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
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2000年在維也納
出生 (1946-10-20) 1946年10月20日78歲)
奧地利米爾茨楚施拉格
職業劇作家詩人
國籍奧地利
體裁女性主義後戲劇劇場社會批判
代表作《鋼琴教師》
獎項格奧爾格·畢希納獎(1998年)
卡夫卡獎(2004年)
諾貝爾文學獎(2004年)
活躍年代1963年至今
配偶Gottfried Hüngsberg(1974年-)

簽名

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Elfriede Jelinek,1946年10月20日),奧地利猶太裔小說家、劇作家詩人。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是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也是奧地利歷史上第一個獲獎的作家。

生平與創作

耶利內克生於奧地利施泰爾馬克州米爾茨楚施拉格,她的父親弗里德里希·耶利內克是來自捷克的猶太人,是一名化學家,畢業於維也納科技大學,母親是來自羅馬尼亞的日耳曼裔天主教徒,長期出任會計師。從小開始學習鋼琴管風琴等樂器。1964年進入維也納大學,主修戲劇藝術史,卻始終沒有放棄音樂學習,她於1971年獲得維也納音樂學院的證書,深厚的音樂素養使她的文學創作頗具特色。

在創作上,1967年她21歲時便出版了處女作《莉薩的影子》,開始在文壇展露頭角。1970年代,她捲入了當時遍及歐洲的學生運動,文風開始發生變化,慢慢形成了個性反叛的創作特色和嘲諷尖刻的語言風格。1974年—1991年,她是奧地利共產黨的黨員。在將近四十年的文學生涯中,她創作了各類作品近五十部,成為奧地利最重要的現代作家之一,被認為是同時代奧地利文學的翹楚。

耶利內克的創作體裁多樣,不拘一格,既有散文詩歌,又有小說廣播劇和影視劇本。她的寫作風格難以精確的界定,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兼有戲劇場景和電影敘事的特點。作品大多以激烈的批評男性專制,社會弊病和暴力著稱。作品中多以女性為主題,最終都以婦女無力反抗社會的悽慘命運為結局。在她的筆下,一個個婦女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現在讀者面前。

2023年9月12日,耶利內克被授予維也納市榮譽市民稱號。她在一個小圈子裡親自領獎。根據她自己的陳述,這是她自諾貝爾獎以來獲得的唯一榮譽,因為 - 根據耶利內克的說法 - 「我真的是維也納人」。

2024年7月13日,她簽署了一封呼籲烏克蘭和加薩走廊停火的信。

作品影響力

雖然耶利內克的作品頗豐,但在獲諾貝爾獎之前,除少量被翻譯成英語法語之外,從未曾被翻譯成其它更多的語言,因而讀者範圍有限。在德語文化圈以外的地方,耶利內克幾乎默默不為人知。她的英文出版商說,「在英國,《鋼琴教師》賣得很好,她的其他作品則不。」電影這一大眾傳播形式為《鋼琴教師》打開了銷路,但也並非處處行之有效的神奇廣告。在台灣,這部小說初版印刷的3000冊僅售出了一半。諾貝爾文學獎宣布的那一刻讓她的出版商們都鬆了一口氣。在獲獎後,其讀者範圍和人數會大大增加。其中,漢語譯本在中國已隨處可見。

作品

  • 女情人們》,耶利內克成名作。出版於1975年。小說主人公是兩個漂亮的年輕女孩,分別來自城市和鄉下。小說以對照的手法刻畫了兩個身份不同,背景不同而命運和遭遇卻極其相似的女人。整部作品氣氛陰暗,對和現代生活的描述及批判極為尖銳。
  • 精彩,精彩時代》,耶利內克影響比較大的一部作品。創作於1980年,背景是20世紀50年代末社會經濟繁榮時期。小說以扣人心弦的情節和辛辣尖刻的筆調揭示的二戰給奧地利留下的令人觸目驚心的殘酷無情的社會頑疾。
  • 鋼琴教師》,是作者的半自傳體小說,也是她最具爭議的一部作品。在這部小說中,耶利內克對女性的性心理扭曲及性虐待場面的描寫直截了當,大膽的揭示隱蔽的人性,對複雜的人性進行了深層探討。2001年,電影導演麥可·哈內克將這部小說搬上銀幕,耶利內克擔任了電影的編劇。這部同名影片獲得了第54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最佳男女主角三項大獎

爭議

耶利內克是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尤其是在奧地利。許多人對她的作品不屑一顧,認為她的作品帶有濃烈的色情成分。更有人說她的作品淫穢,下流,褻瀆神靈。耶利內克成了諾貝爾文學獎歷史上第十位女性得主後,梵蒂岡便猛烈抨擊了將大獎授予她,因為她筆下的女性世界充斥著「赤裸裸的性事」,而且是「將性和病態、權力以及暴力聯繫在一起」,「肉體的結合是冰冷而晦暗的,缺乏交流,只有暴力的侵占,沒有任何柔情蜜意,沒有絲毫靈魂或者意圖的尊嚴」。耶利內克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只是「無度的淫穢」,最終只能「陷入絕對的虛無主義」。

德國著名文學批評家伊利絲·拉迪什就在《時代》周報上發表評論說,耶利內克的作品可謂「空無一物」,「經驗、感情、詩意」皆空,「沒有天空,沒有愛情,沒有思想,沒有色彩,沒有聲音,沒有氣味,沒有光明,沒有俗世也沒有超脫」,所有的「唯一的一種物質」就是「垃圾」,包括「人類垃圾,自然垃圾,關係垃圾,愛情垃圾,家庭垃圾,媒體垃圾,語言垃圾」

耶利內克具有鮮明的政治立場,對社會的問題總是坦率的發表自己的觀點,因此她也遭到了猛烈攻擊。有些組織曾打出「你要耶利內克還是要文化」的口號,鼓動市民抵制她的作品。

2005年10月,瑞典文學院成員卡努·安隆德英語Knut Ahnlund(Knut Ahnlund)在諾貝爾文學獎公布前提出辭職,以抗議去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耶利內克。他認為:「耶利內克的作品像寄生蟲。去年把文學獎頒給她對文學獎造成了無可彌補的缺憾,也混淆了大眾對文學的看法」[1]

諾貝爾文學獎

2004年,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稱「她用超凡的語言以及在小說中表現出的音樂動感,顯示了社會的荒謬事情。」[2]

作品在台灣的出版

在台灣,作家姓名被譯為「葉利尼克」。

  • 潘勛/譯,《鋼琴教師》,台北市:商周出版,2003年。
  • 潘勛/譯,《女情人們》,台北市:商周出版,2005年。
  • 周郁文/譯,《美妙時光》,台北市:商周出版,2006年。
  • 時凱辰/譯,《情慾》,台北市:天培出版,2006年。

參考資料

  1. ^ "Member's abrupt resignation rocks Nobel Prize communit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oston Globe, 12 October 2005.
  2. ^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04. Nobel Foundation. [2014-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