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仔燈
榕城破門樓鄭翁仔燈習俗 | |
---|---|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 |
申報地區或單位 | 廣東省揭陽市 |
分類 | 民俗 |
登錄 | 2017年 |
翁仔燈(俗寫安仔燈)是指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用泥捏成的玩偶一樣的小人物,繪上五顏六色的服飾,放到通花雕木燈櫥里,組成歷史、戲劇人物故事的屏燈。自明朝隆慶年間開始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1]
民俗
廣東省潮汕地區的揭陽市榕城區北環城路的鄭厝門樓,每年的元宵節前,都要擺燈屏,從正月十一日至十五日,一連五天,夜以繼日,成為古城揭陽一道亮麗、獨特的風景線。
當地有民俗諺語:「看翁仔燈抱白弟」,有祈求新年財丁興旺的意涵。
傳說
相傳明朝初年,有一位外號虱母仙的著名堪輿師何野雲雲遊至揭陽,受到榕城鄭厝族人的熱情邀請,為其族人設計一座門樓。虱母仙設計的門樓三進廳,因堪輿屬「離」位,離在八卦中屬火,故中廳不能蓋頂。
門樓建成後,人們看見這座建築看起來並不完整,於是將其戲稱為「破門樓鄭」。明隆慶年間,鄭厝門樓定於正月在門樓內擺燈屏,祈求財丁興旺、幸福吉祥。[2]
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7年,「榕城破門樓鄭翁仔燈習俗」申遺成功,成為廣東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3]
參考資料
- ^ 廣東揭陽破門樓鄭翁仔燈習俗揚名海內外.中華網
- ^ 300多年歷史的破門樓鄭翁仔燈習俗新增為省級"非遺"項目[失效連結].環球潮人網
- ^ 廣東省文化廳關於公示廣東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的通知[失效連結].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