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皇家理工學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皇家理工學院
Kungliga Tekniska högskolan
校訓Vetenskap och Konst
(「科學與藝術」)
創辦時間1827年
學校類型公立大學
校長Anders Söderholm教授
教師人數4600
大學部人數12,642
校址 瑞典斯德哥爾摩
校區市區、郊區
隸屬CLUSTERCESAEREUA及其他
網站http://www.kth.se/
位置
地圖

皇家理工學院瑞典語Kungliga Tekniska högskolan,縮寫為KTH)主校區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區東城富人區,世界排名前一百名的知名大學,成立於1827年,為瑞典最大的工學院,也是歐洲頂尖的理工大學。皇家理工學院在科技與工程領域的排名為北歐大陸最強學府[1][2]

校名原為工學院Teknologiska Institutet),1877年根據國王奧斯卡二世的法令更名為現在的皇家理工學院。瑞典全國約三分之一的工程師都出自這所大學。自1827年,皇家理工學院便是歐洲培養創新與科技人才的主要中心之一,其理工科享譽歐洲甚至全世界。

皇家理工學院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英國劍橋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日本東京大學等知名學府同列於Deans Forum成員。

根據QS2024世界大學排名,瑞典皇家理工學院位列第73位。韋伯麥特里克斯網世界大學排名第84位。在《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2014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工程學科世界排名列第38位。在2020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資訊與電腦工程世界排名第43名,工程與科技學科世界排名第30名,統計學科世界排名第37名,電子與電氣工程世界排名第17名,機械工程世界排名第29名。

2019年,世界大學排名指標的《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發布皇家理工學院的影響力位居世界第七。[3]

地理位置

瑞典除了是諾貝爾獎的故鄉,愛立信IKEAVolvo利樂包裝、H&M等大型跨國公司也來自瑞典。KTH瑞典皇家理工學院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該城市孕育了SkypeSpotifyKing等新創資訊產業公司,也因其全球最高的人均獨角獸公司密度而被譽為獨角獸工廠(Unicorn Factory)。KTH西斯塔校區(Kista Campus)是資訊與通信技術(ICT)學院所在地,瑞典政府圍繞此校區建設的高科技園區是年產值僅次於美國矽谷的全球第二大資訊技術產業中心。

該校除了位於斯德哥爾摩東城的主校區外,另外還有西斯塔漢寧南胡丁厄南泰利耶幾個校區。

2015年,普華永道研究對比了全球經濟發展中心的27座城市。斯德哥爾摩在知識資本和創新力、創業環境、健康、安全等方面均排名全球第一。

歷史

KTH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的教育和科研領域包括工程、建築、工業管理、都市計畫和環境技術等,學校的多個科系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並擁有數十個國家級科研中心。KTH將2/3的資源用於科研及博士生教育, 重視培養學生對科研活動和工程科學的洞察力。科研涉及各種基礎和專業知識領域,特別是當今的尖端科學領域。重點發展的科研領域包括信息技術、測量學、生物科學與製藥、生命科學、材料與納米技術、城市工程、能源技術、可持續發展—環境科學、專業製造、建築與設計等。KTH和工業界、產業界有良好的合作關係,半數的科研預算資金用於應用技術的研究。

校區

皇家理工學院的主校區位於東城的Valhallavägen,由建築師埃里克·拉勒斯泰特於1917年興建。校區的建築物和周邊由20世紀初的瑞典藝術家Carl MillesAxel TörnemanGeorg PauliTore StrindbergIvar Johnsson修飾。主校區內最古舊的建築物於1994年進行了全面的翻新工程。雖然此校區於當時已算是很大,但KTH很快便擴展校園,建造了新的建築物。現時,KTH的教學和科研大樓分別位於斯德哥爾摩省的幾個校區──除了在斯德哥爾摩東城外,還有西斯塔漢寧南胡丁厄南泰利耶

R1核反應爐

1945年,美國於日本城市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此後,瑞典軍方領導層才明白深入研究核子武器技術,以避免瑞典遭受核子攻擊的重要性。當時,由於所有關於核子物理學的研究成果都被美國保密,瑞典對此一無所知。於是,包括Rolf Maximilian Sievert在內的瑞典科學家團隊便著手研究這一範疇,終於建築了一座核反應爐作試驗。

經過數年基本研究後,他們開始在皇家理工學院地下25米的房間建築一座300千瓦(後來發展至1兆瓦)的核反應爐,名為「Reaktor 1」(即反應爐1號,簡稱R1)。反應爐位於斯德哥爾摩的一個人煙稠密的地區,約4萬人就住在方圓1千米內。這反應爐是瑞典皇家工程學院Ingenjörsvetenskapsakademien)的重要研究工具。 1954年7月13日下午6時59分,這反應爐達到臨界質量,並造成瑞典第一次核反應。R1曾是瑞典幾乎所有核子研究的主要場地,直至1970年因危機意識而停用。現時校內的Q餐館就位於R1核反應爐附近。

著名校友

歷任校長

皇家理工學院院長和助理監督

「院長」的瑞典語為föreståndare

1825年–1845年:Gustaf Magnus Schwartz瑞典皇家科學院物理技術教授、工學院創始人
1845年–1848年:Joachim Åkerman(署任),法倫礦業學校總監、1827年至1839年間任工學院首任化學教授
1848年–1855年:Lars Johan Wallmark物理學家瑞典皇家科學院瑞典皇家農業學院會員
1856年–1877年(–1890年):Knut Styffe,礦石工程師、化學實驗師瑞典語laborator

皇家理工學院校長

「校長」的瑞典語為rektor

(1856年–)1877年–1890年:Knut Styffe,礦石工程師、化學實驗師瑞典語laborator,原為工學院院長
1890年–1902年:Gustaf Robert Dahlander(署任),理論應用物理學教授,職銜仍為「föreståndare
1902年–1909年:Anders Lindstedt,數學及理論力學教授,職銜由「föreståndare」改稱「rektor
1909年–1922年: Carl Jacob Magnell土木工程教授,第一位在KTH畢業的校長
1922年–1927年: Henning Pleijel理論電子工程教授
1927年–1931年: Tore Lindmark,蒸汽科學教授
1931年–1943年: Henrik Kreüger建築工程教授
1943年–1964年: Ragnar Woxén機械工程教授
1964年–1968年: Lennart Stockman,纖維素工程教授
1968年–1974年: Göran Borg,數學教授
1974年–1980年: Anders Rasmuson,應用化學工程教授
1980年–1988年: Gunnar Brodin,電子計量學教授
1988年–1998年: Janne Carlsson材料力學教授
1998年–2007年: Anders Flodström材料物理學教授
2007年:Anders Eriksson(署理),結構力學教授
2007年–2016年:Peter Gudmundson材料物理學教授
2016年–: Sigbritt Karlsson

畫廊

參考資料

  1. ^ 2018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8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8-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4). 
  2. ^ 2018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8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8-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8). 
  3.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大學影響力排名.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9-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6).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