 ^ 賈島〈送李騎曹〉:「歸騎雙旌遠,歡生此別中。蕭關分磧路,嘶馬背寒鴻。」
- ^ 陶翰〈岀蕭關懷古〉:「驅馬擊長劍,行役至蕭關。悠悠五原上,永眺關河前。北虜三十萬,此中常控弦。秦城亙宇宙,漢帝理旌旃。刁斗鳴不息,羽書日夜傳。五軍計莫就,三策議空全。大漠橫萬里,蕭條絕人煙。孤城當瀚海,落日照祁連。愴矣苦寒奏,懷哉式微篇。更悲秦樓月,夜夜出胡天。」
- ^ 陸游〈塞上〉:「塞上今年有事宜,將軍承詔出全師。精金錯落八尺馬,刺繡鮮明五丈旗。上谷飛狐傳號令,蕭關積石列城陴。不應幕府無班固,早晚燕然刻頌詩。」
- ^ 司馬光〈塞上〉:「胡兵欲下陰山,寒烽遠過蕭關。將軍貴輕士卒,幾人回首生還。」
- ^ 梅堯臣〈寄渭州經略王龍圖〉:「西城橐馳來駕蘭,入貢美玉天可汗。蕭關夜開月團團,彈箏古峽鳴哀湍。前將軍,不擐甲,取大官。今將軍,能撫士,尚盤桓。河西五郡兵氣完,駿馬躍棧無箭瘢。我嗟乘劣不受鞍,焉得乞與都人看。」
- ^ 司馬遷《史記卷十·孝文本紀》:「十四年冬,匈奴謀入邊為寇,攻朝𣯶塞,殺北地都尉卬。」《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當是之時,匈奴新大入朝那,殺北地都尉卬。」《史記·匈奴列傳》:「漢孝文皇帝十四年,匈奴單于十四萬騎入朝那蕭關,殺北地都尉卬,虜人民畜產甚多,遂至彭陽,使奇兵入燒回中宮,候騎至雍甘泉。」
- ^ 班固《漢書·文帝紀》:「十四年冬,凶奴寇邊,殺北地都尉卬。」《漢書·張馮汲鄭傳》:「當是時,匈奴新大入朝那,殺北地都尉卬。」
- ^ 《漢書·武帝紀》:「元封四年(前107年)東十月,行幸雍,祠五疇,通回中道,遂北出蕭關,歷獨鹿、鳴澤,自代而還」。「回中在安定,高平有險阻,蕭關在其北,通治於長安也」。
- ^ 徐彥伯《全唐文/卷0267·登長城賦》:「亦有王昭直送,蔡炎未還,路盡南國,亭臨北蠻,貯漢月於衣袖,裛胡霜於髻鬟,雖寵盈氈幄,而魂斷蕭關。」
- ^ 司空圖《河湟有感》:一自蕭關起戰塵,河湟隔斷異鄉春。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
- ^ 《舊唐書·土蕃傳》載清水會盟:「今國家所守界:涇州西至彈箏峽西口,隴州西至清水縣,鳳州西至同谷縣;暨劍南西山大渡河東,為漢界。」
- ^ 《新唐書·地理志》 :「(原州)西南有木峽關。州境又有石門、驛藏、制勝、石峽、木崝等關,並木峽、六盤為七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