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清刷黃
此條目或其章節極大或完全地依賴於某個單一的來源。 (2019年5月27日) |
蓄清刷黃是明清兩代在黃河奪淮期間,為了解決黃河泥沙在淮安清口進入大運河河道,影響漕運暢通的問題而採取的水利政策,辦法是以河治河,即人為加高淮河東南岸的高家堰(今洪澤湖大堤),抬高其水位,以淮河的清水來沖刷黃河河道中淤塞的泥沙(束水攻沙)。此政策自萬曆六年(1578年),由潘季馴開始實行,至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北徙止。
蓄清刷黃在一段時期內取得了效果。隨著時間的推移,以淮河的水量仍然不敵黃河的泥沙,黃河河床仍逐年淤高,而淮河由於下泄不暢,也開始出現水患。康熙年間曾因怠政導致泗洲城滅頂。整個蓄清刷黃並不是單純治水或水利工程,而以漕運為主,而漕運四百萬時以濟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之用,蓄清刷黃若為錯誤的政策,則主因在於元定都大都和明成祖遷都即鑄成。
蓄清刷黃的一個結果,是原有的破釜塘等小湖連接成洪澤湖。隨著高家堰不斷加高,導致洪澤湖面積也不斷擴大。
參考資料
- 劉時藩:「蓄清刷黃」未遂願,積水成湖淹泗州——洪澤湖形成及與黃河、大運河的三角關係,《化石》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