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屬西非
英屬西非殖民地 British West African Settlements | |||||||||||||
---|---|---|---|---|---|---|---|---|---|---|---|---|---|
1821年—1850年 1866年—1888年 | |||||||||||||
國歌:天佑國王(1821-1837年) 天佑女王(1837-1850年;1866-1888年) | |||||||||||||
地位 | 直轄殖民地 | ||||||||||||
首都 | 弗里敦 | ||||||||||||
常用語言 | 英語(官方) | ||||||||||||
政府 | 直轄殖民地 | ||||||||||||
君主 | |||||||||||||
• 1821–1830 | 喬治四世 | ||||||||||||
• 1837–1850; 1866–1888 | 維多利亞 | ||||||||||||
歷史時期 | 新帝國主義時期 | ||||||||||||
• 建立 | 1821年10月17日 | ||||||||||||
• 首次解散 | 1850年1月13日 | ||||||||||||
• 重組 | 1866年2月19日 | ||||||||||||
• 最終解散 | 1888年11月28日 | ||||||||||||
貨幣 | 英鎊 英屬西非鎊 | ||||||||||||
| |||||||||||||
今屬於 | 甘比亞 加納 奈及利亞 獅子山 |
英屬西非(英語:British West Africa)是地理上和行政上對殖民時期英國在西非的殖民地的統稱。在整個19世紀,英國控制著這些領土的不同部分或全部。隨著去殖民化運動的興起,甘比亞、獅子山、加納和奈及利亞相繼從其獨立。其中,加納在獨立前被稱為黃金海岸。
歷史
英屬西非作為殖民地實體最初被稱為獅子山殖民地及其屬地,其後改稱英屬西非領土,最後改為英屬西非殖民地。該殖民地在兩個時期內(1821年10月17日成立,直到1850年1月13日首次解散;1866年2月19日再次成立,直到1888年11月28日最終消亡)組成了總督領導下的行政實體,行政上歸屬位於弗里敦的獅子山總督管轄。[1]
除獅子山外,最初被包括在管轄範圍內的其他殖民地有甘比亞、英屬黃金海岸(現代加納)奈及利亞西部、奈及利亞東部和奈及利亞北部。[2]
英屬西非的發展完全基於現代化,而自主的教育系統是本土文化現代化的第一步。現代化也導致土著人民的文化和利益被忽視。歐洲文化在學校和當地傳統中的影響以及新的社會秩序都在塑造英屬西非的文化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地方精英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價值觀和理念,改變了整體的文化發展。[3]
引用
- ^ Sierra Leone. WorldStatesmen.org. [2018-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30).
- ^ Lange, Matthew. Colonialism and Developmen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panish and British colon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06, 111 (5): 1412–1462. JSTOR 10.1086/499510. doi:10.1086/499510.
- ^ Szücs, Stefan; Strömberg, Lars. Local Elites, Political Capital and Democratic Development: Governing Leaders in Seven European Countries.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7-08-17 [2021-08-30]. ISBN 978-3-531-90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4)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