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吉利海峽

座標50°11′01″N 0°31′52″W / 50.18361°N 0.53111°W / 50.18361; -0.53111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50°11′01″N 0°31′52″W / 50.18361°N 0.53111°W / 50.18361; -0.53111

英吉利海峽衛星圖

英吉利海峽,又名 英吉利海峽拉芒什海峽(英語:English Channel;法語:la Manche布列塔尼語Mor Breizh威爾斯語Môr Udd康瓦爾語Mor Bretannek),是分隔英國歐洲大陸的法國、並連接大西洋北海海峽。海峽長560公里(350英里),寬240公里(150英里),最狹窄處又稱多佛海峽,僅寬34公里(21英里)。英國的多佛與法國的加萊在此處隔海相望。

地理

英吉利海峽地圖

英吉利海峽的長度通常以蘭茲角韋桑島作為西端開始算起,最東端為多佛海峽。多佛海峽是整個英吉利海峽中最狹窄的部分,其最寬處大約在水道中段的Lyme Bay以及Saint Malo灣之間。相較於一般的海洋,英吉利海峽較淺,最寬處的平均深度只有約120公尺;而到多佛海峽時,深度則減至約45公尺;向東到Broad Fourteens時,深度減少到約26公尺。

在海峽中的幾個重要島嶼中,最著名的是懷特島。遠離英國本土西南方的錫利群島則通常因距離太遠而不被列入海峽中的島嶼。海峽的海岸線,特別是法國沿岸特別崎嶇。法國的高屯廷半島突出到海峽中,而維特島則形成了一個因與英吉利海峽平行而聞名的索倫特海峽。

英吉利海峽在地質上仍相當年輕,大部分曾經是更新世的陸地。它被認為於450,000年至180,000年之前由兩次因為處存大量冰湖的Weald-Artois Anticline山脊斷裂所導致冰湖引發的大水(glacial lake outburst floods淹沒,現在Weald-Artois Anticline因此沉沒在北海中。這場大水持續了數個月之久。使得當地的冰大約以每秒一百萬立方公尺的速率融化成水。這也使得Weald-Artois Anticline山脊的斷裂原因不得其解,有可能是火山爆發,或單純的是受不了冰山下的水壓。一當連接英法的地峽被破壞掉,大水立即湧入把原本的溪谷切成現在的海峽,留下取多流線型的小島,以及縱向侵蝕的溝槽,形成現在所看到的樣子。

名稱

法式地圖

英吉利海峽這名稱以在18世紀早期時就被廣泛地使用了,最早可能出自於16世紀前荷蘭的航海圖中;在這之前這被西元二世紀時的地理學家托勒密稱做為不列顛海(Oceanus Britannicus),這名字也沿用到義大利人的地圖中;直到1450年時擁有了另外一個名稱"canalites Anglie"(英吉利海峽),法國自17世紀使用"La Manche"(法語:袖子,音譯為拉芒什海峽)稱呼這一海域,因為海峽長的就像是袖子一般。此外英吉利(English)這名稱也指英國中世紀時期國家和民族的統稱(15世紀開始,英國語言、文學、藝術及思想習俗促使英吉利民族的形成,為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奠定了民族基礎,提供了改革的推動力)。

洋流與氣候

海峽位於中緯度帶,位於西風帶,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盛行西風,氣候溫和,雨量豐沛。由於受到北大西洋暖流支流的影響,氣溫會較同緯度地區高些,濕度也會更重一點。

歷史

英吉利海峽是不列顛島天然的防禦屏障,它允許不列顛國家在介入歐陸事務的同時,又不讓來自歐陸的衝突對其產生足夠的威脅。歷史上著名的威脅有在拿破崙執政時期的拿破崙戰爭二戰期間的納粹德國等。這裡也是見證為數眾多的入侵行動或企圖入侵行動的重要場景,其中包括了羅馬征服不列顛、1066年諾曼征服英格蘭、英法百年戰爭、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入侵以及1944年諾曼第登陸。發生在海峽上的重要海戰則有1652年古德溫暗沙戰役,1653年波特蘭戰役(以上可參考第一次英荷戰爭),1692年拉合岬海戰大同盟戰爭)。在大部分和平時期,海峽則扮演著連接大眾文化以及政治經貿的重要樞紐,尤其是在1135-1217年安茹帝國統治時期以及不列顛治世時期;近千年來,海峽也為凱爾特人提供了地域及語言上的橋梁。

參考文獻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