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公館
蝦子胡氏民宅 | |
---|---|
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遵義市遵義縣 |
分類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時代 | 民國 |
編號 | 5-65 |
認定時間 | 2015年5月21日 |
胡公館,又名「胡氏莊園」、「蝦子胡氏民宅」、「胡獻之山莊」,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及遵義市文物保護單位。系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曾參加護國戰爭的黔軍第六步兵團團長胡忠相(獻之)在其家鄉貴州遵義落石台(位於紅花崗區蝦子鎮樂安村)修建的私家住宅。胡公館始建於1918年,1926年建成。落成時時任貴州省主席周西成送「陸軍少將第,忠相恩師府落成」金字黑漆巨匾[1]。莊園主人則自名為「怡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座莊園用於辦學長達約半個世紀。
簡介
胡公館的主人胡忠相(1871-1945)曾於1916年參加蔡鍔發起的討袁護國戰爭,任護國軍滇黔聯軍右翼軍右支隊指揮,因戰功升任黔軍第六步兵團團長。1918年前後,近半百的胡忠相不再擔任一線軍職,轉任參謀顧問繼續參輔軍政。有時間和精力在歷經7代的家鄉遵義禹門落石台修建私宅山莊,歷時約十載完工。該莊園在1926年落成時,和胡忠相有師生之誼,時任貴州省主席、同時兼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五軍軍長周西成還攜家人親往祝賀,贈送金字黑匾一塊,上面正中書「陸軍少將第」五字,右上方題寫「忠相恩師府第落成誌慶」,左下方落款:「周西成率子國鼐、國鼒敬賀」[1][2]。另據當地民間的說法,周西成還授意當地政府修了一條從遵義至湄潭大道中間的車水(今溪水)直通胡公館的公路,並為胡獻之家架設了專用電話,以方便對外聯絡[3]。
莊園主人則自名為「怡廬」,篆刻於前院入口的照壁之上,字的下面配有當地沙灘文化所崇尚的「漁樵耕讀」的浮雕。照壁的外面上書「棠棣增榮」四字,出自胡忠相好友,民國時期遵義傑出文化人物,沙灘文化傳人趙愷(乃康)的手筆。公館正廳的房梁上畫有兼具中西文化印記的「書劍雙修」,反映出主人追求中西合璧及文治武功的心境。莊園坐北向南,依山傍水,建築群主體是傳統木結構的青瓦房,雙四合院佈局,一樓一底,佔地約六畝,有前院、主院及東西側院。建築佔地約一畝。有正房五間、耳房四間、左右廂房各五間、飯廳兩間、客廳三間,加上過廳、書樓及輔助用房等共30餘間。房屋結構考究,雕工精細,樓宇錯落有致。外以青磚砌牆環繞。
由於莊園主人深受遵義當地文化及文化名士的薰陶,崇尚和致力於保護和弘揚當地文化。莊園曾在1937年4月19日和20日連續兩天宴請和接待了參加首次祭奠鄭莫黎三先生活動的政府官員及社會名流[4][5]。在抗戰期間,政府機構大學等大量西遷,許多學者名士雲集西南。在1941年2月2日到6日,應莊園主人之邀,莊園又迎來了《子午山紀游冊》[6]的同游兼主創團隊的到訪,在前後共5天4夜的行程中有3天宴宿於莊園。《紀游冊》中的30多個詩、文、畫作品中的許多創作都出自在莊園期間的即席、即景、即興。莊園在《紀游冊》中被稱作「胡獻之山莊」。
新中國成立後由政府接管,從 1950 年開始,這裡就一直用於辦學,那時周邊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在這裡上學。最初是紅樂學校,1959 年改為紅樂農中,1962 年又改為紅樂小學,最多的時候有師生近400人。 直到了21世紀初,農村學校調整,莊園所在的學校停辦。其間莊園歷盡並度過各種劫難:土改、大躍進、文革、校舍改造、探寶、整體外遷。好在仍有當地有識之士及胡忠相後人的極力反對和保護,再加上落石台的村民們頗具文化意識,明白胡獻之是村里為當地和國家做過貢獻的名人,莊園也是村裡的元氣所在。這才使得胡獻之山莊在當地得以保留至今。
2003年12月被列為遵義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定名「胡公館」和「胡氏莊園」,2015年5月又被列為貴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蝦子胡氏民宅」。
遵義新蒲新區2015年7月報請上級有關文物保護部門批准,由專業古建築規劃設計公司設計了修繕方案,並由專業的古建修繕公司承擔了具體的修繕工作。經過這次為期一年的全面修復,胡氏莊園基本上得以復原保存,並從根本上解決了該古建所存在的梁柱腐蝕、築漏雨嚴重等重大安全隱患[7]。
2022年7月20日胡公館又迎來了為紀念《子午山紀游冊》刊行八十周年,由遵義市歷史文化研究會主辦、新蒲新區蝦子鎮黨委和政府承辦、遵義市圖書館協辦的採風與研討活動。
「胡公館」與遵義「沙灘文化」
胡公館和同屬於遵義縣禹門鄉(民國時期)位於遵義城東八十餘里洛安江畔的沙灘相鄰。在清中晚期,沙灘孕育了數十位學者、詩人、書法家、外交家等知名人士。浙江大學在抗戰西遷遵義期間曾組織多位知名學者考察沙灘,將其列為全國文化高尚區,得名「沙灘文化」。根據胡忠相在1914年為其七世祖胡賢積(入黔始祖)撰寫的碑文所記,其家族系屬湖南邵陽秋田胡氏,唐朝詩人胡曾的後人。胡賢積原籍湖南寶慶府邵陽縣,清康熙年間貿易來播(遵義故稱播州),其長子胡禮仁選桶井壩(今遵義蝦子鎮清坪村),到胡忠相時,家族已在當地繁衍7代,歷經200多年。胡忠相深受遵義當地沙灘文化及文化名人的薰陶,崇尚並致力於保護和弘揚當地文化。長期出資支持對沙灘文化傑出代表,人稱「黔中三賢」鄭珍(1806-1864)、莫友之(1811-1887)及黎庶昌(1837-1896)墓地守護、修葺和紀念。再加上胡氏莊園地處從遵義城到沙灘及鄭莫黎三賢墓的必經之路,也就自然成為了相關活動的接待和食宿的首選之所。
根據《遵義夷牢溪謁墓記》的記載:「……1937年國民政府調實業吳鼎昌來任貴州省主席……明令遵義專員公署專員劉千俊,將每年陰曆三月十日(鄭珍的誕辰)定為鄭莫黎三先生公祭日……劉專員特別委託那邊的地方紳士胡獻之對鄭珍墓進行了維修,為首次公祭鄭莫黎先生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胡獻之於1937年4月19日和20日連續兩天在此宴請(19日大宴賓客)和接待了參加首次祭奠鄭莫黎三先生活動的政府官員及社會名流,包括貴州古文獻編輯館館長凌惕安、副館長楊恩元、編審柴曉蓮、李篤清等6人,地方紳士有趙乃康、楊干之、牟貢三、朱穆伯等,及地方行政長官及負責公祭安全的當地駐軍及保安隊的長官。
另據《子午山紀游冊》[6]記載,胡獻之於1941年2月2日(辛巳年正月初七「人日」)到1941年2月6日間,邀請同鄉好友趙愷(字迺康),浙大教師豐子愷、樂清才子李瑜(字子瑾)、長沙羅展(字巴山)、江蘇武進馮勵青訪其位於遵義禹門落石台的山莊(怡廬)、共遊子午山並同謁鄭莫黎三先生墓。五天的行程中遊歷了青乘橋、胡獻之山莊、平遠橋、夷牢水、關帝廟、禹門寺、子午山、青田山、鄭、莫、黎墓地、欽使第、夷牢亭遺址及節孝寺等。遊歷的所見,所思及所感催生了大部分《紀游冊》中的詩、詞、文和畫。其中許多創作都出自在莊園期間的即席、即景、即興。比如李瑜在怡廬即席即景即興賦詩一首,以迎春及重陽的意境映襯出對結束戰亂的憧憬和對再聚重遊之期待。詩中借怡廬之景所作的「梅隨客至香初透,柳待春回綠未生」兩句更成為《紀游冊》中的點睛之筆。豐子愷還以趙愷描述莊園大門口的詩句「一彎綠水山百轉, 門前一笑獅象迎」為題做了一幅《胡獻之山莊》插畫。李瑜再以胡氏莊園中的紅梅為題填詞一首《暗香 胡氏紅梅》。李瑜還在《跋子午山紀游冊後》中記述和頌揚了此次子午山游東道主胡獻之廿餘年守護、修葺鄭莫黎三賢墓的善舉,以及盛情款待來訪客人之行誼。其同鄉好友趙愷也在《辛巳人日往謁鄭莫黎三先生墓記》文中提到 「……近年培修子午山,故常倚重者……得胡君之助……」來回顧兩人因共同崇尚和致力於保護和弘揚當地文化的交往和友誼。
當地的文化研究者說,胡公館內還有不少文化遺存,如園內照壁上的題字出自民國時期遵義文化名家趙愷之手。園內還有幾棵樹齡超過百年的古樹,留存下來的木雕門窗、家具等,也都有一定的研究價值。遵義新蒲新區計劃將對胡氏莊園進行陳列布展,以對外展示該文物所關聯的古建築文化、黔北民居文化及民國初期的貴州軍政文化,加大該文物的開發利用力度,進一步挖掘該文物建築的觀賞、旅遊及歷史文化價值[7]。
參考文獻
- ^ 1.0 1.1 遵義市民政局. 遵义市标准地名词典. 四川辭書出版社.
- ^ 政協遵義市宣教文衛委員會. 遵义文史7·遵义民国军政人物. 2001.
- ^ 新蒲教育. 【文化文物】胡献之庄园遗事. 微信公眾平台. 2016-04-06 [2024-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0).
- ^ 凌惕安. 遵义夷牢溪谒墓记. 南明雜誌. 1937, (創刊號).
- ^ 李連昌. 尘封旧事揭晓. 遵義晚報. 2018-03-27.
- ^ 6.0 6.1 趙迺康、豐子愷、李瑜編輯. 子午山紀游冊. 遵義: 遵義孤兒所. 1942.
- ^ 7.0 7.1 新蒲教育. 【文化文物】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胡氏庄园焕然一新. 微信公眾平台. 2016-08-29 [2024-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