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王匡 (東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匡
東漢末年官員
前任:朱儁[參1]
繼任:張楊[參1]
王匡 (東漢)
《三國志傳評林》對於王匡受呂布追殺而逃亡的想像圖
河內郡太守
國家
時代東漢末年
公節
出身地兗州泰山郡
出生不詳
兗州泰山郡
逝世初平年間[註2]
親屬
姊妹王氏(夫胡母班

王匡(2世紀?—190年代?),公節中國東漢末年的地方軍閥兗州泰山郡(位於當今中國山東省泰安市東北方)人[參6][註5],官至河內郡太守。起初在大將軍何進底下擔任大將軍府掾。何進去世後,受拜為河內郡太守董卓執政時,與各地群雄起兵討伐董卓。最後因妹夫胡毋班的親屬和曹操聯手攻擊而死。

官宦生涯

年輕時的王匡與當時清流派名士蔡邕的交情十分良好[參10]。本身不吝嗇財物,熱衷地將金錢大量地施捨他人。因為這些事蹟而使他聞名天下[參6]

任何進府掾

中平年間[註3](184年至189年),王匡被大將軍何進任用,擔任大將軍府掾[參6][參7][註6]。當時何進有意誅滅宦官,在強迫其妹何太后支持他後,於光熹元年(189年)徵召許多名豪傑一同招兵買馬,做好殲滅宦官的準備。因此,屬於何進部屬的王匡為了執行他的命令,返回家鄉兗州泰山郡徵兵。他成功徵召五百名強健的弓箭手,並且運往位於西邊的京師洛陽,準備在起事時使用[參11][參6][參7][註7]。然而,在同年八月戊辰日(9月22日)[註8],以張讓為首等多名宦官搶先殺害何進,使得整體計畫化成泡影[參5]。王匡知道消息後有意躲避家鄉[參6]。三天後,袁紹再度聯合大家討伐宦官,使得王匡決定與袁紹等人聯手。最後,以袁紹、王匡為首的人馬率軍進入承明堂,順利地除掉中常侍高望等二名宦官,以及其他宦官[參5][參13][參14][註9]。政變發生後,王匡返回故鄉觀察時事,不久受朝廷的徵召,成為河內郡太守[參6]

起兵討伐董卓

《三國演義》對於各方群雄響應曹操討董的想像圖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由於董卓專政,挾持漢帝,時任河內太守的王匡與各地的群雄(大多是關東地區)以討伐董卓為名義起兵。王匡與袁紹在河內郡駐紮軍隊,接著群雄互相結為聯盟,共同推舉袁紹為盟主[參15][參16]

在討伐董卓期間,為了穩固基地河內郡,王匡派幾名士人到郡縣中暗中觀察官民的行為。只要發現有人犯罪,就派人抓來押入牢房,嚴刑拷問他們。這些嫌犯必須拿出錢財或物資才可以抵罪,否則就要與其宗族一同處刑。王匡想要藉由這個手段提升個人威嚴。在實行的過程中,他由一名士人的報告得知常林的叔父毆打賓客。王匡不悅,決定派人收押。事後,他收到一封由同縣人胡母彪寫的書信,在信中才知道這樣的手段已經使百姓們批評不斷。最後他饒恕常林的叔父,並且免除他的罪名[參8]

同年,董卓派遣大鴻臚韓融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循、越騎校尉王瓌等數名朝廷重臣,攜帶詔書到河內郡,遊說駐守在當地的袁紹投降。然而,袁紹不接受他們的遊說,於是派遣王匡收押他們進入牢獄。受押解的官員中,胡母班為王匡的妹夫,故在獄中寄書給王匡,並在書信中批判王匡,同時請託王匡在自己死後,要多多照料被遺留下的二位兒子。王匡讀完胡母班的書信後,抱起胡母班的二位兒子而開始哭泣。此後,胡母班與吳循、王瓌等人,同時被斬首示眾[參17][參18][參19][參20]

後來,王匡派從事韓浩率領兵馬,於孟津(離當今河南省孟縣西南方三十五里一帶,隸屬於河內郡河陽縣)駐守[參21],並且派遣「泰山兵」到河陽津駐守。不過,由於董卓虛張聲勢,使王匡軍誤認敵方會從平陰縣(為今河南省孟津縣東方,隸屬於司隸河南尹)渡河,而死守河岸,使得董卓得以用精銳部隊經小平津渡河到其後方襲擊,最後王匡軍幾乎被全滅[參22]。王匡在得知自己的軍隊被全滅後,返鄉招募兵馬。沒多久,獲得數千名強悍的兵卒。東山再起的王匡轉而與張邈商討雙方的盟約[參10]

由於王匡之前參與殺害胡母班,胡母班的親屬不滿,於是他們與曹操聯手殺死了王匡[參10]

性格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關於王匡的記載。

從年輕到去世為止,王匡對於錢財的態度,有很大的差異。年少時,有股樂於助人的精神,會毫無猶豫地把錢財給予其他人[參6]。但是,任河內郡守時,為了物資需求,產生向當地官民進行榨取物資的念頭。當時,因討董的緣故,需要一些錢財和物資在戰場上利用,故藉由拷打被抓來的官民,交出錢財或物資用來贖罪,並以罪犯連同宗族處刑,打消犯人不想以拿出物資抵銷罪名的念頭。基於這方面,使身為王匡同鄉的胡母彪感到憤怒[參8]。另外,也有意氣用事的一面。像是,關入牢房的胡母班認為身為姻親的王匡,不應以暴力對待他,認為這些危害他性命的種種舉止,與狂夫的所作所為沒任何差異[參20]

家族

根據存世於今的文獻記載,王匡有一位妹妹,嫁給同地出生的胡母班[參6][參23][參20]。此外,胡母彪雖與匡為同縣出身[參8],但並無證據説明胡母彪為胡母班、王匡之親戚。

影響

因使妹夫胡母班斬首而去世,影響到王匡必須照顧胡母班的二位兒子[參20]。除此以外,也影響到他的存活。方詩銘在《三國人物散論》提出一種說法,認為曹操為了掌握兗州,決定屏除兗州地方勢力,而王匡為他的眼中一釘。接著,就以班的親屬對於王匡的仇恨,作為與他們的一時聯合,更促使曹操有機會,攻滅匡及他的勢力;先前,有跟王匡結為盟軍的張邈,也因此被削弱能作為外援的勢力範圍[參10][參24]

另外,在王匡派遣的「泰山兵」敗於董卓軍沒多久,蔡邕藉這場戰役結果,寫一篇祝賀董卓的文章[參25]

評價

對於王匡的評價多由時人評論,但負面的比正面的較多。東漢末年文學家王粲在《英雄記》對匡的介紹中,讚賞他是一位不吝嗇錢財並願意施捨的俠客[參6]。另外,在明代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中,肯定他是位「仗義疏財,揮金似土」的諸侯[參26]

至於負面評價方面,許多是在討伐董卓期間出現。像是他藉由拷問河內郡當地官民,提升威嚴及獲得資源,引起胡母彪以寄送書信,批評他對待官民的施壓[參8]。還有,胡母班在被他關入牢房時,透過送匡書信,針對匡押解他到牢獄的舉止,感到不滿。但是仍把自己孩子的往後照料,交給匡全權處理[參20]

另外過去跟王匡有良好關係的蔡邕在寫給董卓的文章直言被董卓打敗的王匡是名「逆賊」[參25]

小說形象

《三國演義》

在《三國演義》中,王匡因部將受呂布斬殺,故率領倖存部屬進行逃亡。此為中國已故畫家劉錫永對這場面的想像圖。

明朝嘉靖年間刊行的《三國志通俗演義》當中,王匡最早在卷一的第九回〈曹操起兵伐董卓〉被提起[參26],直到同樣是收錄在卷一的第十回〈虎牢關三戰呂布〉為止[參27],就沒在出現往後的任何一回目。後來,在毛宗崗修訂的版本中,王匡惟獨在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出現[參28]。然而,在趙聰之對整部書進行修增的版本中,使王匡在第四回〈十常侍施計殺何進〉首次登場[參29],直到第七回〈焚金闕董卓行兇〉,宣告他去世的消息[參30]

上述這三種版本在內容上有些差異,但提起匡在起兵討董的介紹幾乎相同。曹操發檄詔至各方群雄後,已任河內郡守的王匡跟袁紹等人同時起兵,並成為第五鎮部隊。接著,向眾人提醒以奉著大義之名討董,就必須推舉一位能夠發號施令的盟主,隨後眾人一致同意推紹為盟主。不過,嘉靖本沒王匡的提議。而在使紹為盟主的提名人設定方面,毛版寫是曹操,但在趙版改為臧洪[參26][參28][參31]

接著,匡跟董卓軍作戰描述方面,嘉靖本和毛版中都設定在虎牢關對付呂布[參26][參28],但趙版換為在河陽津,與牛輔張濟鬥爭[參30]。到了與董卓軍鬥爭的最後,在嘉靖本和毛版,都說因其部將方悅敗殺於呂布手中,使他一同軍隊,往四處逃避追殺。後來,因橋瑁袁遺兩人的協助,使匡脫離呂布的追殺[參27][參28]。在趙版中,更改匡在受董卓軍的突襲後,陷入恐慌,也想解決敵方的圍攻。但到最後,匡與方悅死於張濟的斬殺。過一會,匡的殘軍回到軍營,遂向紹報告匡戰敗的消息。於是,紹下命新任河內郡太守張楊,作為匡殘軍的領導人[參30]

趙版跟另兩種版本的不同之處為增添王匡在大將軍何進底下做事的事蹟:何進為了要進行誅滅宦官的計劃,派遣當時擔任府掾的王匡與騎都尉鮑信,一起返鄉招募兵馬[參29]

其他小說

除了《三國演義》以外,在蔡東藩的《後漢演義》和呂撫的《歷代興衰演義》,也有提到王匡。《後漢演義》方面,匡初次出場在第六十五回〈元舅召兵泄謀被害 權閹伏罪奉駕言歸〉,至第六十七回〈議遷都董卓營私 遇強敵曹操中箭〉為止,再未出現往後回目。最初,以大將軍府掾的身分接受何進的命令,與騎都尉鮑信同時回鄉募兵。然後,跟紹等人同時起兵討董,也接受率領軍隊到河內郡報到的袁紹,達成聯盟。最後,匡與軍隊在河陽津,受董卓軍的後方襲擊而戰敗,並返回河內郡,接著向紹報告[參32][參33][參34]。至於《歷代興衰演義》部分,僅僅在第十八回〈二百年曹操起漢室三分〉中,提到在起兵討董時,跟盟主紹駐守河內郡[參35]

注釋

    註:

  1. ^ 關於董卓的去世時間,在《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有說:「(初平)三年……夏四月辛巳,誅董卓,夷三族。」在以臺灣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兩千年中西曆轉換換算之下,對照的國曆日期為192年5月22日。
  2. ^ 根據嚴耕望《兩漢太守刺史表》的考據,把張楊排列為王匡去世後的下任河內郡太守[參1]。首先,在《三國志·魏書六·董二袁劉傳·袁紹》注引《九州春秋》提到,擔任冀州都督從事的趙浮,勸阻將要把冀州交給袁紹的韓馥的話中,有說張楊和於夫羅,成為袁紹的外援沒多久[參2]。加上,《三國志·魏書一·武帝紀》說:「(初平)二年……秋七月,袁紹脅韓馥,取冀州。」這表示張楊在初平二年七月時,已投靠於袁紹之下,也證明王匡還維持河內郡守的職位。然後,在《三國志·魏書八·二公孫陶四張傳·張楊》有提到,張楊在從於夫羅挾持之中,受袁紹獲救之後,被董卓受命擔任河內郡太守[參3]。再來,董卓的去世時間為初平三年四月辛巳日(192年5月22日)[註1]。而這說明張楊是在初平二年(191年)七月到初平三年(192年)四月之間,就任河內郡太守。總歸一句,以目前的線索來看,能夠推測王匡是最晚在初平三年四月遇害的。
  3. ^ 3.0 3.1 根據《後漢書·卷六十九·竇何傳·何進》,何進因中平元年(184年)的黃巾軍起事,升為大將軍,並防禦首都的安危[參4],後於光熹元年(189年)去世,離已即位的劉辯,以「光熹」取代「中平」來紀年,有四個月之久[參5];換句話說,王匡也就是在中平年間,正式受何進任用。
  4. ^ 因王匡是在何進失敗的那一年,才擔任河內郡守。再加上,那一年有光熹昭寧永漢這三個年號輪流紀年,很難去知道王匡就任河內郡守是在哪一年。不過,《後漢書·卷八·孝獻帝紀》提到「詔除光熹、昭寧、永漢三號,還復中平六年。」所以,能肯定王匡在中平六年,就任河內郡守。
  5. ^ 在《英雄記》和《後漢書》這兩部書籍當中,一致認為王匡的出身地為兗州泰山郡,卻沒指出其故鄉為泰山郡的哪一縣[參6][參7]。另外,在《三國志·魏書二十三·和常楊杜趙裴傳·常林》有提起胡母彪與王匡出生在同一縣,卻還是沒指出明確縣名[參8]。再加上,雖然胡母班出身於泰山郡奉高縣[參9],但目前沒任何線索,可證明班和彪有任何親屬關係,更無法間接確認王匡與胡母班出身於同一縣。
  6. ^ 依據吳金華在《三國志校詁》第5頁的考證,確認王匡在何進底下擔任「大將軍府掾」,並且,也認為當今看到裴松之針對王匡引用到《英雄記》的內容,會出現「進符使」,可能是後世斷句不恰當而多出來的贅字。
  7. ^ 關於王匡發送弓箭手到京師的所在地有徐州兗州這兩種說法。除了只有《英雄記》認為是在「徐州」以外[參6],其餘像《後漢書》[參7]、《資治通鑑[參12]等多項歷史資料都一致認同「兗州」這一說法,故遵從之。
  8. ^ 依照《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的記載有指明何進的去世日期[參5],故在以中央研究院 兩千年中西曆轉換換算之下,對照的國曆日期為189年9月22日。
  9. ^ 依照《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的記載有指出袁紹在何進已逝後的第三天,斬除樊陵許相和一群宦官[參5],故在藉由中央研究院 兩千年中西曆轉換換算之下,對照的國曆日期為189年9月25日。

參考文獻

    參:

  1. ^ 1.0 1.1 1.2 嚴耕望編:《兩漢太守刺史表》,第111頁。
  2. ^ 《三國志·魏書六·董二袁劉傳·袁紹》裴松之注引司馬彪《九州春秋》:「(韓)馥遣都督從事趙浮、程奐將彊弩萬張屯河陽。浮等聞馥欲以冀州與紹,自孟津馳東下。……浮等到,謂馥曰:『袁本初……雖有張楊、於扶羅新附,……』……」
  3. ^ 《三國志·魏書八·二公孫陶四張傳·張楊》:「……袁紹至河內,楊與紹合,復與匈奴單于於夫羅屯漳水。單于欲叛,紹、楊不從。單于執楊與俱去,紹使將麴義追擊於鄴南,破之。單于執楊至黎陽,攻破渡遼將軍耿祉軍,眾復振。(董)卓以楊為建義將軍、河內太守。……」
  4. ^ 《後漢書·卷六十九·竇何列傳·何進》:「中平元年,黃巾賊張角等起,以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鎮京師。」
  5. ^ 5.0 5.1 5.2 5.3 5.4 《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中平)六年……夏四月……戊午,皇子辯即皇帝位,……改元為光熹。……八月戊辰,中常侍張讓、段珪等殺大將軍何進……辛未,司隷校尉袁紹勒兵收偽司隷校尉樊陵、河南尹許相及諸閹人,無少長皆斬之。」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三國志·魏書一·武帝紀》裴松之注引《英雄記》:「(王)匡字公節,泰山人。輕財好施,以任俠聞。辟大將軍何進府進符使,匡於徐州發彊弩五百西詣京師。會進敗,匡還郷里。起家,拜河內太守。」
  7. ^ 7.0 7.1 7.2 7.3 《後漢書·卷六十九·竇何列傳·何進》:「(袁)紹等又為畫策,多召四方猛將及諸豪傑,使並引兵向京城,以脅太后。(何)進然之。……又使府掾太山王匡東發其郡強弩……皆以誅宦官為言。」
  8. ^ 8.0 8.1 8.2 8.3 8.4 《三國志·魏書二十三·和常楊杜趙裴傳·常林》:「太守王匡起兵討董卓,遣諸生於屬縣微伺吏民罪負,便收之,考責錢穀贖罪,稽遲則夷滅宗族,以崇威嚴。林叔父檛客,為諸生所白,匡怒收治。……匡同縣胡母彪……彪即書責匡,匡原林叔父。」
  9. ^ 《晉書·卷四十九·列傳第十九·胡毋輔之》:「胡毋輔之字彥國,泰山奉高人也。高祖班,漢執金吾。」
  10. ^ 10.0 10.1 10.2 10.3 《三國志·魏書一·武帝紀》裴松之注引謝承後漢書》:「(王)匡少與蔡邕善。其年為卓軍所敗,走還泰山,收集勁勇得數千人,欲與張邈合。匡先殺執金吾胡母班。班親屬不勝憤怒,與太祖並勢,共殺匡。」
  11. ^ 《後漢書·卷七十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袁)紹勸何進徵董卓等眾軍,脅太后誅諸宦官」
  12. ^ 《資治通鑑·卷五十九·漢紀五十一·孝靈皇帝中平六年》:「進府掾王匡,騎都尉鮑信,皆泰山人,進使還鄉里募兵」
  13. ^ 《後漢書·卷七十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建安元年......紹上書曰:『......時(何)進既被害,師徒喪沮,臣獨將家兵百餘人,抽戈承明,竦劔翼室......』」
  14. ^ 《後漢書·卷七十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注引《山陽公載記》:「(袁)紹與王匡等併力入端門,於承明堂上格殺中常侍高望等二人。」
  15. ^ 《三國志·魏書一·武帝紀》:「初平元年春正月……河內太守王匡……同時俱起兵,眾各數萬,推紹為盟主。」
  16. ^ 《後漢書·卷七十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初平元年,……河內太守王匡……等同時俱起,眾各數萬,以討卓為名。紹與王匡屯河內,……約盟,遙推紹為盟主。」
  17. ^ 《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初平元年……大鴻臚韓融、少府陰脩、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脩、越騎校尉王瓌安集關東,後將軍袁術、河內太守王匡各執而殺之,唯韓融獲免。」
  18. ^ 《三國志·魏書六·董二袁劉傳·袁紹》:「(董)卓遣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脩齎詔書喻紹,紹使河內太守王匡殺之。」
  19. ^ 《後漢書·卷七十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董)卓乃遣大鴻臚韓融、少府陰循、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循、越騎校尉王瓌譬解紹等諸軍。紹使王匡殺班、瓌、吳循等,袁術亦執殺陰循,惟韓融以名德免。」
  20. ^ 20.0 20.1 20.2 20.3 20.4 《三國志·魏書六·董二袁劉傳·袁紹》裴松之注引謝承《後漢書》:「(胡母)班,王匡之妹夫,董卓使班奉詔到河內,解釋義兵。匡受袁紹旨,收班繫獄,欲殺之以徇軍。班與匡書云:『自古已來,未有下土諸侯舉兵向京師者。劉向傳曰:『擲鼠忌器』,器猶忌之,況卓今處宮闕之內,以天子為藩屏,幼主在宮,如何可討?僕與太傅馬公太僕趙岐少府陰脩俱受詔命。關東諸郡雖實嫉卓,猶以銜奉王命,不敢玷辱。而足下獨囚僕於獄,欲以釁鼓,此悖暴無道之甚者也。僕與董卓有何親戚,義豈同惡?而足下張虎狼之口,吐長蛇之毒,恚卓遷怒,何甚酷哉!死,人之所難,然恥為狂夫所害。若亡者有靈,當訴足下於皇天。夫婚姻者禍福之機,今日著矣。曩為一體,今為血讎。亡人子二人,則君之甥,身沒之後,慎勿令臨僕屍骸也。』匡得書,抱班二子而泣。班遂死於獄。」
  21. ^ 《三國志·魏書九·諸夏侯曹傳》裴松之注引《魏書》:「(河內)太守王匡以(韓浩)為從事,將兵拒董卓於盟津。」
  22. ^ 《三國志·魏書六·董二袁劉傳·董卓》:「河內太守王匡遣泰山兵屯河陽津,將以圖卓。卓遣疑兵若將於平陰渡者,潛遣銳衆從小平北渡,繞擊其後,大破之津北,死者略盡。」
  23. ^ 《三國志·魏書六·董二袁劉傳·袁紹》裴松之注引《漢末名士錄》:「(胡母)班字季皮,太山人」
  24. ^ 方詩銘:《三國人物散論》,2000年版,第53、54頁。
  25. ^ 25.0 25.1 蔡邕著,《表賀錄換誤上章謝罪》:「今月十八日,臣以相國兵討逆賊故河內太守王匡等,屯陳破壞,斬獲首級,詣朝堂上賀。……」
  26. ^ 26.0 26.1 26.2 26.3 《三國志通俗演義》,卷一之第九回〈曹操起兵伐董卓〉:「操發檄文去後,各鎮諸侯皆起兵:……第五鎮,仗義疏財,揮金似土,河內郡太守王匡。……」
  27. ^ 27.0 27.1 《三國志通俗演義》,卷一之第十回〈虎牢關三戰呂布〉:「(董)卓令呂布引三萬軍,去(虎牢)關前紮住大寨。……流星馬探聽得,報將袁紹大寨裡來。紹聚眾商議。操曰:『董卓屯兵在虎牢關,截俺諸侯中路,分其形勢,可勒兵一半迎敵。』紹乃分王匡、喬瑁鮑信袁遺孔融張楊陶謙公孫瓚八路軍馬,往虎牢關迎敵。操引軍往來救應。使八路諸侯得令,各自起兵。先說河內太守王匡,引兵先到。……王匡將軍馬列成陣勢,勒馬門旗下時,見呂布出陣,……王匡見了,心中惶惶,回頭問曰:「誰出陣戰?」後面一將,縱馬挺槍而出。匡視之,乃是河內名將方悅。兩馬相交,無五合,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王匡便勒馬入陣。呂布挺戟,直衝過來。匡軍大潰,四散奔走。布衝陣,如入無人之境。鐵甲背後擁來,喬瑁、袁遺兩軍皆至,來救王匡,呂布方退。……」
  28. ^ 28.0 28.1 28.2 28.3 「操發檄文去後,各鎮諸侯,皆起兵相應:……第五鎮,河內太守王匡。……太守王匡曰:『今奉大義,必立盟主;眾聽約束,然後進兵。』操曰:『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可為盟主。』紹再三推辭。眾皆曰:『非本初不可。』紹方應允。……卓令呂布領三萬大軍,去關前紮住大寨。……流星馬探聽得,報入袁紹大寨裡來。紹聚眾商議。操曰:『董卓屯兵虎牢,截俺諸侯中路,今可勒兵一半迎敵。』紹乃分王匡、喬瑁、鮑信、袁遺、孔融、張楊、陶謙、公孫瓚八路諸侯,往虎牢關迎敵。八路諸侯,各自起兵。河內太守王匡,引兵先到。呂布帶鐵騎三千,飛奔來迎。王匡將軍馬列成陣勢,勒馬門旗下看時,見呂布出陣,……王匡回頭問曰:「誰敢出戰?」後面一將,縱馬挺鎗而出。匡視之,乃河內名將方悅。兩馬相交,無五合,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挺戟直衝過來。匡軍大敗,四散奔走。布東西衝殺,如入無人之境。幸得喬瑁、袁遺兩軍皆至,來救王匡,呂布方退。……」羅貫中編、毛宗崗修訂:《三國演義》,1989年版,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第28、29、33、34頁。
  29. ^ 29.0 29.1 「時何進府掾王匡,騎都尉鮑信,皆泰山人,進使還鄉里募兵……皆以誅宦官為言。」羅貫中編、趙聰之點校:《三國演義》,1986年版,第四回〈十常侍施計殺何進·董仲穎行兇挾少帝〉。
  30. ^ 30.0 30.1 30.2 「河內太守王匡,進兵河陽津,窺圖洛陽,卓女婿牛輔用疑兵挑戰,而潛使銳卒從小平津北渡,繞至匡軍背後,前後夾攻,大破匡軍,王匡急忙突圍,被張濟一槍刺死於馬上。又河內名將方悅,挺槍直衝過來。無五合,也被張濟一槍刺落馬下。……那王匡殘兵敗還河內,報知袁紹,……於是以張楊為河內太守,使領王匡殘卒。……」羅貫中編、趙聰之點校:《三國演義》,1986年版,第七回〈焚金闕董卓行兇·入洛陽孫堅得璽〉。
  31. ^ 「關東州郡,皆並舉兵相應:……第五鎮,河內太守王匡。……河內太守王匡曰:『今奉大義,必立盟主;眾聽約束,然後進兵。』各諸州郡更相讓,莫敢先當,只有廣陵郡功曹臧洪曰:『袁本初四世三公也,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可為盟主。』紹再三推辭。眾皆曰:『非本初不可。』紹方應允。……」羅貫中編、趙聰之點校:《三國演義》,1986年版,第六回〈發矯詔諸鎮應曹操·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32. ^ 「且遣府掾王匡、騎都尉鮑信,還鄉募兵」蔡東藩:《後漢演義》,第六十五回〈元舅召兵泄謀被害·權閹伏罪奉駕言歸〉。
  33. ^ 「……河內太守王匡,均復書答紹,同時並舉。……袁紹引軍至河內,與王匡合兵……」蔡東藩:《後漢演義》,第六十六回〈逞奸謀擅權易主·討逆賊歃血同盟〉。
  34. ^ 「……會聞河內太守王匡,進兵河陽津,窺取洛陽;卓用疑兵前往挑戰,潛使銳卒從小平津偷渡,繞出匡軍背後,前後夾攻,大破匡軍,……,報知袁紹,……」蔡東藩:《後漢演義》,第六十七回〈議遷都董卓營私·遇強敵曹操中箭〉。
  35. ^ 《歷代興衰演義》,第十八回〈二百年曹操起漢室三分〉:「……關東起兵討卓,推袁紹為盟主。紹自號車騎將軍,與河內太守王匡屯河內,……」

書目

  1. 陳壽:《三國志》,西晉
  2. 范曄:《後漢書》,南朝宋
  3. 房玄齡等:《晉書》,唐朝
  4. 羅貫中編:《三國志通俗演義》,明朝嘉靖年間版。
  5. 呂撫編:《歷代興衰演義》,清朝
  6. 蔡東藩編:《後漢演義》,民國
  7. 嚴耕望編:《兩漢太守刺史表》,商務印書館,1948年2月初版。
  8. 羅貫中編、趙聰之點校:《三國演義》,香港友聯出版社,1986年版。
  9. 羅貫中編、毛宗崗修訂:《三國演義》,台南博元出版社,1989年版。
  10. 吳金華:《三國志評詁》,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ISBN 7-80519-197-2
  11. 方詩銘:《三國人物散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8月版。ISBN 7-5325-2755-7
  12. 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 後漢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1月。ISBN 7-5432-0874-1
  13. 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 三國志》,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1月。ISBN 7-5432-0875-X