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長扁朽木蟲
蓬萊長扁朽木蟲 | |
---|---|
蓬萊長扁朽木蟲的正模標本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綱: | 昆蟲綱 Insecta |
目: | 鞘翅目 Coleoptera |
科: | 長扁朽木蟲科 Synchroidae |
屬: | 長扁朽木蟲屬 Synchroa |
種: | 蓬萊長扁朽木蟲 S. formosana
|
二名法 | |
Synchroa formosana Hsiao, 2015
|
蓬萊長扁朽木蟲(學名:Synchroa formosana)為長扁朽木蟲科成員,台灣特有種。本種亦為台灣首筆長扁朽木蟲科成員的紀錄[1]。
發現過程
2013年,時為台灣大學昆蟲系學生的蕭昀在馬崙山採集到本種[1][2],在比對前人的文獻後以及檢視形態後,確認為未描述過的全新物種,論文刊載於《布拉格國家博物館昆蟲學報》[2]。這是台灣首次記錄到長扁朽木蟲科的物種,模式標本現存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
分類學
本種為隸屬鞘翅目擬步總科長扁朽木蟲科的成員,形態上與中國的中華長扁朽木蟲(Synchroa chinensis)及越南的長形長扁朽木蟲(Synchroa elongatula)相近,但在生殖器結構上仍有穩定性差異[2]。
物種描述
本種體態成長扁狀長約10—12公釐(0.39—0.47英寸)左右,體寬約3公釐(0.12英寸)。體態呈略扁修長,體色呈棕褐色,略具光澤,全身被覆棕黃細毛。複眼位於頭節兩側,觸角絲狀,具11節,向後延伸至翅鞘前1/6-1/7處,基部位於複眼邊緣[2][3]。小顎鬚末節斧狀。前胸背板前緣截平,後緣雙波浪狀,側緣前2/3向前變窄,後1/3約平行。翅鞘基部與前胸背板等寬,向後部線性變窄,翅鞘前有4-7列刻痕,第一與第二條在翅鞘前1/4癒合[3]。
鑑別診斷
本種在外觀上與中華長扁朽木蟲(Synchroa chiensis)相似,但本種身體及足成紅棕色,陽莖基側突(paramere)較寬也較圓,中葉基部較寬。
分布及棲地
本種目前僅在台灣發現,棲地位於海拔1,200公尺處的闊葉林[2]。
系統發生樹
| ||||||||||||||||||||||||||||
參見
參考文獻
- ^ 1.0 1.1 臺灣甲蟲新紀錄科:長扁朽木蟲科及新種-蓬萊長扁朽木蟲 - PanSci 泛科學. PanSci 泛科學. 2015-06-15 [2017-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7) (中文(臺灣)).
- ^ 2.0 2.1 2.2 2.3 2.4 2.5 Hsiao, Yun.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Synchroa from Taiwan, with a key to the world fauna (Coleoptera: Synchroidae). Acta Entomologica Musei Nationalis Pragae. 2015-06-01, 55 (1) [2017-07-25]. ISSN 1804-648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0) (英語).
- ^ 3.0 3.1 Synchroa formosana Hsiao, 2015 蓬萊長扁朽木蟲. taibif.tw.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 [2017-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8) (中文(繁體)).
- ^ Hsiao, Yun; Konvička, Ondřej; Ko, Chiun-Cheng. The world fauna of Synchroidae Lacordaire, 1859 (Coleoptera, Tenebrionoidea, Synchroidae). European Journal of Taxonomy. 2018-02-23, 0 (407) [2018-09-14]. ISSN 2118-9773. doi:10.5852/ejt.2018.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