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麥克德爾米德
艾倫·麥克德爾米德 Alan MacDiarmid | |
---|---|
出生 | 1927年4月14日 紐西蘭馬斯特頓 |
逝世 | 2007年2月7日 美國費城 |
居住地 | 美國費城 |
國籍 | 紐西蘭、 美國 |
母校 | 維多利亞大學學院(學士、碩士)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碩士、博士) 劍橋大學(博士) |
知名於 | 導電聚合物 |
獎項 | 諾貝爾化學獎(2000年)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化學 |
機構 | 賓夕法尼亞大學(1956-2007) 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2002-2007) 吉林大學(2004-2007) |
艾倫·格雷厄姆·麥克德爾米德,ONZ(英語:Alan Graham MacDiarmid,1927年4月14日—2007年2月7日),或譯「艾倫·麥克迪爾米德」,化學家,具有美國和紐西蘭雙重國籍[1][2][3]。由於在導電聚合物領域的開創性貢獻,麥克德爾米德與艾倫·黑格、白川英樹一起獲得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2][4]
童年生活
麥克德爾米德出生於紐西蘭的馬斯特頓,家中還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3]他的家境並不好,小學和中學時他先後兼職送過牛奶和報紙。[3]當時的經濟大蕭條對紐西蘭造成了很嚴重的影響,生活十分困難,於是他的父母決定舉家搬遷到離惠靈頓不遠的下哈特,以求獲得更多工作機會。[3]大約10歲的時候,父親的一本舊教科書激發了麥克德爾米德對化學的興趣,後來他又在下赫特圖書館找到一本《少年化學家》(The Boy Chemist),通過不斷續借,閱讀了大約一年,做完書中絕大多數實驗。[1][3]他在赫特谷中學(Hutt Valley High School)接受了三年中學教育。[3]
學術生涯
1943年,16歲的麥克德爾米德通過紐西蘭大學的入學考試,進入維多利亞大學學院(Victoria University College)[a]學習。[5]1944年,他開始在化學系實驗室給教授充當助手,從此實現經濟上的獨立,無需家裡的資助。[3][5]1947年,完成學士學位後,麥克德爾米德在維多利亞大學學院獲得實驗員職位,指導本科生進行實驗,並繼續攻讀碩士學位。[5]期間,他於1949年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學術文章。[5]1951年,以優異成績完成碩士學位後,麥克德爾米德未成功申請到劍橋大學的獎學金,但獲得了美國國務院頒發的富爾布賴特獎學金,得以前往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攻讀博士學位。[3][5]
在威斯康星大學期間,麥克德爾米德師從諾里斯·霍爾教授,研究無機化學[5],於1952年和1953年先後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6]。其後,他又獲得獎學金(New Zealand Shell Graduate Scholarship)資助,到英國劍橋大學研究矽氫化物,師從H. J. Emeléus教授[3],於1955年取得劍橋大學博士學位[6]。
從劍橋大學畢業後,麥克德爾米德到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短暫任教,隨後於1956年轉投賓夕法尼亞大學擔任副教授[7]。他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工作50年,直到逝世,期間於1964年升任正教授,1988年被聘為「布蘭查德化學教授」(Blanchard Professor of Chemistry)。[7]2002年,麥克德爾米德加盟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納米技術研究所,擔任指導委員會主席,但仍保留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職務。[8]從1994年起,麥克德爾米德與中國吉林大學長期保持密切的學術合作關係。[9][10]他於1999年被聘為吉林大學名譽教授,2004年起被聘為吉林大學教授。[11][12]2001年11月12日,中國高校首個以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字命名的實驗室吉林大學麥克德爾米德實驗室揭牌,麥克德爾米德任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第一任主任。[13]他還積極推動紐西蘭麥克德爾米德先進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所以及中國三峽大學艾倫·麥克德爾米德再生能源研究所的建立。
主要貢獻
麥克德爾米德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發現與研究導電聚合物,即導電塑料,也正是憑藉在這一領域的開創性貢獻,他與艾倫·黑格、白川英樹一起獲得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2][14]1973年,他開始研究(SN)x,即聚氮化硫,一種具有金屬導電性的聚合物。[15]1975年,他在日本京都大學做訪問教授期間,有一次到東京工業大學進行學術交流,白川英樹向他介紹自己合成的銀色膜狀聚乙炔。[3]麥克德爾米德隨即邀請白川英樹到賓夕法尼亞大學進行訪問研究。他們嘗試通過增大聚乙炔的純度來提高它的導電性,實驗結果卻與預期相反。聯繫到之前在聚氮化硫中加入溴可將導電性提高10倍,這時他們意識到,聚乙炔里的雜質可能起到攙雜劑的作用,從而提高聚乙炔的導電性。因此,他們向聚乙炔中加入了溴,很快在室溫下就將導電性提高了數百萬倍。[3]他們又與當時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物理系的艾倫·黑格進行合作,進行物理性質方面的研究。[3]他們三人合作的研究成果擁有廣泛的應用,例如蓄電池、電磁屏蔽、防靜電擴散、抗腐蝕、彈性塑料電晶體和電極、電致發光聚合物顯示等。[15]
麥克德爾米德長期致力於導電聚合物的研究,尤其是在聚乙炔和聚苯胺的合成、化學性質、攙雜、電化學特性、導電性、磁性、光學性質方面進行了細緻的工作。[11][15]他單獨或與人合作發表了大約600篇學術論文,申請到25項專利。[1][16]
榮譽
- 1999年:美國化學會材料化學獎[17]
- 1999年: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名譽博士學位[18]
- 2000年:紐西蘭皇家學會盧瑟福獎章[19]
- 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2]
- 2001年:紐西蘭爵士勳章[20]
- 2002年: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21]
- 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獎,並於漢能控股集團擔任首席科學家[22][23]
- 2005年:德雷克塞爾大學名譽博士學位[16]
- 2006年:香港科技大學名譽博士學位[24]
- 2006年:諾丁漢大學名譽博士學位[25][26]
以麥克德爾米德的名字命名的研究機構有:
- 麥克德爾米德實驗室(2001年,中國吉林大學)[13]
- 麥克德爾米德先進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所(2003年,紐西蘭)[27]
- 三峽大學艾倫·麥克德爾米德再生能源研究所(2006年,中國三峽大學)[28][29]
- 艾倫·G·麥克德爾米德納米技術研究所(2001年成立,2007年改為現名,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
此外,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在2001年以麥克德爾米德的名字設立「Alan MacDiarmid Chair in Physical Chemistry」職位。[5]
生活
麥克德爾米德在威斯康星大學求學期間,曾擔任校內最大的學生組織「國際俱樂部」(International Club)的主席。在國際俱樂部的一次舞會上,他結識了後來的妻子Marian Mathieu。麥克德爾米德在英國學習期間,兩人在劍橋大學西德尼·蘇塞克斯學院的教堂內舉行了婚禮。[5]兩人相處了36年後,Marian在1990年去世。這段婚姻給他帶來3個女兒、1個兒子和9個孫子、孫女。[30]自1991年起,Gayl Gentile成為麥克德爾米德的新伴侶[5],並於2005年完婚[30]。麥克德爾米德是一位天然主義者,熱衷於曬太陽和滑水。[31]
2007年2月7日,麥克德爾米德在位於費城郊區的家中不慎跌倒,經搶救無效,在德拉瓦縣紀念醫院逝世。[32]據他妻子Gayl Gentile介紹,麥克德爾米德晚年患上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yelodysplastic syndrome),一種類似白血病的疾病。當時他的生命只剩下幾個星期,於是準備最後一次返回紐西蘭拜訪親友,沒料到卻在即將出門搭乘去往紐西蘭的航班之前發生了意外。[30][32][33]
注釋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科学研究在于人 —— 艾伦·麦克迪尔米德访谈录. 浙大求是新聞網(原載《文匯報》). 2003年12月8日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年12月11日) (中文).
- ^ 2.0 2.1 2.2 2.3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0. 諾貝爾基金會.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12月26日) (英語).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Alan G. MacDiarmid. Alan G. MacDiarmid - Autobiography. 諾貝爾基金會.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7月10日) (英語).
- ^ 近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主要成就. 新華網. 2008年10月8日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3月4日) (中文).
-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Alan MacDiarmid. nzedge.com.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7月1日) (英語).
- ^ 6.0 6.1 Chemistry: Faculty: Alan G. MacDiarmid. 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3日) (英語).
- ^ 7.0 7.1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0 - Information for the Public. 諾貝爾基金會. 2000年10月10日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10月19日) (英語).
- ^ Nobel Prize-Winning Chemist to Become Distinguished Scholar in Residence at U.T. Dallas: Dr. Alan G. MacDiarmid to Head UTD NanoTech Institute Advisory Board. 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22日) (英語).
- ^ 2000年大事记. 吉林大學.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2月28日) (中文).
- ^ 辛文. 刘中树校长致电祝贺我校名誉教授麦克迪尔米德获诺贝尔化学奖. 吉林大學校報. [2008年11月25日] (中文).[永久失效連結]
- ^ 11.0 11.1 师资力量. 吉林大學化學學院.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5月8日) (中文).
- ^ 2004年学校十大新闻. 吉林大學.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2月28日) (中文).
- ^ 13.0 13.1 2001年大事记. 吉林大學.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2月28日) (中文).
- ^ 存档副本. [2016-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0).
- ^ 15.0 15.1 15.2 Biographical Sketch: ALAN G. MACDIARMID. 賓夕法尼亞大學. [2008年11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4月29日) (英語).
- ^ 16.0 16.1 Commencement 2005: Honorary Degree Recipients. 德雷克塞爾大學.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6月7日) (英語).
- ^ ACS Award in the Chemistry of Materials. 美國化學會.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5月28日) (英語).
- ^ Honorary Graduates. 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0月15日) (英語).
- ^ Recipients. 紐西蘭皇家學會.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0月15日) (英語).
- ^ Order of New Zealand Members. Department of the Prime Minister and Cabinet, New Zealand.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8月27日) (英語).
- ^ Honors & Other Things. 賓夕法尼亞大學年鑑. 2002年5月7日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1月13日) (英語).
- ^ 白鴿,陳淮,董建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聚合物纳电子学”进展顺利. 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04年12月20日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1月10日) (中文).
- ^ Penn Chemist Alan G. MacDiarmid Honored with China's Friendship Award. 賓夕法尼亞大學. 2004年9月29日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7月1日) (英語).
- ^ Pre-eminent Leaders to be awarded Honorary Doctorates (PDF). 香港科技大學. 2006年10月18日 [2008年11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年4月16日) (英語).
- ^ Honorary doctorate for Nobel laureate. 諾丁漢大學. 2006年10月26日 [2008年11月27日] (英語).
- ^ 英国诺丁汉大学授予诺贝尔奖获得者荣誉博士学位. 寧波諾丁漢大學. [2008年11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2月17日) (中文).
- ^ About the Institute. 麥克德爾米德先進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所.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2月28日) (英語).
- ^ 研究所概况. 三峽大學艾倫·麥克德爾米德再生能源研究所.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0月10日) (中文).
- ^ 夏靜; 肖創權. 三峡大学“艾伦·麦克德尔米德再生能源研究所”揭牌. 《光明日報》. 2006年6月20日 [2008年11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4月16日) (中文).
- ^ 30.0 30.1 30.2 KENNETH CHANG. Alan MacDiarmid, 79, Who Won Nobel for Work With Plastic, Dies. 紐約時報. 2007年2月8日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3月8日) (英語).
- ^ Kent Atkinson. The Nobel-prize winning naturist - Alan MacDiarmid remembered. 紐西蘭先驅報. 2007年2月9日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7月29日) (英語).
- ^ 32.0 32.1 Alan MacDiarmid Nobel-winning Chemist Dies. 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 2007年2月16日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9月5日) (英語).
- ^ Nobel-Winner MacDiarmid Dies. 賓夕法尼亞大學校報. 2007年第3期. [2008年1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4月13日) (英語).
延伸閱讀
- 為中國科技加油:本網專訪諾貝爾獎獲得者麥克德爾米德教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人民網
- 科學研究在於人——艾倫·麥克迪爾米德訪談錄 - 浙大求是新聞網(原載《文匯報》)
- 吉林大學知名學者——麥克德爾米德[永久失效連結] - 吉林大學學而思網
外部連結
- (英文)諾貝爾基金會網站上的麥克德爾米德自傳(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英文)麥克德爾米德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網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英文)麥克德爾米德在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的網頁
- (中文)(英文)吉林大學麥克德爾米德實驗室網站[永久失效連結]
- (英文)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艾倫·G·麥克德爾米德納米技術研究所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英文)紐西蘭麥克德爾米德先進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所網站
- (中文)三峽大學艾倫·麥克德爾米德再生能源研究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