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29K戰鬥機
米格-29K МиГ-29K 北約代號: 支點-D (Fulcrum-D) | |
---|---|
概觀 | |
類型 | 多功能戰鬥機 艦載機 |
首飛 | 1988年7月23日 |
服役 | 2010年2月19日[1] |
設計 | 米高揚設計局 |
生產 | 高爾基「鷹」飛機製造廠(Sokol plant) |
產量 | 81架[2] |
主要用戶 | 俄羅斯 印度 |
衍生自 | 米格-29M戰鬥機 |
衍生機型 | 米格-35戰鬥機 - 支點-F[3] |
技術數據 | |
長度 | 17.37米 / 56呎9吋 |
翼展 | 11.99米 / 39呎4吋 |
高度 | 4.4米 / 14呎5吋 |
翼面積 | 43米2(平方米)/ 460呎2(平方呎) |
空重 | 11000公斤 / 24251磅 |
正常起飛重量 | 18950公斤 / 41778磅 |
最大起飛重量 | 24500公斤 / 54013磅 |
發動機 | 2具克里莫夫RD-33MK渦輪扇發動機 |
推力 | 單台最大推力 88.3千牛/ 19,840lbf |
性能數據 | |
最大速度 | 高空: 2200km/hr(2馬赫) 低空: 1400km/hr(1.13馬赫) |
巡航速度 | 1.21馬赫 |
爬升率 | 海平面爬升率:330米/秒 或 65000呎/分鐘 |
實用升限 | 17500米/ 57400呎 |
最大航程 | 2000公里 掛載三個副油箱時:3000公里 |
翼負荷 | 442 kg/m2 / 90.5 lb/ft2 |
推重比 | 0.95 |
最大過載 | +9.0 G |
滑跑距離 | 起飛約240米;著陸約600米 |
武器裝備 | |
機炮 | 一門GSh-30-1機炮,備彈150發 |
火箭 | S-5航空火箭彈 S-8航空火箭彈 S-13航空火箭彈 S-24航空火箭彈 等等 |
飛彈 | R-60短程空對空導彈 R-27中程空對空導彈 R-73短程空對空導彈 R-77中程空對空導彈 Kh-31反艦導彈 Kh-35反艦導彈 等等 |
炸彈 | 航空炸彈 |
米格-29K戰鬥機(俄語:Микоян МиГ-29K;北約代號:支點D型(Fulcrum-D)[4])是由米高揚設計局開發設計的中型第四代艦載多用途戰機,由米格-29M發展而來。[5][6]
發展
早期開發
米格-29的艦載版本發展項目始於1970年代後期,當時蘇聯海軍需要一種超音速艦載戰鬥機以裝備在其即將列裝及開發中的航空母艦如基輔級航空母艦和後來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甚至是預計為蘇聯第一艘核動力航母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空母艦之上。作為應對,當時米高揚設計局首先設計出一個概念版本的產品,在米格-29戰鬥機之上換上加強結構的起落架和機體尾部結構並裝配上著艦鉤,並將其命名為米格-29KVP(Korotkii Vzlet i Posadka,意為「短距起降」)。[7]米格-29KVP 原型概念機於1982年8月21日進行首飛,除後被安排進行各種測試。測試效果反映機體可以在滑跳式甲板上安全起飛及操作,但期望於飛機量產時可獲大更大的推力及翼面積。[8][9] 蘇聯官方決定借鑑正在發展的米格-29改進型,米格-29M項目(izdeliye "產品 9.15"),並在其設計之上再配上新設計的起落架,增大主機翼面積和改為使用可折疊機翼,及給予其新編號為 米格-29K(「K」為俄語「Korabelniy」的首字母,意為"艦載")或"產品 9-31"。[10][11]
米格-29K與傳統量產的米格-29戰鬥機有著數處微妙的不同,包括性能更先進的多功能魯格雷達,使用單色顯示屏的駕駛艙和採用當時更為先進的「手不離桿」(Hands-On-Throttle-And-Stick,HOTAS)的操縱捍操作方式。[12] 武器方面亦可掛載當時最新型的RVV-AE 中程空對空導彈和各式反艦飛彈、反輻射導彈以及對地精確打擊武器。引擎進氣口前端裝置有可收放式阻隔網用以阻擋經進氣口吸入的外來物。其設計允許引擎運轉的同時仍然保持足夠進氣量,對比傳統量產 米格-29 上配備的進氣道金屬擋板和前緣延伸上的輔助進氣口更為先進及更能保證引擎進氣運作暢順。[13][14]
米格-29K後來於1988年7月23日在克里米亞薩基進行首飛。飛行由試飛員托克塔爾·奧巴基洛夫執行。[15]1989年11月1日,[N 1]奧巴基洛夫成功在當時稱作提比里西號,即今日的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上執行第一次艦上著陸,同日亦成功執行了第一次從提比里西號航空母艦上的滑跳式甲板進行滑躍起飛。[17]值得一提,Su-33戰鬥機也於同一天同樣地成功地自提比里西號上執行了艦上著陸和滑躍起飛。[N 2]
在1989至1991年間,米格-29K被安排在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上進行更多測試,直自1991年末蘇聯解體而被迫中止。在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進行測試的日子中,飛機曾被安排嘗試在平直甲板上(即非使用艦首的滑躍起飛位置)以飛機通過加裝小角度輔助跳板的方式,分別自195公尺(640英尺)及95米(312英尺)起飛位置執行起飛。另外根據觀察,米格-29K 執行艦上著陸的位置準繩度十分高,以至後來在十多年後印度海軍選擇了米格-29K作配置艦載機時,其改裝後的超日王號航空母艦可以被設計只配備三條阻攔索。降落準繩度也在安裝了自動油門後得到進一步提高。而採集的數據也顯示,在航空母艦航行速度在向前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時,飛機執行起飛為最佳狀態。[18][19] 1990年代初,由於俄羅斯海軍更青睞於重型的蘇-27K(即後來的蘇-33戰鬥機),資金短缺的米高揚設計局因而幾乎中斷了米格-29K的研發,[20][N 3]只進行了有限度的調試和間中派往出席航空展。[18][19]
項目重啟
2004年,為應對印度海軍決定向俄羅斯購買前戈爾什科夫蘇聯海軍元帥號航空母艦(即後來改建完成成為超日王號航空母艦),米格-29K艦載戰鬥機項目被重新啟動。[24] 當時俄羅斯海軍航空兵所使用的蘇-33的尺寸不適合中型的基輔級航空母艦,所以更好用的米格-29K被選為配套的艦載機。收到資金的米高揚設計局得以繼續研發和開啟生產線。首架米格-29K於2009年交付印度海軍。後來俄羅斯海軍因從1998年開始服役的蘇-33太大且重已逐漸老舊和不適應,所以也訂購了一批中型米格-29K戰鬥機,後來調整編號為米格-29KR,以標識為俄羅斯海軍航空兵自用型號。
使用國
- 印度海軍 – 印度海軍分別於2004年及2010年簽署了兩張訂單,共購買了45架MiG-29K/KUB。[13][25] 最後一台戰鬥機於2017年2月交付。[26][27]
- 印度海軍第300航空隊(白虎軍團)
- 印度海軍第303航空隊(黑豹軍團)
- 俄羅斯海軍 – 海軍航空兵 購買了20台MiG-29KR及4台雙座型MiG-29KRUB,目前部署在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28][29] 全數飛機已於2016年完成交付。[30]
- 第100艦載戰鬥機航空團
事故
- 2011年6月,一架交付給印度海軍的MiG-29KUB在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州進行飛行訓練時墜毀,兩名飛行員死亡。
- 2018年1月3日,印度海軍一架MiG-29K戰鬥機在果阿漢薩航空基地機場起飛時失控衝出跑道並起火,飛行員成功彈出。
- 2019年6月8日,1架印度海軍的MiG-29K在漢薩基地起飛時翼下的副油箱掉落並造成主跑道部分起火[31]。
- 2019年11月16日,印度海軍一架MiG-29KUB艦載機在果阿基地附近訓練時遭遇撞鳥事故,發動機全部停車,兩名飛行員跳傘逃生。
- 2020年2月23日,當地時間10時30分,印度海軍一架MiG-29K艦載機在果阿基地訓練時墜毀,飛行員跳傘逃生。
- 2020年11月27日,印度海軍週五表示,一架MiG-29KUB戰鬥機於當地時間週四下午五點左右墜毀於阿拉伯海。
相關機型對比
Su-33 | MiG-29К | 殲-15 | 疾風M型 | AV-8 | F/A-18E/F | F-35B | F-35C | |
---|---|---|---|---|---|---|---|---|
圖片 | ||||||||
服役 | 1998 | 2013[32] | 2012 | 2004 | 1985 | 1999 | 2015 | 2019 |
生產 | 1989 — 1999 | 2005 — | 2012 — | 1997 — | 1981-2003 | 1997 — | 2008 — | 2006 — |
產量 | 11+24 | 47[33] | 56+[34] | 40[35] | 337 | >500 | 340 | |
空重 | 18 400 | 11 000 | 17 500 | 10 600 | 6745 | 14 552 | 14 715 | 15 686 |
有效載重 | 6500 | 4500 | 6500 | 9500 | 2208 | 8050 | 6800 | 8160 |
機砲 | 1 × 30mm GSh-30-1機炮 | 1 × 30mm GSh-30-1機炮 | 1 × 30mm GSh-30-1機炮 | 1×30mm DEFA 791B機砲 | — | 1 × 20mm M61A1火神式機砲 | — | — |
最大起飛重量 | 33,000 | 24,500 | 32,500 | 24,500 | 14,000 | 29,937 | 27,200 | 31,800 |
發動機 | 2 × AL-31 F3 | 2 × RD-33K | 2 × WS-10A | 2 × M88-2-Е4 | 1× F402-RR-408 | 2× F414-GE-400 | 1× F135-PW-600 | 1× F135-PW-400 |
發動機推力 | 2 × 74.5 kN 2 × 125.5 kN |
2 × 53 kN 2 × 88.3 kN |
2 × 89.17 kN 2 × 132 kN |
2 × 50.04 kN 2 × 75 kN |
1 × 105 kN | 2 × 57.8 kN 2 × 97.9 kN |
1 × 124 kN 1 x 177.9 kN |
1 × 124 kN 1 x 191 kN |
最高速度 | 2300 | 2200 | 2551 | 1912 | 1090 | 1915 | 1960 | 1960 |
升限 | 18 000 | 17 000 | 20 000 | 15 235 | 16 000 | 15 000 | 15 200 | 18 300 |
作戰半徑 | 660 | 850 | 1500 | 1850 | 556 | 722 | 935 | 1240 |
注釋
- ^ The Su-27K was to be only an air-to-air fighter aircraft, while the MiG-29K was intended and designed to be a multirole ship-based fighter, able to attack enemy ships and support troops on land as well as conduct air defence missions.[16]
- ^ The Su-27K was to be only an air-to-air fighter aircraft, while the MiG-29K was intended and designed to be a multirole ship-based fighter, able to attack enemy ships and support troops on land as well as conduct air defence missions.[16]
- ^ Aviation authors Bill Gunston and Yefim Gordon characterised the rejection of the MiG-29K for the Su-33 as "astonishing", noting that the Su-33 was more expensive and incapable of launching missiles against surface targets.[21] However, some analysts have stated the view that the MiG-29K was only a fall-back option if the Su-33 had proven to be too heavy for carrier operations; and that the Soviet Navy were only interested in fleet air defence, not strike or attack capabilities.[9] Others attributed the rejection of the MiG-29K to the fact that, Sukhoi's designer general, Mikhail Simonov, was a member of the Committee of the Supreme Soviet which managed the aircraft industry.[22][23]
參考資料
- ^ AirForces Monthly: Indian MiGs enter service. airforcesmonthly.com. [6 April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1).
- ^ Mig-29K pag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eagel.com. Retrieved: 17 March 2010.
- ^ Gordon and Davison 2005, pp. 40–44.
- ^ MiG-29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eagel.com
- ^ Mikoyan MiG-29K Infographics. RIA Novosti. [9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2).
- ^ MiG-29K/MiG-29KUB. Mikoyan Corporation. [9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March 2013).
- ^ Belyakov and Marmain 1994, pp. 446–449.
- ^ Belyakov and Marmain 1994, p. 449.
- ^ 9.0 9.1 Bangash 2008, p. 281.
- ^ Gordon and Davison 2005, p. 40.
- ^ Belyakov and Marmain 1994, pp. 449–450.
- ^ Mikoyan MiG-29K/KUB Fulcrum-D. flyfighterjet.com. 2014-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2).
- ^ 13.0 13.1 MiG-29K Fulcrum. Globalsecurity.org. 9 November 2008 [4 Jul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3).
- ^ HQ, Maintenance Command ::. Warbirds of India – Mikoyan MiG-29. Warbirds.in. 2008-11-19 [2012-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8).
- ^ Belyakov and Marmain 1994, p. 452.
- ^ 16.0 16.1 Ilyin, Vladimir. "MiGs on the Deck", Aerocosmicheskoye Obozrenie, No. 1, 2003, pp. 12–15.
- ^ Williams 2002, p. 129.
- ^ 18.0 18.1 Fighter Mig-29 Fulcrum. [16 Jan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0).
- ^ 19.0 19.1 MiG-29K to operate from new Aircraft Carriers. [16 Jan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 October 2009).
- ^ Donald and March 2001, pp. 152–153.
- ^ Gunston and Gordon 1998, p. 254.
- ^ Williams 2002, p. 177.
- ^ Eden 2004, p. 462.
- ^ India owns Admi1ral Gorshkov: Navy chief. The Times of India. 3 December 2007 [6 Jul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3).
- ^ "Russia signs $1.5-bln fighter jet contract with Ind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IA Novosti, 12 March 2010.
- ^ Sputnik. India Sanctions Engine Repair Facility for Naval Carrier Aircraft MiG 29K. sputniknews.com. [2017-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5) (英語).
- ^ Sputnik. Trial by Fire: MiG Chief Tells Sputnik That MiG-29s Proved Themselves Over Syria. sputniknews.com. [2017-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4) (英語).
- ^ Russia Signs Contract for Navy MiG-29K Fighter. en.rian.ru. RIA Novosti. 2012-02-29 [2012-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3).
- ^ 存档副本. [2018-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存档副本. [2018-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2).
- ^ 江飛宇. 印度MiG-29戰機油箱脫落 造成機場起火. 中時電子報. 2019年6月9日 [2019年6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1日).
- ^ Индия приняла палубные «МиГи» на вооружение. [2018-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7).
- ^ Россия поставит Индии семь палубных истребителей МиГ-29К. [2018-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7).
- ^ 最新一架119号歼15曝光 » 首页 - 军事. [4 Novem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12月2日).
- ^ «Дассо авиасьон» передала Минобороны Франции первый истребитель «Рафаль» с БРЛС RBE2. [2018-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