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條目介紹的是可溶於水的鹽基。關於所有與酸產生中和反應的物質,請見「
鹽基」。關於俗稱為「鹼」或者「純鹼」的化學物質,請見「
碳酸鈉」。
在各種酸鹼理論中,鹼(英語:alkali,源於阿拉伯語 القلوي al-qaly)都是指與酸相對的一類物質。鹼多指鹼金屬及鹼土金屬的氫氧化物和氧化物,而對鹼最常見的定義是根據阿倫尼烏斯提出的酸鹼離子理論作出的定義:鹼是一種在水溶液中可以電離出氫氧根離子並且不產生其它陰離子的化合物。隨後這個定義被擴展為提供氫氧根或者吸收氫離子的化合物。
鹼
在阿倫尼烏斯酸鹼離子理論中,鹼都是可溶於水的,並且它們的水溶液的pH值都大於7。鹼在溶液里提供氫氧根或者吸收氫離子,造成溶液中的OH−比H+多,而常溫下純水的pH值為7——即中性時OH−的濃度為10−7mol/L,所以使得pH值上升。
如1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
按上式完全電離,氫氧根濃度也是1mol/L,根據水的離子積得[H+]=10−14mol/L,所以此時溶液的pH為14。
一些非氫氧化物可以在水中水解,產生氫氧根而顯鹼性:
但只要是能在水中產生氫氧根的物質,就都能與酸(尤其是強酸)發生中和反應。以NaOH和HCl的反應為例:
然後生成水:
與Na2CO3、NH3的反應可以仿照寫出。
其他酸鹼理論中鹼的定義
酸鹼質子理論中鹼的定義
在酸鹼質子理論(布侖斯惕-勞里酸鹼理論)中,鹼是能接受質子(氫離子)的物質,鹼與質子結合後形成的物質叫做鹼的共軛酸。例如在以下的反應中,水扮演鹼的角色,其共軛酸為 H3O+。
酸鹼質子理論可以延伸到非水溶液的情形。
酸鹼電子理論中鹼的定義
在酸鹼電子理論(路易士理論)中,鹼是能給出孤對電子的物質,對於一切有空軌道的物質,鹼都可與之進行加合反應。這個定義的範圍是最廣的。
酸鹼電子理論的鹼又稱為路易士鹼,如以下的例子中,氯離子提供孤對電子對,即為路易士鹼。
鹼的性質
- 使酸鹼指示劑變色:鹼(可溶)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 和酸發生中和反應:鹼 (一切鹼類)+ 酸 → 鹽 + 水
- 和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鹼(可溶) + 某些非金屬氧化物 → 水 + 鹽
- 和鹽發生複分解反應:鹼(可溶) + 鹽(可溶) → 新鹼 + 新鹽
- 氫氧化物和銨鹽生成氨和新鹽。
- 不溶性鹼大都是不穩定的,受熱易分解為金屬氧化物和水
- 通常有滑膩感、味道苦,而且是腐蝕性。因此多用作清潔用途,腐蝕和去除污垢
常見的鹼
強鹼
弱鹼
- 氨(NH3)
- 氫氧化銀(AgOH)
- 碳酸氫鈉(NaHCO3) - 俗稱小蘇打、蘇打粉、焙用鹼
鹼味
鹼在人類口感中,往往呈現生澀的味覺感受,類似未成熟的柿子、香蕉的單寧口感。同酸味相對,只是與酸不同的是,一般鹼在普通人印象中沒有如同酸一樣的可讓人聞到的氣味。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