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第五元素 (電影)

典範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第五元素
Le Cinquième Élément
國際發行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盧·貝松
監製派崔斯·勒杜英語Patrice Ledoux
編劇勞勃·馬克·卡門
盧·貝松
劇本
  • 盧·貝松
  • 勞勃·馬克·卡門
故事盧·貝松
主演
配樂艾瑞克·塞拉
攝影泰瑞·艾伯嘉英語Thierry Arbogast
剪輯西爾維·蘭德拉(Sylvie Landra
製片商高蒙
片長127分鐘
產地 法國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1997年5月7日 (1997-05-07)
發行商高蒙博偉國際[1](法國)
哥倫比亞影業(美國)
預算9000萬美元[2][3][4]:91[5][註 1]
票房263,920,180美元[12]

第五元素》(法語:Le Cinquième Élément)是盧·貝松自編自導的1997年法國科幻動作片布魯斯·威利蓋瑞·歐德曼蜜拉·喬娃維琪主演,主要情節發生在23世紀,威利飾演開計程車為生的前特種部隊少校科賓·達拉斯,某天突然有一位年輕女子莉露掉進車裡,他陰差陽錯下被迫擔起拯救地球的重任。達拉斯和莉露一起尋找4塊神秘的石頭,用來組建武器抵抗迫在眉睫的強大進攻。

貝松早在16歲時就開始創作《第五元素》故事的前身,等到該片在院線上映時他已經38歲。貝松本打算在法國拍攝,但沒有找到適合的取景地點,影片最終是在倫敦茅利塔尼亞拍攝。漫畫家尚·吉羅尚-克勞德·馬茲爾斯英語Jean-Claude Mézières擔任本片的美術總監,兩人的漫畫作品對電影製作產生影響。片中服裝由尚-保羅·高緹耶設計。

《第五元素》上映後所獲評價以正面為主,但影評人看法兩極。有人認為該片為史上最優秀的暑期大片,也有人認為是史上最差。電影在商業上取得成功,以9000萬美元預算取得了超過2.63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本片發行時刷新了歐洲電影成本紀錄,也創下了法國電影的票房紀錄,直至2011年才被《逆轉人生》超越。

劇情

1914年,來自外星的蒙督沙瓦人到達一座古埃及神廟,取走了四塊石頭和一具石棺,相傳有一種可怕的惡魔每隔5000年就會試圖摧毀宇宙中所有的生命,這四塊石頭分別代表四種元素,石棺中則是第五元素,五種元素相結合可以產生一種光束,是唯一可以抵抗惡魔的武器。

2263年[13],惡魔再度歸來,在太空中的形象仿佛一顆巨大的黑色火球,受到人類戰艦的攻擊後不但沒有被毀,反而更加強大,並透過反擊摧毀了人類戰艦。神父維托·科尼利厄斯(Vito Cornelius伊恩·霍姆飾)是蒙督沙瓦人在地球上的聯絡人,他告訴地球總統(小湯姆·里斯特英語Tommy Lister Jr.飾)這種惡魔的來歷,只有五種元素結合才能打敗它。蒙督沙瓦人在前來地球的路上遭孟加羅人僱傭兵伏擊,飛船在月球墜毀,這些孟加羅人是由實業家尚-巴蒂斯特·伊曼紐尔·佐格(Jean-Baptiste Emanuel Zorg蓋瑞·歐德曼飾)所雇,佐格答應惡魔,為它取得那四塊石頭。

四塊石頭並不在蒙督沙瓦人的飛船上,軍方從殘骸中找到一隻手,並將之帶到紐約的一間實驗室,由科學家透過基因克隆技術將之再造,出現的是位名叫「莉露」(Leeloo蜜拉·喬娃維琪飾)的人形女性。莉露對周圍的一切深感恐懼,逃出實驗室後,她從樓層的外沿跳了下去,正好掉進前特種部隊少校科賓·達拉斯(Korben Dallas布魯斯·威利飾)所開的計程車裡。

達拉斯把莉露送到科尼利厄斯家裡,科尼利厄斯從莉露口中得知,蒙督沙瓦人把四種元素的石頭轉交給了外星歌劇歌手迪娃(Diva麥雯·勒·貝斯柯飾)。另一邊,由於未能取得石頭,憤怒的佐格殺死了前來交貨的所有孟加羅人。得知石頭在迪娃手中後,曾是達拉斯上級的蒙羅將軍(Munro布里翁·詹姆士飾)請達拉斯再度出山,前去太空豪華遊輪與迪娃碰頭並取得石頭,達拉斯便與莉露一同前往。同時,科尼利厄斯派自己的助手大衛(David,查理·科里德-米爾斯飾)前去古埃及神廟做準備,自己則設法混進達拉斯乘坐的太空梭前往豪華遊輪。

孟加羅人決心為同胞報仇,取得石頭逼佐格就範。他們攻擊了豪華遊輪,迪娃在此期間被殺,但達拉斯還是成功取得了石頭並殺死了孟加羅人的首領。佐格也來到船上,他以為莉露手中的箱子裡就裝著石頭,因此開槍打中她的腹部,帶著箱子回到自己的太空船,還在遊輪上安裝了定時炸彈。遊輪上的探測系統發現炸彈後自動發出疏散警報,船上遊客匆忙撤離。佐格發現箱子裡又是空的,於是再度回到遊輪並解除炸彈,但這時一個存活的孟加羅人啟動了他們的炸彈,炸毀了遊輪,佐格也因此喪生,達拉斯、莉露、科尼利厄斯,以及談話節目主持人魯比·羅德(Ruby Rhod克里斯·塔克飾)則及時乘佐格的太空船逃離。

科本等人返回古埃及神廟,惡魔也接踵而至。幾人雖成功啟動了石頭,但身受重傷的莉露由於得知人類充滿暴力的歷史和本性,覺得心灰意冷,沒有堅強起來對抗惡魔的意願。達拉斯向莉露表白,說自己愛她,兩人深深擁吻。莉露與四塊石頭的力量結合併發射出聖光擊中惡魔,惡魔很快失去了火焰,變成地球軌道上的另一顆衛星

演員

主題

盧·貝松本打算另找名不見經傳的年輕演員出演男主角,但布魯斯·威利還是爭取到了這個機會

盧·貝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第五元素》雖然有重要的主題,但並非一部「主題宏大的電影」。他希望能讓觀眾對片中莉露的一句台詞感同身受:「如果自己都不珍惜,那挽救生命又有什麼意義?」[10]傑·泰洛特英語Jay Telotte在《科幻電影》(Science Fiction Film)一書中稱,本片探討了政治腐敗的主題[14]

布萊恩·奧特英語Brian L. Ott和艾里克·青木(Eric Aoki)在女權雜誌《女性傳播學研究英語Women's Studies in Communication》發文,認為性別也是本片的主要主題之一。兩位作者批評電影開場後很長時間都沒有女性出場,前20分鐘裡唯一的女性形象就是經重建誕生的莉露,或許還有總統身邊那位男女不分的助手。片中出場的其他女角要麼過分性感化,如空姐和麥當勞服務員;要麼就沒有任何傳統女性特徵,比如艾斯伯格(Iceborg)少校[15]。斯特凡·勃蘭特(Stefan Brandt)在《顛覆陽剛》(Subverting Masculinity)一書中也認為電影中對女性的描繪「充斥著性別方面的刻板印象」,即便女主角莉露也不例外。在勃蘭特看來,莉露也只有在與孟加羅人肉搏時那2分10秒才擺脫了那種被動的人物形象,其他戲碼里,無論是片頭掉進男主角的計程車,還是片尾追問科本對自己的情意,她都是一般的無助、渴望依賴達拉斯的男子氣概。除小湯姆·里斯特英語Tommy Lister Jr.扮演的總統以外,電影中的其他男性角色都透過各種手段來儘可能表現得缺乏男子氣概,例如既婆媽又柔弱的魯比·羅德、笨拙的維托·科尼利厄斯,以及愚蠢的蒙羅將軍等,這都是為了透過對比,來讓充滿男子氣概的科本散發出「神一般」的光芒。[16]

蘇珊·海華在《盧·貝松電影》(The Films of Luc Besson)一書中表示,《第五元素》就是一個男人「從部落中脫穎而出,證明自己的男子氣概、戰勝邪惡勢力並殺死其首腦,最終獲得保障和婚姻作為獎勵」的經典故事。在海沃德看來,科本的征程不但受到佐格和孟加羅人的威脅,連莉露都是他成功路上的阻礙,後者直到最後一刻才變得順從並向他提供幫助,接受他愛的表白。愛情是《第五元素》的劇情主線之一,並且和保衛宇宙生命的主線有同樣緊迫的期限[4]:98。海沃德還認為,環境破壞問題也是電影的重要主題,片中垃圾和污染隨處可見[4]:91-92。就科幻片而言,未來世界失控是很常見的事,往往有一些新的科技或威脅超越人類,或是威脅到人性的存在,不過《盧·貝松電影》一書還是將《第五元素》列入少數「豎起一面鏡子」、展現出人類負責任一面的科幻電影之列。海沃德覺得影片對資本主義消費主義提出質疑,佐格辦公室里的小工具讓他對技術的渴望顯得如同一種戀物癖。電影把人和科技之間的緊張關係當成一種需要徹底解決的問題來處理[4]:92

製作

蜜拉·喬娃維琪在本片拍攝期間與盧·貝松相戀,兩人之後成婚

盧·貝松導演早在少年時代就曾設想《第五元素》中的世界來打發時間,他從16歲時就開始編寫劇本,但電影一直到他38歲才在院線上映[17]。據他所說,他打算在拍攝本片前先樹立起作為導演的聲譽,這樣自己就能夠擁有創意上的主控權[10]

貝松和布魯斯·威利早在電影開拍數年前就見面探討過這一項目,但導演之後打算改請一位相對來說更年輕也更默默無聞的男演員來扮演科本,所以他把更多時間花費在選址、服裝和特技效果上而非演員身上。威利之後聯繫貝松,表示自己仍然有意出演,導演於是告知自己在選角上的想法,威利於是答覆:「盧,你懂的,如果我有意的話,我們總會想到辦法。」為了出演這個角色,威利還與攝製劇組達成了協議,此舉讓貝松大為讚賞。曾與貝松在《終極追殺令》中合作過的蓋瑞·歐德曼獲聘飾演佐格,導演稱讚奧德曼是「世界上最優秀的5位演員之一」。貝松為了給莉露找到合適的演員而親自面見了200到300名申請人,最終入選的是蜜拉·喬娃維琪[10]

從物理特徵方面來說,米拉這人很多樣化,她既可以來自過去,也可能源於未來。她或者是古埃及或古羅馬人,也可能是娜芙蒂蒂或是從外太空來的。我很喜歡她的這種特點。

——盧·貝松[10]

麥雯·勒·貝斯柯在片中出演迪娃,她和貝松在電影開拍前已經相戀6年,但在本片拍攝期間,貝松離開了她同喬沃維奇在一起[18],兩人之後成婚,但又在1999年離婚[19]

貝松本期望能在法國拍攝本片,但由於無法找到合適的地點而不得不「懷著一顆沉重的心」改在倫敦取景[20]。具體拍攝地點包括皇家歌劇院[21]松林製片廠007片場英語007 Stage[22]。片中的埃及實際上是在茅利塔尼亞取景[23]。不過,《第五元素》雖然主要是在倫敦拍攝,但仍屬法國電影之列[9][5],並且耗資數額也刷新了歐洲電影的歷史紀錄[6]。法國漫畫製作人尚·吉羅尚-克勞德·馬茲爾斯英語Jean-Claude Mézières共同擔任電影的藝術指導設計師[24][25]。兩人的漫畫作品對電影中未來紐約市的影像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26]:169。梅濟耶爾創作的《力量的循環法語Les Cercles du pouvoir》中有位名叫斯特拉克斯(S'Traks)的角色,在外星球的一個龐大城市中開計程車為生,並且計程車是在天上飛行,空中的交通還很擁堵。梅濟耶爾把這本書寄了份給貝松,後者深受啟發,把科賓·達拉斯由原本的火箭船廠工人改為計程車司機,並且紐約也變成一個空中到處都是各種交通工具飛來飛去的模樣[27]。紐約的建築物既受到20世紀60年代代謝運動風格大型模塊化公寓的啟發,又受到該世紀10年代建築師安東尼·聖伊利亞英語Antonio Sant'Elia的未來風格設計影響[28]:65。貝松要求片中的大部分動作戲都要在白天發生,他對科幻電影中常見的黑暗飛船走廊和昏暗行星深感厭煩,想讓《第五元素》擺脫這樣的模式,看起來更光亮,「高高興興、瘋瘋顛顛的」,哪怕那些陰沉的鏡頭更為現實[26]:169。法國時尚設計師尚-保羅·高緹耶設計了本片中的服裝[29][30]。據蘇珊·海華所說,高緹耶的設計屬於對傳統知性的侵犯[4]:96,顛覆性和性別的固有準則[4]:104。高緹耶還借用他人的作品作為輔助,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4]:104

魯比·羅德一角起初名叫洛克·羅德(Loc Rhod),電影的原創劇本和改編小說中都出現了這個名字[31]。有評論估計,這一名字的更改是對元素周期表中信息的發揮。魯比源自第5周期的第一種元素Rubidium),而羅德(Rhod)則源自同樣屬第5周期的Rhodium),該元素的位置正好在第5周期正中,人物的姓名就由兩種元素的前半截組成[4]:89。還有評論中稱,此人名源於其性別混淆的個人特點,雖然有男性化的姓氏,但配上的卻是女性的名字[15]。「魯比·羅德」的英文「ruby rhod」也指第一台可用雷射機的關鍵組成部分[32]

片中莉露所說的「神國語言」純屬虛構,只有約400個詞,由貝松和喬沃維基創作。兩人還在現實生活中用這種語言交談、寫信來練習。[33]

《第五元素》中在天空飛翔的計程車(上圖)是受到《力量的循環》系列漫畫(下圖)啟發[27]

特技效果

電影的特效製作由數字王國公司完成,凱倫·古利卡斯英語Karen Goulekas獲聘為數字效果總監[26]:131。數字領域採用的軟體包括Alias英語PowerAnimator[23]SoftimageAreteSide Effect's PrismsRenderMan和內部軟體[28]:60。部分鏡頭採用了真人演出、比例模型計算機成像粒子系統共同完成[26]:28。片中紐約市的空中交通場景就是用粒子系統創建。

我們有約80個城市景觀的鏡頭,其中加上計算機成像製作的汽車四處飛馳,每個鏡頭裡的東西都太多了,你根本不可能完全靠手工完成……汽車轉彎時會自動變速,所以動畫師不需要操心這點。他們只需在非常固定的空間內描繪動作,數位科技會把其他工作搞掂。——凱倫·古利卡斯[26]:140

片中紐約市的建築採用比例模型拍攝。技術人員以1比24的比例製作了數十幢公寓樓和25幢摩天大樓,其中一些有6.1米高[26]:173。這些模型的製作一共耗費了80名工作人員5個月的時間[26]:173。這些工作人員表示,建築物窗戶的製作是最費時的工作之一,特別是窗戶後面需要反映出來的細節,如家具、窗簾、燈箱廣告和尺寸很小的平面藝術作品[26]:173。為了增強微縮模型的真實感,特效團隊還需在數字環境中建立虛擬場景[28]:64。所有模型鏡頭都是採用運動控制攝影機英語Motion control photography攝製,鏡頭收集到的數據導出後可用於追蹤和生成計算機動畫,並應用到粒子系統中[28]:65。電影製作過程中還採用了數字亞光繪畫背景[26]:106,一些動畫的數字模型還應用了非均勻有理B樣條,例如莉露的身體在紐約實驗室中重建的那段鏡頭[26]:139

配樂

蘇珊·海華認為《第五元素》一定程度上又是貝松的音樂劇風格電影[4]:44,全片約有90分鐘存在某種形式的配樂[4]:47。本片配樂艾瑞克·塞拉作曲,他大量採用管弦樂曲,例如片中科學家外科醫生準備重建莉露時響起的雙簧管和弦樂曲,以及正在重建時採用的弦樂撥弦演奏。塞拉的音樂還受到多種異國風情的影響,如片中太空港橋段的史達林式號角,飛機起飛前的雷鬼音樂段落,還有遊客到達豪華遊輪時演奏歡迎賓客前來的草裙舞音樂。片中也有更為常規的音樂形式,如第五元素的主導動機段落就是在片頭帕科利教授提及第五元素時首次響起;戰艦準備攻擊惡魔的黑暗星球時,背景中響起了窮兵黷武般的軍鼓;莉露從電腦上得知戰爭的存在時,觀眾可以聽到馬勒的葬禮進行曲[4]:68。片中計程車和警車追逐段落的音樂由阿爾及利亞藝人凱利德創作,名為〈Alech Taadi[34][4]:53,這段音樂沒有包含在電影的原聲帶中,不過可以在凱利德的唱片《N'ssi N'ssi英語N'ssi N'ssi》中找到[35]

片中迪娃表演的唱段包含葛塔諾·多尼采蒂創作的《拉美莫爾的露琪亞》第3幕第2場選段《那柔和的聲音英語Il dolce suono[36],是片中為數不多的幾段帶有歌詞敘述呈現的音樂之一[4]:45。雖然迪娃一角是由法國女演員麥雯·勒·貝斯柯飾演[18],但這首歌曲的演唱者實際上是阿爾巴尼亞女高音歌唱家英瓦·穆拉英語Inva Mula[37]。電影中的這首詠嘆調在《第五元素》的原聲帶上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題為《拉美莫爾的露琪亞》,第二部分題為《迪娃之舞》(The Diva Dance),兩段曲目正好是上下曲,第一段的結束緊接著第二段的開始,以求達到像電影中那樣平穩過渡,一氣呵成的效果[38]

《第五元素》的原聲帶由維京唱片發行,在Billboard 200上最高排到第99位[39]。唱片持續時間約為63分鐘,單在法國就售出了超過20萬份[4]:43-44巴特多夫和羅德尼英語Batdorf & RodneyAllmusic網站上給予唱片三星評價(最高五星),稱其表現「包羅萬象、多才多藝,在電影以外也像電影中那樣效果十足」[40]Filmtracks英語Filmtracks網站上的一篇評論同樣給予唱片三星評價(最高五星)[11]

發行

初步上映

《第五元素》在第50屆坎城影展首映,並且是這屆電影節的開幕片[41]高蒙搭建了面積超過9300平方米的放映區,來賓可以得到一塊「第五元素」斯沃琪手錶,並以此作為門票入場觀看電影。現場還有未來風格的芭蕾舞表演,尚-保羅·高緹耶的時裝演出,以及焰火表演。高蒙為此次活動約花費了100到300萬美元,創下坎城影展的新紀錄。[42]

票房

本片在美國上映的第一個週末就進帳1700萬美元,登上票房榜冠軍寶座[9]。電影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全球票房超過2.63億美元,幾乎是9000萬美元預算的3倍。美國市場貢獻了《第五元素》總票房的26%,在1997年的世界電影中,本片收入排名第9[12],是這年法國的電影票房冠軍[5],該國觀影人數超過769萬[4]:91。電影在德國獲得金銀幕獎,這表明本片在該國售出了超過300萬張電影票[43]。《第五元素》刷新了法國電影的票房紀錄[6],保持了16年後才被2011年的《逆轉人生》打破[44],並且作為其他國家和地區收益最高法國電影的地位仍然保持[45]

專業評價

爛番茄上收集了58篇針對本片的專業評論文章,其中41篇給出「新鮮」的正面評價,「新鮮度」為71%;網站上的共識評價這樣寫道:「視覺上創意十足而且讓人賞心悅目,盧·貝松的《第五元素》是部自始至終沒有太把自個兒當回事兒的神奇流行科幻電影」[46]。而Metacritic上收集的22篇評論文章中則有10篇好評,3篇差評,9篇褒貶不一,綜合得分52(最高100)[47]

《第五元素》上映後所獲評價趨於兩極化。《洛杉磯時報》的凱文·湯瑪斯英語Kevin Thomas (film critic)描述電影是場「製作精良到甚至有些做作的科幻盛會,幾乎像去年的《不可能的任務》讓觀眾難以跟上。」他在總結中稱,《第五元素》會遠比觀眾期望的更加溫暖、風趣,並且包括有一些最為精良和機智的製作及服裝設計[48]羅傑·埃伯特吉恩·西斯克爾英語Gene Siskel都在影評節目《看電影英語At the Movies (1982 TV program)》中給予本片「大拇指向上」的好評[49],埃伯特還在《芝加哥太陽報》的專欄上給予電影三星評價(最高四星),稱這是部「偉大的愚蠢電影」,他在總結中這樣寫道:「我不會錯過這部電影,它影像的豐富程度也值得我推薦。但從127分鐘的片長來說,雖然看起來還算合理,但還是有些太長了」[2]

部分影評對電影誇張的格調不滿並予以嚴厲的批評。陶德·麥卡錫在《綜藝》雜誌上寫道:「《第五元素》是各種元素組成的大雜燴,沒法恰如其分地凝聚到一塊兒,很大程度上來說,這是歐洲試圖製作美國式科幻巨製,最終淪為東施效顰的作品」[7]。《Slate》雜誌的大衛·埃德爾斯坦英語David Edelstein用辭更為尖刻,稱「這到底是不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電影或許很難說,但這就是最精神錯亂的電影之一」[3]

影評人對克里斯·塔克飾演魯比·羅德的演出看法也是兩極分化[50]。《洛杉磯時報》[51]和《時代》周刊給予好評,《時代》還稱他是「這年夏天最離譜的特技效果」[52]。不過,《全面電影英語Total Film》的喬什·溫寧(Josh Winning)則認為,塔克的表演是本片的薄弱環節,他在評選「50個毀掉電影的表演」時把塔克在《第五元素》中的演出排名第20位[53]

影響和相關媒體

多種出版物認為《第五元素》是科幻邪典經典電影[29][54][55],但也有尖銳批評的聲音,要求貝松「他媽的離科幻遠點兒」[56]。據影評人馬克·克默德英語Mark Kermode所稱,《第五元素》是他的讀者存在分歧最大的電影,既有些認為這是有史以來最優秀的暑期大片,也有人認為這是最糟糕的。克默德回憶道:「我記得很清楚,《第五元素》在坎城首映時,觀眾看法的確是兩極分化」[57]。史蒂芬·卡斯(Stephen Cass)在《發現》上把本片評為Hulu訂閱電影中科幻類的第3位,他寫道:「人們對《第五元素》似乎不是喜歡就是討厭……豪華的視覺效果和布魯斯·威利、蜜拉·喬娃維琪以及蓋瑞·歐德曼的娛樂表演讓這部電影值得一看」[58]。有評價稱本片已經達到「實在太糟、糟到很好」的境界,梅雷迪思·韋爾納(Meredith Woerner)在io9英語io9網站上評選「歷史上20部最糟糕的科幻電影」,《第五元素》榜上有名[59]。2007年,視覺效果工會評選歷史上最有影響的50部視覺效果電影,《第五元素》同《夢遊小人國英語Darby O'Gill and the Little People》並列排在第50名[60]

威利在1999年接受採訪時予以本片好評,表示電影拍攝過程樂趣十足[8]。塔克和喬沃維奇也在接受採訪時對參拍本片的過程以及與貝松合作的經歷讚不絕口,這些採訪內容收錄在電影的旗艦版DVD中,喬沃維奇還稱讚貝松是她合作過的第一位「真是了不起」的導演[61]。2014年,加里·奧德曼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不喜歡《第五元素》:「哦不,我實在受不了」[62]。他還曾在2011年聲稱,自己出演《第五元素》從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盧·貝松登門邀請,並且還為自己執導的電影《切勿吞食英語Nil by Mouth (film)》注資[63]

電影上映後,亞歷山卓·尤杜洛斯基尚·吉羅對貝松提出起訴,聲稱《第五元素》剽竊了他們的漫畫作品。吉羅的訴訟要求包括不正當競爭賠償1310萬歐元,損害賠償和利息共900萬歐元,還要求對電影經營淨收入分成2到5個百分點;尤杜洛斯基則要求70萬歐元賠償。法庭之後認為電影只採用了漫畫中「細微的片段」[64],並且吉羅在作出指控前還曾接受貝松的聘請,因此駁回了起訴[24]

1997年,由特里·比森執筆,哈珀柯林斯出版的電影同名改編小說發行[65][66]。電影上映後曾有傳言稱其後會拍攝續集,片名暫定《影子先生》(Mr. Shadow),但貝松在2011年接受採訪時表示,他根本沒有計劃過要為《第五元素》拍攝續集,也沒有這樣的想法[67]

1998年,動視製作了《第五元素》的同名電子遊戲,並分為PlayStationPC兩種版本。其中PlayStation總體評價欠佳[68],不過PC版本的情況就要好得多[69]。勞倫·菲爾德(Lauren Fielder)在《GameSpot》上表示,Playstation版《第五元素》「很可能是我玩過最爛的遊戲」[70]IGN的道格·佩里(Doug Perry)評價:「拿出《古墓奇兵》,加上莉露和無聊的謎題就成了《第五元素》」[71]。2001年,根據本片改編的賽車遊戲《紐約賽車英語NYR: New York Race》面世。Eurogamer網站給予該遊戲的評分為6(最高為10),稱「《紐約賽車》是款散發出格調的有趣街機小遊戲,但這種樂趣只能持續很短暫的時間,很快你就會感到厭倦。」[72]

榮譽

《第五元素》在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角逐中獲音效剪輯獎提名[73],並獲1998年金捲軸獎最佳音效剪輯獎提名[74],但最終雙雙不敵《鐵達尼號》。電影獲得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特技視覺效果獎[75][76]盧米埃獎最佳導演獎[77]。影片獲7項凱薩電影獎提名,最終贏得了最佳導演[78]、最佳攝影和最佳藝術指導獎[79][76]。《第五元素》還獲得1997年歐洲電影獎年度電影[80]雨果獎最佳戲劇呈現[81]以及衛星獎最佳視覺效果獎提名[82]。攝影師泰瑞·艾伯嘉英語Thierry Arbogast因本片和《戀戀風暴英語She's So Lovely》在1997年坎城影展上捧走了技術大獎[76]。電影還得到了4項土星獎提名,分別是最佳科幻電影、最佳服裝[83]、最佳特技效果[84]和蜜拉·喬娃維琪的最佳女配角獎提名[85]。片中喬沃維奇和孟加羅人打鬥的場面獲MTV電影大獎最佳打鬥獎提名[85][86],她還獲得了百視達影視獎英語Blockbuster Entertainment Awards最佳女新人演員提名[87]

除給予肯定的獎項外,喬沃維奇和克里斯·塔克還被金酸莓獎提名,其中喬沃維奇的提名獎項是最差女配角獎英語Golden Raspberry Award for Worst Supporting Actress,塔克則因本片和《超級轟天雷英語Money Talks (1997 film)》而被提名最差新星獎英語Golden Raspberry Award for Worst New Star[88]

年份 組織 獎項 提名 結果
1998 奧斯卡金像獎 音效剪輯 馬克·曼吉尼 提名
1998 百視達影視獎英語Blockbuster Entertainment Awards 最佳女新人 蜜拉·喬娃維琪 提名
1997英語51st British Academy Film Awards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 最佳特技視覺效果英語BAFTA Award for Best Special Visual Effects 馬克·斯泰森凱倫·古利卡斯英語Karen Goulekas尼克·阿爾德英語Nick Allder尼爾·寇堡英語Neil Corbould尼克·杜德曼英語Nick Dudman 獲獎
1997 坎城影展 技術大獎 泰瑞·艾伯嘉英語Thierry Arbogast 獲獎
1998 凱薩電影獎 最佳攝影 泰瑞·艾伯嘉 獲獎
最佳導演 盧·貝松 獲獎
最佳藝術指導英語César Award for Best Production Design 丹·威爾(英語:Dan Weil 獲獎
最佳服裝設計英語César Award for Best Costume Design 尚-保羅·高緹耶 提名
最佳剪輯英語César Award for Best Editing 西爾維·蘭德拉(英語:Sylvie Landra 提名
最佳影片 盧·貝松 提名
最佳電影配樂英語César Award for Best Original Music 艾瑞克·塞拉 提名
最佳音效 丹尼爾·布里索(英語:Daniel Brisseau 提名
1997 歐洲電影獎 年度電影 帕特里斯·勒杜英語Patrice Ledoux 提名
1998英語18th Golden Raspberry Awards 金酸莓獎 最差女配角英語Golden Raspberry Award for Worst Supporting Actress 蜜拉·喬娃維琪 提名
最差新星英語Golden Raspberry Award for Worst New Star 克里斯·塔克 提名
1998 金捲軸獎 最佳音效剪輯 馬克·曼吉尼 提名
1998 雨果獎 最佳戲劇表現 《第五元素》 提名
1997 盧米埃獎 最佳導演英語Lumières Award for Best Director 盧·貝松 獲獎
1998英語1998 MTV Movie Awards MTV電影大獎 最佳打鬥英語MTV Movie Award for Best Fight 蜜拉·喬娃維琪對戰外星人 提名
1998 衛星獎 最佳視覺效果英語Satellite Award for Best Visual Effects 馬克·斯泰森 提名
1998 土星獎 最佳科幻電影 《第五元素》 提名
最佳服裝 尚-保羅·高緹耶 提名
最佳特技效果 特技效果團隊 提名
最佳女配角 蜜拉·喬娃維琪 提名

家用媒體

1997年12月10日,《第五元素》的家用媒體首度面世,分別發行有VHS錄影帶雷射影碟和DVD[89]。這版DVD中的電影採用2.39比1的變形寬銀幕格式標準,其中沒有任何特別花絮[90]。2001年10月,影片發行了索尼Superbit英語Superbit格式DVD[91]IGN網站給予原版DVD9分評價(最高10分),並且Superbit版本的畫質得到滿分;Superbit版本的總體表現為8分,這主要是因為受到其中沒有任何特別花絮的拖累[91]

2005年1月11日,《第五元素》的雙DVD「旗艦版」面世[89][92]。其中第一碟與Superbit版本唯一的區別就是增加了一條「事實音軌」,會在節目播放時顯示有關電影、演員和劇組的花絮。第二碟提供有各種特別花絮,涵蓋範圍包括視覺製作、特技效果、電影中的時裝、花絮以及對威利、喬沃維奇和塔克的採訪,還包括片中4種外星人和迪娃的小知識。伊恩·簡(Ian Jane)在DVD Talk網站發文,稱讚旗艦版中的特別花絮內容。[92]

2006年6月20日,《第五元素》發行了首版藍光影碟,但由於其畫質遠未達到藍光標準,並且缺少特別花絮而飽受非議[93]。面對指責,索尼採取了「極其罕見的舉動」,於2007年7月17日發行藍光修復版,對先前發行的藍光版不滿的顧客可以免費更換[94]Blu-ray.com在評論中稱,修復版「絕對」彌補了初版藍光的乏善可陳,還讚揚了其視頻和音頻的高品質,但另一方面也批評其中缺少特別花絮[93]。《第五元素》的20週年4K修復版超高畫質藍光光碟於2017年7月11日上市[95]

注釋

  1. ^ 本片預算在不同來源中有不同的說法,有5000萬美元[6]、7000萬美元[7][8]、8000萬美元[9][10]和1億美元[11],但由於有4個來源標明的數字是9000萬美元,因此這裡也採用這個數字。

參考文獻

  1. ^ Le Cinquième élément. Ciné-Ressources英語Ciné-Ressources. [2014-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9). 
  2. ^ 2.0 2.1 Ebert, Roger. The Fifth Element. RogerEbert.com英語RogerEbert.com. 1997-05-09 [2014-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8). 
  3. ^ 3.0 3.1 Edelstein, David. Unmitigated Gaul: The Fifth Element and Irma Vep. Slate. 1997-05-11 [2014-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9).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Hayward, Susan; Powrie, Phil. The Films of Luc Besson: Master of Spectacle. 曼徹斯特: 曼徹斯特大學出版社英語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0-7190-7029-7. 
  5. ^ 5.0 5.1 5.2 Mazdon, Lucy. Encore Hollywood: Remaking French Cinema. 倫敦: 英國電影協會. 2000: 109-110. ISBN 978-0-8517-0801-0. 
  6. ^ 6.0 6.1 6.2 LaPlante, Alice. Playing for Profit: How Digital Entertainment is Making Big Business Out of Child's Play. 約翰威立. 1999: 58 [2014-12-08]. ISBN 978-0-471-29614-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9). 
  7. ^ 7.0 7.1 McCarthy, Todd. Review: "The Fifth Element". 綜藝. 1997-05-07 [2014-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2). 
  8. ^ 8.0 8.1 The Fifth Element: Luc Besson and Bruce Willis. 特別廣播服務公司. 1999-01-25 [2014-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8). 
  9. ^ 9.0 9.1 9.2 Drazin, Charles. The Faber Book of French Cinema. 費伯出版社. 2011: 382 [2014-12-08]. ISBN 978-0-571-21849-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9).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Schaefer, Stephen. Filmmaker Luc Besson explains how a childhood fantasy became a hit sci-fi epic.. IndustryCentral. [2014-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9). 
  11. ^ 11.0 11.1 The Fifth Element. FilmTracks英語FilmTracks. 1997-05-10 [2014-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5). 
  12. ^ 12.0 12.1 The Fifth Element (1997). Box Office Mojo. IMDb. [2014-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9). 
  13. ^ 盧·貝松(導演). The Fifth Element (iTunes). 高蒙電影公司. 1997. 電影開場字幕說明年份是1914年(2分35秒),接下來的太空場景字幕寫著「300年後」(12分9秒),科本的鬧鐘說明年份是2263年(16分58秒)。百代於1997年發行的DVD封底寫著年份為2257年。
  14. ^ Telotte, J. P. Science Fiction Film. 劍橋大學出版社. 2001: 16 [2014-12-08]. ISBN 978-0-521-5964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7). 
  15. ^ 15.0 15.1 Ott, Brian L; Aoki, Eric. Counter-Imagination as Interpretive Practice: Futuristic Fantasy and The Fifth Element. Women's Studies in Communication (Taylor & Francis). 2001, 27 (2): 149–176. 
  16. ^ Brandt, Stefan. American Culture X: Identity, homosexuality, and the search for a new American hero. West, Russell; Lay, Frank (編). Subverting Masculinity: Hegemonic and Alternative Visions of Masculinity in Contemporary Culture. Amsterdam: Rodopi. 2000: 67–93. ISBN 978-90-420-1234-9. 
  17. ^ The Fifth Element (1997). AllMovie. [2014-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4). 
  18. ^ 18.0 18.1 Change, Kee. Film Critic: Maïwenn's 'Polisse'. Anthem Magazine. 2012-05-05 [2014-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8). 
  19. ^ Buys, Sara. Milla's Tale. Harpers & Queen. 2003-01 [2014-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6). 
  20. ^ Paris prosecutors probe Luc Besson's 'Film City' studios. Hürriyet Daily News英語Hürriyet Daily News. 2013-12-20 [2014-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21. ^ Shipman, Chris. Top films featuring opera 20-16. Royal Opera House. 2011-10-11 [2014-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6). 
  22. ^ The Fifth Element. 松林製片廠. [2014-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3). 
  23. ^ 23.0 23.1 Elrick, Ted. Elemental Images. Cinefex. 1997, (70): 130 [2014-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3). 
  24. ^ 24.0 24.1 Heller, Jason. R.I.P. Moebius, comics legend and Métal Hurlant co-founder. 影音俱樂部. 2012-03-10 [2014-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1). 
  25. ^ Anders, Charlie. Luc Besson adapting classic time-travel comic created by Fifth Element concept artist. io9英語io9. 2012-07-01 [2014-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1). 
  26. ^ 26.00 26.01 26.02 26.03 26.04 26.05 26.06 26.07 26.08 26.09 Bizony, Piers. Digital Domain: The Leading Edge of Visual Effects. London: Aurum Press. 2001. ISBN 978-0-8230-7928-5. 
  27. ^ 27.0 27.1 Mézières, Jean-Claude; Christin, Pierre. The Circles of Power. Valerian: The New Future Trilogy. Valérian: Spatio-Temporal Agent. Trans. Timothy Ryan Smith. 紐約: iBooks. 2004: 65. ISBN 978-0-7434-8674-3. 
  28. ^ 28.0 28.1 28.2 28.3 Hanson, Matt. Building Sci-Fi Moviescapes: The Science Behind the Fiction. Waltham, Massachusetts: 焦點出版社英語Focal Press. 2005. ISBN 978-0-240-80772-0. 
  29. ^ 29.0 29.1 Teichner, Martha. Jean Paul Gaultier: Fashion's wild child. CBS News. 2012-01-22 [2014-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1). 
  30. ^ Sehajpal, Ashima. Flirting with change. The Tribune. 2011-07-08 [2014-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1). 
  31. ^ Yu, Justin. The 404 Yuletide Mini-sode: Where The 404 is the Fifth Element. CNET. 2009-12-28 [2014-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4). 
  32. ^ Townes, Charles. A Century of Nature: Twenty-One Discoveries that Changed Science and the World. 芝加哥: 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2003: 107–112. ISBN 0-226-28413-1. 
  33. ^ Rogers, Stephen D. The Dictionary of Made-Up Languages: From Elvish to Klingon, The Anwa, Reella, Ealray, Yeht (Real) Origins of Invented Lexicons. Adams Media. 2011-11-15: 51 [2014-12-09]. ISBN 978-1-4405-2817-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3). 
  34. ^ Cornea, Christine. Science Fiction Cinema: Between Fantasy and Reality. 羅格斯大學出版社英語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7: 207 [2014-12-10]. ISBN 978-0-8135-41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3). 
  35. ^ Sheridan, Tim. Khaled: N'ssi N'ssi. AllMusic.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1). 
  36. ^ Gemini Sun Records is Proud to Announce Vitas. Press release. Gemini Sun Records.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9). 
  37. ^ The Fifth Element [Virgin]. AllMusic.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0). 
  38. ^ éric Serra. The Fifth Element (Soundtrack). 維京唱片. 1997-05-06. 
  39. ^ The Fifth Element [Virgin] – Awards. AllMusic.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0). 
  40. ^ Batdorf, Rodney. The Fifth Element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AllMusic.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0). 
  41. ^ Festival de Cannes: The Fifth Element. Cannes Film Festival. [2014-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1). 
  42. ^ Gray, Timothy. Cannes parties are legendary, but sometimes the shindig can outperform the pic. Variety. 2013-05-13 [2014-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5). 
  43. ^ Das fünfte Element. Goldene Leinwand. [2014-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5). 
  44. ^ 'Intouchables': plus gros succès de l'histoire pour un film non-anglophone. PureMédias. 2012-03-21 [2014-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45. ^ Palmer, Tim. Brutal Intimacy: Analyzing Contemporary French Cinema.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2011: 116 [2014-12-09]. ISBN 978-0-8195-6827-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7). 
  46. ^ The Fifth Element Movie Reviews, Pictures.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2014-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7). 
  47. ^ The Fifth Element.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2014-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2). 
  48. ^ Thomas, Kevin. 'Element': A Voyage as Fun, Stylish as It Is Confusing. Los Angeles Times. 1997-05-09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8). 
  49. ^ Week of May 10, 1997: The Fifth Element review. At the Movies. 第11季. 第35集. 1997-05-10. 
  50. ^ Motor Mouth Man. Newsweek. 1997-09-07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9). 
  51. ^ Smith, Steven. In His Element. Los Angeles Times.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5). 
  52. ^ Chris Tucker. Los Angeles Magazine. 1998, (November): 96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9). 
  53. ^ Winning, Josh. 50 Performances That Ruined Movies. Total Film. 2011-11-02 [2014-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2). 
  54. ^ Yamato, Jen. Milla Jovovich on Resident Evil And Her Ultraviolet Beef. Rotten Tomatoes. 2007-08-13 [2014-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30). 
  55. ^ Woerner, Meredith. Luc Besson's next film is 'The Fifth Element to the power of ten'. io9. 2010-10-14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7). 
  56. ^ Huddleston, Mark. 50 essential sci-fi films – part two. Time Out.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1). 
  57. ^ Kermode, Mark. Summer Blockbusters – Your Best and Worst. BBC. 2012-08-28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0). 
  58. ^ Cass, Stephen. 5 Best Science Fiction Movies on Hulu: #3, The Fifth Element. Discover. 2008-12-24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3). 
  59. ^ Woerner, Meredith. The 20 Best Worst Science Fiction Movies of All Time. io9. 2008-09-18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5). 
  60. ^ The Visual Effects Society Unveils '50 Most Influential Visual Effects Films of All Time'. Studio Daily. 2007-05-11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2). 
  61. ^ The Fifth Element – Ultimate Edition (DVD). Columbia TriStar Motion Picture Group. 2005. 
  62. ^ Hochman, David. Playboy Interview: Gary Oldman. Playboy. 2014-06-25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1月21日). 
  63. ^ Hamm, Matt. Gary Oldman "A Life In Pictures" @ BAFTA. Live For Films. 2011-09-28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8). 
  64. ^ Moebius perd son procès contre Besson. ToutenBD. 2004-05-28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0月28日). 
  65. ^ The fifth element : a novel. WorldCat.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0). 
  66. ^ Bisson, Terry. The Fifth Element: A Novel. HarperPrism. 1997. ISBN 978-0-06-105838-7. 
  67. ^ Ryan, Mike. Luc Besson Reflects on His Female Leads and Explains Why a 'Fifth Element' Sequel Will Never Happen. Moviefone. 2011-08-26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0). 
  68. ^ The Fifth Element for PlayStation. GameRankings.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0). 
  69. ^ The Fifth Element. GameRankings.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0). 
  70. ^ Fielder, Lauren. Fifth Element, The Review (PS). GameSpot. 1998-10-21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0). 
  71. ^ Perry, Doug. Fifth Element. IGN. 1998-10-01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1月10日). 
  72. ^ Taylor, Martin. NY Race. Eurogamer. 2001-11-15 [2014-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1月10日). 
  73. ^ The 70th Academy Awards (1998) Nominees and Winn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4-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74. ^ Mark Mangini (PDF). 好萊塢報導. 1998-03-09: C-11 [2014-12-11]. ISSN 0018-366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11-09). 
  75. ^ Achievement in Special Visual Effects in 1998. 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9). 
  76. ^ 76.0 76.1 76.2 The Fifth Element (1997). The New York Times.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9). 
  77. ^ The Fifth Element:Awards & Nominations. MSN. [2014-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78. ^ Williams, Michael. 'Chanson' big winner at top French kudos show. Variety. 1998-03-01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5). 
  79. ^ Palmares 1998 – 23th[sic] Cesar Award Ceremony. César Award.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8). 
  80. ^ 1997. European Film Awards.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1月9日). 
  81. ^ 1998 Hugo Awards. Hugo Awards.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82. ^ 1998. International Press Academy.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83. ^ Jean Paul Gaultier.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1). 
  84. ^ VFX Awards. KEG FX.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85. ^ 85.0 85.1 Justin, Sarachik. Milla Jovovich Blasts Summit Entertainment for Ignoring 'Three Musketeers'. The Christian Post. 2011-10-21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9). 
  86. ^ 1998 MTV Movie Awards. MTV.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7).  Note: Click on the 'Winners' tab.
  87. ^ 1996 Blockbuster Entertainment Awards Nominees Announced. Billboard. 1998-01-17: 64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9). 
  88. ^ 1997 Archive. Golden Raspberry Award. 2000-08-23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7). 
  89. ^ 89.0 89.1 The Fifth Element (1997). DVDs Release Dates.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9). 
  90. ^ Beierle, Aaron. The Fifth Element. DVD Talk. 2000-06-28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0). 
  91. ^ 91.0 91.1 Jeremy, Conrad. Fifth Element (Superbit), The. IGN. 2001-10-11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9). 
  92. ^ 92.0 92.1 Jane, Ian. The Fifth Element – Ultimate Edition. DVD Talk.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9). 
  93. ^ 93.0 93.1 Williams, Ben. The Fifth Element Blu-ray. Blu-ray.com. 2007-08-05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0). 
  94. ^ Sony Offers New 'Fifth Element' Blu-ray Remaster and 'Replacement Exchange Program'. High-Def Digest. 2007-06-18 [201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0). 
  95. ^ Newton, Kyle. The Fifth Element - 4K Ultra HD Blu-ray. High-Def Digest. 2017-07-27 [2017-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9). 

擴展閱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