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印巴戰爭
1965年印巴戰爭 | |||||||||
---|---|---|---|---|---|---|---|---|---|
印巴戰爭的一部分 | |||||||||
| |||||||||
參戰方 | |||||||||
印度 援助方: 蘇聯 |
巴基斯坦 援助方: 伊朗王國[1] 中國[2] 印度尼西亞[2]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拉爾·巴哈杜爾·夏斯特里 賈揚托·納斯·喬杜里 哈巴克什·辛格 阿爾瓊·辛格 古爾巴什·辛格·迪倫 |
阿尤布·汗 穆罕默德·穆薩·汗 巴克提亞·拉納 迪卡·汗 努爾·汗 阿夫扎爾·拉赫曼·汗 | ||||||||
兵力 | |||||||||
720輛坦克[4] 628門火炮[5] 700,000名步兵[4] |
552門火炮[5] 260,000名步兵[4] | ||||||||
傷亡與損失 | |||||||||
印方數據 巴方數據 |
中立數據[7] 巴方數據
印方數據 |
第二次印巴戰爭,也被稱為1965年印巴戰爭或第二次克什米爾戰爭,是1965年4月至1965年9月間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國之間的戰爭。為期五個月的戰爭造成雙方數千人傷亡。它在聯合國調停下停火,之後發表了塔什干宣言。大部分的戰爭由兩國陸軍在克什米爾沿兩國邊界的地方展開。這場戰爭的細節,仍然有許多爭議的地方。
背景
自1947年8月英屬印度分治以來,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多個問題上仍存在爭議。 儘管克什米爾衝突是兩國分裂的主要問題,但還存在其他邊界爭端,尤其是印度古吉拉特邦的貧瘠地區卡奇蘭恩。 該問題首次出現於1956年,最終以印度重新控制了爭議地區而告終。20世紀60年代,巴基斯坦通過1954年簽署的防務協議從美國獲得了7億美元的軍事援助,極大地實現了巴基斯坦軍事裝備的現代化。1962年中印戰爭失敗後,印度軍隊無論是在人員還是裝備上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此期間,儘管巴基斯坦軍隊在數量上小於印度軍隊,但在空中力量和裝甲力量方面對印度具有質的優勢,巴基斯坦試圖在印度完成國防建設之前利用這一優勢。
戰爭過程
巴基斯坦士兵於1965年1月開始在印度控制的領土上巡邏,隨後兩國於1965年4月8日襲擊了對方的哨所。最初兩國邊防警察都參與了爭議地區的衝突,但很快兩國武裝部隊之間就發生了間歇性小規模衝突。巴基斯坦發動「沙漠鷹」行動並占領了坎賈科特要塞邊境地區附近的幾個印度哨所。1965年6月,英國首相哈羅德·威爾遜成功說服兩國結束敵對行動。 兩國於1965年6月30日簽署協議,通過國際法院國際仲裁解決邊界爭議。國際法庭設立了一個分庭來解決這一爭端,1968年晚些時候做出的裁決顯示,巴基斯坦獲得了780平方公里(約301平方英里)的卡奇牧場,而其最初主張的9,100平方公里(3,500平方英里)的土地則被給予巴基斯坦。
1965年9月1日,巴基斯坦發起了一場名為「大滿貫行動」的反擊,目標是奪取查謨的重要城鎮阿赫努爾,該鎮將切斷印度軍隊的通訊並切斷供應路線。阿尤布·汗計算出,「印度教徒的士氣不會在正確的時間和地點受到超過幾次嚴厲打擊」 儘管此時直布羅陀行動已經失敗,印度已經佔領了哈吉皮爾山口。1965年9月1日凌晨3點30分,整個Chhamb地區遭到大規模砲擊。巴基斯坦發起了大滿貫行動,印度陸軍總部措手不及。巴基斯坦以壓倒性的兵力和技術上先進的坦克發動進攻,戰勝了印度軍隊,印度軍隊措手不及,損失慘重。印度的回應是召集其空軍來削弱巴基斯坦的襲擊。第二天,巴基斯坦進行了報復,其空軍襲擊了印度軍隊和位於克什米爾和旁遮普邦的空軍基地。印度決定向巴基斯坦旁遮普開放進攻戰區,這迫使巴基斯坦軍隊重新部署參與保衛旁遮普行動的部隊。大滿貫行動因此失敗,因為巴基斯坦軍隊無法佔領阿克諾爾; 當印度決定通過進一步向南進攻巴基斯坦來減輕對克什米爾軍隊的壓力時,這成為戰爭的轉折點之一。在山谷中,另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地區是卡吉爾。卡吉爾鎮在印度手中,但巴基斯坦佔領了俯瞰卡吉爾和斯利那加-列赫公路的高地。然而,在印軍發起大規模反滲透行動後,巴基斯坦滲透者於 8 月被迫撤離該地區。
印度於9月6日越過西部戰線的國際邊界。9月6日,印度陸軍第15步兵師在二戰老將 Niranjan Prasad 少將的帶領下,在Icchogil 運河(BRB 運河)西岸附近與巴基斯坦的大規模反擊作鬥爭,這是事實上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邊界。將軍的隨行人員本身遭到伏擊,他被迫逃離他的車輛。第二次,這次成功,試圖穿越Ichhogil運河是在拉合爾以東的Barki村( Burki戰役)的橋上進行的. 這些事態發展使印度軍隊進入了拉合爾國際機場的範圍之內。因此,美國要求暫時停火,以允許其撤離在拉合爾的公民。
向拉合爾發起的進攻由第1步兵師組成,由第2獨立裝甲旅的3個坦克團支援;他們迅速越過邊境,於9月6日抵達伊喬吉爾 (BRB)運河。巴基斯坦軍隊控制了運河上的橋梁,或者炸毀了那些它無法控制的橋梁,有效地阻止了印度人在拉合爾的進一步推進。印度Jat團的一個單位,3 Jat,也越過Icchogil運河並佔領了運河西側的Batapore鎮(Jallo Mur 到巴基斯坦)。同一天,由巴基斯坦空軍 軍刀支援的裝甲師和步兵師組成的反攻迫使印度第15師撤退到起點。雖然3 Jat的傷亡很小,彈藥和儲存車輛造成的大部分損失,但上級指揮官沒有關於3 Jat捕獲巴塔波雷的信息,誤導性信息導致指揮部從巴塔波雷和多格雷撤退到 Ghosal-Dial。這一舉動給Lt-Col帶來了極大的失望Desmond Hayde,3 Jat 的 CO。多格雷最終在9月21日被 3 Jat 重新奪回,這是第二次但在多格雷戰役中由於巴基斯坦增援而進行了更加艱苦的戰鬥。
1965年9月8日,第5馬拉塔輕步兵連被派往位於穆納堡的拉賈斯坦邦武裝警察 (RAC) 哨所增援——這是一個距離焦特布爾約 250 公里的戰略小村莊。他們的簡介很簡單。堅守崗位,防止巴基斯坦步兵營越過該崗位。但在馬拉塔山(位於穆納堡)——正如該職位現在被命名的那樣——這家印度公司幾乎無法在24小時內阻止激烈的攻擊。一個由3名衛兵組成的連配備954個重型迫擊砲砲台,被命令加強穆納堡的RAC哨所。巴基斯坦空軍掃射了整個地區,並在加德拉公路火車站附近擊中了一輛來自巴爾默的鐵路列車。9月10日,穆納寶落入巴方手中,奪取戰略要地的努力沒有成功。
在 9 月 9 日之後的幾天裡,兩國的首演編隊在不平等的戰鬥中被擊潰。被稱為「印度軍隊的驕傲」的印度第一裝甲師向錫亞爾科特發起了進攻。該師一分為二,在查溫達被巴基斯坦第6裝甲師逼退,在遭受近100輛坦克的重創後被迫撤退。
巴基斯坦人通過發起「結束行動」來跟進他們的成功,這迫使印度人走得更遠。同樣,巴基斯坦的驕傲,第一裝甲師,向坎卡蘭發起進攻,意圖奪取阿姆利則(印度旁遮普邦的主要城市)和雙魚河上通往賈朗達爾的橋梁。
然而,巴基斯坦第1裝甲師從未穿過 Khem Karan,到9月10日結束時,印度第4山地師的防禦在現在被稱為Asal Uttar的戰役中瓦解(字面意思是「真實的」答案」,或更合適的英語等價物——「擬合響應」)。該地區因擁有大量美國製造的巴基斯坦巴頓坦克而被稱為「巴頓納加爾」(Patton Town) 。大約97輛巴基斯坦坦克被摧毀或遺棄,只有32輛印度坦克被摧毀或損壞。
拉賈斯坦邦地區的敵對行動於9月8日開始。最初,巴基斯坦沙漠部隊和胡爾民兵(皮爾帕加羅的追隨者)被置於防禦角色,事實證明,他們非常適合這個角色。胡爾人熟悉地形和當地狀況,並擁有許多基本的沙漠生存技能,而他們的對手和巴基斯坦軍隊的戰友則不具備這些。胡爾人主要作為輕步兵作戰,在印度軍隊進入信德省時給他們造成了許多傷亡。胡爾人還被用作散兵,騷擾印度人的LOC,這是他們經常在駱駝身上承擔的任務。隨著戰斗在赫爾河上進行,沙漠部隊越來越多地被用來攻擊和占領拉賈斯坦邦境內的印度村莊。
戰爭陷入僵局,兩國都佔有對方的領土。印度軍隊在戰場上陣亡3000人,巴基斯坦陣亡3800人。印度軍隊擁控制了1,920平方公里(740平方英里)的巴基斯坦領土,巴基斯坦軍隊控制了550平方公里(210平方英里)的印度領土。印度佔領的領土主要在肥沃的錫亞爾科特、拉合爾和克什米爾地區,而巴基斯坦的土地收益主要在信德省對面的沙漠和克什米爾附近的Chumb地區。巴基斯坦聲稱它控制了1,600平方公里(620 平方英里)的印度領土,同時失去了1,200平方公里(450平方英里)的自己領土。
結果
1966年1月,印巴雙方簽署《塔什干宣言》。這場戰爭雙方都認為自己是勝利者,印度稱其挫敗了巴基斯坦支持的印控克什米爾境內的恐怖活動和叛軍,而巴基斯坦則稱印度對巴基斯坦的領土野心被成功遏制。但《塔什干宣言》僅是一個停火協定式的文件,並不是最終的解決方案,因為該宣言沒有解決印巴之間的領土糾紛和水資源分配糾紛,這為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埋下了伏筆。
參考
- ^ Rubin, Barry.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116. ISBN 0-19-502805-8.
- ^ 2.0 2.1 Pakistan :: The Indo-Pakistani War of 1965. Library of Congress Country Studies,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pril 1994 [2 Octo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7).
- ^ Indo-Pakistani War of 1965. Global Security. [2012-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9).
- ^ 4.0 4.1 4.2 4.3 4.4 4.5 Rakshak, Bharat. Page 15 (PDF). Official History. Times of India. [2011-07-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6-09).
-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SIngh, Lt.Gen Harbaksh. War Despatches. New Delhi: Lancer International. 1991: 7. ISBN 81-7062-117-8.
- ^ T. V. Paul 1994,第107頁.
-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Thomas M. Leonard. Encyclopedia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Taylor & Francis. 2006: 806– [2011-04-14]. ISBN 978-0-415-9766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 ^ Indo-Pakistan War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01).
- ^ Tucker, Spencer. Tanks: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ir Impact. ABC-CLIO. 2004-01-01 [2016-01-01]. ISBN 978157607995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0) (英語).
- ^ 10.0 10.1 Praagh, David. The greater game: India's race with destiny and China. McGill-Queen's Press – MQUP, 2003. ISBN 0-7735-2639-0.
- ^ 11.0 11.1 Johnson, Robert. A region in turmoil: South Asian conflicts since 1947. Reaktion Books, 2005. 2005. ISBN 1-86189-257-8.
- ^ 12.0 12.1 The Sunday Tribune – Spectru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ribuneindia.com. Retrieved on 2011-04-14.
-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O' Nordeen, Lon. Air Warfare in the Missile Age.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85: 84–87. ISBN 978-0-87474-680-8.
- ^ 1965 War: A Different Legacy: ALL THINGS PAKISTA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akistaniat.com (1965-09-06). Retrieved on 2011-04-14.
- ^ 1965 Wa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akistan army (2009-09-01). Retrieved on 2011-04-14.
- ^ Tucker, Spencer. Tanks: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ir Impact. 2004: 172.
- ^ Rakshak, Bharat. Page 22 (PDF). Official History. Times of India. [2011-07-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