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炮1號
太空站資訊 | |
---|---|
COSPAR ID | 1971-032A |
SATCAT no. | 05160 |
呼號 | Salyut 1 |
成員數量 | 3 |
發射日期 | 1971年4月19日, 01:40:00(UTC) |
發射載具 | Proton-K |
發射台 | 拜科努爾太空發射場 |
再入大氣 | 1971年10月11日 |
任務狀態 | 已離軌 |
質量 | 18,425公斤(40,620磅) |
長度 | ~20米(66英尺) |
直徑 | ~4米(13英尺) |
加壓體積 | 99 m3(3,500 cu ft) |
遠地點 | 222 km(138 mi) |
近地點 | 200 km(124 mi) |
軌道傾角 | 51.6 度 |
軌道周期 | 88.5分鐘 |
在軌天數 | 175天 |
有人天數 | 24天 |
軌道數目 | 2,929 |
運行距離 | 118,602,524 km(73,696,192 mi) |
配置圖 | |
禮炮1號(俄語:Салют-1,英語:Salyut 1),編號DOS-1,是前蘇聯首個太空站,也是歷史上第一個太空站,於1971年4月19日發射升空,為禮炮計畫的一部份。
蘇聯曾想藉由聯盟10號運送太空人進入禮炮1號,不過由於泊接機件問題,聯盟10號並沒有成功,只好提早返回地球。隨後,蘇聯派出第二艘太空船聯盟11號與太空站對接,太空人在太空站內逗留了23天。可惜,在聯盟11號返回地球的時候,返回艙的均壓均衡閥過早開啟,3位太空人因此而身亡。後來禮炮1號於1971年10月11日再入大氣層時燒毀。
結構
在發佈的時候,禮炮號的用途是測試太空站的系統組件,做一些關於科學的實驗的研究。禮炮號的長度是20米,直經最大是4米,內部空間是99 m³,在軌道時的淨重量是18,425公斤。禮炮號內有數個分隔區,其中三個加了壓,有兩個是用來泊接。
傳送艙
第一個艙是傳送艙,它直接與太空站連接,泊接口是呈圓錐形,前面寬兩米,後面寬三米。
主艙
第二個艙是主艙,直經大約是四米。從電視傳播中可看到,空間可以容納8張大的椅子,有7個工作檯,數個控制板,和20個舷窗(有一些並沒有被儀器阻擋)。
輔助艙
第三個間隔是輔助艙,它包含了控制和通訊裝置,電力供應,維生系統,與其他輔助裝置。第四個,亦是最後一個艙的直經是大約2米,裝備了引擎和其他關聯的控制控制裝置,此艙並沒有加壓。禮炮號有一個緩衝電池組,額外的氧氣和水供應,並有一個再生系統。另外,太空站其餘的裝置包括兩塊太陽能板放置在太空站的兩端,就像一對翼般。亦有一個放射式散熱器,一些定位和控制裝置。
禮炮1號是從「金剛石」系列軍用太空站其中的一個機身修改而來。而沒有加壓的服務模組是從聯盟號的服務模組修改而來。
獵戶座1號太空天文台
關於天體物理學的獵戶座1號太空天文台亦安裝在禮炮1號上,它是由多布羅沃爾斯基設計,屬於位於亞美尼亞的布拉堪天文台。利用此裝置的鏡面望遠鏡和梅森系統,就可以得到星體的紫外光譜圖。而光譜照片方面,就利用了對遠紫外線敏感的菲林而獲得。攝譜儀的色散度是32Å/mm (3.2 nm/mm),而光譜照片的解析度是5 Å於2600 Å (0.5 nm於260 nm)。織女一和馬腹一的無縫光譜圖亦有獲取,介乎2000和3800 Å (200 和380 nm)。望遠鏡由太空人帕察耶夫操作,他成為第一人在地球大氣層外操作望遠鏡。
規格
- 長度 - 15.8 米
- 最大直經 - 4.15 米
- 適於居住的的容量 - 90 m³
- 發射的質量 - 18,900 公斤
- 發射火箭 - 質子-K運載火箭
- 太陽能板的橫越長度 - 大約10 米
- 太陽能板的面積 - 28 m²
- 太陽能板的數量 - 4
- 補給船 - 禮炮1號型聯盟號
- 泊接位置數量 - 1
- 載人任務數量 - 2
- 總共的長時間載人任務數量 - 1
曾到訪的太空船和太空人
在經過24小時的找尋後,聯盟10號漸漸接近禮炮1號,並在4月23日與之對接。儘管對接了5.5小時,太空人依然不能進入太空站。
任務 | 太空人 | 發射日期 | 起程 | 著陸日期 | 回程 | 任務長度 (日數) | 備註 |
---|---|---|---|---|---|---|---|
聯盟10號 | 弗拉基米爾·沙塔洛夫(Vladimir Shatalov) 阿列克謝·葉利謝耶夫(Aleksei Yeliseyev) 尼古拉·魯卡維什尼科夫(Nikolai Rukavishnikov) |
1971年4月23日 | 聯盟10號 | 1971年4月25日 | 聯盟10號 | 0 | 對接失敗 |
聯盟11號
聯盟11號飛船於1971年6月7日與禮炮1號成功對接。6月7日,3名太空人成功進入太空站。6月29日,飛船按程序啟動制動火箭,返回艙和軌道艙分離,準備進入大氣層。但連接兩艙的分離插頭分離後,返回艙的壓力閥門被震開,密封性能被破壞,返回艙內的空氣從該處洩漏,艙內迅速減壓,致使太空人因急性缺氧、體液沸騰而死亡。
任務 | 太空人 | 發射日期 | 起程 | 著陸日期 | 回程 | 任務長度 (日數) | 備註 |
---|---|---|---|---|---|---|---|
聯盟11號 | Georgi Dobrovolski, Viktor Patsayev, Vladislav Volkov |
1971年6月6日 04:55:09 UTC |
聯盟11號 | 1971年6月29日 23:16:52 UTC |
聯盟11號 | 23.77 | 太空人於回程時死亡 |
參考
- http://nssdc.gsfc.nasa.gov/database/MasterCatalog?sc=1971-032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Soviet Space Stations as Analogs - NASA report (PDF forma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G.A.Gurzadyan, J.B.Ohanesyan, Observed Energy Distribution of Lyra and Cen at 2000−3800 Å, Nature, vol.239, p.90, 1972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