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胞
胚胞 | |
---|---|
基本資訊 | |
卡內基分期 | 3 |
Days | 5–9 |
發育自 | 桑葚胚 |
發育為 | 原腸胚 |
標識字符 | |
拉丁文 | Blastocystis |
MeSH | D001755 |
TE | E2.0.1.2.0.0.12 |
FMA | FMA:83041 |
《解剖學術語》 [在維基數據上編輯] |
胚胞[1][2](blastocyst)又稱胚泡[3],是特指哺乳動物受精卵卵裂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球形囊泡狀幼胚;胚胞由桑葚胚中央出腔形成。胚胞結構由內細胞群(inner cell mass, ICM)、滋養層(trophoblast, TE)以及胚胞腔[4](blastocyst cavity)組成。在非哺乳動物中,由於此同階段的對等構造是一種由未分化的細胞球組成的結構,漢語使用術語 囊胚,而英語改用 blastula。
內細胞群有發育成成體各種結構的潛能,而滋養層則能發育爲胚胎外的組織,如胎盤等。分離內細胞群細胞,並進行體外培養,即可取得胚胎幹細胞(ESC)[5][6]。
英語 blastocyst 源於古希臘語 βλαστός (blastós,blasto-) 義為「起源、芽、苗、幼枝」(a germ, bud, sprout, shoot),以及 κύστις (kústis,-cyst)義為「解剖囊」(anatomical sac)[7]。
參見
參考
- ^ 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006d84194101fd33a2c64a11b1efa974/?startswith=zh&seq=27257
- ^ 存档副本. [2024-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2).
- ^ 存档副本. [2024-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2).
- ^ 存档副本. [2024-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2).
- ^ Tarik Regad; et al. Principles of Stem Cell Biology and Cancer. Wiley Blackwell. 2015: 3-5. ISBN 978-1-118-67062-0.
- ^ Harvey Lodish; et al. Chapter 21. Molecular Cell Biology (7th edition). Macmillan Higher Education. 2013: 979–983. ISBN 978-1-4641-0981-2.
- ^ 存档副本. [2024-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