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大西洋潛艇戰

座標0°N 25°W / 0°N 25°W / 0; -25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西洋潛艇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潛艇戰的一部分

德國海軍U-9號U型潛艇
日期1914年8月8日—1918年10月20日 (1914-08-08 – 1918-10-20)
地點0°N 25°W / 0°N 25°W / 0; -25
結果 協約國勝利
參戰方
 德國
傷亡與損失
  • 4,000艘艦艇
  • 8百萬噸貨物
  • 178艘U型潛艇
  • 5,000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大西洋潛艇戰指的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潛艇與協約國海軍在大西洋水域:不列顛群島北海法國海岸周圍海域發生的一系列海戰。

最初,U型潛艇的行動是針對英國大艦隊的。後來,U型潛艇行動被擴展到包括針對協約國貿易路線的襲擊行動;取得不小成效。在戰爭過程中導致了英國商船隊近一半的損失。協約國方面為對付德國潛艇,組建由驅逐艦組成的護航艦隊保護貿易線路;其設置了諸如多佛閘和雷區等封鎖線,並由飛機巡邏隊監視U型潛艇所在基地。美國於1917年參戰之前,U型潛艇襲擊行動未能切斷貿易,1918年晚些時候,面對協約國軍隊推進,U型潛艇被放棄。

1914年

1914年8月6日,英國對德國宣戰兩天後,德國U-5號U-7號U-8號U-9號U-13號U-14號U-15號 U-16號U-17號U-18號潛艇從位於黑爾戈蘭的基地出發,在北海執行攻擊英國海軍艦艇行動,此為一戰第一次潛艇之戰爭行動。[1]

U型潛艇向北海航行,希望在設得蘭島和卑爾根之間遇到英國海軍艦艇並攻擊。8月8日,U-9的一個引擎發生故障,其後被迫返回基地。同一天,費爾島附近,U-15看到英國戰艦阿賈克斯號君主號獵戶座號正在演習,爾後向君主號發射了一枚魚雷。這枚魚雷沒有擊中,但令英國戰艦提起警惕。第二天清晨,正在掩護戰艦的第一輕巡洋艦中隊與U型潛艇發生接觸。伯明罕號看到海面上的U-15。其沒有望風,卻可以聽到敲擊的聲音,似乎U-15上的船員正在進行維修。伯明罕號立即改變航向,於U-15指揮塔後方對其進行撞擊,爾後潛艇切成兩半後沉沒。[2]

8月12日,七艘U型潛艇返回了黑爾戈蘭島;U-13號沒回來,可能是因為進入黑爾戈蘭灣雷區或機械故障失事。雖然行動沒什麼成果,卻令英國海軍大為恐慌;因其推翻了先前對U型潛艇行動半徑的估計範圍,並使大艦隊在無保護斯卡帕灣安全性受到質疑。另一方面,U-15被伯明罕輕鬆摧毀的事實也鼓勵了一種錯誤的信念,即潛艇對水面戰艦並沒有很大威脅。[3]

1915年

首次襲擊運輸船

對商船的首次攻擊始於1914年10月。10月20日,"SS Glitra"號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第一艘被德國潛艇擊沉的英國商船。"SS Glitra"號從格蘭傑茅斯前往挪威的斯塔萬格,在Kapitänleutnant Johannes Feldkirchener指揮下,其被U-17攔截並搜索。船員們被命令進入救生艇,然後SS Glitra號打開海閥自沉。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有潛艇擊沉一艘商船。

不到一周之後,10月26日,U-24成為第一艘在沒有警告的情況下攻擊沒有武裝的商船的潛艇,當時她用魚雷攻擊了蒸汽船"Admiral Ganteaume"號,船上有2500名比利時難民。雖然該船沒有沉沒,並被拖入布洛涅港,但有40人喪生,主要是因為人們恐慌。U-24艦長Rudolf Schneider聲稱他誤以為這是一艘運兵船。[4][5]

英國在戰前就認為,如果沒有來自北美的糧食,英國本土就會斷糧;W.T.斯蒂德在1901年寫道:「如果沒有來自北美的糧食,那末我們就會面臨饑荒。」 [6] 1915年2月4日,第一次針對協約國貿易的無限制潛艇戰開始。[7] U型潛艇作為貿易襲擊有幾個不足之處;其低速缺乏機動性,甚至在海面上,使它幾乎不比許多商船快,而其輕型火炮武器不足以對付較大船隻。使用U型潛艇的主要武器,即使用魚雷在沒有警告的情況下進行攻擊,意味著放棄了為避免傷害中立國船隻而需要的截停和搜索。

第一個月,有29艘船被擊沉,總噸位為89,517容積總噸,這襲擊速度在整個夏季都保持著。隨著襲擊行動,政治相應事件也在增加。2月19日,U-8號魚雷襲擊了行駛在兩個中立港口之間的中立油輪貝爾里奇號;3月,U型潛艇擊沉了一艘瑞典貨輪和一艘荷蘭貨輪漢娜號和梅迪亞號;4月,兩艘希臘船隻被擊沉。

3月,法拉巴號也被擊沉,一名美國人喪生;4月,比利時哈帕利斯號被擊沉。5月7日,U-20擊沉了盧西塔尼亞號,造成1,198人死亡,其中128人為美國公民。這些事件引起中立國的憤怒,1915年9月,無限制潛艇戰範圍被縮減,以減少這些國家站在協約國對德戰爭風險。[8]

英國的反制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是無效的。事實證明,最有效的防禦措施是建議商船轉向U型潛艇並試圖衝撞,迫使其沉入水下;[9] [10] 1915年3月20日,「布魯塞爾」號使用了這種戰術,以躲避U-33的攻擊。[11]為此,其船長查爾斯·弗萊亞特在1916年6月被德軍俘虜後被處決,引起了國際社會的譴責。[11]另一選擇是為自衛而武裝船隻,根據德國的說法,這使他們不受巡洋交戰規則的保護。[12]


還有另一選擇是用隱蔽武裝誘餌船,即所謂的Q船,並為其配備人員。[13]這個想法的一個變種是給小船配備潛艇護航。1915年,三艘U型潛艇被Q船擊沉,還有兩艘被拖網漁船上的潛艇擊沉。6月,U-40在攻擊塔拉納基號時被HMS C24擊沉,7月,U-23在攻擊路易絲公主號時被C-27擊沉。同樣在7月,U-36號潛艇被Q船查爾斯王子號擊沉,8月和9月,U-27號和U-41號潛艇被巴拉隆號擊沉。

然而,當時並沒有探測水下U型潛艇的手段,對它們的攻擊僅限於破壞它們的潛望鏡和投擲炮棉炸彈。[14]

在這一階段的戰役中,總共有16艘U型潛艇被摧毀,而他們自己則擊沉了370艘船,總噸位達750,000容積總噸。

1916年

支援公海艦隊

1916年,帝國海軍恢復了利用U型潛艇削弱大艦隊數量優勢的戰略,其發動了一系列行動,旨在引誘大艦隊進入U型潛艇的陷阱。由於U型潛艇與主戰艦隊相比速度較差,這些行動需要建立U型潛艇的巡邏線,而公海艦隊則進行機動,將大艦隊引向陷阱。[15]

1916年3月和4月,這些行動有幾次上演,但都沒有成功。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1916年5月發生的主要艦隊行動,即日德蘭海戰中,根本沒有U型潛艇參與其中;艦隊相遇和交戰主要是出於偶然,而且在戰區附近也沒有U型潛艇的巡邏。1916年8月和10月的另一系列行動也同樣沒有結果,該戰略被放棄,轉而恢復了貿易襲擊。

1917年

1917年,德國決定全面恢復無限制潛艇戰。人們期待著將美國拉入戰爭,但德國人賭的是,他們可以在美國動員起來之前通過這種手段打敗英國。德國估計,如果每月沉沒的噸位超過60萬噸,英國將在五到六個月後被迫求和。[16]

1918年

護航系統有效地減少了協約國的損失,而更好的武器和戰術使護航隊在攔截和攻擊U型潛艇方面更加成功。1月,大西洋水域的航運損失為98艘(略高於170,000容積總噸);2月雖有所上升,但其後下降,在剩下的時間水平不高於此。[17] 1月,有6艘U型潛艇在戰區被摧毀;這也成為該年的平均損失。[18]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摧毀的1250萬噸協約國艦艇船隻中,有800多萬噸其占總數的三分之二,是在大西洋戰區的水域被擊沉的。[17]

參考資料

  1. ^ Gibson and Prendergast 2002, p. 2.
  2. ^ Messimer, Dwight R. Verschollen: World War I U-boat Losse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2: 34. ISBN 9781557504753. 
  3. ^ Halsey, p. 223.
  4. ^ Messimer, p. 15.
  5. ^ Gibson and Prendergast 2002, p. 21
  6. ^ Stead, W. T. The Americanization of the World. Horace Markley. 1901: 348–349. 
  7. ^ Halsey, p. 236.
  8. ^ Halsey, pp. 248–282.
  9. ^ Messimer 2001, p. 31.
  10. ^ Holwitt, Joel I. "Execute Against Japan", PhD dissertation, Ohio State University, 2005, p. 93.
  11. ^ 11.0 11.1 Halsey, pp. 310–312.
  12. ^ Holwitt, p. 6.; Dönitz, Karl. Memoirs: Ten Years and Twenty Days; von der Poorten, Edward P. The German Navy in World War II (T. Y. Crowell, 1969); Milner, Marc. North Atlantic run: the Royal Canadian Navy and the battle for the convoys (Vanwell Publishing, 2006)[頁碼請求].
  13. ^ Tarrant 1989, p. 24.
  14. ^ McKee, Fraser M. "An Explosive Story: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Depth Charge", in The Northern Mariner (III, #1, January 1993), pp. 46–47.
  15. ^ Halpern 1995, p. 329.
  16. ^ Halsey, pp. 335–343, 364–366.
  17. ^ 17.0 17.1 Tarrant 1989, p. 148.
  18. ^ Tarrant 1989, p.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