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瑪爾哈恩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瑪爾哈恩主義印尼語Marhaenisme),又譯無產階級主義,是一種由印度尼西亞第一任總統蘇加諾創造和發展的社會主義政治意識形態。它源於馬克思主義思想,並根據印度尼西亞的自然和文化進行調整,簡而言之就是「適應印度尼西亞條件的馬克思主義」[1][2]

瑪爾哈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一種變體,強調民族團結、文化、集體經濟和民主權利,並譴責自由主義個人主義。它確立為一種反資本主義反帝國主義的意識形態,同時結合了西方和東方的原則。瑪爾哈恩主義是印度尼西亞民族黨的指導意識形態。它對鄰近的馬來西亞左翼民族主義也產生了重大影響,如馬來亞馬來國民黨以及後來的馬來西亞人民黨馬來西亞無產階級黨[3][4]

有說法認為,該意識形態得名於蘇加諾在萬丹附近遇見過的名叫「瑪爾哈恩」的農民。然而,這被證明是一個神話,因為這個詞語早在蘇加諾第一次去萬丹之前,就已被伊斯蘭聯盟用來描述普通人。無論如何,蘇加諾開始稱農業階級的成員為「瑪爾哈恩」,始於1930年他作的「印度尼西亞控訴英語Indonesia Menggugat」演講,用來代替「無產階級」一詞,因為他認為後者與印度尼西亞的情況無太多關聯。蘇加諾將「無產階級」定義為不擁有生產資料工人階級成員,並指出儘管許多印度尼西亞農民生活貧困,但他們擁有自己的生產資料,並主要為自己使用[5]

瑪爾哈恩主義本質上是一種鬥爭意識形態,源於社會民族主義社會民主主義和蘇加諾信仰中的文化神性。根據瑪爾哈恩主義的觀點,為了實現經濟獨立,擺脫其他方面的剝削,每個人或家庭都需要生產要素或資本。這些生產要素可以是土地、機器或工具。在現代背景下,車輛、信息技術設備、廚房用具和電子商品都可以有效地作為資本或生產要素。儘管資本的規模可能不大,但擁有一定的資本對於確保個人或家庭在經濟上的獨立是必要的。與資本主義不同,瑪爾哈恩主義中的資本並不是為了囤積或增值,而是為了滿足生活必需品並產生剩餘。農民種植作物來養活自己的家庭,然後將剩餘的部分出售到市場上。裁縫、工匠和勞動者生產商品,其中一部分將自用,剩餘部分當然會出售。理想情況下,首先應滿足自給自足的要求,然後再服務於市場。這意味著,當工人、工匠或農民生產的商品不被自己消費時,他們只是為他人提供生產要素,這使他們容易受到市場的操控或剝削。在瑪爾哈恩主義經濟體系中,總體而言,需求不必要的商品將不會被生產,因為人們和家庭必須首先確保自己的需求狀況和水平,然後才能進行任何生產。當需求非常明確時,新的產品創新才會出現。這一方法鼓勵實現效率,防止資源浪費和消費主義態度。因為它的功能僅是產生剩餘,現有的資本不能被囤積或挪用,從而抑制其他方面的經濟增長和發展。蘇加諾所提到的瑪爾哈恩主義可以與大衛·麥克利蘭在1970年代提出的創業理論方法進行比較,後者幾乎是在1950年後提出的。不同之處在於,麥克利蘭更強調人們或小企業家的成就需求或向上發展的意願,因此實際上是由功能性的方法主導。蘇加諾對「瑪爾哈恩」(農民和小商販)的看法實際上是結構性的,通過培養一種進步的革命態度來實現。

參見

參考文獻

  1. ^ Dictionary of the modern politics of South-East Asia
  2. ^ Rocamora, J. Eliseo. The Partai Nasional Indonesia, 1963–1965. Indonesia. October 1970, 10 (10): 143–181. JSTOR 3350638. doi:10.2307/3350638可免費查閱. hdl:1813/53493可免費查閱. 
  3. ^ The Transition to Guided Democracy: Indonesian Politics, 1957-1959
  4. ^ Teo Lee Ken. Liberational Justice in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Ahmad Boestamam.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Kyoto University). Apr 2018, 7 (1): 68-9. doi:10.20495/seas.7.1_65. 
  5. ^ Dahm, Bernard. The Parties, the Masses and the Elections: A Historical Survey. Oey Hong Lee (編). Indonesia After the 1971 Elec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7–22. ISBN 0-19-71342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