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臘納瓦洛娜三世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臘納瓦洛娜三世
Ranavalona III
馬達加斯加女王
統治1883年7月30日—1897年2月28日
加冕1883年11月22日
前任臘納瓦洛娜二世
繼任君主制廢除
出生1861年11月22日
伊默里納王國曼賈卡扎菲縣安帕里貝
逝世1917年5月13日(1917歲—05—13)(55歲)
 法屬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
安葬
配偶

臘納瓦洛娜三世馬達加斯加語Ranavalona III;1861年11月22日—1917年5月13日)是馬達加斯加伊默里納王國最後一任君主。1883年至1897年在位。本名拉扎芬德拉海蒂Razafindrahety),為馬達加斯加國王安德里亞南普伊奈梅里納之曾孫女,女王臘納瓦洛娜二世之侄女。1883年臘納瓦洛娜二世逝世後,首相賴尼萊亞里沃尼立她為馬達加斯加女王,兩人開始政治聯姻。在位期間,馬達加斯加與法蘭西殖民帝國爆發多次戰爭,逐步遭到後者的蠶食;1895年9月,法國占領首都安塔那那利佛,臘納瓦洛娜三世率眾投降,馬達加斯加成為法國保護國英語Malagasy Protectorate。其夫賴尼萊亞里沃尼也被法國放逐到法屬阿爾及利亞

法國政府吞併馬島初期,臘納瓦洛娜保留了王位,繼續擔任馬達加斯加的虛位元首;但女王本人及伊默里納王室並不願成為附庸,繼續反抗法軍。法國最終在1897年2月28日廢黜了臘納瓦洛娜,伊默里納王國滅亡,馬達加斯加正式成為法國殖民地[1][2]。此後,臘納瓦洛娜被相繼放逐到留尼旺法屬阿爾及利亞,於1917年在阿爾及利亞逝世。

早年生涯

臘納瓦洛娜三世本名拉扎芬德拉海蒂,為馬達加斯加王國王子安德里安齊米安納特拉(Andriantsimianatra)與其妻臘科塔卡英語Raketaka之女[3]。她也是伊默里納國王安德里亞南普伊奈梅里納之曾孫女,又是臘納瓦洛娜一世女王之外甥女,因此有資格繼承王位成為馬達加斯加王國君主[4][5]。拉扎芬德拉海蒂幼年時由父親安德里安齊米安納特拉委派的一個家奴照顧[6]

拉扎芬德拉海蒂到了該上學的年齡時,姑母臘納瓦洛娜二世開始接替家奴照顧她,並為拉扎芬德拉海蒂指派了倫敦傳道會的教員為她講課[4]。在此期間,她勤勉好學,熱愛研習《聖經》、閱讀各種著述,與教員關係親密[6];教員也對其評價頗高,並稱她表現優異[6]。1874年4月5日,她在安布希曼加受洗成為基督徒[4]

從學校畢業後,拉扎芬德拉海蒂嫁給了當地貴族拉特里穆(Ratrimo),直到後者於1883年5月8日逝世[7];依法國政府記載,當時的女王臘納瓦洛娜二世已經病入膏肓,急於尋找王位繼承人的首相賴尼萊亞里沃尼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毒殺了拉特里穆,從而與守寡的拉扎芬德拉海蒂結婚並扶植她為女王[7]

繼位

穿著禮服的臘納瓦洛娜三世

1883年7月13日,臘納瓦洛娜二世駕崩[8],在首相賴尼萊亞里沃尼的授意下,拉扎芬德拉海蒂入住安塔那那利佛王宮英語Rova of Antananarivo,成為馬達加斯加王國女王[9][10];1883年11月22日,在拉扎芬德拉海蒂22歲生日當天,王國為她舉行了加冕典禮,授予其稱號「受上帝護佑和人民的意願的臘納瓦洛娜三世陛下,馬達加斯加女王和國家法令的保護者」,史稱臘納瓦洛娜三世[11]。在典禮期間,臘納瓦洛娜三世打破了以往由士兵練武的慣例,選派了500名男學童及400名女學童參加儀式,其中女生們身著白衣,而男生們則穿著軍服,在場地上揮舞著長矛練武;而女王本人則身穿著繡有紅色刺繡和金色裝飾的白色絲綢長袍出席典禮[12]。當時的美國媒體對女王做出了如下描述:「她的身高略高於常人,五官端正,膚色比周圍大多數人要黑黝一些;她看起來相當膽怯,卻很好地主持了莊嚴的宮廷儀式[13]。」

如同兩位前任女王一樣,臘納瓦洛娜三世與首相賴尼萊亞里沃尼進行了政治聯姻;賴尼萊亞里沃尼也憑藉著與王室的聯姻,繼續在國內開展改革活動[14]。相比起年長且經驗豐富的首相,臘納瓦洛娜更多地作為國家的象徵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如代表首相向民眾發表公開演講英語Hainteny,或是代表王室出席新公共建築的落成典禮[15]。在閒暇時間,臘納瓦洛娜時常與親族、侍女在王宮中嬉戲[6],還嗜好購置精美的時裝。她一反前任君主從英國採購服裝的慣例,轉而從法國巴黎採購[13]。1886年,臘納瓦洛娜還邀請了法國魔術師馬里於斯·卡澤納夫法語Marius Cazeneuve前來馬島表演,對他相當寵幸;但卡澤納夫卻也為法國情治部門服務,不僅幫助法國政府在馬島收集情報,還致力於提升法國在馬達加斯加宮廷的影響力,從而為法國征服馬達加斯加英語Franco-Hova Wars做足準備[16]

法國—馬達加斯加戰爭

伊默里納士兵抵禦法軍入侵

臘納瓦洛娜三世即位伊始,馬達加斯加王國就捲入了英、法兩大西方列強為爭奪非洲而產生的傾軋。法國對於馬達加斯加尤其覬覦;在臘納瓦洛娜繼位前的1883年3月,法國以後者不遵守《朗貝爾特許狀英語Joseph-François Lambert》為由,對馬島西北海岸的馬任加發起炮擊,此次戰爭持續了兩年[17]。在此期間,首相賴尼萊亞里沃尼邀請了參加過祖魯戰爭的英國納塔爾騎警英語Natal Mounted Police迪格比·威洛比英語Digby Willoughby前往馬島,協助該國管理訓練軍隊,以抵禦法國殖民入侵[5]

儘管如此,馬達加斯加政府還是於1885年開始與法國舉行停火談判。同年12月,兩國簽署和平條約,據此條約,法國在外交關係中有權代表馬達加斯加,法國公民也有權獲得馬達加斯加政府的特惠待遇,並享有長期租賃權;馬達加斯加政府向法國割讓北部港口城市安齊拉納納[17];但法國也在條約中省略了「保護國」的字眼,並承認臘納瓦洛娜三世對馬達加斯加王國的主權,是全島土地唯一的主人。出於限制條約範圍的考量,首相賴尼萊亞里沃尼在批准條約前,要求法國代表簽署了一份議定書,法國談判代表還對和平條約內容進行了解釋,條約才正式生效[18][5]

對此,西方各國的反應各不相同;因為擔心法國的報復,大英帝國接受了法國對馬達加斯加的控制,開始通過法國政府與馬達加斯加進行接觸[1];1890年英法兩國簽署的一份協議更體現了英國的這個立場[19]。但美國[20]德意志帝國則繼續承認臘納瓦洛娜領導下的馬達加斯加王國,並與王國政府進行直接接觸[21]。與此同時,馬達加斯加也開始爭取美國等國對自身立場的支持,1886年,女王向美國總統格羅弗·克利夫蘭贈送了絲綢蘭巴裝英語Lamba (garment)象牙別針及編織籃等手工製品,試圖換取美國政府對維護馬達加斯加主權的支持,但美國政府無意也無法在軍事或外交上支持馬達加斯加王國,而她贈送給美國總統克利夫蘭的手工製品則被克利夫蘭本人捐給了國立非洲藝術博物館[22];1887年,臘納瓦洛娜又與法國政府簽署了一份新條約,給予了法國更多的特權[5]

1895年,法軍登陸馬哈贊加

然而,法國並沒有因為女王的妥協而停止對馬達加斯加的蠶食,在1890年至1894年間,法國政府試圖說服馬達加斯加政府接受自己通過1885年的條約在馬島獲得的領土權利,但臘納瓦洛娜三世及首相賴尼萊亞里沃尼卻不認同法國的主張,聲稱該主張是對馬達加斯加主權的侵犯;後來,法國政府派出曾任馬達加斯加統監的黎眉英語Charles Le Myre de Vilers前往馬島遊說,要求馬達加斯加接受法國的主張,否則法國將武力征服馬島,其要求遭到了馬達加斯加的拒絕;因此,兩國的外交聯繫於1894年再度中斷[5]。為了迫使島國屈服,法國對馬達加斯加發動了新一輪攻勢,先後在1894年12月和1895年1月分別炮轟並占領東海岸的圖阿馬西納和西海岸的馬任加[19];對此,臘納瓦洛娜三世於1895年2月在首都安塔那那利佛向全國發布動員令,號召民眾抵抗法軍入侵,並表示了自己與民眾一同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但並未能夠有效地阻擋法軍[23];另一方面,在登陸馬島後,法軍開始朝安塔那那利佛進發,一路上不少法軍士兵因患上瘧疾及其他疾病死亡,導致損失慘重。之後法國從阿爾及利亞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地區抽調援軍支援;1895年9月,部隊到達安塔那那利佛城下,以猛烈炮火攻擊王宮,造成當地大量人員傷亡,臘納瓦洛娜女王因此被迫宣布投降[24]

法國殖民時期

法軍處決馬達加斯加起義者

1896年1月1日,法國正式吞併馬達加斯加,並於同年8月宣布該島為殖民地;首相賴尼萊亞里沃尼被放逐到法屬阿爾及利亞後在當地逝世[25][26]。臘納瓦洛娜三世及大部分政府官員得到法國的留任,但沒有實權;此時,法國向臘納瓦洛娜提出任命馬達加斯加的新首相,臘納瓦洛娜認為征服馬島的法軍將領雅克·迪舍納適合擔任首相。由於馬達加斯加王國的政治傳統規定女王必須與首相通婚,因此臘納瓦洛娜便詢問迪舍納是否會成為首相及她的下一任丈夫;法國政府則無意強迫女王與首相通婚。最終雙方達成協議,女王的外交部長賴尼特辛巴扎菲英語Rainitsimbazafy獲任命為新首相,但女王並沒有與他成婚[27]

另一方面,法軍進入安塔那那利佛城後,因不願意接受法國的殖民統治,馬達加斯加民眾發動了梅納蘭巴起義英語Menalamba rebellion[28];這場反抗法國、基督宗教及政權腐敗的運動不久蔓延到馬島全境,起義者摧毀了教堂並殺死了西方傳教士[29]。對此,法國政府也增調了援軍對此次起義殘酷鎮壓,並於1897年底徹底平定[30]。而臘納瓦洛娜的親信拉齊馬曼加(Ratsimamanga)、賴南德里曼潘德里(Rainandriamampandry)等人因策划起義而被法國處決[1][31];女王的姑姑拉馬辛德拉扎娜英語Ramasindrazana則被流放到留尼旺島,因為法國不願意處決女性[32]

法國政府也任命軍官約瑟夫·加列尼為馬達加斯加總督,以替代文人總督伊波利特·拉羅什英語Hippolyte Laroche;在登陸馬島前,加列尼要求臘納瓦洛娜女王及其僕從前往法軍在馬島的總部,法軍隨即在她們到達軍營後將她們軟禁了起來,並迫使女王簽署文件,以將王室名下的所有財產移交給法國[32]

放逐

被放逐到留尼旺的臘納瓦洛娜三世

留尼旺

到達馬島履新後,約瑟夫·加列尼於1897年2月27日宣布放逐臘納瓦洛娜女王,並於翌日廢除馬達加斯加的君主制[1];在法國殖民政府命令下,臘納瓦洛娜於凌晨1點半被人用轎子抬出王宮,前往東海岸的圖阿馬西納港,一路上有700餘名侍衛及搬運工同行[33];而在路上,她喝得酩酊大醉[25],直到3月6日來到圖阿馬西納時,她得知了自己的姑姑拉馬辛德拉扎娜英語Ramasindrazana及姐姐臘森德拉諾羅英語Rasendranoro一家也會同時前往流放地留尼旺島,其中,她的外甥女,也是臘森德拉諾羅英語Rasendranoro之女的拉扎菲南德里亞馬尼特拉英語Razafinandriamanitra已經懷有一個與法軍士兵所生的私生女[34]

隨後,臘納瓦洛娜與親屬、侍從搭乘輪船前往流放地留尼旺島,並在距離首府聖但尼不遠的加勒角英語Pointe des Galets(屬今勒波爾)上岸;上岸後,船長將她們一行人用馬車送往當地的歐洲酒店安頓。其外甥女拉扎菲南德里亞馬尼特拉英語Razafinandriamanitra在到達酒店後不久分娩並生下一名女嬰,但無法恢復體力的她在嬰兒出生五天後就去世了[35]。這個女嬰接受天主教洗禮並被命名為瑪麗-露易絲英語Princess Marie-Louise of Madagascar,也成為了臘納瓦洛娜的養女[36]。隨後,臘納瓦洛娜一行人搬到了留尼旺總督府法語Gouverneur de La Réunion附近一棟由維朗特羅伊夫人(法語:Madame de Villentroy)擁有的兩層房屋裡,並在那裡住了近兩年[37]

隨著法蘭西帝國大英帝國瓜分蘇丹事宜上的矛盾加劇[38],法國政府也擔心馬達加斯加民眾會趁此機會反抗法國統治,同時認為被放逐到留尼旺島的臘納瓦洛娜可能會鼓動叛亂,因此,法國決定將她們一行人轉移到距離馬島更加遙遠的阿爾及利亞。1899年2月,法國政府在幾乎未事先通知的情況下,命令臘納瓦洛娜及其親屬、僕人等搭乘揚子號(Yang-Tse)輪船離開留尼旺[39]。在28天的行程中,她所搭乘的輪船停靠了馬約特島尚吉巴亞丁吉布地市等地[40];在此期間,船長還禁止任何非法國人與她對話,直到輪船抵達馬賽;臘納瓦洛娜一行人在當地待了數個月後,才啟程前往她們在阿爾及爾穆斯塔法法語Sidi M'Hamed (Alger)的新居所[25]。當得知自己離開馬賽的下一站不是巴黎而是阿爾及爾的時候,臘納瓦洛娜潸然淚下地感嘆道:「誰能預知明天呢?昨天我還是女王,而今我只是一個心碎的婦人」[12]

阿爾及利亞

1901年,臘納瓦洛娜與養女瑪麗-露易絲英語Princess Marie-Louise of Madagascar、姑姑拉馬辛德拉扎娜英語Ramasindrazana造訪法國(左)。1899年,臘納瓦洛娜在阿爾及爾(右)

1899年,臘納瓦洛娜及其親屬、僕人被法國放逐到阿爾及利亞,他們被安置在阿爾及爾的一座別墅,法國政府也為她們安排了數名侍從,這些侍從負責在臘納瓦洛娜家接待賓客時監視她們的一舉一動。法國每年提供25,000法郎作為她們的生活費用,由法屬馬達加斯加殖民地總督負責支付[41]。除了少數珠寶外,法國殖民當局沒收了她幾乎所有的財產,因此25,000法郎的生活費並不足以支撐她們的生活。阿爾及利亞殖民政府多次為她遊說,希望為她增加養老金,但遭到拒絕。臘納瓦洛娜還試圖委託一名僕人出售她的珠寶換取現金,但被法國殖民當局發現,這名僕人因此遭到解僱並被遣返回馬達加斯加[25]

「為回應她的請求,殖民政府允許她(臘納瓦洛娜)去巴黎購物。她在當地引人關注,頗受歡迎,但她耗費甚多,欠債纍纍,以至於殖民政府感到震驚,並立即將她帶回阿爾及爾。」
 — Kings in Exile, Our Paper (1904)[42]

被放逐到阿爾及利亞的頭幾年,臘納瓦洛娜發現阿爾及利亞的法國人較為友好,當地精英階層的社交活動良多,因此她時常受邀參加宴會、郊遊及文化活動,有時,她也會在自家舉辦宴席[43]。然而,她一直希望返回家鄉馬達加斯加,但未果[44]。臘納瓦洛娜還希望遊覽法國本土,尤其對巴黎獨有情鍾,她曾多次向殖民政府申請前往法國本土,但經常遭到拒絕。直到1901年5月,殖民政府才准許臘納瓦洛娜前往法國本土,到達巴黎後,她被安頓在第十六區香榭麗舍大街與今戴高樂廣場間的一間公寓,並參觀了巴黎主要的景點,也受邀參加了一些招待會,舞會等活動。法國上流社會對她給予禮遇,並送給她不少禮物,其中包括一件昂貴的禮服。臘納瓦洛娜還參觀了凡爾賽宮,先後前往巴黎市政廳波爾多阿卡雄,在當年8月從馬賽乘船回到阿爾及爾。此時,她已經消耗了不少經費[45]。臘納瓦洛娜的行程引起了巴黎一些媒體的關注[42] ,這些媒體對她的命運表示同情,批評法國政府為她提供的生活費微薄,要求官方給予她作為榮譽軍團勳章持有人應有的待遇[45]

在接下來的十二年裡,臘納瓦洛娜六次遊歷法國。她逐漸得到了法國民眾的尊重及同情,他們也欽佩臘納瓦洛娜能適應在阿爾及利亞的生活。當時的媒體也時常大張旗鼓地報導臘納瓦洛娜的遊歷行程,她受到法國公眾的歡迎,以至於1916年生產的一款牛油小餅乾(法語:Petit Beurre)的盒子上也印上了她的圖像[46]。1903年9月,臘納瓦洛娜第二次造訪法國,訪問了塞爾河畔維克以及歐里亞克,在當地民眾的壓力下,法國政府將她每年的生活費用提高至37,000法郎。兩年後,她訪問了馬賽巴黎,並住在巴黎第十六區的一套五居室的大公寓內,期間,她參觀了巴黎歌劇院法國眾議院的會議,還受到了殖民地部長官的正式接待。此時迫於民眾的壓力,法國政府再度將她的生活費用提高至每年50,000法郎[45]。1907年,臘納瓦洛娜在濱海迪沃登陸法國本土,造訪了卡爾瓦多斯省,一些法國媒體為她拍攝了照片。1910年8月至9月訪法期間,她遊歷了巴黎南特拉博勒-埃斯庫布拉克聖納澤爾並再次成為在地媒體的焦點。1912年,她前往基貝維爾旅行期間,法國方面將其生活費增加至每年75,000法郎。1913年,她最後一次造訪法國本土並遊歷了馬賽艾克斯萊班阿勒瓦爾[45]。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此後臘納瓦洛娜再也沒有遊歷法國本土,在此期間,她和家人時常參加歸正宗阿爾及爾市中心舉行的新教禮拜活動[47]。她還參與了阿爾及利亞紅十字會的人道主義活動[45]

逝世以後

臘納瓦洛娜三世與養女瑪麗-露易絲英語Princess Marie-Louise of Madagascar

自1897年離開馬達加斯加後,臘納瓦洛娜不曾回到當地,殖民政府亦於1910年、1912年兩度以經費不足為由拒絕她返回馬達加斯加。臘納瓦洛娜本人則於1917年5月13日因嚴重栓塞阿爾及爾的別墅中逝世,享年55歲。其葬禮於25日上午10點在阿爾及爾的聖歐仁公墓舉行,參加者包含她的友人、教會成員以及阿爾及爾的一些精英[44]。不過,她的墓葬並沒有受到很好的維修保護。1925年6月,法屬阿爾及利亞總督曾致函馬達加斯加總督,敦促後者為墓葬提供維護費,但遭到後者拒絕,因此,她在阿爾及爾的墳墓從未被整修過[25]。1938年11月,拉納瓦洛娜的遺骨歸葬到其家鄉馬達加斯加的安塔那那利佛王宮英語Rova of Antananarivo,並與臘佐赫里納合葬[11]。1995年11月6日夜間,安塔那那利佛王宮發生的大火摧毀了安塔那那利佛王宮及其陵墓[48][49],但臘納瓦洛娜三世的遺骸得以保存下來,並最終於2007年被移葬到安布希曼加的皇家陵墓中[50]

在臘納瓦洛娜逝世後不久,她的姑姑拉馬辛德拉扎娜英語Ramasindrazana移居到法國東南部的濱海阿爾卑斯省,於當地逝世。臘納瓦洛娜的養女瑪麗-露易絲英語Princess Marie-Louise of Madagascar則在其逝世前離開阿爾及爾,前往法國本土的一所中學求學,畢業後成為一名護士,但法國政府繼續為其發放生活費。1921年6月24日,她嫁給了法國農業工程師安德烈,兩人沒有子女。瑪麗後來與安德烈離婚,並成了法國的社交名媛,1948年1月18日,她在貝茨河畔巴佐什逝世[51]

參見

  • 咸宜帝,越南阮朝君主,後被法國放逐到阿爾及利亞,並在當地逝世。

參考來源

註腳

  1. ^ 1.0 1.1 1.2 1.3 唐同明(1986年)
  2. ^ 寧騷. 伊梅里纳. 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2-01-20 [2023-08-08] (中文(中國大陸)). 
  3. ^ Le Dictionnaire(2013年)
  4. ^ 4.0 4.1 4.2 Trotter Matthews(1904年),第243頁
  5. ^ 5.0 5.1 5.2 5.3 5.4 Titcomb(1896年),第530-542頁
  6. ^ 6.0 6.1 6.2 6.3 Stuart Robson(1896年),第103-104頁
  7. ^ 7.0 7.1 Ministère de la marine et des colonies(1884年),第117頁
  8. ^ Madagascar (Kingdom).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Brisbane, Queensland, Australia. [2006-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5) (英語). 
  9. ^ 海青(1990年)
  10. ^ Nativel(2005年),第112頁
  11. ^ 11.0 11.1 Stratton(1964年),第142頁
  12. ^ 12.0 12.1 Carpenter(1908年),第370-372頁
  13. ^ 13.0 13.1 Munn(1895年)
  14. ^ Roland,Fage & Sanderson(1985年),第522-524頁
  15. ^ Cousins(1895年),第73頁
  16. ^ Dousset(2018年)
  17. ^ 17.0 17.1 李安山. 《马达加斯加—法国条约》(1885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2-01-20 [2023-08-11] (中文(中國大陸)). 
  18. ^ Priestley(1967年),第305頁
  19. ^ 19.0 19.1 Curtin(1998年),第186頁
  20. ^ A Guide to the United States’ History of Recognition, Diplomatic, and Consular Relations, by Country, since 1776: Madagascar.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2023-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5) (英語). 
  21. ^ DEUTSCH-MADAGASSISCHE BEZIEHUNGEN. Pangloss.de. [2023-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7) (德語). 
  22. ^ Gifts and Blessings: The Textile Arts of Madagascar. 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African Art. [2011-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9) (英語). 
  23. ^ 李安山. 拉纳瓦洛娜三世动员令. 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2-01-20 [2023-08-08] (中文(中國大陸)). 
  24. ^ Roland,Fage & Sanderson(1985年),第530頁
  25. ^ 25.0 25.1 25.2 25.3 25.4 Randrianja(2001年),第100-110頁
  26. ^ 寧騷. 赖尼莱亚里沃尼. 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2-01-20 (中文(中國大陸)). 
  27. ^ Barrier(1996年),第205頁
  28. ^ 李安山. 拉沃亚纳哈里,C.. 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3-04-17 [2023-08-20] (中文(中國大陸)). 
  29. ^ Ellis(1980年),第220頁
  30. ^ Campbell(1991年),第259-291頁
  31. ^ Ellis(1980年),第230頁
  32. ^ 32.0 32.1 Basset(1903年),第140-142頁
  33. ^ Barrier(1996年),第245-246頁
  34. ^ Barrier(1996年),第260頁
  35. ^ Barrier(1996年),第260-266頁
  36. ^ Öztuna(2005年),第559頁
  37. ^ Barrier(1996年),第267頁
  38. ^ Churchill(1892年)
  39. ^ Barrier(1996年),第269-271頁
  40. ^ Barrier(1996年),第273-274頁
  41. ^ The Bookman(1908年)
  42. ^ 42.0 42.1 Kings in Exile(1904年)
  43. ^ Barrier(1996年),第288-303頁
  44. ^ 44.0 44.1 Barrier(1996年),第347頁
  45. ^ 45.0 45.1 45.2 45.3 45.4 Bergougniou,Clignet & David(2001年),第87-89頁
  46. ^ Barrier(1996年),第334頁
  47. ^ Saillens(1906年)
  48. ^ Nativel(2005年),第16頁
  49. ^ Vanf. Madagascar: 127 ans de destructions au Rova d'Antananarivo. L'Express de Madagascar (Antananarivo, Madagascar). 2022-09-30 [2024-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0) –透過AllAfrica (法語). 
  50. ^ Andrianjafitrimo(2007年),第187頁
  51. ^ Barrier(1996年),第358頁

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