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茵蔯蒿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茵蔯蒿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菊類植物 Asterids
目: 菊目 Asterales
科: 菊科 Asteraceae
屬: 蒿屬 Artemisia
種:
茵蔯蒿 A. capillaris
二名法
Artemisia capillaris

茵蔯蒿(學名:Artemisia capillaris),是菊科蒿屬的植物。多年生木狀草本,通常生長在海邊的旱生沙地上。與同科的「濱蒿」(Artemisia scoparia)共稱為茵蔯。其幼苗乾燥後是一種中草藥。亦寫作「茵陳」、「茵陳蒿」。

型態

外形像松樹也有點像木麻黃,莖呈圓柱形,多分枝,長30-100厘米,直徑2~8厘米,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縱條紋,體輕,質脆。綿茵蔯多捲曲成團狀,灰白色或灰綠色。茵蔯蒿葉密集,或多脫落。下部葉二至三回羽狀深裂,裂片條形或細條形,莖生葉一至二回羽狀全裂,基部抱莖,裂片細絲狀;頭狀花序卵形,多數集成圓錐狀,長1.2~1.5mm,直徑1~1.2mm,有短梗;總苞片3~4層,卵形,苞片3裂;外層雌花6~10個,可多達15個,內層兩性花2~10個;瘦果長圓形,黃棕色。

藥用成分

是治療肝病的重要中藥。入藥部分為全草乾幼苗, 含有6,7-二甲基七葉樹內酯(6,7-dimethylsculetin)、a-蒎烯(Pinene)、茵蔯二炔酮(capillin)、茵蔯烯塊(capillene)等化學成分。

中醫所用的茵陳

「茵陳蒿」,始見於《神農本草經》。根據《中國藥典》記載,「茵陳」為菊科植物濱蒿(豬毛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或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nb.)的乾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10cm時採收的習稱「綿茵陳」(即濱蒿與茵陳蒿帶有白色或灰白色絨毛的植物幼苗)。

中醫認為氣芳香,味苦微寒,歸脾、胃、肝、膽經,有清濕熱,退黃疸的功效。用來主治黃疸尿少、濕瘡瘙癢、黃疸型傳染性肝炎等症狀。用量一般為10-15

中醫師認為茵陳可促進膽汁分泌,有利膽作用,故能退黃;另外,膽汁可刺激肝細胞再生,對保護肝臟非常重要,是保護肝細胞的良藥。現代藥理研究也證明,茵陳有顯著利膽、解熱、保肝、降血壓效果,對結核菌也有抑制作用。

台灣的中藥舖所售的茵陳,有「綿茵陳」與「北茵陳」兩類。北茵陳是唇形科植物牛至Origanum vulgare L.)的乾燥帶花枝葉。臺灣市售茵陳藥材中,北茵陳佔多數。此可能是地區用藥習慣。北茵陳,有清暑解表,利水消腫的功能,民間常作為利尿、發汗劑,與具有清熱利濕作用,為治療黃疸要藥的綿茵陳在功效上有所不同[1]

其他用途

在過去蚊香殺蟲劑未普及時,老一輩的人常將茵蔯蒿的莖葉曬乾,紮成一束束,放在打過洞的鐵罐子裡,傍晚時分在房間或禽畜的欄圈裡點著,用以驅蚊,人畜都可以有好眠,後來因殺蟲劑普及被遺忘。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植物名實圖考·茵陳蒿》,出自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