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磁化內襯慣性核融合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MagLIF的概念

磁化內襯慣性核融合(英語:Magnetized Liner Inertial Fusion, MagLIF),是一種產生能量的方法,該方法用100奈秒電脈衝產生強烈的Z-pinch英語Z-pinch磁場,向內壓碎裝有燃料的圓柱形金屬襯管(空腔)。電流通過這個金屬管。金屬管內爆之前,裡面的聚變燃料(如氘-氚)被雷射預熱,並且這些燃料被包在一個磁場裡。桑迪亞國家實驗室正在利用Z脈衝功率設施(Z機)產生的能量來探索這種方法的可能性。

磁化內襯慣性核融合既具有慣性局限融合(使用雷射和脈衝壓縮)的特性,也有磁局限融合(利用強力磁場約束等離子體並抑制熱傳導)的特性。發表於2012年的LASNEX電腦程式模擬的結果是,設施電流達到70兆安時,就能夠產生所消耗能量1,000倍的能量,這是一個很壯觀的前景。而60兆安的設施則會產生100倍的收益。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目前的實驗設施,即Z脈衝功率設施(Z機),可達到27兆安電流,這可產生稍多於盈虧平衡點的能量,同時還可以驗證計算機模擬的結論。[1]Z機器在2013年11月進行了磁化內襯慣性聚變實驗,預期2018年使用氘-氚燃料達到盈虧平衡。[2]

桑迪亞實驗室計劃完成以下實驗後繼續做點火實驗:[3]

  1. 大量能量輸入時襯管不至於過快破裂。最新實驗已明顯證實了這一點。這種障礙是磁化內襯慣性核融合初始設想最為關注的問題。
  2. 雷射預熱能夠正確地加熱燃料——由2012年12月開始的實驗確認這一點。
  3. 磁場由位於空腔上下的一對線圈產生,用來約束預熱過的燃料,更重要的是抑制熱傳導,防止目標靶過早變形

完成這些實驗後,2013年11月開始集成實驗。實驗得到了1010個高能中子,這可以與國家點火裝置(NIF)在大約同樣長時段內得到的1016個高能中子做對比。[2]預期在2018年達到使用氚-氘燃料能量平衡的實驗目標。[4]

截至2013年11月,桑迪亞國家實驗室該設施已達到以下性能:

  1. 10特斯拉磁場
  2. 2千焦耳雷射
  3. 16兆安電流
  4. 氘-氘燃料

為了實現科學上的盈虧平衡,該設施正在做為期5年的升級,目標是:

  1. 30特斯拉磁場
  2. 8千焦耳雷射
  3. 27兆安電流
  4. 氘-氚燃料處理

參閱

參考來源

  1. ^ Slutz, Stephen; Roger A. Vesey. High-Gain Magnetized Inertial Fusio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2 January 2012, 108 (2) [11 April 2012]. Bibcode:2012PhRvL.108b5003S. doi:10.1103/PhysRevLett.108.025003. 
  2. ^ 2.0 2.1 Gibbs WW. Triple-threat method sparks hope for fusion. Nature (journal). 2014, 505 (7481): 9–10. Bibcode:2014Natur.505....9G. PMID 24380935. doi:10.1038/505009a. 
  3. ^ Dry-Run Experiments Verify Key Aspect of Nuclear Fusion Concept: Scientific 'Break-Even' or Better Is Near-Term Goal. [24 Sept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6). 
  4. ^ Cuneo, M.E.; et al. Magnetically Driven Implosions for 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 at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 [11 Jan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